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市科技发展“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及到2020年远景目标
索 引 号:014109496/2006-00011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政发(2006)55号 发布机构:常州市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2006-04-30 公开日期:2006-04-30 废止日期:2015-12-09
内容概述:市科技发展“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及到2020年远景目标(注:2015年12月9日废止)
市科技发展“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及到2020年远景目标

常州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到2020年远景目标

 

 

“十一五”时期以及到2020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着力构建区域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大力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为我市实现“两个率先”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根据省、市关于“十一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现状与形势            

(一)常州市科技发展现状:“十五”发展回顾

“十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科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我市科技进步监测评价得分连续位居全省第四位。“十五”前四年全市从事R&D人员累计43361人年R&D经费累计支出41.03亿元,四年平均增幅分别达到18%24%。“十五”期间,我市组织实施市级及以上各类科技项目172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81项、省级项目290项;累计获得科技拨款3.93亿元,其中国家级科技拨款1.38亿元、省级科技拨款1.42亿元。“十五”期间,全市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46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79项;全市各类专利申请数量累计8402项,授权专利数量4792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达1316项,授权达233项。“十五”期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4家,累计达341家,新增高新技术产品724只,累计达1218只,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140亿元。

1、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取得明显进展

“十五”以来,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致力于加快推进高新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实施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有效地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1996年的不到10%,提高到2005年的33%,以每年超过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

1)新兴产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柱

“十五”期间,我市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作为优先扶持发展产业。2005年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38.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8.5%,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56.0%

2)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聚集区。

2005年,我市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8亿元,占全市的27%,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63家,高新技术产品312只,已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密集区”和“示范区”。

3)特色产业基地已成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有效载体。

近年来,我市通过资源整合、科学规划,重点支持发展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新型涂料、武进新材料、新北区“三药”科技、金坛精细化学品、常州软件园6个特色产业基地。20056个特色产业基地完成工业总产值56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0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19.3%

2、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成效明显

“十五”期间,我市以纺织业和机械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内容,实施了制造业信息化试点工作。共实施2项国家级、46项省级、63项市级制造业信息化项目,制造业信息化试点企业增加到80家,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应用两项以上主题技术的比率达100%,成为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不仅大大增强了企业快速反应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也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机械、纺织等优势行业中,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带来的经济效益占到了行业年销售收入增长份额的3.2%

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试点工作呈现新面貌

“十五”期间,我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试点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型支柱产业、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产品、一批具有显著特色的优势技术、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截止2005年底,我市中小企业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累计99项,支持金额达到7184万元,带动地方政府和企业投入9.6亿元,促进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和企业规模的扩大。

4、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1)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市已认定企业技术中心78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5家,市级60家;建成2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9家,市级17家;建成企业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3个;拥有科研院所19家,其中部省属4家,市级15家。这些机构不仅在研发条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而且探索建立了适合各自特点的有效运行机制。科技基础设施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2)产学研活动不断深入。“十五”期间,我市累计引进可供转让的科技成果2.3万项,组织大型产学研活动51次,签订合作协议1361项,完成技术贸易额29.01亿元。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等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与国防科工委的合作正式起步,与清华大学共同创建了“清华——常州模式”。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我市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0%左右具有产学研合作的背景,产学研活动成为我市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

3)科技中介机构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市共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112个,其中技术交易机构36个,科技创业服务中心3个,科技咨询机构17个,科技情报信息中心5个,专利服务机构3个,生产力促进中心9个,科技创业投资及担保机构23家,农业科技咨询推广机构16个,它们为我市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各类科技服务,成为我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力量。

5、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1)科技政策环境日趋宽松和透明。“十五”期间,我市科技管理部门切实加强科技法规、政策体系的研究和完善,相继出台了《常州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技术创新、促进科技进步的决定》、《常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重要政策、法规以及关于加快国际科技合作、民营科技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等8个文件,为科技创新创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十五”期间,我市各级政府相继成立了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工作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专利代理机构和人员得到充实,一批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逐步到位,专利实施扶持机制初步建立。同时,专利执法力度不断扩大,通过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联合行动,打击了各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有效地保护了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十五”期间,我市积极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大力推进金坛等市(区)实施省知识产权试点计划,武进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区,全市确立了96家市知识产权工作试点企业,推进这些企业设立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制度,并实施了30项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和专利产业化计划。

3)全社会重视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氛围逐步形成。“十五”期间,我市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大力开展各类科普宣传活动,利用讲座、报告会、现场演示和科技成果展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科学技术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科学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对各类科技人员的成果奖励,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勇于创新的积极性,也营造了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6、科技兴农和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取得成就

“十五”期间,我市坚持科技兴农、科技富民的农业发展道路,形成了“以品种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以园区建设为核心”的农业科技创新格局。 “十五”期间,全市共引进国内、外农业新品种200多个,实施市级以上各类农业科技项目240多项。目前,我市已建成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1个,成为农业科技成果研发、转化、试验、示范的重要基地。

“十五”期间,我市社会科技事业也有新的快速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通科普网站通过举办各类科技知识讲座,将科学文化融入学习型城市建设之中,提高了社会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和城市文化品位。建立科普教育基地34个,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达3.8%。共实施市级以上卫生科技项目92项,一批医疗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7、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拓展

“十五”以来,我市国际科技合作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以引进技术、引进人才为重点,加强与国外科技团体、技术交流组织和经济贸易团体的联系,开展与德国、法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南非、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等国家的合作交流。共接待重要外国团组约180700多人次,组'';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织重点出访、交流考察团组50'';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多个、境外交流培训科技人才300'';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多人次,引进的果树、瓜类、蔬菜类等80'';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多个品种,引进国外专家30多人次。组织实施国家科技兴贸计划项目5项,中俄政府间合作项目2项,欧盟“Asia Pro Eco Program”项目1项,JICAJSV项目10多项,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14项,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0多项。

