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法院要闻 >>内容

精英重现:任志清,昔日的全国法院办案状元
发布日期:2008-08-15  来源:市法院  浏览次数:  字号:〖
 

编者按:近日中院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和“百日办案竞赛”,作为从事新闻宣传的部门,关注着、聚焦着、思索着。出自偶然,我在整理昔日发表的近百万字报刊作品时,无意地发现了十二年前发表在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的人物通讯—《敬业精神的乐章》—介绍我市法官的杰出精英任志清的事迹。细读昔日的旧作,我再次震撼、再次感动。联想时下法院案多人少,超负荷工作,于是我把旧闻重现,或许对忙于“百日办案竞赛”的法官们,尤其是对风华正茂的年轻法官有所启迪,有所激励。

 

   他创造了全国法官办案的最高记录——年结案件518件;
  他所办案子无一改判或发回重审——执法绝对公正;
  他超负荷的运转,审判台后奏出了可歌可泣、鲜为人知的——

敬业精神的乐章
(1996年5月28日《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

  6年前,也就是他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头一年,他曾出现在我的摄像镜头前,形象和同期声同时在电视屏幕上出现近一分钟,至今我仍保存着那盘播过的录像带;6年后,他的名字又出现在我的笔下——江苏金坛市法院28岁的任志清,你这个创造了全国法官办案数量之最的年轻法官,是怎样创下一年办结案件518件而无一错案的辉煌的呢?当日采访而归,我的心情难以平静,夜深人静,伏案挥笔,一个个故事在我的脑海里展现着,写下了他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心酸的故事——男儿弹泪
  采访是有技巧的。怎样把他拼命办案的生动素材挖掘出来,而又不是枯燥的流水帐呢,我寻找了突破口,选择了采访话题,首先从他妻子谈起,他“上当”了。
  说起他的新婚妻子,他滔滔不绝。去年,他时常发现鼻子出血,“沙鼻子”?他根本没在意,在妇幼保健站当医师的妻子看了心痛,劝他去就诊,可他实在抽不出时间,每天的办案日程,他都安排得满满的。开庭审案,一个连着一个,最多时一天开了8个。双休日,总有时间了吧?他苦笑了:“乡下的老百姓有双休日吗?他们有了纠纷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走上讼台盼望着法官尽早办结案件了结忧愁,我休不下来啊。”就这样,他不分日夜忙办案,然而鼻子流血缠着他,几个月后,他发现鼻子内侧常堵塞,原来尽是血块。妻子急,丈母娘也急,他们获得一个民间秘方:用排骨和淡菜煮汤,不加任何佐料。无味的汤天天喝,早已倒了胃口。为了她们的一片心意,任志清皱着眉头喝着。“还出血吗?”妻子问。“不出了,早好了。”小任满脸灿烂。其实,小任在说谎,为了避免妻子发现,他把每次擦鼻带血迹的手帕都扔了。光是手帕,他经常一次购买就是10块。纸终究包不住火。去年11月份,他吃完晚饭,在擦脸时,鼻子又出血了,水龙头开大,哗哗的自来水冲着血迹,他以为血迹没了。就在他准备出门返回法院挑灯夜战时,妻子把门堵住了,“志清,你以为做得天衣无缝?池子边上怎么有血迹?”气愤和痛心,写满了妻子的脸上,行行泪水叭叭地往下掉着:“看电影,逛大街,我从来没有要求过你陪陪我,可现在你竟对自己的身体也如此不负责任,怎叫我……”妻子说不下去了,背过脸抽泣起来。
  任志清动情了。“这时候,我才猛然感觉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对妻子,我尽了丈夫的多少义务?反而还要让她操心牵挂。”任志清在接受采访时谈起此事,情不自禁地掩脸抹泪。
  我感动了。在我几十年采访生涯中,除了罪犯的后悔之泪,正面的先进人物没有一个在我面前失态流泪,谈到心酸时,最多眼睛潮湿,而他垂头哽咽了。我的眼也湿了。谁说他是个变态的工作狂?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儿女情长,足见他灵魂深处对妻子的一片挚情。
  我极敏捷地从包里取出了照相机,镜头刚对准掩脸擦泪的他时,被他发现了,他猛然跳出,脱离了我拍摄视线。
  气氛被我“破坏”了,我感慨了:法官,在外爱百姓,在家爱家人;他们没日没夜拼命办案,图的是啥?
