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关于对常州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第152号的答复 | |||||||||
周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青少年科学教育,提升科学素养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常州市教育局高度重视青少年科学教育,以建立贯穿全学段的科学教育机制、盘活覆盖全区域的科学教育基地、打造联动全市域的科学教育矩阵为路径,统筹优化推进科学教育提聚工程,全力推进科学教育走在前、做示范。 一、建立贯穿全学段的科学教育机制 一是深度融合国家课程,小学一年级开设科学课,每学年信息技术教育不少于35课时,初中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占总课时18.6%,高中普遍开设与科学素养相关的创客、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等校本课程。二是广泛开展科技节、科技周、夏令营、冬令营等校内外科技活动,在系列实践活动中渗透科学内容、引入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创造力。三是注重早期介入与兴趣激发,遵循各学段独特的科技人才培养规律,不断丰富“做志愿者”“社团活动”“选修课程”“课题研究”等育人载体和方式。各级各类青少年科技比赛每年参与学生超3万人次,获国家级、省市级奖项的学生超6000人次。 二、盘活覆盖全区域的科学教育基地 为盘活区域内各类科学资源,实现社会资源与学校科技教育的有机对接,市教育局与市科技局、市科协建立联动机制,初步形成区域内科学教育协同机制。一是统筹全市467个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学校科技场馆中可用于中小学科学启蒙的资源,全面形成覆盖全区域的科学教育同盟。二是强化基地学校共建课程机制,从特色学校中招募建立起一支跨学校、跨学科的教师课程研发队伍,结合基地资源设计适合不同学段的科学体验课程。三是创新实施路径,在研学等实践活动中,将科学思维引入各类主题课程,让科学教育常态化、立体式实施。 三、打造联动全市域的科学教育矩阵 常州市政府每年投入780万运行经费用于学生开展通用技术课程,开启集约化实施科学教育的先河。培育科学教育和科创实践的专业教师队伍,全市95%以上的科学教师具有省、市级优秀辅导员证书。通过名师工作室、优秀教师城乡牵手等项目,带动区域科学教师协同发展。截至目前,44%的科学专职教师获市(区)级基本功、评优课竞赛奖项,31%的科学专职教师获评市(区)“五级梯队”。通过俱乐部组织参与国家、省市级各类学生比赛与师资培训,以点带面,带动全市科技教育发展,提升我市青少年科学素养。积极挖掘85位常州籍院士在追求科技创新道路上的奋斗精神,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道德讲堂活动,弘扬科学家精神。 下一步,常州教育局将继续坚持兴趣导向和素养本位,加大正面宣传,丰富评价形式,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学校科学教育高品质发展。 非常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理解与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