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印发常州市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索 引 号:014109488/2006-00010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义务教育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教发〔2006〕35号 发布机构:常州市教育局
生成日期:2006-12-05 公开日期:2008-04-22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明确了常州市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2006年—2010年)行动纲要
关于印发常州市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常教发〔2006〕35号

 

 

各辖市、区教育局(教育文体局),在常各高校、中专校、技工校,局属各单位及有关学校:

    现将《常州市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各学校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确保我市教育事业在“十一五”期间迈上新的台阶,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六年十二月五日

 

主题词:规划  教育  “十一五”  通知

  抄送:省教育厅、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办公室,
       
周亚瑜副主任、居丽琴副市长。

  常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06125印发

共印8

附:

常州市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率先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新阶段,也是我市教育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率先发展,争创一流的重要时期。认真制定好全市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加速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和推进富民强市工程,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根据省、市要求和我市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常州市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一、“十五”以来全市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1.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

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由2000年的96.20%提高到98.81%;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年巩固率100%,毕业率99.81%,毕业生升学率100%;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由2000年的90.28%提高到96.51%,高标准普及了学前三年教育和十二年教育。普职教招生比保持在11左右,职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中级职业资格考核达标率保持在98%以上;部分重点职业学校开展综合课程班试点和弹性学分制试验,实施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跨校流动试点,高中阶段办学形式日趋多样化。

全市高等院校由2000年的6所增加到12所,在籍全日制大学生由2000年的2万人增加到9.19万人。江苏工业学院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常州工学院获学士学位授予权;常州会计学校成建制并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常州师范专科学校(筹)成建制并入常州工学院,拓展了办学空间;建设了由六所院校进驻,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显著特色的常州大学城。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00年的27.27%提高到53.96%,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

全市共有社会力量办学机构500多家,提供30多个大类、近200个专业的培训项目,年培训量150万人次以上;成立“常州市民学习信息中心”,为广大市民提供学习资源信息服务。创建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5个、市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10个,每年农村劳动力各类培训40万人次以上;每年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的市民10万人次以上,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社会的开放式的全民学习教育网络。

2.教育现代化稳步推进

全市100%的乡镇和99%的教育部门直属学校达到教育基本现代化标准,教育城域网功能不断增强,369所学校建成校园网,100%的中小学实现宽带上网,近百所学校全面使用数字化教学平台,30%的中小学教师通过了江苏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考核。

继续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通过撤、建、并、扩等形式,全市中小学由2000年的813所调整到479所,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资源,提高了规模办学的效益。到2005年,全市共有三星级以上高中26所、省级示范初中57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9所、省级实验小学73所、省级示范实验幼儿园54所。

积极实施促进学校主动发展战略,推行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着力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充分调动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升常州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办学品位。

3.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学校德育工作理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基本形成大中小幼纵向衔接、教育内容层次递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相联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横向沟通的现代德育网络体系。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逐步改善;全面推行中小学生“成长记录袋”,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和建设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积极探索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评定相结合的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高中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全面启动,出台《常州市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和《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烹饪等专业课程改革的意见》。教育科研工作扎实推进,67项省教科、教研课题,447项市级课题完成研究。全市中小学全面贯彻落实“两条一规”,认真实施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产生了一批艺术、体育等特色学校。

4.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开展“视人民为父母、把学生当子女”、“向殷雪梅老师学习”等主题活动,推行“热心爱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优质施教”四教承诺,深化教育工作者“热爱事业、热爱人民、热爱学生”的美好情感,涌现出一大批全国优秀教师和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的师德教风水平有较大提高。

加快教师专业发展,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大幅度提高,普通高中由2000年的83.89%提高到94.09%、初中由92.25%提高到97.42%(其中本科由25.91%提高到59.19%)、小学由98.05%提高到99.69%(其中专科以上由45.63%提高到79.54%)、幼儿园由91.91%提高到98.04%(其中专科以上由19.99%提高到52.12%)、职业学校由58.49提高到87.20%。建立和完善“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五级人才培养梯队,深入推进“名师工程”和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启动教育硕士培养计划,顺利推进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

积极推进干部队伍的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全面推行校科级干部任前公示制、试用期制、干部考察预告制和学校中层竞聘上岗制等制度;切实加大培训力度,教育管理干部队伍的教育理论功底、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一支具有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习型干部队伍正在形成。

5.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主要财政责任由辖市、区政府承担,乡(镇)政府继续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积极筹措资金,不断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

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在坚持以政府为主办好公办学校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完善民办教育发展模式,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举办高质量、有特色的民办学校,初步形成了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共同参与、公办和民办学校公平竞争、协调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

