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08年上半年经贸工作总结
和下半年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处室:
经委党组会议讨论通过,现将全委《2008年上半年经贸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意见》印发如下。
二○○八年七月三十一日
主题词:经贸工作 总结 意见 通知
拟 稿:办公室 校 对:杨 军 共印50份
2008年上半年经贸工作总结和
下半年工作意见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委上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大力发展五大重点产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要求,突出“调整、提升、优化”这一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加大有效投入力度,狠抓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强力推进节能降耗和化工整治,全市工业商贸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和突出矛盾,咬定全年目标不放松,紧扣重点狠抓关键,突出实效狠抓落实,顺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的目标要求,为实现全年工作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今年1-6月:
1、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558亿元,同比增长27.78%,完成年度目标的48.1%。
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70.85亿元(省评估数),增长16%,按现价数计算完成年度目标的48.7%。
3、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收入2506亿元,增长28.55%,完成年度目标的48.1%。其中:装备制造业完成销售收入752.3亿元,增长33.36%,完成年度目标的47%;新能源产业完成销售收入75.2亿元,增长134.5%,完成年度目标的50.1%。
4、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和利润分别为172.6亿元和109亿元,分别增长26.75%和28.37%,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47.7%和48.2%。
5、全市完成工业有效投入406.8亿元,增长25.2%,完成年度目标的50.85%。
6、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12亿元,增长25%,完成年度目标的52%。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虽然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主要行业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机械、冶金行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8.76%和23.65%,建材、电子行业增幅有较大提高。在五大重点产业中,装备制造业实现较快增长,增幅高于全市平均4.8个百分点;新能源产业表现更为突出,产销实现翻一番、利润实现翻两番。
2、新增长点带动明显。全市重点跟踪监控的120个新增长点,上半年新增产值262亿元、销售267亿元、利税15.4亿元,对全市工业经济的贡献份额达到50%,拉动全市产销利税增幅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新增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新增长点达56个,中天钢铁、天合光能、亿晶光电、瑞声科技、上上电缆等16家企业新增销售已突破5亿元。
3、出口产品结构改善。居全市出口份额首位的机电产品,上半年累计出口32.7亿美元,增长46.4%,占全市出口总量的52.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8.2亿美元,增长120%。天合光能、亿晶光电、常林股份、宝菱冶金设备、安费诺福洋通讯设备、东风农机、格力博工具、德州仪器等重点企业出口增速均在1倍以上。
4、民营经济较快发展。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500亿元,增长29.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8.64%,增速高出全市平均1.42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新增私营个体注册资本102.1亿元,增长14%,新增私营企业的规模和质量有所提高。
5、工业投入结构优化。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增幅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238亿元,增长48%,占全市工业投入比重达58.5%;电子信息、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大幅提高,增幅达88.6%;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投资下降12%。全市150个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上半年在建项目达133个,完成投资97亿元。
6、商贸经济高开稳走。上半年,全市消费品市场总量扩大、增幅提升,城乡市场同步增长,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同比提高7.8个百分点,高出全年目标8个百分点。限额以下企业零售额占全市的比重提高1.82个百分点,达23.04%;各大行业零售额增长速度均超过20%,其中批发业增幅达46.3%。
(二)上半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1、全力组织工业生产。一是促进新增长点加快产出。重点关注全年有望新增销售超3000万元的增长点项目,积极帮助、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有关矛盾和问题,确保年内实现增量产出目标。二是密切关注成长型企业。加强与有关乡镇的联系,力争有更多的成长型企业升级上规模,提高规模以上企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比重。三是保障生产要素供应。抓好要素协调保障,有序实施错峰用电,扩大负荷控制的覆盖面;加大电煤调运存力度,保障用电高峰时机组正常发电;密切关注重点物资供需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和协调服务,尽可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四是积极支援抗震救灾。按照省经贸委的部署,组织人员深入帐篷生产企业,落实任务,协调原料,确保供电,调配运力,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1.17万顶救灾帐篷的生产和运输,超额完成了省下达1万顶救灾帐篷的任务。