                     幸福的故事——除夕追款
  1996年2月18日,农历除夕,金坛市区早已灯火辉煌,七时半之后,家家户户的团圆饭接近尾声,有的已经结束,出门放鞭炮!大街上热闹了,响彻云霄的爆竹声,五彩缤纷的烟火图,构成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除夕之夜是何等的热闹和壮观。
  任志清的家,却是另一番景象:8时已过,团圆饭还未开席,他妻子和家人,在门口翘首以待,盼望着办案归来的法官亲人。
  此时的任志清,他和书记员还在回归的征途中,冰天雪地,行走十分艰难,加上饥饿和疲劳,当时的苦楚确实难以名状,但他兴高采烈,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下了——案件顺利办结,10万元的现金,已经送到原告手中。
  有什么比这更为高兴和幸福?这天除夕早上,任志清和书记员江云奇早早出发,为了金坛毛纺织厂的巨额集资款能在年关到手而奔波。原告是个村办企业,从几十名的村民中集资到10万元资金,借给了某村委会做生意,还款时间已过,借钱方却不还款,对方无奈,诉至法院,案件判了,但被告仍不履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还款义务,原告只得申请执行。此时已经到了年底。百姓的钱来得不易,过年又需用钱,一定要从被告处执行到拖欠的钱款,送到百姓手中!任志清带了书记员风风火火赶向被执行方,寒冬腊月,冰天雪地,汽车无法行驶,任法官和书记员只得靠腿赶路。行走,又不比平常,地面冰冻,稍不小心就会摔跤,几十公里的路程,足足走了四五个小时。肚子饿了他俩摸出了馒头,到老乡家要来一碗开水,权当午饭。费尽周折,速战速决,任志清终于执行完案件。钱款到手,立即返城。这天除夕,任志清和书记员在冰天雪地整整行走了近百里的路程,把钱送到原告手中时,夜幕早已降临,村里家家户户正在吃年夜饭。村办企业的厂长握着送钱而来的法官的手,久久说不出话来。
  当晚十一点多钟,这位厂长给任志清家打来电话:“任法官我把你送来的钱全部分到了百姓手中,他们要我向您致谢……”
  在这新、旧之年交替之际,任志清接到这个感激电话,心情怎不激动,幸福感油然升起,微笑定格了,他坐在椅子上不知不觉睡着了,他太累了……
                     苦涩的故事——被人咬伤
  谁也无法置信,任志清一年办案518件,除了一件商业秘密的经济纠纷案件外,其余案件没有一件上诉,足见他办案数量多,办案的质量也很高。毫不夸张地说,任志清在他办案的辖区内,几万百姓对他办案是相当的信赖有极高的威信。但意外还是出现了,他在一次执行公务中,被当地的一位农民咬了。
  1995年12月上旬的一天,社头法庭的两名法官到指前乡农民张秀生家强制执行。原来,张秀生被二个原告所诉,拖欠的债款不还。法庭向他发出了支付令,他没有提出异议,还了部分款,但尚欠的4000元就是不还。法官前去执行时,他谎称此钱早已还掉,随后取刀暴力抗拒,家人不明真相,也围攻法官。法官见势态扩大,退出现场。暴力抗拒!
  法律难道是吃素的?这个钉子一定要拔下,否则法律失去了尊严!任志清出马了,他带了9名法官和法警,开了警车来到被告家。法官下车,还未开口,被告张秀生家人倒围了上来,被告的妻子撒无赖,往警车前一躺,骂骂咧咧。任志清上前劝说,未料被告的弟弟从屋内冲出,抱住任法官的腿就咬,锋利的牙齿穿过了衣裤,任法官腿上顿时留下深深的齿印、鲜血冒出来了。
  咬伤执行公务的法官这还得了?法警上前制服了行凶人。任法官忍痛继续向在场的被告家人进行法制教育,对方自知理亏,很快交出了应该偿还的钱款。
  行凶者被押上警车司法拘留了。任志清忍痛却在想着这么一个问题:“我的工作还有没有疏忽,需要改进吗?”
  多好的法官,自己负伤受到委屈,心里还寻找着自己在执法中有没有短处。法官,这就是人民法官的情操!