教育内部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改革学校用人机制,成立教育人才交流中心,举办教育人才市场;实施全员聘用制和人事代理制,完善考核奖惩制,推进学校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启动实施“校长任期制”,开展公选校长工作,探索建立“能上能下”的干部任用机制,初步形成想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

6.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

探索教育经费筹措、管理的新机制,建立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新途径,出台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实现了教育经费总量和中小学生生均公用经费的双增长;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宏观调控,加大对薄弱学校和贫困学生的经费资助;同时,通过增量投入和存量盘活相结合,搞好教育内部资金运作,不断增强教育自我发展能力。

“十五”时期的成功实践,提高了领导教育科学发展的水平,更为今后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第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科教兴市”作为常州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有力地保障了教育改革发展。20058月,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了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共常州市委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今后5年常州教育发展目标。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积极实施政策倾斜,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第二,坚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我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始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两个率先”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以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把握教育优先发展、创新发展、主动发展和内涵发展的要求,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教育均衡化、教育国际化等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现代教育体系,全市各类教育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基础教育高质量、职业教育高水平、高等教育有特色、社会教育有成效”的事业发展格局。

第三,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坚持把农村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突出重点,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难题,以创新的思想和理念推进教育跨越,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切实增强和激发了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第四,坚持统筹推进,均衡发展,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保证。均衡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公平体系的重要方面,既是一个长期过程,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全市教育系统以“创一流教育,让在常的所有孩子都接受良好教育”作为制定政策、推进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充分兼顾到不同类型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大力促进教育体制多样化、教育类型多样化、办学模式多样化、评价标准多样化,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发展,统筹公民办教育发展,有效保障了受教育者的机会平等和教育的公平性。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教育的最高理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十五”时期,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优化育人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教师为本,建立健全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为人民办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把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要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目的,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

二、“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总体战略思考

1.背景分析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并把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常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到2011年我市实现“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常州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关键支撑,必须紧密围绕常州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适度超前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为常州经济现代化、城市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和知识、科技贡献。

上世纪九十年代,常州在全省率先作出“创一流教育”的重大决策。围绕这一目标,我市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常州特点的教育发展新路,各项教育改革有了较大突破,初步形成了基础教育高质量、职业教育高水平、高等教育有特色、社会教育有成效的喜人局面,教育事业走在了全省、全国的前列。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教育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日益增长的需求还不相适应,教育投入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还有差距,规模扩张与内涵发展还不够协调,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任重道远。同时,我市经济、社会及城市化新一轮发展、人才结构转型、人力资源水平提升及市民对优质、特色、高层次教育的旺盛需求,无疑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未来几年,常州教育发展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常州教育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2.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创一流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建立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为支撑,以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发展教育服务业为重点,以创新教育体制和激活教育机制为动力,以加强队伍建设和增加教育投入为保证,开放创新,追求卓越,努力形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发展健康、水平一流、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新局面,更好地为“两个率先”提供有力的保障。

“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应遵循以下原则:

1)服务大局,率先发展原则:以服务常州“两个率先”、富民强市为核心目标,充分认识教育现代化既是常州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又是常州现代化的前提和关键,积极发挥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适度超前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科学统筹,均衡发展原则:以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完善教育体系为重要任务,统筹规划、科学配置、合理利用教育资源,通过集成、调整、重组等手段,构筑新的发展平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通过政策倾斜、加大投入、结对帮扶等措施,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

3)注重效益,内涵发展原则:以提高质量、改善结构、注重效益和增强活力为本质要求,坚持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层次、类别、学科和布局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

4)突出重点,持续发展原则: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为研究课题,有计划、有步骤地破解影响教育长远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复杂性、战略性问题,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自身发展与对外开放等关系,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5)积极改革,特色发展原则: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体制为重要抓手,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发展趋势,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常州教育具有上乘教育质量、独特教育优势和鲜明教育特色。

3.总体目标

2010年,全市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十二年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建立以灵活、适需、开放、完善为特点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城市为标志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打造国内领先、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常州教育品牌,建设全国一流的教育强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4.主要发展目标

1)加快建立06岁婴幼儿学前教育一体化的教育体系,积极实施0-3周岁婴幼儿教育;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保持在98%以上;省级示范实验幼儿园比例达30%

2)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96%以上;在城镇小学和初中就学的学生分别占90%98%以上;715周岁残疾儿童接受小学义务教育比例达95%以上,实现普及、优质、均衡的十二年教育。全市90%以上的普通高中达到省定优质标准,省级示范初中比例达50%,省级实验小学比例达40%