 (二)“十五”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产品竞争力不强

企业未能成为组织与整合科技及人才资源的主导力量,未能成为我市科技创新的投入主体、组织主体和产业主体,多数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和重大创新成果。“十五”期间,我市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明显偏少,发明专利占全部专利授权数量的比例明显偏低,20012005年这一比例分别为2.97%4.04%4.01%6.85%5.02%,2005年我市发明专利占全部专利授权数量的比例居全省第8位,明显低于2005年全省9.1%的平均水平。“十五”期间我市专利授权数量年增长18%,也低于全省21.9%的水平。具有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规模产品少,获得高层次科技成果奖励明显偏少,企业主导和参与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偏弱,“十五”期间,我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只有2项。

2、工业技术进步迟缓,科技对工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大多数企业尚未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研发能力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导致科技不能为众多工业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十五”前三年,我市科技进步对工业生产的贡献率列全省第七位,2004年,我市科技与技改贷款占银行贷款余额的比重列全省第9位,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列全省第6位,亿元投资新增GDP位居全省第10位,万元工业产值能耗居全省第1位,环境质量综合治理指数位居全省第7位,工业资本金利税率居全省第11位,劳动生产率居全省第5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居全省第5位,高新技术企业的平均利税率仅达10.15%,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其状况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极不相称,制约了我市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使未来时期我市建设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3、科技投入不足,稳定增长机制不健全

“十五”后两年,我市财政科技拨款有了很大增长,但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仍然较低,全社会的科技投入仍然不足。“十五”前三年,我市财政收入和支出规模均有大幅度增加,但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下降趋势。三年的这一比重分别为2.02%2.14%2.0%。“十五”前三年,我市R&D支出占GDP的比重是1.18%1.11%1.05%,呈连续下降之势。 “十五”后两年,我市财政科技拨款有了很大增长,2004年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6%,但企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却位居全省第6位,我市科技与技改贷款占银行贷款余额的比重列全省第9位。近年来,我市设立的风险投资基金也未能充分发挥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总体上,科技投入未能成为社会公共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尚未建立起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全社会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偏低。

4、科技人才匮乏的矛盾日益突出,优秀领军人物寥若晨星

“十五”期间,我市每万人口中科技人员和科学家、工程师数量增长缓慢。“十五”前四年,我市每万人口中科技人员数年均增长11.7% 2004年底,我市专业技术人员中,研究生学历人数仅占0.49%,大学本科人数占20.8%。科技人才数量不足,尤其是科技领军人物的严重匮乏,引进的高级人才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和高等院校,优秀的产业科技人员明显不足,导致科研人员和企业很难取得产业或产品的技术突破,也使我市广大企业难以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吸引人才的机制和环境需要加强与改善,人才外流的现象比较严重。

5、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由于我市科技投入体系不完善,阻碍了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各类科技开发载体存在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和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不能适应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要求,各类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和科技创新创业载体的改革与发展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引进国内外研发机构力度和环境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十一五”我市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未来时期科技发展的新机遇

1)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以及指导方针的重大转型为科技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全国科技大会及部署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选择和战略目标,是我国重大战略机遇期科技发展、科技创新的行动指南,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全面加强科技工作的宣言书和动员令,必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进程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事业发展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必将引导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引导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协调发展,引导社会科技资源有效配置,引导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2)科技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提供了加快科技发展的广阔空间

随着世界科技、经济的不断变革,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将加快国家间、地区间技术转移速度,有助于国内外科学技术知识向各中心城市和产业基地的流动尤其是国际、国内产业竞争压力的增强将推动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促进科学技术知识在广大区域的流动和技术创新收益的溢出,进而给各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加快技术进步提供可能。在承接世界产业转移过程中,我市有可能通过吸引更多的国外、国内直接投资和先进技术,获得科学技术知识流动和溢出的好处,培育起适应不断扩大的经济实力要求的自主创新能力。

3)我省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一系列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科技发展的有利契机

未来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部署和经济结构调整将出现一些重大变化,其战略目标和任务的确定,战略措施的落实以及一系列政策安排,都将为我市“十一五”科技发展提供重要机遇。首先,科技创新和科技发展将会摆在十分突出的重要地位上,能够为强化科技先行的意识、营造科技创新的环境、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以及完善科技管理的机制提供必要的制度和政策保障,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和创业环境,有利于构建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有利于构建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其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将获得更广阔的空间,合理地利用一系列科技扶持政策,能够为我市科技发展提供人才、信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4)我市较好的制造业基础和科技研究体系提供了新时期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

根据产业比较优势分析,我市制造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尤其是若干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融高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化、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化为一体,也成为新时期科技创新的主要基地。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企业科研机构和各级各类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未来时期我市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将承担自主创新技术与产品的主要任务。“九五”、“十五”期间,我市科技进步监测评分一直位居全省前列,反映出我市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和较好的科技创新基础,必然有利于新时期全市科技、经济与社会实现可持续的创新型发展。

5)我市先进的农业科技体系和科技发展机制提供了率先实现统筹发展的良好基础。

长期以来,我市十分重视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科技发展,具有较为完善的农业科技体系和农业科技发展机制,形成了较好的农业科技创新基础和能力。“十五”前三年,我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56.05%56.37%56.58%,三年列全省第232位,显示出我市农业科技发展的良好势头。我市持续、稳定的农业科技发展必定为未来时期,加快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农业科技发展的优势可以有力地促进工业经济领域科技发展实施追赶战略,实现工业技术进步的跨越式发展。

