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9年度工作总结 | |||||||||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围绕“创新、发展、提高”,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全力保增长、促发展,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市十四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09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算为203.7亿元,全年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5.9亿元,完成预算的105.99%,增长16.6%,增收30.7亿元。其中:市区完成178.64亿元,完成预算的106.85%,增长16.92%,增收25.85亿元。市本级完成24.56亿元,完成预算的104.15%,增长 4.65 %,增收1.09亿元。 在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构成中,增值税完成37.49亿元,增长4.72%;营业税完成50.76亿元,增长26.68%;企业所得税完成23.95亿元,下降0.75%;个人所得税完成10.74亿元,增长24%;契税完成18.25亿元,增长18.99%。 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2009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算为181.38亿元,其中:市本级为71.38亿元。由于上年结转、省下达专项经费、追加预算等因素,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算调整为 228.49亿元,其中:市本级调整为75.22亿元。全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18亿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95.41%,增长16.78%,增支31.33亿元。其中:市本级完成67.97亿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90.36%,增长13.26%,增支7.96亿元。 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加上预计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收入、调入资金,减去一般预算支出、预计上解上级支出等收支相抵后,2009年全市财政均可实现收支平衡。预计结余(含结转)15.91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加上预计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上年结余收入和调入资金等,来源合计119.74亿元,减去一般预算支出、补助下级支出等,支出合计111.47元,年终累计结余8.27亿元,其中:专项结转7.25亿元,净结余1.02亿元。 2009年,各级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扎实推进各项财政工作。 (一)坚持服务发展,全力以赴推动经济企稳回升。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保增长、促发展的各项政策,积极发挥财政政策资金的导向作用,全力以赴为企业服务。一是鼓励企业用足用好财税政策,全市落实各类财税优惠政策达155亿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财税环境。其中:在落实增值税转型政策方面,全市企业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累计抵扣预计达17.5亿元。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2009年市本级预算安排资金6.54亿元,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支持科技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扶持软件、动漫等创意产业;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鼓励担保机构做强做大,为中小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项目提供担保;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三是积极扶持和培育优势产业,市本级筹集3亿元,辖市区配套3亿元,建立“五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做强做优“五大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四是积极争取部、省补助16.6亿元,比上年增加5.9亿元,支持新产品、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品牌建设,加快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支持太湖流域环境整治和保护,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五是积极搭建创新发展平台,服务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跟踪重点工业企业经济运行,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 (二)强化增收节支,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面对严峻的收入形势,财政部门把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咬定目标一着不让,千方百计挖潜增收,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一是强化税源分析,由原来的注重季度分析改为强化月度分析和收支预测,及时提出征管建议,提高组织财政收入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二是强化税收征管,加强与国、地税协调衔接,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税种的监控与征管,坚持依法征收,既不收“过头税”,又做到应收尽收。三是强化契税、非税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罚没收入等财政部门负责的收入征管。 坚决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严格控制一般性和行政性经费支出,压减会议、因公出国、公车购置、公务接待等支出,硬化预算约束。全市核减党政机关经费预算8300万元,其中市本级压减行政性经费3054万元。 (三)优化支出结构,重点保障各项惠民工程。 完善惠民政策,加大为民、惠民财政投入,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 加大对社会保障支持力度。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56亿元,其中,市本级支出6.46亿元。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实施创业补贴、创业培训补贴、青年见习补贴,积极帮助大学生和困难群众就业。提高老年补贴、居家养老补贴、城乡低保标准,减轻特困群体医疗负担,健全困难群体救助体系。 支持卫生惠民工程。全市医疗卫生支出10.7亿元,其中,市本级支出4.02亿元。支持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医保制度,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各级财政筹资2.67亿元,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力度。全市安排资金2039 万元,其中,市本级安排1250万元,积极应对突发甲型H1N1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全市财政教育支出53.52亿元,其中:市本级支出12.89亿元。