3)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设置,加快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重点建设8-10所规模在3500人以上的骨干职业学校;开展第二轮省示范专业创建工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级职业资格考核达标率达98%、一次就业率达96%。进一步健全普职教沟通机制,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

4)在常全日制大学生达11.5万人左右,新增硕士点20个,在校硕士生2000人以上。加快推进常州大学城高职基地建设,加速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的品牌特色;积极推进江苏工业大学和常州大学筹建步伐;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新建1-2所五年制高职校;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函授教育和自学考试等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5%,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

5)进一步加强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建设,城镇职工全员培训达55%以上,农村劳动力全员培训率达45%以上,全市企业技术工人初、中、高技术等级比例在253左右,全市职工队伍平均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在50学时以上。新增1-2所省级社区培训学院、1-2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6)加快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常州市老年大学易地新建步伐,不断完善辖市、区老年大学建设,构建老年教育社区网络。全市年培训老年学员10万人次,老年人接受老年教育人数比例20%

7)提高教师学历水平,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初中本科率分别达到97%90%70%,小学、幼儿园大专率分别达到90%60%,普通高中(含职高)教师攻读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达10%,高校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幼儿园)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分别占专任教师的4%7%;职业学校“双师型”占专任教师的50%,其中骨干“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

8)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力度,不断提高教育国际化程度,新增聘请外国教师资格学校25所,年均引进外籍教师150名以上,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2个,年均选派出国培训教师100名以上和组织青少年出国交流300名以上。

三、“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重点任务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坚持德育为首,加强和创新学校德育工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构建党政工团和社会各方合力推进德育的工作机制,形成大中小幼衔接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学校德育体系。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公民教育、法制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为重要内容,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创造性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大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作用。中小学注重开发有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保证各学科教学体现德育功能。高校要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建设,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2)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建设,积极构建学校课程新体系。加强各类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科学规划、建设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积极倡导中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构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考试、招生制度,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形成性与终极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试行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定相结合的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加强教育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高度重视幼儿启蒙教育,注重幼儿早期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防止幼儿教育“学科化”、“小学化”倾向,搞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推广“订单式”培养模式,不断开发新专业,改革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岗位技能训练。高等教育要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学科结构,加强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

3)加强体、卫、艺和劳动技能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中小学开足开齐体育、卫生、艺术等规定课程,按编制配全专任教师,保证艺、体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加快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青少年活动站建设,努力建成高质量的国家级课外活动示范区,充分利用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体育和劳技活动,在全面提高学生健康素质、艺术素养、劳动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继续抓好高水平运动队和特色艺体学校的组织建设工作,帮助有突出特长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2.优化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

1)按照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原则和高标准普及十二年教育的要求,依据《20042020常州市区教育布局规划》和辖市教育规划,继续调整全市中小学布局,着力抓好一批教育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初高中分设,逐步发展寄宿制高中。切实保障残疾儿童的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推进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实验工作,进一步办好现有特殊教育学校。

2)进一步优化整合中专、职高和技校等中职资源,积极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大力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水平。整合旅游学校、物资学校、三职高等校,建设新北职教中心;整合常州技师学院和轻工、医药、电子等技工学校,建设常州技师学院新校区;加快推进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常州卫生学校及常州文化艺术学校新校区建设。

3)加快常州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基本完成大学城各高校新老校区的资源置换整合,完成大学城东区现代工业中心、公共实训基地以及大学城其他公用配套设施的建设,积极推进高职实验区改革,努力成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地和实验区;积极推进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新一轮布局规划的实施;积极发展地方高等教育,整合常州职工大学等教育资源,扩大和提高常州工学院的办学规模和水平。

3.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1)更新发展理念。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性的进程,是一个动态的目标概念。为此,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要在教育思想、教育发展水平、教育教学体系、教育条件装备、教师队伍、教育管理等方面不断深化、完善和提高,与时俱进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体系和制度。

2)构建数字教育。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完善常州教育城域网功能,建立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形成快捷、方便的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全面启动数字校园工程,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科研、实验、管理、后勤等环节的应用;积极利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平台开展教学,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形成一批推进信息化教育的特色学校、示范学校。

3)打造优质教育。充分发挥优质学校对教育现代化的引领作用,提高示范、实验、星级、重点校在各类学校中的比例;继续拓展中小学、幼儿园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吸纳学生的能力,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效益;积极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合资、合作办学新途径,形成一大批设施先进、管理一流、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的窗口学校。