2、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一是深入开展“又好又快推进年”活动。围绕100项五大产业重大项目和50项工业重点项目,进一步完善项目挂钩联系制度,深入基层加强监测跟踪,确保重大项目快速推进。二是加强投资分析。按月分析全市工业投入运行情况,着重从产业投资结构、区域投资走势、所有制投资构成、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和存在的倾向性问题等方面入手,全面反映全市工业投入的走势和项目动态。三是加强规划引导。组织编制我市水泥行业、印染行业“十一五”后三年发展规划和太湖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引导行业有序发展。四是加大工业领域招商引资力度。组织“做强做优五大产业”国内外推介活动,开展产业专题招商活动。五是加快淘汰落后步伐。根据国家加快淘汰钢铁落后产能的要求,中天钢铁提前淘汰了一台250m3高炉,提前一年实现淘汰落后产能40万吨/年的目标任务,每年节约标煤21.5万吨。
3、推动民营经济新一轮跃升。一是启动民营经济发展新一轮三年跃升计划。以常发〔2008〕20号文件正式出台《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2008-2010年三年跃升计划》。二是积极推进集中区建设。出台乡镇工业集中区年度考核办法,强化各集中区竞争意识,形成良性竞争、共同发展的局面。三是精心培育产业集群发展。出台乡镇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目标、产业集群载体建设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三个文件,加强省重点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四是加快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组织企业参加2008中国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鼓励更多的骨干企业和科研机构,创办和建立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五是大力开展“推进创业辅导、引导创业服务和培育创业基地”的“三创”工作。20家创业服务机构共为200多家企业提供各类服务600多次,确定长三角模具城等11家重点培育的创业基地,目前入驻企业已达1942家。
4、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工作。一是落实目标责任。启动实施节能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和2008年节能降耗工作意见,分解落实节能目标,做好新节能法宣传活动,落实推进节能工作。二是抓好重点用能企业。突出抓好重点用能行业和年耗3000吨标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工作,大力推进列入国家千家企业和省百家企业的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工作。三是推进重点项目实施。组织实施60项节能与循环经济重点项目,上半年完成14项,其余已开工正在实施中;组织申报国家发改委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项目;组织50家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上半年完成14家,另有22家正在实施中;完成节能监测企业21家;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11家。四是继续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积极组织全市25家重点企业申报省、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其中,江苏逸盛等12家企业申报了省级循环经济试点。
5、稳步推进化工专项整治。一是明确整治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根据省化治办今年化工专项整治重点工作安排和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要求,在去年较好完成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今年工作目标、细化工作要求、分解目标任务、落实部门责任,强力推进化工专项整治工作。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力求整治实效。多次召开化工专项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上半年,全市已关停并转各类化工生产企业218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0%,累计达731家。三是积极开展“回头看”活动。动员各辖市区、各成员部门投入到“回头看”活动中,对已完成关停并转的化工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清理和自查,实行长效管理机制,去年513家关停并转企业中,已吊销和注销营业执照的235家,已变更执照转产或转经营的242家,已停产34家,已搬迁2家。
6、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一是加快市场体系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建设,全力推进菜市场改造工作,编制社区商业三年提升计划,大力推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双进”工程。二是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做好消费品市场预测分析工作,掌握消费品市场动态,加强生活必需品供应与价格监测。三是丰富商业流通业态。加强对商业利用外资的规划和引导,优化外资商业企业的业态结构,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专业店和专卖店,注重吸引国际著名零售集团与市内企业合资合作,提升我市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上半年共新开大型超市1家,引进外资专业店2家、专卖店1家。四是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完成我市物流业三年跃升计划讨论稿,积极争取政策,进一步培育一批上规模、有特色的物流龙头企业,加强与先进地区物流企业的交流。