  被拘留者,你不该咬任法官啊,你可否知道,任法官为了使告状的百姓早日从讼争中解脱,他放弃了多少个节假日,仅在1995年中,他没有休息过一个星期天,早上顶着星星出,晚上伴着月亮归;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对诉讼中的贫困户,他还悄悄解囊,一年中就捐款了900元(注:相当于当时的半年工资)给儿童和老人,他做的好事,数也数不清……
  被拘留者,你该好好反省。你瞧,任法官不计个人恩怨,看你来了。“好好学习法律不要再做蠢事……”任法官苦口婆心开导着。
                     廉洁的故事——案后退钱
  好事做不尽,故事一串串。当今市场经济,一切向钱看的歪风邪气,也腐蚀着执掌审判权的司法机关,提起诉讼的老百姓,怎样看待我们的法官呢?
  任法官廉洁?金坛某乡一个三十几岁的妇女不相信,在她手上,她曾亲手悄悄递给任法官2000元现金,他没有退还。
  有这回事吗?1995年下半年的一天,任志清法官正在开庭,门外走进一位中年妇女,突然递上了一份材料。任法官一瞧,是份答辩状,他没有翻阅,仍然开庭审案。
  审完案件,回到办公室,他开始看答辩状了。这是一个离婚案件,提起诉讼请求离婚的是乡办厂的一位厂长,被告是位无职业的农村妇女,第一页的答辩状看完翻过,第二页里竟夹着2000元现金。任法官惊呆了,被告用钱贿赂我?任法官笑了,他把钱递给了书记员,清点之后登记上册,任法官才不受贿呢!
  不久,那个被告妇女的案件开庭审理了,是与非,黑与白,被告的妇女觉得法官断案公正,没有庇护原告。能否和解?原被告双方没有这个愿望,夫妻感情确实破裂,任法官依据事实和法律,主持了调解离婚。调解结束,被告感到没有吃亏,她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从原告处拿到了3万元现金。
  这位法官办案是没有偏向原告,自己没有吃亏,肯定是自己送给法官的2000元现金起了作用。这位被告的妇女这样猜测着。
  就在她拿着3万元钱走出门外,下楼梯时,戏剧性的变化发生了,任法官追了上来:“你上次送的2000元现金拿回去!”任法官笑着,递上了一叠现金。被告妇女吃惊了,继而真心诚意地推让:“您办案也不易,这点钱是我一点心意,决不是贿赂你。”任法官坚决拒收。这位中年妇女噙泪了,这才明白法官为什么此时退钱,是为了稳定自己的情绪;门外退钱,没有第三者在场,更没有让原告的丈夫知道,是为了照顾我的台型啊!
  廉洁的好法官!这位中年妇女走出法庭时,感慨万分,评价着任志清。
  被告,你完全说对了。任志清身为法官,没有一点贪心,说远了,他仅1995年拒礼拒贿2万多元价值的钱和物;说近了,他还拒收了你丈夫的委托代理人转手送到的二三千元价值的烟和酒。送钱物者,都是没有第三者在场进行的,你说任法官过得硬吗?
