|
|||||||||
|
|||||||||
2006年常州市教育工作总结 | |||||||||
2006年常州市教育工作总结
2006年,是常州力争总体实现小康的决胜之年,是常州教育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常州教育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第11次党代会和市第10次党代会精神,以坚持科学发展为统揽,以构建和谐教育为要务,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全力抢抓发展机遇,着力创新发展模式,奋力提升工作水平,努力服务发展大局,高质量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提高了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全市力争“两个率先”、推进富民强市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深化内涵,提升层次,教育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 一是“十一五”规划全面启动实施。紧紧围绕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顺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出台《常州市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十一五”期间常州教育的总体目标、主要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政策保障措施,确保在未来5年内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十一五”规划的出台,进一步统一了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增强了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为继续巩固和发展常州教育的优势地位指明了战略方向和推进策略。 二是教育重点项目建设高效推进。省常中整体改造一期工程基本完工,二期工程进入前期准备阶段,一中改造一期工程、二十五中整体改造一期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新一轮职业教育布局调整全面启动,新北职教中心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刘国钧高职校新校区完成校区规划和建筑方案招标,常州卫生学校新校区、文化艺术学校新校区基本落成,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新校区建设稳步推进。科教城建设日新月异,东区科技创新研发区初具规模,科技会堂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年内共完成6万平方米建筑。 三是教育信息化加速发展。校园网建设达到较高水平,所有学校实现校校通,90%以上中小学实现光纤宽带接入,100所学校通过市一级校园网评估。数字化软件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新课标教育资源管理软件”被评为“国家级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综合二等奖,录像带、光盘信息改造工程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稳步提高,举办首期信息技术应用与研究高级研修班、第二届“信息技术应用教学之星”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全市共有3.8万人次中小学教师接受两轮省级培训。教育网站影响和作用日益扩大,教育信息网年访问量达500万人次,教育城域网资源拓展到1500G,教育政务网顺利完成新一轮改版。 四是教育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聘外工作进一步强化,新增聘外资格学校11所(全市达58所,占全省1/8),共有来自13个国家的120余名外籍教师在常任教。双向交流合作日趋频繁,AFS、AYA、YFU等项目范围继续扩大,全市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因公出访计18批次、120余人,共接受外国留学生300余名。教师国际化培训实现重大突破,引进美国普渡大学优质教育资源,联合创办常州普渡教育培训中心。中外友谊不断加深,成功举办2006年“在常外教看常州——走进武进”活动,深受广大外籍教师欢迎,已逐步成为常州教育年度国际盛会。 五是学校主动发展不断深化。机构建设进一步健全,成立常州市学校主动发展指导委员会,指导学校制定发展规划,监控规划实施过程,评价规划达成度,激励和帮助学校提升办学水平。评估工作向纵深推进,顺利完成第二批14所学校中期评估,全面启动第一批7所试点学校总结性评估和新一轮三年规划制定工作,举办首届中小学主动发展优秀项目评比,涌现出一批构思新、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借鉴意义的优秀项目。主动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首次举办“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论坛和征文评比活动,规范办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观念已成为我市广大中小学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追求,促进学校主动发展已成为常州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生长点和突破点,《中国教育报》等对我市这一创新举措进行了专门报道。 二、巩固优势,强化特色,各类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基础教育喜创新成果。优质学校数量进一步扩大,新增江苏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4所(全市达58所)、实验小学7所(全市达80所)、示范初中6所(全市达63所)、四星级高中2所、三星级高中1所(全市三星级以上高中达27所)。全市各学段入学率、升学率稳步提高,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97.55%,适龄儿童少年小学、初中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01.5%,高水平完成教育小康指标。高考成绩再创佳绩,本科进线人数首次突破万人大关,较去年增加24%,本科进线率43.2%,本科录取率和万人进线率位居全省第一。 二是职业教育再攀新台阶。职业教育影响日益扩大,成功承办江苏(常州)职业教育国际论坛。职业教育招生形势喜人,全市各类职业院校招收初中毕业生数量超过3万人(其中招收农村初中生2万余名),普职教比例达1:1.13。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良好,职校生中级职业资格考核达标率98.6%,一次性就业率96.8%,有的专业学生甚至供不应求,全国技能大赛冠军名落我市。职校单招连续7年全省领先,本科录取率44%,录取人数占全省本科计划的1/5,本科录取率、本科录取人数、总录取率均名列全省首位。 三是高等教育展现新面貌。在常高校办学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江苏工业学院、常州工学院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接受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全市共有3个专业入选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12个专业入选特色专业、14门课程入选精品课程,江苏工业学院的4个学科入选“十一五”江苏省重点学科。科教城发展平台进一步拓宽,现代设计中心与现代制造中心启动建设,分别与''''>中科院、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亲临科教城视察并给予高度肯定''''>。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进一步加强,全市共有高等教育远程站点29个、函授站点37个、就读学生约1万人。2006年,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5.7%,全日制大学生超过10万人,较去年增长13.9%,大学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 四是社会教育勃发新活力。