2、未来时期常州市科技发展的新挑战

1)科技创新机制缺失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制约。从我市近年来科技发展的实际状况看,无论是科技创新源头、平台,还是科技创新创业的环境等,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与未来时期加快科技进步,实现科技、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比较,都显示出较大的差距。如果这一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势必阻碍我市科技创新整体能力的提升,制约“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2)科技供给不足与科技成果转化不力对科技发展的制约。由于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机制不完善、外资引进工作的困难等因素,可能导致未来时期我市科技成果内源供给不足,成为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格局;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贸易保护主义以及技术壁垒的形成,可能在某些产业领域产生技术供给的瓶颈,形成对我市科技成果外源供给的制约,特别是入世过渡期消失后日益严峻的知识产权保护态势,将使广大企业遭遇技术供给的障碍。3)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对新的科技管理机制形成制约。“十一五”时期,基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科技管理机制将呈现这样一些特点:首先,科技发展必须统筹经济与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科技发展成果必须惠及广大社会公众;其次,科技投入是公共战略投资,科技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再次,科技必须在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显著突破。因此,未来时期,必然要求形成科技发展战略决策机制和能力,形成科技资源宏观调控决策机制和能力,形成科技竞争决策机制和能力。而对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府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的存在,可能不利于新的科技管理机制的形成。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围绕实现“两个率先”与构建和谐社会、创新型城市的总目标,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将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增强产业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快以技术创新体系为核心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强化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进步,实现重点领域的技术跨越,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全面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牢固树立科技服务人、科技为了人、科技依靠人的思想,充分发挥科技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尤其要重视创新人才在科技工作中的核心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自主创新的环境,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能。加强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领域相关的科技创新,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2、坚持自主创新原则。进一步贯彻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的方针,并高度重视重点产业领域和产品的自主研究开发,加强二次创新、合作创新和集成创新,通过各种相关技术成果的融合汇聚,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产品和产业。

3、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运用市场竞争与合作机制,引导企业重视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效益。在发挥市场机制的同时,重视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的作用;逐步建立并完善促进区域科技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服务体系。

4、坚持突出重点原则。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想,选择重点优势产业领域和产品,精心组织,整合资源,加强集成,支持一批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且创新水平高,对产业带动性强的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根据条件和需要,成熟一个,实施一个,力争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和跨越。

5、坚持融入开放原则。密切关注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把握相关领域技术变化的趋势,加强国内外科技交流,进一步构建开放环境,加快区域技术要素与市场、资源、人才、资金等要素的融合,又要抓住长三角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机遇,在共谋发展的过程中,促进技术开发和转移。

6、坚持促进协调发展原则。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着力解决人口与健康、环境与资源、公共安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逐步实现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强农业与农村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农民科技致富,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拓展科技成果向农业转化的广度和深度。

 

三、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与战略部署

(一)发展思路

常州市“十一五”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概括为:

——围绕一条主线:提高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能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建设一个体系: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

——实施五大科技工程:高新技术产业“三倍增”、高新园区“二次创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产学研合作等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落实六方面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激励企业成为科技自主创新主体的政策体系,培育科技自主创新骨干力量;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形成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创业环境,构筑科技创新人才战略高地;建立和完善科技管理新机制,强化科技工作的先导作用;建立和完善科普工作新机制,强化科技创新的社会基础;建立和完善国内外科技交流平台,强化科技资源整合能力与利用水平。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2010年,基本建成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规律要求的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整体水平,科技综合实力监测评价得分保持全省前四位,使我市成为全省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现代制造业基地之一,为2015年建成以自主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创新型城市奠定基础。

2、具体目标

1)全面提升我市科技发展整体水平和科技竞争力。到2010年科技综合实力监测评价得分保持全省前四位。

2)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形成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十一五”期末,全社会R&D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2%以上,企业R&D投入占全社会R&D投入的90%左右;确保科技经费投入增长速度,全市财政科技拨款占本级财政支出的4%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经费达到年销售收入5%以上;

3)高度重视提高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与明显竞争优势的产品和企业。全市专利授权量达到3000件,其中发明专利占10%以上;逐步提高关键技术自给率,在相关优势产业领域形成具有核心技术和竞争优势的制高点;

4)加快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形成区域科技自主创新的主导力量。到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3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例为4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家;高新技术产品达到1500只。

    5)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到2010年,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制造等8个特色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达35%以上。

    6)加快农业及农村科技创新步伐,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到2010年,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3-5个,实施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15个,建设市级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5个;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基本建成产业化、集聚化、科技化、市场化以及融经济、社会、生态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生产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农村科技工作,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7)加快社会科技事业发展,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科技素质。

    加大人口健康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特别是公共卫生科技领域的研究,争取在一些优势领域获得3-5项重大技术突破,在3-5个优势特色专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加强环保科技研究,争取“三废”综合处理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运行模式研究,建成循环经济、资源利用、生态保护、人居环境等可持续发展工程示范点3-5个;进一步强化科普工作的力度,尤其以提高青少年科学技术素质为重点,充分发挥科普工作在实现“两个率先”中的重要作用。

    8)加快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到2010年,全市将建成40家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100家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新建5-10家重点实验室;新建30家科技服务机构;建成集科技创新创业、现代技术应用和职业技能实训等共享服务平台为一体的常州科教城,夯实常州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基础。

(三)战略部署

1、第一阶段(2006-2007

    1)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各类平台的功能,理顺运行机制,奠定未来时期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的坚实基础。

    2)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三倍增”计划目标。按照《常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三倍增”计划实施意见(2004-2007年)》的要求,全面完成规定的任务和目标,创造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的条件。

    3)奠定重点领域技术突破与跨越发展基础。坚持加快我市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的基本方针,采取各项措施,组织力量、整合资源,在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为未来时期实现技术突破和跨越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第二阶段(2008-2010年)