4)推进区域现代化。由学校和乡镇向更大范围的区域推进,着力解决区域内各块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解决学校与社区教育资源的相互开放、功能互补,积极推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体系、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4.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1)坚持城乡一体,在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设施和教师资源配置上缩小城乡、学校、学段的差距;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硬件设施标准化建设,全面实现合格学校建设目标,特别是农村所有中小学要由政府负责筹措办学经费,全面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深入推进春晖工程,构建精品课资源库,让农村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城乡学校对口支援,加强城镇重点校、骨干校对农村薄弱学校在师资培训、教科研工作及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2)深入推进实施“蓝天计划”。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根据生源情况,积极吸纳学区范围的适龄流动儿童少年入学,初中阶段的流动儿童少年由公办初中安排就读;继续创办公办“蓝天学校”,扩大公办“蓝天学校”办学规模,并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师资配备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切实规范简易学校的办学行为,加强对简易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帮扶和监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3)大力加强帮困助学工作。认真落实贫困学生的“两免一补”和对聋哑、智残等弱势学生的免费入学政策,加强市、辖市帮困助学基金的筹措工作,逐年提高资助困难学生的经费数额,基本形成“政府引导、财政支持、社会参与、学校落实”的帮困助学工作格局,确保在常就读的每一个学生不因生活贫困而失学。

5.着力加强队伍建设

1)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继续在全市教师中倡导敬业爱生、好学进取、乐于奉献的良好道德风尚,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建立监督、考核和奖惩相结合的师德激励机制,积极培育优秀的师表群体,壮大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提高人民群众对教师师德教风的满意度。

2)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组织实施以新理论、新课程、新技术、师德教育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着力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确保每个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每年不少于240学时;加强和创新校本培训的内容、形式和机制,拓展教师培训途径,为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切实加强市、辖市(区)两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提高培训机构在落实教师继续教育中的组织实施水平。

3)加快高素质教师群体建设。深入推进高校“青蓝工程”、“特聘教授计划”,大力引进人才和智力,吸引优秀留学人士来常工作。积极创设骨干教师的成长平台,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五级阶梯建设,组织优秀教师的高层次研修和选送骨干教师境外交流学习。组织实施《常州市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名教师队伍培养。强化学校领导干部培训,分批组织学校领导干部岗位专业培训和提高研修培训,努力培养造就一支专家型校长队伍。

4)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建立教师能进能出机制。在普通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全面推行教职工聘用制、校长聘任制和校长负责制,建立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校长选拔任用机制,健全校长及教师考核、培训、激励、监督、流动等制度。建立区域内中小学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继续深化教育分配制度改革,形成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进一步依法提高教师经济待遇。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并积极落实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政策和机制。全面实施幼儿园教师资质管理,不断提升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育教学水平。

    6.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1)切实提高各类学校教育的普及程度。重视学习能力的早期开发,早期教育向0-3周岁延伸,突出素质启蒙教育,提升学前教育幼托一体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高标准普及十二年教育,积极研究、逐步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小班化教学,小学小班化达30%,并努力建设一批九年一贯制学校;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既要适当扩大规模,更要注重提高整体质量,努力构建高水平、多模式、开放型、可选择的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教比继续保持在11;在保证外来适龄人口全面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逐步推进普及十二年教育;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普及率,着力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大力发展和创新继续教育。积极发展面向全体市民的体现个性化、多样化、优质化的继续教育,根据各类不同人员的需求提供科学技术、劳动技能、文化艺术、休闲健身等多方面教育服务;积极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教育活动,扩大老年教育普及面;继续巩固扫除青壮年文盲成果,提高成人识字率;鼓励各类学校扩大对社会开放,探索和建立学校参与继续教育的新机制,逐步实现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衔接和互补;构建政府规划监督、办学主体多元、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继续教育新格局。

3)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双向开放和互通,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益。学校采用建立志愿讲师团、定期举办知识讲座、开放部分教育教学设施等形式,为社区提供教育服务,促进社区教育发展;进一步发挥好少年科学艺术宫等校外教育基地的作用,充分挖掘、整合社区和社会教育资源,培育一批与常州教育现代化相适应、资源共享、丰富多样的德育基地、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努力形成青少年校外实践活动的品牌项目。

4)积极推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活动,努力办好常州市民学习信息中心,更好地为市民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提供方便、快捷的教育信息服务,进一步创设促进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和条件;加强省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建设,切实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管理水平和社会应用水平。

