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告 摘 要
绩效管理是政府改革的重要方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建设效能、责任和廉洁政府的重要手段。为客观评价2016年常州市高效设施农业专项资金绩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受常州市财政局委托,常州金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以2016年财政对高效设施农业安排的2700万元预算为对象,对项目完成效果进行了绩效评价,以进一步了解该专项资金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和资金使用成效,总结项目管理经验,提升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和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根据指标体系采集的基础信息,以及问卷调查结果,经客观数据分析,本项目绩效得分85.07分。
报 告 正 文
为贯彻财政支出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支出责任,受常州市财政局的委托,常州金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以第三方绩效评价的身份,承担常州市高效设施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
本次评价工作由市农委组织实施,从2017年2月启动,到2017年6月底完成。具体分为项目前期调研、工作方案制定、现场核查及问卷调查、数据填报、数据核实、汇总分析、综合评价等七个阶段。依据研制的评分标准和评审结果,常州市高效设施农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最终评分为85.07分。
一、项目基本情况
2016年常州市高效设施农业专项资金预算安排2700万元,实际支出2979.9万元,预算完成率110.3%。根据《关于印发2016年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扶持项目指南(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类)的通知》(常农计〔2016〕12号常财农〔2016〕13号),“各项目类别资金补助额度根据项目实际完成情况进行项目间的合理统筹。”高效设施农业专项资金与农业龙头企业培育、秸秆综合利用考核奖补、“互联网+”农业建设等项目均属于现代农业发展扶持项目,故实际支出时,各类专项资金之间有调剂,统筹使用了预算资金。
资金分两次下达,2016年9月,下达第一批高效设施农业专项资金2826.65万元,12月项目单位收到资金;2016年12月,下达第二批专项资金153.25万元,2017年初项目单位收到资金。资金拨付流程:市财政-辖市区财政-项目单位。
二、主要业绩与经验
(一)创新农业项目管理模式,风险点管控得到较大提升
信息化管理平台对项目进行全程公开跟踪。为解决以往“项目上不去,资金下不来,基层有期盼”的难题,市农委会同市财政局实行中间突破,在全省率先实施农业项目管理改革,实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项目扶持机制,建立以“先建后补,以奖代补”为核心,“外三内四一座桥”为机制的农业项目管理新模式,将财政支农效益发挥最大化。
高效设施农业项目实行网络化全程管控。“农业项目建设管理系统”建立了集项目申报、审核、第三方审计、项目公示、资金确认于一体的线上线下标准化流程,实现痕迹化管理,使得项目立项审核、建设过程、审计结果、资金流向等信息有迹可循,提升了工作效率,也极大限度地杜绝项目重复申报、多头申报、虚假申报等情况。本次实地走访了39个项目,均按审计结果奖补资金,未发现虚假申报情况。
(二)高效设施农业指标总体向好,社会效益良好
总体来看,我市设施园艺、设施渔业面积、规模畜禽养殖比重不断提高。2016年全市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占比、高效设施农业比重增长率、高效设施园艺面积和高效设施渔业面积均高于上年,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经营占比93%,完成目标的104.5%。
项目社会效果较好。近三年扶持项目中获“三品”认证单位数逐年增加,2016年新增13个,是上年的118%;引用、开发、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项目数达到38项;地方特色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3个,也完成目标的150%。同时,我们通过现场调研,实施高效设施的农户带动周边并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表明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三)农户积极性提高,群众满意度较高