社区教育快速发展,成功举办2006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新增1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4个省级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社会培训稳步推进,成立常州市社会办学专家咨询委员会,新增社会力量办学机构25个(全市达443 个),共开展各类社会培训150万人次。农村成人教育扎实开展,新增1个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共开展各类农民培训50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全民学习热情进一步高涨,全市共有1.2万人参加成人高考、11.5万人参加自学考试、1万人参加计算机和外语双考,并有7000余人接受普通话测试。 三、聚焦和谐,均衡发展,教育公平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进一步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现免费教育,从今年秋学期起,全市共投入1亿元,专项用于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40余万名学生家庭受惠。加大帮困助学力度,市帮困助学理事会共对2967名学生发放助学金307万元。高标准落实残疾学生免费入学政策,加强心理辅导和技能培训,为他们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二是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着力推进农村中小学合格学校建设,召开全市农村中小学合格学校建设推进会暨教育技术装备与勤工俭学工作会议,全面启动农村中小学理化生史地实验设备、体育、艺术教育器材、图书资料等“四项配套工程”。深入推进“春晖工程”,共摄录优质课160节,为广大农村学生接受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提供了最直接的途径。 三是进一步缩小校际办学差距。扎实推进“金边工程”,通过政策扶持、经费补助、物质保障和结对帮扶等措施,不断提高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逐步缓解“择校热”,首次公布市区公办初中施教区,调整公办初中施教区,取消公办初中择校考试,实行就近入学,进一步放大24中、实验初中、北郊中学、清潭中学等优质学校施教区。高中统招名额分配比例上升到35%,进一步淡化初中学校应试倾向,努力营造追求特色办学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氛围。 四是进一步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深入实施“蓝天计划”,全市公办学校共吸纳8.2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比例为76.9%,初中学段学生100%由公办学校吸纳入学,高中生升学打破户籍限制,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切实加强民办蓝天学校管理,依法审批通过35所民办蓝天学校,市、辖市(区)财政每年投入约100万元,并按我市有关规定以实物等形式给予公用经费补助。定期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督查,积极推进民办蓝天学校与公办学校“一对一”帮扶结对,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到合格义务教育。 四、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向纵深推进 一是坚持德育为首地位不动摇。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和文明礼仪教育等专题活动,在全省率先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作,出台《常州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意见》,确定50所生命教育项目实验学校,开通中小学生命教育网。着力强化科技教育,召开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会,不断提高广大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由本市青少年组成的中国机器人代表队在世界锦标赛中荣获亚军。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的内涵和形式,举办首届“感动校园之星”评比、公民教育听证会、“七彩夏日、快乐成长”夏令营等活动,广大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启动班主任队伍轮训工程,举办优秀班主任高级研修班。2006年,全市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学校13所(国家级2所)、市德育先进学校36所。 二是坚持课程改革方向不动摇。全面推进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出台《常州市幼儿教育儿童发展评价指标》,提高幼教收费标准,并在省内建成首家幼教专题网站。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广大教师逐步确立课程意识,努力转变教学方式,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的课程门类;改革中考中招制度,开展优秀初中毕业生免试直升试点工作。全力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召开全市高中教育工作会议,开展高中课改专项调研和教师培训活动,积极应对2008年高考方案,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大力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出台《常州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和《常州市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开发指导方案》,确定15个实验点专业,并在全省率先启动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三是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动摇。积极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稳步推进体育中考改革,举办大学生篮球联赛、第21届“育苗杯”田径运动会及中小学生各种球类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学校卫生工作水平,建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学校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等规章制度,切实抓好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全市共有8所学校通过市级铜牌验收。统筹推进学校艺术工作,精心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艺术节和艺术展演活动,举办“超级童声”儿童歌唱比赛、优秀中学生社团评比与展演、“未来之星”青少年特长生推选等活动,启动书法教育“百千万工程”,全市共有24所学校被确定为书法特色学校。继续加强国防教育,举办军训教官培训班,局属学校军训经费由财政承担,全市共有19所学校(基地)被评为先进军训学校(基地)。 四是坚持教育科研引领教学不动摇。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召开全市校本教研推进会,构建校本、区域性和网络教研的互动平台,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大力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规范课题日常管理,积极开展科研日调研活动,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立项课题在省内名列前茅。进一步扩大教育科研阵地,新增38所学校为常州市教育科研基地,《常州教育报》、《课程与教学》等自办报刊为广大教师交流思想和研究成果搭建了宽广的舞台。 五是坚持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不动摇。