7、保障市场有序供应。一是积极应对雪灾天气。加大生猪肉品调运力度,保证灾害天气及春节期间猪肉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协调组织,疏通道路,排除险情,确保凌家塘市场正常有序交易,使雪灾对“菜篮子工程”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二是加强市场应急保供。针对食用植物油供应紧张的情况,采取措施加大食用植物油的监管与保供工作;针对不断高涨的国际油价,积极做好成品油市场监测分析,不断完善成品油供应应急保供方案,充分发挥两大集团主渠道作用,保证重点用油单位油品供应。三是加强市场监管。每日监测全市生猪及肉品供应价格变动情况,每周开展联合执法2-3次,保障了全市生猪肉品的供应和安全;平衡分解全年酒类流通管理目标,上半年完成酒类流通备案登记4300余家;建立煤炭地区间调入与调出统计报表制度,按时完成煤炭经营资格年度检查工作。
8、切实提高综合服务效能。一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与银行、证券等机构合作,积极引导担保机构广泛吸纳社会多元化投入,做好微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规范典当拍卖企业行为,为中小企业融资发挥更大的作用。上半年,全市担保行业新增注册资本金1.8亿元,共为1838户企业提供2130笔担保,担保总额达20.44亿元。二是拓展培训渠道。把“515”培训工程和万人培训计划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围绕“创业走进园区、创业走进社区、创业走进校区”,上半年开展了150多场、1.8万人次参加的创业辅导;积极推进远程和网络培训,大力推广“视训365”培训项目;继续开展“企业创新与发展”系列报告会。三是推进行业协会建设。加强行业协会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关注度,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管理和服务功能,大力培育重点行业协会,共同推进太阳能光伏、输变电、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现代农业装备、医药等六大重点行业协会的组建。
与此同时,我委认真贯彻落实《2008年市级机关作风建设实施意见》,积极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各项活动。多次召开经贸委机关作风建设推进大会,将机关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各处室及直属单位分别制订了部门作风建设行动方案和个人行为规范;积极开展处室作风建设大讨论及交流活动,设立经贸系统“作风建设优质服务创建示范岗”,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努力提高机关干部队伍素质和行政效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当前需关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当前,受世界经济增长趋缓、美国次贷危机、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国家严控货币和土地要素,实施新的劳动合同法,调整出口退税、进出口关税和加工贸易政策,以及强化节能减排刚性约束等因素影响,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中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突出表现为“四个回落、两大制约”:
一是生产增速出现回落。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速同比回落3.4个百分点,由于工业用电增速较低,经省评估后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2.8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十。受紧缩的货币政策影响,项目建设难度加大,影响到新增长点的产出。
二是传统产品出口回落。虽然机电产品出口增速依然较快,特别是天合光能等新能源企业出口实现倍增,但由于出口退税率降低、人民币汇率变化加快,使纺织、服装及轻工等传统产品出口明显回落,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产销增速下降,部分纺织类企业与去年相比呈现下降趋势。
三是工业用电增长回落。年初受限电和低温冰雪天气影响,高耗能企业安排停产让电,影响了工业用电增速;4月份冶金行业受焦炭价格上涨、高耗能行业取消峰谷电价及镍价走低等因素影响,生产镍铁的高炉和采用废钢冶炼的电弧炼钢炉基本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导致1-6月冶金行业用电只增长1.56%,全市工业用电仅增长3.0%。
四是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回落。受宏观调控和《物权法》的影响,全省新增私营和个体工商户出现大幅下降。我市虽然新增个私注册资本仍保持较快增长,但新增企业数出现下降,上半年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12642户,下降8.6%,新增私营企业3693户,下降15.7%;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产销增速也比去年同期回落3个百分点左右。
五是企业融资受到严重制约。由于近两年来,央行不断加息和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和项目贷款进一步受到制约。一方面,企业难以获得融资,另一方面资金使用成本也不断提高。上半年,金融机构工业短期贷款余额仅增长10.5%,比上年同期回落5.3个百分点;工业投入资金来源中,虽然银行贷款增长72.6%,但总量仅占9.5%,项目建设资金仍然依赖企业自筹资金,企业自筹占到资金到位总量的78.6%。
六是效益增长受到严重制约。国家从下半年起调整电、油价格,对钢铁、化工、水泥等高能耗企业效益影响较大,同时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工业企业效益空间进一步压缩,如部分机械制造企业面对钢材价格持续攀升的状况,承接大订单、长订单顾虑重重;冶金行业目前钢材价格处于高位,但煤、焦炭、铁矿石价格涨幅更大,钢铁产品的效益水平已明显走低。由于机械、冶金两大行业产销效占我市工业的50%以上,不确定因素增加将直接影响下阶段全市工业效益的增速。上半年,全市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上升68.94%,亏损面为11.83%,比去年同期上升1.27个百分点。
二、下半年主要工作措施