7.创新教育体制、机制

1)全面推行“学校主动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全市中小学全面进入“学校主动发展三年规划”实施周期,在充分保障校长依法履行办学自主权的同时,加强对校长任期目标的检查考核,逐步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学校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2)建立开放灵活的学校教育体系。统筹普、职教资源,发挥综合效能,利用现有职业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训师资的优势,为普通中学承担通用技术课程;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学生通过推荐、选拔、考核等程序,可以相互转学,逐步实行普教、职教之间的学制互通、相互开放;推进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的合作,实现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高中教育品牌优势,实现面向全省、全国招生,特别要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加强中职、高职学校专业对口衔接和办学合作,架设中职生成才的立交桥。

3)构建多元办学体制,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教育投资,重点发展以非义务教育为主的优质、精品和有特色的民办学校;积极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维护民办学校合法权益,提高民办学校防范风险能力,促进民办学校健康发展;进一步理顺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学校产权关系,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健全学校运行机制,保障不同办学体制的学校公平参与教育市场竞争;加快行政职能转变,积极扶持和兴办从事考核评估、资格认定、教学研究、培训等事务的民间中介机构。

4)强化教育多元投入机制。公办学校按照“存量保公平、增量换资源”的原则,继续探索公办民营、民办公助、股份制合作等多种办学形式,不断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及其效益。积极鼓励和支持外资、民资优先投资和发展教育产业,采取独资、股份制、联办、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民办教育。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出资办学,引导高收入家庭优先投资教育,落实国家对从事教育服务的免税政策和鼓励社会对教育事业捐赠的政策,积极开拓教育服务、科技开发等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培养成本分担机制,适时、合理调整非义务教育收费标准。

5)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促进国际交流合作。采取政府和民间并举、双边与多边并行的办法,积极开展以学科、学术、学者、学生为主体的国际交流,不断扩大交流规模;尝试建立境外办学基地和教师培训基地,加快推进中小学教师“海外交流培训计划”;重视高、中等学校学生的涉外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积极开展各种中外学生交流活动。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建设若干所中外合作学校,创办外籍学生专门学校或国际班,进一步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

8.增强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提升在常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到“十一五”末,高校科研经费力争达1.7亿元,新建省级重点学科10个以上、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以上。进一步加大科技开发、服务、转让、咨询的力度,科研成果转化率达10%-20%。加快大学城东区以实验中心、实训中心作为共享的教育平台和公共科技平台的建设步伐,加大引资引智力度,努力建设内外开放、资源共享、产学研结合、以应用科技为特色的大学科技园区及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基地。鼓励在常科技人才开展课题攻关,力争取得一批有学术价值和对常州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研究成果。

2)强化教育整体的服务功能。认真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建设50个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示范专业、7个不同种类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一批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先进实训基地。继续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引进国际优质证书培训和国内高档次培训项目,不断提升教育培训服务业的层次和品位。到2010年,初步形成布局相对合理、结构明显优化、功能显著提升的培训网络和体系,力争培训人次达200万,业务收入达20亿元,培训业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

四、“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政策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积极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观念,重视教育发展的宏观指导与调控,落实促进教育优先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党政领导抓教育的实绩考核制度,把振兴教育作为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督促各级领导主动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积极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加强教育督导和教育执法监督工作,完善综合督导评估制度,把教育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素质教育实施、教育规范收费等工作作为经常性的执法监督内容,加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宣传,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理解教育和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2.转变职能,加快落实依法治教的各项措施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执法体制的改革,构建“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协调的教育行政管理新体制,完善教育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提高全体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建设,依法规范教育教学管理,严格按学校章程办学,维护师生合法权益;理顺政府、社会与学校的关系,依法保障学校“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坚持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紧密结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对各类学校办学行为和教育质量的宏观调控和监管机制,依法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招生活动、收费和经费使用、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

3.深化研究,大力提高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水平

坚持以现代教育科学规律指导教育的工作原则,大力发挥教育研究在促进学校主动发展、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提高教师素质、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关键作用;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组织专职和兼职科研人员认真研究区域创新教育和深化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加强教育规划和重大教育政策的科学论证、科学决策研究,确保重大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建立激励机制、改善科研方式等途径壮大科研实力、提高科研水平,为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4.明确责任,切实增强对教育的有效投入

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思想,落实教育财政性经费“三个增长”政策,确保全市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逐步提高,实现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逐步增长;加强对县级政府义务教育投入的制度约束,全面落实“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乡镇政府支持教育的积极性,鼓励乡镇政府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改革教育投资体制,研究制定鼓励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投入政策,拓宽经费筹措渠道,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结合改制和布局调整,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潜力,盘活存量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