全面落实减负工作“五项规定”,严格控制中小学生在校时间、作业量和考试次数,确保学生享有午休、节假日和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开展不定期督查和专项督查,建立减负通报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度,不断完善减负工作长效机制,努力营造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充分发挥青少年心理服务中心的作用,为广大青少年疏解成长中的压力,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六是坚持发挥督政督学作用不动摇。进一步健全制度建设,出台《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和职业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制度》,修订完善相关评估方案和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综合督导评估,联合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对辖市(区)政府、辖市(区)教育部门教育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市、辖市(区)教育督导部门对114所中小学(幼儿园)进行综合督导评估,有力地规范了广大学校的办学行为。进一步加大专项督查力度,开展中小学课程执行情况、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情况等督查工作。 五、爱生敬业,立德树人,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高 一是大力强化师德教风建设。出台《常州市中小学师德自律“八要十不”规定》,召开省特级教师“八要十不”师德自律承诺会,开展《身边的殷雪梅》征文比赛和“青年文明号”爱心服务行动,评选百名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和师德模范,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主动向先进模范看齐,自觉践行师德规定,努力构建师生和谐关系,坚决杜绝有偿家教、体罚或变相体罚等违背师德行为发生,在社会上引起了积极的反响。 二是创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培训人数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坚持“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倾斜农村、围绕新课改”原则,全年共举办教师培训班75个、受训人数1.3万。培训的形式和层次不断创新,推出“名教师大学堂”菜单式和新市民学校教师义务培训,受到了广泛好评。各类专业教师学历合格率和高一层次拥有率实现高位增长,新增教育硕士130名,继续在全省位列前茅。 三是加快形成骨干教师队伍。大力加强骨干教师管理机制建设,出台《名教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建立优秀教师讲学制度,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辐射作用。不断壮大骨干教师数量,新增学科带头人228人、骨干教师385人,市级以上优秀教师比例占全市专任中小学教师的11%。进一步完善职评工作,全市共有2130名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19名教师被推荐为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候选人。 四是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充实校长专业成长信息库,修改完善《中小学校长年度考核意见》,举办暑期校科级干部研修班、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长现代学校制度高级研修班、第17期中学校长、第12期小学校长任职资格班和局属单位第6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有力地提高了教育管理干部的专业素质和领导水平。 六、依法治教,关注民生,人民对教育满意程度取得较大进展 一是依法治教有效加强。教育普法工作不断推进,召开全市教育系统四五普法总结表彰暨五五普法动员大会、学习贯彻新《义务教育法》辅导会,出台《常州市教育系统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依法治校工作不断推进,着力规范民办学校和改制学校办学行为,新增省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1所、市级依法治校先进校42所。依法行政工作不断推进,组织学习《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全面贯彻落实行政许可规定,重新核定并面向社会公布行政审批和服务项目。 二是规范收费富有成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行“一费制”,高中招生严格执行“三限”政策,各级各类学校100%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严肃查处各种教育违规收费行为,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党纪、政纪责任。积极开展“创建规范收费示范县(区)”活动,武进区、钟楼区、戚区率先创建成为省级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 三是廉政建设日趋强化。加强学校廉政制度建设,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实施意见》。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管。全面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确定6所“廉政教育好学校”。 四是作风建设全面推进。出台《教育行风政风建设18项惠民措施》、《关于健全和完善教育行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试行)》,开展“创优机关作风、服务发展大局”专项行动和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活动,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创优工作效能,努力为基层学校和广大师生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 五是学校安全常抓不懈。积极贯彻落实《常州市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办法》,重点开展校车、校舍、工地、消防、治安、卫生等检查,发现问题或隐患立即整改。建立校园警务室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预案,切实增强学校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继续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全市完成80%的创建达标率,所有局属学校全部通过创建。 在肯定2006年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虽然政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教育投入还显得相对不足,特别是重点项目缺乏专项建设经费;虽然优质教育资源逐年递增,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相比,优质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城乡、区域、校际和各类教育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制约了全市教育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虽然学校办学规模实现了较快扩张,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在师资队伍和内涵建设等方面还显得较为薄弱,构建现代学校制度任重道远;虽然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专业能力不断提高,但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还需进一步加强和优化。这些问题都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