    1)基本建成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在基本形成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上,加大科技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在重点领域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形成若干具有显著自主创新优势的骨干人才队伍,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

    2)实现科技计划目标。在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三倍增”计划目标基础上,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实现高新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计划目标和特色产业基地各专项计划目标,基本建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3)实现五大重点领域技术突破与跨越。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为载体,在我市科技自主创新体系支撑下,基本实现五大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与跨越,显示相关产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4)进入科技强市行列。到2010年,全面实现我市科技发展的主要指标,进入全省科技强市行列,并跻身全国中等城市科技发展的“第一集团军”。

 

四、重点任务

(一)加快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

1、大力推进重点高新技术领域科技自主创新

   确定先进装备制造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三药”技术、新能源与环保技术、农业高新技术等重点领域,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以研发重大战略目标产品为核心,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倾力支持一批对全市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发展有先导性、创新性意义且产业关联度大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显著的高新技术产品群和产业群。

具体工作要求是: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质态和效益为主攻目标,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三倍增”计划;以若干重要科技专项为载体,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以延长产业链,形成有效产业集聚为重点,推进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启动实施一批科技自主创新引导工程,发挥科技创新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

1)先进装备制造

“十一五”期间,我市先进装备制造发展将形成以轨道交通装备、数控机床、输变(配)电设备、工程机械等为主体的格局,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轨道交通装备。依托常州市轨道交通产业与国际著名公司已经形成的合作关系,针对高速、重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所需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客货运内燃机车、牵引传动控制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轨道交通地面关键装备、轨道交通信息控制系统,重点推进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牵引传动控制系统、适合中小城市的现代轻轨车辆、现场接触焊轨车的产业化,推进牵引传动装置、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制动系统、高速转向架、密接式车钩、智能化屏蔽门、专用特殊电线电缆、整体铝合金车身等关键部件的产业化,把常州建成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关键技术的辐射源、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要载体和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及功能零部件。通过引进与合作,搭建数控系统研发、应用服务平台,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开放式数控系统和智能化编程系统,推进智能化、复合化高效加工机床、柔性单元和成套技术的创新研究,实现数控系统结构的模块化、系列化和通用化。重点推进大型高精度数控龙门机床和数控加工中心、中高档数控系统、高性能伺服驱动单元和高性能主轴驱动单元等功能零部件的产业化,推进柔性制造系统及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常州市成为国内高档数控系统及功能零部件、数控加工中心和数控龙门机床的重要生产基地、柔性制造系统及关键技术的研发基地。

——超高压、大容量输变(配)电设备。重点围绕输变电设备设计与制造、可靠性、超高压设备测试等技术,开发输变电控制系统,超高压、大容量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数字式电站所需各种组合电器、特种电力电缆和通讯电缆、新一代电器开关元件,形成核心单元生产技术。重点推进750kV以上交流输电设备和500kV以上直流输变电设备,35kV2kVA大容量节能干式变压器、GIS封闭式组合电器、特种电力电缆、超高压电缆和通讯电缆、新一代电器开关元件、绝缘纸板的产业化。

——成套纺织、印染机械及关键零部件。瞄准国际上现代纺织、印染技术的智能化、清洁化生产趋势,研究智能控制单元、集群控制和伺服驱动等智能化控制技术在纺织、印染流程的应用,重点开发核心零部件和新型成套关键装备,加快清洁型棉、纺、织、印染及后整理等技术装备开发,发展无水印染技术装备,推进喷丝板、罗拉、钢筘等零部件和纺织仪器、整经机、智能化清梳联合机等成套设备的产业化

——大型工程机械。针对城市、交通的大规模建设,研究高智能化、功能强大的大型、连续作业的施工及养护装备,推进液压智能控制单元、信息处理加工传输、集群控制和伺服驱动等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应用,重点发展大吨位或小型化、特殊用途的挖掘机械、装载机械、筑路机械、高等级公路养护成套设备和关键零部件。

——节能环保型动力装备。随着全球对更高效、更低排放及更经济汽车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针对车用柴油机,研究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增压及增压中冷、废气再循环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发第二代单缸柴油机、新一代符合欧Ⅲ、欧Ⅳ标准以上的节能环保型多缸柴油机,推进高性能、高转速、低排放车用柴油机及关键零部件、数字式发电机组的产业化。

——其他专用装备。①金属成套装备。重点发展:高精铜板、带、箔、管材连铸连轧关键技术及装备,薄板坯连铸连轧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及装备,薄带连铸关键技术及设备,冷连轧宽带钢关键技术及关键部件,中等厚度板坯连铸连轧装备②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发展:大马力轮式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机械栽插设备及农业收获机械,粮食深加工设备、饲料机械、牧草机械、秸秆制板成套设备。③智能化成套干燥设备。重点发展:烟草膨化干燥设备、军用动态制粒干燥设备、适合于GMP管理规范的制药干燥设备、化工干燥设备、食品及粮食用干燥设备,重点提高产品的自动化控制水平、成套性和功能组合性。

2)电子信息技术

“十一五”期间,我市电子信息技术将形成以软件与集成电路、网络技术突破为先导,以元器件技术为基础,通信、消费类电子产品技术为主体的发展格局,使我市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

——软件。大力开发面向制造业的嵌入式软件与系统,提高制造业信息化软件的个性化开发和服务水平;大力开发和推广通信、电力、交通、物流、教育等重点行业专用管理软件;加快开发具有优势和市场前景的网络安全、动漫等特色软件;积极开展网络计算机(NC)的推广及配套应用软件的开发;积极推进软件及服务外包工程。