                     不是故事的故事——凌晨寻夫
  任志清的妻子,现在坐在我的对面,她是被我请来的。这位眉目清秀的24岁姑娘,十分腼腆:“你说对他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她眯着眼思索着。“对了,4个月前的一天晚上,那件事终身难忘。”任志清妻子开始回忆了……
   “那天晚上,他在家里吃过晚饭,出门时,我问他,今天几点钟回来?”“不会很晚”,他答道。我相信了。做完家务,我边打毛线衣,边看电视,其实是等他回家。九点钟、十点钟,他还没有回来,我困极了,睡意越来越浓,我抹着眼皮,坚持着,未料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时,电视节目早完,屏幕上雪花闪闪,而他仍然没有回来。他说一定回来的,难道出事了?我不敢想下去,披起衣服就往法院跑。吃晚饭时,他说在法院打字室里校对法律文书,我赶到法院,临街的法院大楼一片漆黑,四楼那间打字室根本没有灯光。已经凌晨,他上哪儿去了?我直想哭,说实在话,平时我虽然理解他,但此时也有怨气了。1992年,他与我恋爱时,几乎每场电影都陪我看,如果外出,他也给我留条,电影票根和留条,至今我还保存着,可以说,那段时间留给我的时间最多。话说回来,我也不是要他经常陪我,男人总有事业。不过,他也实在不像话,恋爱巩固后,1993年领了结婚证书,他“原形毕露”了,1994年法院分配了他一套新房,他至今没有装修,婚礼直到现在还未举行,他老家在乡下,领了结婚证后,为了办案方便一直借宿去我父母处。我父母处,成了旅馆,好在我的父亲也在法院在一个法庭当庭长,当然了解他的工作,所以家里人对他没有意见。但他太不了解妻子心啊,办案办案,觉还是要睡得啊,好了,现在他不知去向,我怎么不急?他学坏不可能,这我相信,但他到哪里去了?想到这里,我直流泪。漆黑的凌晨,空荡荡的大街上仅只有我一人,孤影在路灯的照耀下,时而缩短时而拉长,我好害怕啊,根根汗毛立正了,毕竟是个姑娘啊!他会不会在书记员家?幸亏我认识,不一会我找到了。走近一看,里面亮着灯,但没有声音,敲门,开门的是书记员,他也迎了上来,见到我,像做错了事的孩子,不敢与我对视,说:“在法院校对完法律文书,我看时间还早,我来到同事江之奇家起草其他法律文书……”望着他熬红了的双眼,和这个窘态,我不争气的眼泪,不知不觉又跑了出来,我还能说什么呢?回家的路上,我好像押着一个俘虏。你说我与他结合后悔吗?即使来生,我还要做他的妻子。“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任志清,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对社会的贡献——一年办结518件案件,相当常州地区法院系统人均办案的15倍;一年干了15年的活,并且没有一件错活。1995年5月,金坛市人民法院院长蒋锡义把一枚二等功勋章挂到了他的胸前;同年6月,他入了党;1995年4月,他被提拔为审判员、法庭副庭长;1996年3月,他被调至环城法庭主持工作。
  天高任鸟飞。年轻法官任志清,展翅高翔吧!
                    (作者:张纪范、时永才、闵建生、董朝如;执笔张纪范)


幕后故事:此文发表在1996年5月28日《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并配有评论员文章。在送此稿到《人民法院报》社后,曾有一段插曲:报社负责人看到稿件很激动,当即表态:“全国工人中出现了上海的徐虎典型,我们法院也要出现全国典型。此稿在‘五一’节见报”。由于赴京任务出色完成,作者和同道的另外一位同志痛痛快快地在京玩了几天,并很有底气地与金坛法院院长商量:乘飞机的费用由金坛法院承担。好事多磨。最高法院在推出典型前非常慎重,责成江苏省高院,由江苏三级法院对任志清事迹审核。稿件属实,没有水分。于是,一个月后这个典型通过媒体被隆重推向全国。二年后,任志清被当选全国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卫士。
    说来也巧,在见报的当天,任志清举行了隆重而又简朴的婚礼。从侧面了解到这一消息时,我策划了一份特别的贺礼,吩咐金坛法院的闵建生把《人民法院报》样报传真件用红绸条扎成托盘,由礼仪小姐当场宣读,把婚礼推向高潮。幕后的我再次感悟:任志清的事业与爱情,并蒂绽放,是如此美丽、精彩!

 

  
英雄,并非在危急之时辈出
——记全国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卫士”首杰任志清
(1999年6月14日《羊城晚报》)

  江苏常州金坛市法院环城人民法庭庭长任志清,没有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事迹,也没有在危急关头救人受伤的壮举,可他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在1999年4月20日揭晓的我国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卫士的评选中,他的票数最高,成为首杰,是全国法院系统唯一获得殊荣的杰出青年法官。这位来自最基层的普通法官,是怎样走进亿万百姓的视线,成为令人注目的全国首杰卫士的呢?