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会同人事、教育部门研究制订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方案,全市新增财政支出9.8亿元,其中市本级5600万元,并及时发放到位。支持发展职业教育,制订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政策,全市发放助学金9163万元,其中市本级6525万元。 加大对群众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的保障力度。全市文体支出6.54亿元,其中:市本级支出3.92亿元。积极做好大剧院运行经费保障和十七届省运会的预算编制等准备工作。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工程,支持开展“三送(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有线电视“村村通”和农村文化站(室)建设;全面支持公益文化设施、场馆免费开放,鼓励开展剧场演出、广场演出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 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注资成立市公共住房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筹措住房保障资金,购建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及时拨付经济适用房补贴,确保市区住房保障目标的顺利实施。制订市区住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住房保障资金的管理、预决算审核以及监督检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2009年,市区住房保障资金支出达10.6亿元。 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市本级财政安排社会事业项目资金6.6亿元,环境保护专项资金5650万元,支持以城市各项社会事业、环境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本级安排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资金5亿元,推进城市长效管理,提升城市形象。 继续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市财政安排2亿元,用于公交公司车辆更新及低票价亏损补贴等,不断改善居民出行条件。 继续支援抗震救灾对口援建工作,筹集资金2.46亿元支持四川绵竹遵道镇灾后重建工作。 (四)加大“三农”投入,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各级财政部门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全市各级财政支农支出16.52亿元,增长19.1%,比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增幅高2.37个百分点,其中,市本级支农支出1.71亿元,增长16.33%。整合支农资金,重点支持现代高效农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程等农村新五件实事。 做好粮食直补资金发放工作,全市发放水稻直补资金 2629万元,农资综合补贴1.34亿元,受益农户53万多户。积极做好家电下乡、汽摩下乡、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方案制订、培训、资金补贴等相关工作。市级安排农业保险补助资金457万元,拓展农业保险范围。 (五)推进财政改革,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体系。 完善部门预算改革。加强预算单位结余、结转指标管理。完善基本信息库,编准编实基本支出预算。从紧从严审核项目支出预算,确保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 继续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公务卡结算方式改革,完善市级公务卡操作系统,积极指导辖市区推进公务卡改革试点。组织完成全市财政资金安全检查工作。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所有乡镇街道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完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梳理调整非税收入项目库,并向社会公布。完善暂存资金及票据管理办法,建立非税收入票据年检制度。完善政府非税收入统筹制度,建立非税收入收缴执行情况季报制度。推进辖市区非税收入改革,统一乡镇财政票据。 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制订分散采购、实物配发管理办法;研究完善医疗设备政府采购等部门集中采购办法;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作用,扶持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等产品。建立政府采购投诉处理事前论证制度和评审专家使用情况后评价制度,不断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和效能。全市共完成采购42亿元,同比增长25.87%,比预算价节约4.9亿元,节约率达10.45%。 切实推进城市建设投融资管理。对城市建设融资进行计划管理,加强市级政府性城市建设债务分析和融资平台财务管理,健全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稳步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完成市级服务业引导专项资金、城市道桥管养专项资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六)加强监督管理,努力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落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有房屋土地使用专项清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电子废弃物处置管理办法。 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加强对基建、城建项目跟踪监督管理,规范土地储备资金管理,加强土地出让金征收,控制土地收储成本。整合环保资金,制订常州市环境保护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办法。加强援建资金、农业土地开发资金等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加强财政监督。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非税收入、资产、政府采购、会计执法等财政综合检查以及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会计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开展治理“小金库”专项检查工作,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 2009年,全市财政运行总体情况良好,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预算执行和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全市经济运行状况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企业还没有完全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财政增收的经济基础还不稳固;随着中央、省有关改革措施的出台实施,各项增支因素不断增加,给地方财政支出带来巨大压力;部分基层财政运行还比较困难,城乡一体化发展任务较重,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任务还比较重。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研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