    ——数字视听技术。以现有技术与产品优势为基础,加快开发数字电视、信息家电的关键技术,积极参与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音视频编码技术(AVS)标准的制订,形成“技术—专利—标准—芯片软件—整机与系统制造—数字媒体运营与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大力开发新型平板显示器技术,积极引导相关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技术与产品的核心优势。

    ——网络设备技术。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计算机(NC)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瞄准新一代通信系统宽带化、移动化、个人化以及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发展方向,开发智能终端和家庭网络等设备和系统。

——集成电路和新型元器件技术。进一步开发深亚微米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技术、超亚微米集成电路封装工艺技术和超亚深微米集成电路产品测试技术;加大片式半导体器件封装生产的技术开发,进一步提高封装成品率,增加封装品种规格;加大新型表面贴装元件的高精度宽幅成膜技术和高精度印刷迭层技术。

3)新材料技术

“十一五”期间,我市新材料技术发展的重点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在新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与开发一批性能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形成新材料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群。

——电子信息材料技术。发展12英寸以上的硅单晶及外延材料生产技术。开发氧化铟锡大型靶材及三基色稀土发光材料等新型显示材料和相关技术。柔性印刷电路(FPC)用高性能的绝缘材料高强度双向拉伸聚酰亚胺生产技术。

——高性能金属材料技术。研究高强高韧钢、超级不锈钢、新型金属间化合物材料等超级结构钢,研究开发耐热镁合金、高强轻质铝合金等新型有色合金材料。加快烯土材料纳米化技术创新,开发铈锆汽车尾气净化剂及特种物理性能的钇铕、钇、光学级镧基、铽、钕基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加快烯土延伸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形成以高纯烯土产品和延伸应用产品的高新技术产品群。

——高性能涂料技术。重点研发水性涂料、粉未涂料、高固体分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等新型特种涂料;发展氟碳树脂涂料、无锡自清洗防污涂料、防静电涂料、防火涂料、零VOC水乳胶涂料等高性能功能性涂料。

——纺织新材料技术。研究基于生物质的大豆纤维、玉米纤维等天然纤维材料制备。开发附加值高的功能性或生态型纤维及织物,开发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开发符合环保和生态要求的染整化学品,并形成产业化规模。

——新型化工材料技术。加快开发瓶级和薄膜级聚脂切片新产品;积极研究开发聚合物共混与合金化新技术、工程塑料共混改性技术、聚烯烃共混改性技术及纳米技术改性制备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研究开发碳纤维及其系列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亚洲技术领先、规模最大的玻纤产业基地;发展液晶染料、澈光染料、热敏压敏染料等,用电子信息领域的技术提升染料及相应中间体水平,实现精细化工技术及产品向“高、强、专”等方向发展。

(4)“三药”技术

“十一五”期间,我市“三药”技术领域将努力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密切跟踪国内外技术与产品研发的最新动态,围绕技术与产品创新这一核心目标,加强具有相对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项目的研究,提高相关产业技术集成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

——新医药。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的需要,重点研究开发化学药物、天然药物和生物医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利用基因重组等技术发展基因工程医药及疫苗产业,利用分子超滤、分子层析等现代生化技术发展生化制药产业,利用固定化细胞工程技术开发酶工程技术产品及酶类产品;进一步提高化学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生产中的超临界萃取技术、大孔树脂分离技术、膜提取技术、结晶技术及手性技术水平;重点发展缓释剂、长效控释剂、透皮吸收剂等新型剂型以及蛋白或多肽类药物口服剂,新型给药系统技术与装备,药物新剂型及其新辅料;重点开发中草药提取、分离、纯化和复方制剂等关键技术。

——新型农药、兽药。重点加强新型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农药中间体等产品开发,提高制剂加工技术水平,研制开发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及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及农药新剂型。

——原料药及中间体。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菌类、维生素类、抗寄生虫类、计划生育及激素类、心血管病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抗病毒药物、抗肿瘤药物、手性药物等医药原料药及中间体;重点发展高效、低毒、安全新品种农药中间体,加快替代高毒农药产品。大力提高生产技术、清洁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

5)新能源、环保和资源利用技术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集成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技术的综合应用创新,形成太阳能光伏产品研发与生产的产业链、生物质能、风能研发与生产基地以及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技术和产品的产业群。

——新能源技术。重点开发低能耗大面积单晶硅棒的制备和生产关键设备技术、硅片切割技术、太阳能光伏组件辅助材料国产化技术,发展太阳能发电及并网技术,实施太阳能发电与建筑一体化的重大科技示范项目,研究开发太阳能中高温利用技术,生物质燃料高效燃烧及供热技术与装置,开发风力发电设备的国产化技术,包括兆瓦级大容量以及变桨转距变转速等新型风电机组,开发为我国核电工程配套的高性能材料、装备等国产化技术。

——节能技术。在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重点开发和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等。重点加快半导体照明重大应用产品的开发。

——环保及资源利用技术。重点开发高效、低耗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与设备、工业污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及设备,开发新一代烟气除尘脱硫技术及设备,开发工业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设备、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技术及装备、白色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装备,开发环境监测技术及产品。

    6)农业高新技术

    “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民、农村科技创新将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技术领域,突出抓好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和安全生产技术等的研发与转化应用,健全农村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激发农村科技创新活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动植物良种选育技术。重点加快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培育和具有特殊用途的功能性品种培育;重点加快优质奶牛品种培育以及胚胎生物高产药物开发,进一步提高种源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大力应用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超声波技术、微波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等高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开展农产品加工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测技术体系的研究,推进国际、国家标准采用和认证,提高农产品与食品安全性,增强特优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产量预报与市场评估、动植物重大病虫害监测、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加快农业和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信息化水平。