                     不及时办结案件,是我法官失职
  1996年初,27岁的任志清从金坛社头人民法庭调往环城人民法庭任庭长。在这前一年,他在审判员的岗位上,已创下了年办518件案件无一改判的全国法院之最。如今,环境变了,角色也变了,成了一庭庭长的他,可以躺在功劳簿上,把案件直接分派给他人审理,自己只要发号施令,督办督办,丝毫不会影响自己的形象。
  任志清不是这样的人,他急流勇进。说来也纯属巧合,环城法庭的前任庭长,就是任志清的岳父,该庭年办结案一直在三、四百件左右徘徊。这也不能怪岳父没有工作能力,法院办案不能搞“开发”,动员百姓来告状,只能有多少案件办多少。现在岳父退居二线,组织上让任志清坐上了庭长这把交椅,任志清能胜任吗?并能象以前当普通审判员时那样干出惊动最高法院的辉煌业绩吗?组织上也不可能为了“保护”、“扶植”这个刚刚出名的名人而在全院范围内抽调优秀审判人员到该庭。
  环城法庭的审判人员还是原班人马,仅仅是庭长换了新的。考验真的来了。任志清刚刚上任的头一个月,法庭的收案数就奇迹般地象潮水涌来,由往年同期的20多件一下上升到100件出头。原来,是名人效应。环城法庭所辖地区的几十万百姓知道来了位办案状元,找他告状,办案快,更能兑现,不打法律白条。于是,当地的经济纠纷,人身伤害赔偿这类的案件纷纷涌进了环城法庭。任志清喜了,老百姓的法律意识增强了,而办案工作量却成倍增加了。
  任志清没有规定每个审判人员必须完成多少办案数量,他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我是当事人,告状到法庭,如果案件在法官手中不能及时得到审理,心情会怎样?
  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环城法庭的审判人员坐立不安了:我们是人民法官,不能及时审结案件,解决百姓忧愁,我们称得上人民法官这个称号吗?士气呼啦一声上来了,任志清带领大家冲锋陷阵了。任志清的双休日,甚至包括睡觉前的这段时间,也全部用到了办案上。强将手下无弱兵,这句俗话再次得到印证。环城法庭当年的办案数字上去了,全年办结案件达1310件,之后逐年上升。1998年,全庭办结了1762件,四名审判人员人均办结352件,有的甚至超过了370件。笔者采访任志清部下时,他(她)们无不感慨地说:“到年底统计办案数字时,我们也不相信奇迹是自己创造的。办案没有一点物质刺激,但任志清以身作则,他的言行影响了我们,我们在这个氛围内潜移默化地被感染了。”
  任志清是怎样作出表率的呢?随便挑个事例就可说明。1998年上半年,环城法庭大部分案件尚未执行。案件好判、执行难,这是全国法院的普遍现象。任志清发现本庭有一定的执行积案,便把这个难活揽了过来。说来难以令人置信,他给自己订了一个作息时间:上午七时五十九分至中午十一时三十一分;下午一时五十九分至五时三十一分;晚上七时五十九分至凌晨三时零一分,意在争分夺秒。他在白天调查取证,晚上则出击,直接找到被执行人,而这段时间大多数被执行人都在家,因为他们掌握了法院办案人员上班惯例,白天法官上班,我就外出躲债,晚上法官回家我也回家。任志清与被执行人交战了,他带了书记员在深夜直扑被执行人家。这一方法果真灵。被执行人不是堵在家里就被堵在床上,执结率相当高。
  一天、二天、一周二周可以,长期下来,任志清本来不太好的身体渐渐走下坡路了。早在前几年,他就患了副鼻窦炎,鼻子每天出血,往往一天下来,口袋里的几块手帕上血迹斑斑。妻子心痛了:“你日夜扑在办案上,我没有要求你陪陪我,可你对自己身体也这样不负责,你叫我……”
  男儿有泪不轻弹,更况且是法官,任志清弹泪了。他是为自己未尽丈夫的责任而内疚。任志清向笔者谈起此事,也情不自禁掩脸抹泪。
  任志清的一举一动,全庭的同志都看在眼里,于是他那特殊的上下班制度被全庭同志效仿了,白天审案,深夜出击搞执行,连门卫的临时工也被感染了,说我尽管每月只拿200元的工资,但看在法官们为了百姓的官司,没日没夜地干,我看门也要随开随关,不多要一分报酬。
  望着同伴不分日夜地干,任志清看了实在心痛,他多次赶他们回家睡觉,但赶也赶不掉,并且这股“风”盛行了,本法院执行庭的干警也住在法院了,晚间外出执行。
  挤出去的是奶,付出的是血,吃进的却是粥。每当深夜执行,任志清时常自己掏钱给部下改善生活,特别是寒冬腊月的深夜,能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已经很有口福了,时间一长,工资用光了,他就从自己家里带来一大袋米,叫门卫熬上一锅粥,大伙儿外出执行归来照样吃得津津有味。
