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常州党史 常州方志 常州年鉴 史志报刊 史志场馆 宣传教育 互动交流 龙城影像 智慧方志馆
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龙城影像 >> 图说常州 >> 内容
史说常州改革开放40年/常州第一部城市总体规划
发布日期:2018-07-16  来源:市委党史工委  浏览次数:  字号:〖

一、编制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建设需要,1956年,常州编制《常州市简要规划(1957—1967)》,这是常州首个总体布局和近期建设的总体规划,对常州城市发展规模和城市发展格局作了初步确定。1958年,为适应“大跃进”的形势,又重点围绕城市发展方向编制了《常州市初步规划(1960—1975)》,但规模偏大。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后,为贯彻“八字”方针,对《初步规划》进行修改,缩小了城市发展规模。“文化大革命”期间,城市规划事业停滞不前。直至1973年,国务院转发国家计委、建委《关于加强基本建设管理意见》文件后,才恢复设置城市规划机构,开始了城市现状调查,编制《常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974—1980)》等。上述规划均未能付诸实施,但也对当时的城市建设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城市发展进入新时期。新的形势对城市规划提出新的更迫切的要求。1978年下半年,为了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常州进行了第三次城市现状调查,整理出历史、自然、用地、资源、人口、交通、工业、生活、居住、经济、环保等总体规划所需的基础资料。市革委会组织城建、供电、财贸、园林等27个部门编制《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同年10月,省建委召开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评议会,确定城市性质是以轻纺、电子和机械加工为主的社会主义中等工业城市,明确了到2000年的城市面貌、发展规模、城市发展方向及简要布局、大运河线路等。1979年7月至10月,市城建规划等部门又进一步对《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编制。1980年2月举行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讨论会,省内外领导、专家对《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阐述的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对外交通、城市道路、公用事业、公共建筑和园林绿化等提出13个方面170余条意见,会后在此基础上经过修改补充,编制出《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1982年8月,常州市八届人大十二次常委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0月4日,市政府将《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和《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上报江苏省政府审批。11月23日至30日,江苏省建设委员会城市规划审批工作小组主持召开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鉴定会,会议提出规划中某些方面应根据形势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及行政区划的变化,作进一步调整和充实,使之更趋合理完善,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1983年12月24日至28日,江苏省城市规划审议委员会对调整充实后的常州总体规划进行审议。1984年4月3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同意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所确定的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至此,常州市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经上级政府批准的合乎法律程序的城市总体规划。

二、主要内容

《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确定常州城市性质是以轻工、纺织为主的工业城市。规划城区人口至1985年为42万人,至2000年为50万人(含戚墅堰);市区城市用地至1985年为32平方公里,至2000年为45平方公里。在市区规划区内,控制东西、发展南北,形成以老城为中心,以戚墅堰、新闸、湖塘桥、龙虎塘为辅的“一城四点”组群式布局。工业布局为戚墅堰以机械加工为主,湖塘桥以纺织为主,新闸以机械为主,龙虎塘以化工为主。居住布局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结合工业分区,在城市四个方向建设若干配套小区;老城区结合保护文物古迹和传统风格民居分期分批改造。交通布局继续完成沪宁铁路复线配套工程,增设西郊工厂区专用线,扩建常州和戚墅堰客站广场及新闸货场,开辟外环路为过境交通道路,对外6条公路增设平行道路,以符合战备和分流要求。近期整治大运河市区段,远期向南改线;开辟长江岸线对外港口。城市主干道骨架为“内十字,外两环、六放射”系统。规定了城市主干道、次干道、三级道路等的宽度。规划集散、交通广场,配设停车场。住宅建设上居住水平1985年人均达5.5平方米,2000年人均达8平方米;近期在市郊以新建为主,1984年后重点转向老城区改造,远期平均每年新建30万平方米。影剧场、少年宫、青年宫、医院等公共建筑及商业服务设施按市、区、街坊(新村)三级设置。近期规划公共绿地指标为人均2.5平方米,远期为人均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近期达到15%,远期达到40%。建设点、线、面结合的绿化系统。结合市河、大运河整治,建立滨河林荫道,形成市区的“绿色项链”。文物古迹方面,近期修复天宁寺、清凉寺、文笔塔、红梅阁、唐荆川墓和读书处、太平天国护王府、张太雷和瞿秋白故居;远期修复荆川故居、淹城遗址、延陵季子祠;修建圩墩出土文物陈列馆、前北岸楠木厅、苏东坡藤花旧馆等古建筑;修复和开放未园、暂园和意园。公用事业方面,近期公共交通增添公共汽车50辆,新辟线路3条;远期再增车辆,线路增至16条。建设东西、南北两条主干线的无轨电车;发展出租汽车。近期发展管道民用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用户达到3.5万户,远期新建第二煤气厂,市区气化率达70%。新建长江引水工程,改善水质,日供水能力近期10万吨,远期20万吨;控制地下水开采量。路灯至1990年全市环通。建立垃圾堆场,改善城乡公共厕所的卫生状况。新建长途电讯大楼,增设公用电话,发展私人住宅电话。建立电视塔,增设机房。环境保护上,排水采取分流体制,形成3个污水排放系统;重点治理纺织、化学、医药等工业的废水;归并电镀厂,迁移有害工厂,控制城市噪声。


资料来源:《新时期常州城市建设史(1978—2015)》

 
Copyright By www.lccq.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地址:常州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16楼
邮编:213022 Email:cz_dszl@163.com 电 话:0519-85680976 传 真:0519-85680979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