7)重点实施25个重大科技项目

l''''>        6000马力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

l''''>        牵引传动控制系统;

l''''>        适合中小城市的现代轻轨车辆;

l''''>        现场接触焊轨车;

l''''>        大型高性能数控龙门机床、数控加工中心;

l''''>        中高档数控系统及功能零部件;

l''''>        超高压直流输变电设备开发;

l''''>        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开发;

l''''>        高精铜板、带、箔、管材连铸连轧装备;

l''''>        面向制造业的嵌入式软件与系统开发;

l''''>        车载卫星导航及通信指挥系统;

l''''>        数字高清平面彩色电视机开发及产业化;

l''''>        基于国产CPU的网络计算机(NC)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l''''>        纳米材料产品群开发及产业化;

l''''>        纳米透明隔热复合涂料、UV/EB辐射固化涂料等功能涂料开发及产业化;

l''''>        重大高发性疾病防治用创制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

l''''>        缓、控释药物新剂型的研发与产业化

l''''>        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研发与产业化

l''''>        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

l''''>        兆瓦级新型风电机组研发与产业化

l''''>        白色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l''''>        优良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技术;

l''''>        特色林木花卉新品种选育技术;

l''''>        农产品深加工技术;

l''''>        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系统集成技术。

2、大力推进重点高新技术及产业载体建设

1)突出发展两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十一五”期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将紧紧抓住“二次创业”的有利契机,按照“产业聚集、区域集中、突出重点、错位发展”的原则,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实施产业链和基地化的引资策略,加大对电子信息、纺织、机械、化工等重点制造业和大型项目、龙头项目的招商,吸引国际上真正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以大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和升级。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江边化工区、电子工业园、环保产业园、软件园四大专题园区为载体,努力发展电子信息业、光机电一体化、“三药”三大产业。重点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行业小巨人,引进一批国内外的研发机构,形成“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差别竞争、高效集成”发展格局,使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和示范区。

——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1世纪可持续发展清洁工业园为特色,重点发展信息家电、先进装备、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形成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突出发展八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在我市业已形成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加快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发展环境建设,重点支持发展软件、“三药”科技、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数字视听设备、新型涂料、输变电设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八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软件产业基地:“十一五”期间,继续完善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强园区配套市政设施建设,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18号),以国家火炬计划软件基地常州软件园为核心,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制造业信息化软件、重点行业专用管理软件以及网络安全、动漫等特色软件,促进常州软件产业尽快形成规模。

2010,重点推广应用一批具有自主版权的重大软件产品,从事软件开发生产的企业达到500家,培育国家火炬计划软件基地骨干企业20, 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其中自主版权产品销售收入超30亿元。

——“三药”科技产业基地“十一五”期间,以国家火炬计划常州新北区“三药”科技产业基地为核心,继续加强“三药”科技产业的软硬件建设和产学研联合,加大政策倾斜,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突破一批“三药”制造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药”产品群,塑造一批自主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强、具有较大经济规模、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三药”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

2010年,全市形成以医药、农药为主体,兽药为特色的“三药”科技产业,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产业基地“十一五”期间,以国家火炬计划常州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产业基地为核心,依托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戚墅堰机车车辆厂等企业,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相结合,重点突破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技术,加快研发与轨道交通发展相适应的轨道交通整车、轨道交通车辆主要部件、轨道交通地面关键装备、自动控制系统、信号系统等产品,逐步实现轨道交通整车及主要部件的自主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提升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整体优势。

2010年,力争全市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产业整体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

——数字视听设备产业基地“十一五”期间,跟踪国家数字电视标准研究动态,依托江苏新科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常州星球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紧紧抓住国际电子信息产业梯次转移的机遇,开展与跨国公司索尼(SONY)、东芝(TOSHIBA)、亿世(ESS)、联发(MEDIATEK)科技等的技术合作,重点突破数字视听关键技术,以数字高清电视播放系统、显示系统产业技术为主攻方向,加快关键材料、关键元器件、关键设备及配套技术开发,加快研发广播EVD及数字高清电视(HDTV)、液晶平板显示器、高分辨率图像高速传输产品、车载卫星定位导航DVD、机顶盒、家庭网络设备、家庭智能控制中心、高等级数字摄录及便携式海量存储器等产品,加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视听技术及应用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形成集科研、生产、销售、应用并融合现代先进技术与管理为一体的数字视听设备生产基地,成为数字视听产品的重要出口基地,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密集的研发基地,成为数字视听设备配套企业密集的基地。

2010年,形成以数字视听产品为龙头,集成电路产业为核心,软件及新型元器件为支撑的数字视听设备产业格局,全市数字视听设备产业产值达到350亿元。

——新型涂料产业基地“十一五”期间,以常州新型涂料产业基地为核心,充分发挥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全国涂料科研机构及服务中心的优势,依托常州光辉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兰陵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晨光涂料有限公司、常州市猴王涂料有限公司、常州市福莱姆汽车涂料有限公司等企业,以产学研联合手段,重点突破高性能涂料技术,以水性涂料、粉体涂料、节能涂料、环保涂料产业技术为主攻方向,以培育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涂料产业为核心,加快高档建筑涂料、工业用涂料和特种功能涂料、防腐蚀涂料等新型特种涂料产品研发和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技术升级。

2010年,使我市成为全国涂料产量较大、技术水平最高、品种最全并有协调配套能力的新型涂料产业基地,全市新型涂料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输变电设备制造产业基地“十一五”期间,加强企业优势整合,依托常州变压器厂、江苏华鹏变压器有限公司、常州电缆厂、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常州森源开关有限公司、常州市常开电气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大产学研联合,重点突破输变电设备制造关键技术,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重点研究开发750KV以上交流输电设备和500KV以上直流输变电设备以及35KVJ2KVA大容量节能干式变压器;GIS封闭式组合电器等新一代电器开关元件,形成核心单元生产技术。加强配电设备的智能化以及提高电气开关产品安全性能。