  这就是我们的法官,这就是英雄任志清。
  毛泽东主席曾有这样一句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个精神是什么?无私奉献!任志清和他的伙伴就是靠这个精神创下了人均年办结352件案件的全国法庭之最。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上面洒下了任志清和他同伴的滴滴血汗。
                     办案很神,出自对法律高度负责
  笔者在分别采访任志清的部下时,几乎人人都夸任志清办案很神:“案子到他的手上,几乎没有办不了的。尤其是我们很头痛的执行案,他却有本事迎刃而解。”
  书记员贺献忠,是任志清当年中学时代的同班同学,当年还曾和他结拜为小“兄弟”。1996年,他到环城法庭,任志清也调到该庭,同学加同事,关系可想而知,可以说他最了解任志清。
  “任志清办案件,最主要的是他肯动脑筋,把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贺献忠如数家珍,向笔者介绍开了任志清昔日办案的风采……
  城西乡有个姓汤的村民,借了人家的巨款不还,被告上法庭,直至判决后进入执行程序,他还是不露脸,申请执行人心灰意冷了,感到要钱再没有指望。任志清知道后,便和原承办人一起连夜赶往汤家。其妻称丈夫去宜兴出差了。任志清留下传票,离开汤家,后又杀一个“回马枪”,带了书记员悄悄返回。此时,已是凌晨二时,当他再次敲开被执行人家门,其妻神色很慌张。任志清笑了:“你刚才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结果在床底下发现了被执行人。
  任志清办案,神就神在出乎意料,不过也是付出代价的。1998年年底,正值天寒地冻,任志清带着执行小组在半夜三更又出击了。这次到金坛社头,执行目标是一个建筑工头,民工在工地受了伤,工头却不肯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凌晨,任志清和同伴进村敲门,里面没有声息。任志清说:“人不在家,咱们明天再来吧!”其实,任志清吃准工头在家:寒冬腊月,大雪封门,工头会出远门吗?如果破门而入,虽然符合法律程序,但会影响左邻右舍。于是任志清叫同伴上车离开现场,自己则悄悄地躲在工头家门口的电线杆侧面。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任志清的鼻子又出血了,他用随身带的棉球塞住了鼻孔;喉咙发痒,想咳嗽,他又不敢,就硬憋着。更难受的是冷,站在零下几度的雪地,一动不能动,得凭坚强的毅力支撑啊!一般人不能做到的,任志清却做到了。十几分钟后,工头家的灯亮了,继而传出断断续续的对话声,快要冻成冰人的任志清艰难地迈开麻木的双腿,敲开了工头家的窗户,可灯一下子又灭了,任志清忍无可忍,下了最后通喋:“被执行人,你如不开门,法院就要依法搜查!”门打开了,工头不知是冷,还是惊,反正颤颤抖抖:“我全部还清赔偿款。”
  任志清和同伴当夜执结了此案。望着冻得脸色发紫的庭长,任志清部下的眼泪潮湿了。
  智力加毅力,有这样对人民、对法律高度负责的法官,案件再难也被任志清踩在脚下。难怪,全国法院执行难的“通病”,在环城法庭不是难题,凡是有财物可以执行的,都得到了执行。
  任志清的老家就在金坛某乡,他生在此,长在此,家乡观念毫无疑问很浓。可是有件案件,让任志清为难了:他家乡的乡政府在常州非法集资,因不能还款,被告上法庭。乡政府并不着急,他们认为任志清是所在地的法庭庭长,他决不会胳膊朝外弯,去帮外地人的忙。
  果然,案件受理后,任志清把此案批给了其他同志审理。家乡人更是一阵窃喜:到底是能人,真是高见!假如案件自己办了,帮了家乡的忙,作为原告的外地人可能会到上级法院去告任志清的状,说他搞地方保护主义,现在他叫别人审理,自己只要暗中吩咐一下,手下人还敢不照办?
  然而,任志清的家乡人想错了。从收案到开庭,直至结案,环城法庭与往常办案一样,没有拖延时间给家乡人喘气。判决书送达后,乡父母官先是很恼火,责怪任志清不帮忙,继而又心存侥幸:任志清想帮忙,也不会帮在明处,集资本身非法,到期是应该还钱的,判决生效之后任志清不来执行,判决还不是一张白条?原告胜了官司拿不到钱,反而倒贴了诉讼费。
  就在任志清的家乡父母官自以为是的时候,环城法庭打来电话叫乡长去法庭,内容是怎样执行判决。乡领导没有料到任志清这一手,便手一挥:“不去,任志清敢把我怎样?”