下半年,我们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力争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促进全市工业商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加强组织程度,优化要素保障。一是强化预测预警监控。密切关注宏观政策取向和要素政策及供求动向,密切关注产业发展导向和产品市场状况,增强经济运行调节的预见性;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跟踪监控分析,分地区、分行业研究企业景气情况,努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二是加强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科学有效有序错峰用电;密切关注重点物资供需情况,对生产物资紧缺的企业加强分类指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协调服务。三是着力解决融资难题。构建银企交流合作平台,组织2-3场银企对接融资洽谈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流动资金和项目建设资金;积极引导企业加强内部资金管理,加快资金流转速度。
2、加大有效投入,推进结构调整。一是倾力发展五大重点产业。认真组织实施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三年跃升计划,实现五大产业发展新的突破。二是主攻工业重大项目实施。认真组织实施100项五大产业重大项目和50项工业重点项目,进一步完善新开工项目责任制和重大项目挂钩联系制度,及时掌握重大项目进展情况,重点帮助解决土地供应、项目融资、基础配套等方面问题,切实提高项目开工率和竣工率。三是挖掘后续项目。强化产业政策导向,帮助企业谋划和储备一批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四是加大产业招商力度。认真做好2008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等招商活动签约项目的落地工作,集中力量引进一批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
3、加快创新集聚,促进做强做大。一是大力建设创新载体。积极推进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信息化示范企业建设,全年力争新增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省级3家、市级20家以上,新增信息化示范企业20家;推进科技中介机构功能完善,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引导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产学研联合水平。二是加快上市融资步伐。引导企业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投身资本市场,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分类指导,筛选一批优质企业加强跟踪服务,争取有更多企业加入上市行列。三是扎实推进“8880”工程。加大帮扶力度,在制定发展规划、品牌经营、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实现全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到70家的目标。四是加快乡镇工业集聚发展。力争全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乡镇工业集中区达6家,超50亿元的达10家。
4、加快攻坚克难,发展循环经济。一是加大节能监管执法力度。强化节能监测工作,依法查处各种节能违法行为。二是积极推进节能技术应用。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切实抓好千家百家企业节能工作,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加快推进实施60项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和10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三是加快淘汰落后步伐。运用税收、电价等经济政策,推动冶金、水泥等行业结构调整,全年淘汰重点用能单位落后用能设备200台(套)。四是加大化工整治力度。在扎实开展“回头看”工作的基础上,落实专项政策措施,加强严格执法监管,确保全年完成关停并转化工企业363家。
5、加强跟踪监测,保障市场供应。一是全面深入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确保年内建成275家日用消费品农家店,年底全市农家店总数达到1000家以上。二是加强对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的监测管理,及时掌握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和消费升级情况,推动消费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加强生猪货源调运和市场供应的指导,引导屠宰企业调整货源渠道,增加本地生猪的供应量;指导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组织好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货源,继续做好全市生活必需品供应工作。四是随时掌握我市生猪、大米、食用油、蔬菜等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量与价格走势,继续坚持生猪肉品供应日报制度,必要时启动生活必需品监测系统样本单位和调和油供应日报制,不断加强价格监测。
6、加强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以“创优环境兴常州、改进作风促发展”为主题,不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机关服务效能。一是在工作理念上,要努力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到加强产业引导、服务市场主体和创造良好环境上,不断增强服务理念和奉献意识;二是在工作思路上,要善于在发展中抓机遇,在困难中找出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指导工作实践;三是在工作方法上,要加强学习和研究,掌握产业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动向,加强与各辖市区和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经常深入基层和企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四是在工作作风上,要按照市“五项规定”的要求,切实履行委“服务企业十项承诺”,做到“支持企业天经地义、服务企业关爱有加”,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