2010年,形成变压器、电力电缆、高压开关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格局,把我市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输变电产业基地,全市输变电设备制造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新能源产业基地“十一五”期间,围绕能源发展对科技的需求,重点开展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研究开发,推动我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0年,全市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新材料产业基地“十一五”期间,以国家火炬计划武进新材料产业基地和金坛精细化学品产业基地为核心,通过整合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组织联合攻关,重点发展高性能金属材料和稀土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纺织新材料、特种专用材料、纳米及纳米改性材料等新产品,全面提升新材料产业产品的技术水平和档次,把我市建成全国著名的新材料之乡。

2010年,全市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550亿元。

3)高新技术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坚持科技兴农、科技富农的农业发展道路,进一步完善“以品种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以园区建设为核心”的农业科技创新格局。通过不断加大农业新品中的引试、推广力度,调整和改善农产品结构和附加价值;通过大力实施农业科技项目,尤其是星火计划项目,带动广大农村的科技进步;通过积极拓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内涵,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成为农业科技成果研发、转让、试验、示范的重要基地和产业发展技术高地、技术辐射的源头。

(二)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1、改造升级传统制造业

——广泛运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与自动控制、现代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新科技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机械、化工、纺织、轻工、冶金、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引导广大企业重视技术装备改造和工艺改进创新对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企业技改投入资金的运作机制,鼓励企业积极争取各类技改项目和资金,加强政府部门的服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深入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示范工程。“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充分利用制造业信息化试点的良好基础,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纺织业和机械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成果,不断扩大信息化示范的行业领域和增加试点企业数量,并逐步深化信息化主题技术的试点内容,重点推广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企业资源计划(ERP)、产品数据管理(PDM)等信息技术。

2、改造升级传统农业

——实施农业“四大科技行动”和“四项科技工程”。加快良种产业化技术开发和利用。促进种源农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传统农业技术改造步伐,改善农业科学技术结构和水平;大力开发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与设备,推进农产品国际、国家标准采用和认证,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农产品附加值;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工程,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建设工程、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工程和农业科技工程,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提高农业产业技术层次,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特色农业产业优势。

——推广信息农业技术及应用。重点开展农产品产量预报与市场评估,建立动植物重大病虫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信息系统,建立农村生态环境监测、预报信息系统,完善农产品质量完全监控体系,推进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和在线科技咨询服务,推广农产品交易电子商务工程,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3、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按照“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水平、加快开放”的要求,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以信息技术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推进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教育、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领域的技术集成研究开发和应用。构建物流信息平台,促进物流与商贸、物流与其他产业的相互融合,争取建成区域物流中心;加大信息技术在旅游、商贸流通等消费性服务业中的应用力度,发展网上交易等新型经营方式和商贸流通业。进一步完善常州信息港建设,逐步扩展其信息资源网络化覆盖范围,适时启动若干关键性骨干应用工程,建成现代化社会公共信息平台。

——以提高科技创新的运行效率和效益为根本出发点,推动现代科技服务业的更快发展。围绕“创新、产业化”主题,按照业务特色化、服务标准化、管理信息化、机制市场化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的扶持、引导和市场导向作用,全面构筑政府、科技服务机构、科技企业之间的互动平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着力推动各方力量按照“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择优扶强,重点突破,积极培育一批信誉卓著、服务专业的科技服务机构,打造一支创新服务能力强的咨询专家队伍,全面加快我市科技服务产业化的发展步伐,有力推进我市技术创新进程。

(三)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遵循社会事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规律,大力加强社会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具有公益性、带动性、前瞻性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坚持关键技术应用研究、技术集成和科技示范工程相结合原则,着力解决公共卫生、生态与环境保护、城镇建设、公共安全等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尤其重视城市生命线系统的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公众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1、公共卫生领域

围绕影响人民健康的危重疾病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积极开展传染性疾病、危重疾病的快速检测,早期诊断与预防技术、攻关、示范与临床应用,开展意外伤害疾病防治技术、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疾病防治技术、食源性所致疾病防治技术等研究;大力加强信息技术在社会公共卫生监测、预报、预警中的作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机制,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能力。

2、城镇建设领域

积极开展建筑工业化关键技术、住宅产业化关键技术、建筑节能关键技术、城镇减灾防灾关键技术以及建筑业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高绿色城镇建设的科技创新水平;加快城市交通智能缓堵等关键技术研究、应用和示范,提高城市交通车辆通行能力;开展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方法与关键技术、大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与新型交通系统成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高城市发展的交通技术支撑。

3、生态与环境保护领域

加强废水有机毒物去除与控制、微污染水体修复、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关键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以及循环经济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通过设立若干专项科技计划项目,示范和推广生态与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成果,努力解决一些比较突出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4、公共安全领域

重点进行食品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安全生产与社会安全关键技术、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关键技术等的开发和应用,尤其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提高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四)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根据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集成实施的指导方针,集中力量加快推进科技开发载体、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和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其对我市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作用。

1、加强科技开发载体建设

根据我市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及产业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在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三药”科技、新材料、软件、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制造等技术领域建设40个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国家级、省级12个以上,市级28个以上,建设4-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0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提高在建的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引导和支持企业(集团)、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加快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进一步促进企业与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科技开发机构、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科技开发体系。

2、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

切实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计划,加强园区内企业孵化、专利服务、技术产权交易、商务信息咨询等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创业投资、种子基金、担保基金等投融资体系,完善投融资运行机制,提高园区创新创业服务能力;优化园区产业结构,扶持重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拓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广度和深度。

积极引导各特色产业基地在国内外选择稳定的技术依托,通过共建研发机构、合作技术攻关等形式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基地的竞争优势。