  怎么办?承办法官知道被执行人是庭长的家乡人,便请示任志清,任志清发话了:“法律面前无乡情!”
    承办法官向任志清家乡的父母官发出了传票,然而对方却把传票当废纸扔了。任志清带上法警,立马赶往家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费尽口舌却依然只是换回四个字:乡里无钱!任志清反问:“真的无钱?停在院子里的轿车也可以抵债!”对方两手一摊:“咱乡是穷乡,最值钱的也就这辆车,你忍心?!”“用其它财产也可以抵债。”任志清一步不让。“你看着办吧!”对方丢下这话扬长而去。
  任志清没有退怯,他当即作出查封轿车、办公室空调等财物的民事裁定,指挥法警贴封条。
  动真格了。对方惊呆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任志清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确保司法的公正而朝家乡“开刀”。判决不是儿戏,被执行人只得悻悻订出了还款的计划,并当即兑现了部分现金。当天中午,任志清拿着这笔现金,赶往常州,把钱送到了执行申请人——一位普通工人的手中。对方感动了:“任志清敢于碰硬,果然名不虚传,这样的法官,确确实实为人民!”
                     情爱献百姓,苦了自己和家人
  任志清小时候家里很穷,务农的父母要养活三个儿子不容易,但任志清父母留给孩子的记忆是很“大气”(大方),只要家里能揭开锅,上门借钱的人一般不会空手而归。这种助人为乐的品德深深地影响了任志清。任志清刻苦学习,考上了西北政法学院。1989年毕业后,分配到金坛社头人民法庭当书记员。没过几年,他成了法官,并且成为全国法院系统知名度很高的法官,先后当选为省、市人大代表、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第一届百名优秀卫士等。身份变了,荣誉多了,可任志清的人品没有变,他依旧艰苦朴素,并把父母助人为乐的精神延伸了。由于工作关系,他时常接触到经济拮据的案件当事人,其中老人占了相当部分,他们大多都是来状告不尽赡养义务的不孝之子。还有些则是被父母抛弃了的小孩子,对于他们,任志清经常掏腰包救济。建昌乡有个小原告才四岁,父亲死了,母亲改嫁,他与爷爷相依为命,而爷爷年老体弱,又无正常收入,爷儿俩度日如年。万般无奈之下,他爷爷以孙子名义起诉到法庭。任志清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十分同情,当天中午请爷孙俩就餐,分手时又掏出400元钱给他们。爷爷领着孙子要下跪谢恩,任志清拦住了,他动情地说:过去我也是穷孩子,现在当了法官,我怎能无动于衷?
  就这样,每逢遇到经济困难的老人,任志清总是塞上几十元钱在对方手中;遇上特殊情况,他还会大额给予帮助。金坛城西有位原告,打工期间受伤致残,诉讼期间又因急需住院开刀而无钱,于是向任志清庭长发出了求援,任志清考虑到原告的实际困难,又因被告在另案中是申请执行人,便从自己家中拿出3000元钱借给这位残疾原告。未料原告在案件结束后从其他法官手中拿走自己的一万多元赔偿款,竟丝毫不提任志清曾借款给他的情况,就悄悄离开了。任志清做了好事却没有好报,这样的好事今后还要不要做?他坦然地说:“做人得讲良心,或许残疾原告医疗费用很大,还缺钱,他还不出不要紧。今后遇上这种事,我仍会这样做‘傻事’。”
  任志清家很宽裕?不,1996年结婚时,他和妻子欠了不少债,直到现在还欠别人6万多元钱。他的兄嫂四人中,有三个下岗,其中一个哥哥1998年开饭店,因生意不景气月月亏损,他哥哥认为做法庭庭长的弟弟办案接触人多,拉客到饭店并不难。任志清却没有这样做。他说,即使我不是庭长,也不能利用职权为亲属拉客做生意。哥哥的埋怨没能左右任志清。1999年初,哥哥开的饭店终因亏损严重关闭了。任志清的心情十分沉重,因为哥哥待自己恩重如山,父亲死后,是哥哥外出打工挣钱才让自己读完高中直至送上大学。这一切,任志清铭记在心,终身难忘,现在哥嫂生活无着落,做弟弟的他只能用自己工资的部分来支援哥嫂全家。除此之外,他不能也不愿利用他的名人效应和作法庭庭长的“权威”,为哥哥“创造”致富的条件。我宁愿欠哥情,不欠当事人的债!他对哥哥说。