通过对2016年111家高效设施农业入库单位的满意度调查,对目前高效设施农业专项资金扶持方向和政策的满意度为93.17%,对财政补贴的高效设施农业项目辐射带动示范效应方面的满意度为93.23%,整体满意度也达到93.38%。从统计结果来看,有75.7%的入库单位17年打算继续实施高效设施农业项目,表明项目单位的积极性较高,有利于推动农业、农村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一)扶持项目产量增长总体不明显,项目经济效益不稳定
据统计,2016年共扶持84个高效设施农业项目,与传统农业相比产量增长率为17.14%,未达到预期的30%目标。实地抽查39个项目中,也有34.5%的项目单位的经济效益未达到预期,原因有受极端灾害天气影响、疫情、农产品价格不高、生产周期长、融资成本高、投资资金缺乏、销售渠道不畅、种殖(养殖)技术不到位等因素,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农业项目的难度,导致经济效益未达预期。
经分析,一些设施园艺项目产量不高的原因是计划比较乐观,而实际农产品未全部种植,使得预期产量难以达到。另外,农产品受市场价格波动和销售渠道狭窄的影响,经济效益未达投资预期。从设施渔业项目来看,多以养殖虾、蟹、鱼类为主,其存活率受制于天气和技术条件,一些项目经济效益不如预期。从设施畜禽项目来看,建成规模化养殖之后,基本能够达到预期效益,但畜禽类受263整治和禽流感等因素影响,全市养殖面积呈现逐渐减少趋势,整体经济效益下降。
(二)绩效目标设置欠科学,产出目标与财政资金匹配度不够
部分指标未设目标。如当年底全市设施园艺面积总量数、全市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占比、当年底全市高效设施渔业面积总量数、全市高效设施渔业面积占比、高效渔业面积增长率等指标,前两年设置了年度目标,但16年均未有设定。管理上,也没有掌握相关指标完成数据,从而忽略了资金投入后效果的关注。
同时,财政资金投入后的预期产出应与相应的财政支出扶持项目紧密相关,绩效目标要与计划期内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与预算确定的投资额或资金量相匹配。但本项目年初申报的产出绩效目标系按上级下达考核指标确定的全市性的工作目标,而非通过财政项目投入直接建设达成的目标。因而带来项目产出绩效目标不明确问题。
四、政策建议及举措
(一)重视项目跟踪管理,增加经济效益考评
针对项目经济效益不如预期的问题,建议农业部门加强项目跟踪管理,关注项目单位实施高效设施农业后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同时,增加对项目经济效益的考评,对申报承诺的建设周期、实现的经济效益指标要结合到资金兑现中,控制风险,避免出现因投入无效而导致财政资金的浪费情况。
(二)加强全市高效设施农业发展规划,明确扶持重点
主管部门应立足于全市高效设施农业转型发展的高度,加强规划科学性,明确扶持重点。在开展前期市场调研时,结合常州的农业发展现状和环境管理的新要求,进一步细化现阶段我市高效设施农业扶持的重点方向,对农业重点发展领域和重点打造的农业区域有所倾斜,引导项目单位立项方向。在现有项目评审方法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对投资规模较大的重大项目的扶持比例,以体现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增强政策扶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巩固和发展已有的高效设施农业成果。
同时,虽然通过网络化管理,加强了风险点的监管,但线下项目跟踪工作仍不能松懈,要掌握项目进展情况,避免出现以前年度项目迟迟未完成的情况,并对照项目申请书检查项目完成情况,知悉项目完成效果,这样才是从实质上对项目实施了跟踪管理。
(三)规范基础数据核实工作,重视绩效目标编制
要看资金绩效,数据真实性很重要。农业部门要研究如何掌握扶持项目的各项真实数据,一方面要提高农业项目主体的财务能力,可将财务规范性作为奖补条件之一,以逐步推进项目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规范并加强基层农口部门对实施项目的指标数据统计工作,掌握政策扶持项目的实际效果数据,并加强历年扶持项目指标数据的对比,为今后的扶持政策提供参考。
绩效目标经财政批复后,作为预算部门执行和项目绩效评价的依据。预算部门首先要重视编制绩效目标环节,充分依靠基层农业部门调查了解项目申报具体情况,估算政策可扶持对象的各类目标数据,做到预算编制有据可依,扶持项目心中有数,绩效目标贴近实际。
其次,为更好的掌握立项单位项目的建成效果,建议调整预算绩效目标。将产出绩效目标改为财政资金奖补单位的绩效目标,更能体现财政资金的绩效。在年度中间,预算部门可以根据政策环境变化和项目实际完成情况,申请调整预算和绩效目标。按具体情况调整下年度此类项目的投入规模、产出数量,并关注绩效目标的完成进度,进一步提高绩效目标的科学性。
(四)各部门密切联动,建立协作推进机制
各部门应加强联动,建立协作推进机制,助力于我市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主管部门除分配资金外,更应充分了解基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不利因素,掌握全市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同时,与财政部门密切配合,关注扶持项目跟踪问效,在事前开展第三方工程审计,事后开展第三方绩效评价,部门联动,明确责任分工,推进我市高效设施农业现代化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