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科技合作机制,理顺合作各方利益关系,不断创新合作模式,促进富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体系的形成,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战略联盟。

3、加强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

按照“整合、集成、共享、提升”的方针,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重点建设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信息、生物科技资源、科学数据、产业共性技术、科技创业、知识产权等方面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开放性特点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完善科技创新基础设施。

按照“业务特色化、服务规范化、机制市场化”的方针,引导一批开展科技创业服务、生产力促进、科技评估与咨询、知识产权、技术产权交易活动的科技服务机构,重点扶持特色较明显、创新服务能力较强、业务规模较大的骨干机构,发挥其示范效应。

 

五、主要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激励企业科技创新主体政策体系,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研究制定和完善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技术政策、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和政府采购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发展,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优势;建立促进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协调机制,由专门机构负责统筹与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相关的科技、产业、财税和金融政策,形成各项政策向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项目的聚焦,形成一体化的政策合力。

加强对科技政策、法规宣传和培训,指导企业和其它机构积极用好、用足各项科技配套政策,确保国家及省的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加大依法行政力度,形成对科技进步政策、法规贯彻落实的长效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

促进各项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积极引导和扶持民营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热情,充分发挥其在区域科技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

(二)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形成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必须继续依法落实国家及省有关增加科技投入的各项规定,确保我市财政科技投入增长高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建立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并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项目的科技投入强度;制定并实施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系列专项资金计划,近期设立“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 “农业科技专项资金”、“社会可持续发展专项资金”以及“一站两中心”的财政支持资金,大力支持各类重点专项科技创新活动;建立和完善财政科技对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的评审、监督机制,完善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转化效率。

加强对企业R&D投入的引导,通过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的杠杆作用,调动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确保高新技术企业每年用于R&D的经费达到销售额的5%;加快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积极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发展领域,积极培育风险资本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投资机制及相应的退出机制,发挥资本市场在完成“资本-技术”和“技术-资本”转化中的界面作用,促进技术与资本的良性互动。

(三)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企业运用知识产权的战略能力。

建立完善适应我市科技自主创新发展要求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以政府政策为引导、企业为主体、中介服务组织为支撑的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和运用实施体系。切实发挥市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的协调作用,完善会议成员单位在知识产权执法工作上的横向配合机制,实施知识产权、工商、版权、文化、公安、法院、检察院、海关、等部门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齐抓共管;完善市、辖市区与乡镇三级执法工作纵向配合机制,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加大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设、经费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水平。

进一步强化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把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纳入到科技计划管理、科技成果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及其产业化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各个环节中去;引导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提高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制度,全面运用知识产权政策。进一步强化企业运用知识产权的战略能力,引导、帮助和支持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战略,把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及保护纳入企业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生产经营、市场营销和资产管理等各个环节;鼓励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把知识产权产生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对技术开发人员的绩效考核的主要衡量指标之一。

(四)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环境,构筑科技创新人才战略高地。

树立科技人才资源是战略性资源的观念,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推进“686”科技英才工程。从引进、培养、使用、激励和稳定等环节入手,重点加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规模产业化、原创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科技创业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重点项目为载体集聚一批“三高人才”(高级科技创新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引导企业构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事业平台,形成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制定并落实引进、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的措施,构建科技创新中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形成有效的团队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科技人才向产业流动、到企业兼职兼薪,大力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科技人才资源。

广泛深入开展多形式的科普活动,切实做好面向农村、农民的科普工作,着力提高农民的知识获取能力和科学素养;通过举办科普讲座、科普咨询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人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加大科普人才的培养力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的科普工作队伍;加强科普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技术科普场馆;通过完善机制、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科普资源的利用率。

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作用,积极营造全社会尊重、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弘扬勇于探索、敢于冒尖、创优争先的进取精神,使创

新求发展的观念渗透到群众生产、工作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融入社会公众的心中,努力形成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社会基础。

()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强化科技工作的先导作用

加强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把科技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把科技创新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为主要标志,完善对辖市、区政府科技进步目标的考核机制。

进一步强化科技工作目标导向、战略定位、政策驱动、基础支持、服务保障的重要功能,加大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渗透力度,拓展科技工作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参与层面,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科技决策与咨询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完善科技项目立项、审批、监督和评价机制,完善政府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价方法,建立健全企业科技信用,促进企业合理使用资金,提高科技投入产出率。

加强各类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支持和保障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各项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服务工作,为企业科技创新排忧解难。

(六)进一步拓展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提高科技资源整合能力与利用水平。

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实行全方位开放。以企业为主体,重点引进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人才和资金;提高技术引进中的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和生产管理等软件技术的比重;尽快融入长三角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中,利用区域内科技、经济资源的流动,有效整合科技创新的各种力量,促进科技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政府间和民间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强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开放战略,鼓励从事国际技术转移的技术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国外企业、机构和个人合资或合作兴办研发机构,联合进行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努力开拓国际科技人才资源,尤其是海外华人智力资源。

 

六、常州市科技发展2020年远景展望

2020年,我市将成为全省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引进、消化、创新基地,形成一批具有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的对国内外关键技术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的重大成果;将成为全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形成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三药”科技等一批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一大批规模大和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显著推进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成为全省重要的特色和优势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科技进步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最重要途径,成为农民致富的最重要手段;将取得人口、资源、环境、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方面重大项目科技创新的突破,提供社会发展的强有力科技支撑。

2020年,我市科技综合实力将位居全省前列,科技发展将成为创造社会财富、改变社会公众生活和引领经济与社会未来发展的最重要力量。我市将在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基础上进入经济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阶段,将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区域经济、科技中心之一,成为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创新型城市。

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社会,必将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知难而进,奋发图强,我们共同的目标和愿景就一定能够实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