  更多的,任志清还欠着妻子的债,这种债,是用文字无法表述的。当初与妻子谈恋爱时,任志清“追”得很紧,即使办案很忙,也忙里抽空用情书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一旦“红派司”到手,他就“原形毕露”,领证二载,才按乡俗举行了婚礼。说来又是巧合。也就在这天,《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敬业精神的乐章》,详细介绍了任志清年办结518案件的先进事迹,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大家都来争当办案能手》。因为北京与金坛相隔千里,报纸最快也要隔天才能送到,本文笔者当时便出了一个主意,请《人民法院报》把当天的报纸传真到金坛,作为一份特殊的礼物由新郎献给新娘。面对这特殊的礼物,新娘终于读懂了新郎对她的情和爱。
  结婚整整二年多了,任志清的妻子始终没有怀孕。不是没有生育能力,而是任志清担心刚结婚生孩子影响工作。1998年下半年,在丈母娘的强烈“抗议”下,任志清的妻子怀孕了。这以后妻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丈夫吃晚饭后能陪着散散步,但任志清“口是心非”,嘴上答应,却无行动。那时法庭已经进入执行会战,任志清除了中午回家吃饭与妻子小聚,其它时间根本不见人影。有时回家未等开饭,任志清已伏在桌上呼呼睡着了,心痛得妻子只好望着丈夫直掉泪:每天凌晨三时之后才睡觉,满打满算5个小时的觉还不到!
  任志清的身体状况,做妻子的最清楚。丈夫外表胖乎乎,但体质明显下降,上四楼也气喘吁吁,睡觉经常出虚汗,血压也高了。他才三十岁啊!于是妻子说,最大的愿望就是任志清能象个普通人一样,过普通人生活。任志清则说:“我本来就是普通人,只不过我头顶国徽,肩扛‘天平’,不为百姓解忧愁,我还称得上人民法官这个称号吗?”
  任志清的妻子即将生产时曾对他说:不管生男生女,我给她(他)起的小名叫“在家”。如今,“在家”来到人间,是1999年4月4日生的。说来令人心酸,妻子那天是在母亲的陪伴下走进医院的,等仍在办案的任志清接到传呼赶到医院,妻子已经生下了女儿。
  没过几天,任志清又要动身离开妻儿了,这次是身不由己,他接到了最高法院的通知,12日前必须到京参加中央十二个机关召开的“中国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卫士”表彰大会,并且在人民大会堂作首席发言,因为他得票数最多:首杰。
  内心深处,他不想去,取得的成绩也有同事的一份。春节前夕,在常州中院组织拍摄的《再访环城法庭》电视专题中,他躲过了电视镜头,让全庭同志都上了,唯一缺了当庭长的他。这次躲不过了,上京授奖是组织命令,他敢不执行吗?
  接受采访,也是院领导把他“押”来的,看得出,他十分不愿为他“包装”,他说对不起妻子,最需要他陪伴时,他却又离开了……
    任志清也有儿女情!
  任重道远。任志清的工作变动了,他没有象人家想象那样“高升”,前段时间,他被调任金坛人民法院执行庭庭长。多保重,人民的英雄!
                                                   (作者:张纪范)


编后: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是作者三十多年前在解放日报看到的一篇通讯的标题,是毛主席的一句格言。在任志清身上,就体现了这种精神。倘若用时尚的语言叫“敬业精神”,或称“激情”。在法院系统,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都应该具备工作激情。今天重温任志清的事迹,就是抛“砖”引玉。怎样坚持和实践“三个至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司法公正一心为民?涌现出能像任志清那样在全国打得响的人物典型?我们期待并欢迎我市两级法院的同志,热忱地推荐在你身边的先进事迹、先进人物。我们将用独特的新闻视角、新闻手段—发现、挖掘、包装、放大新时期的常州法官典型,推向媒体,让新的“任志清”在全国的舞台上再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