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施意见(试行)
索 引 号:014109488/2006-00083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义务教育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教委[2006]2号 发布机构:教育局
生成日期:2006-02-08 公开日期:2008-04-22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指导思想等方面作出了说明
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施意见(试行)

 

常教委〔20062

 


 

 

各辖市(区)教育(文体)局、局属及有关单位党组织:

为了认真落实中共常州市委《》的精神和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市教育系统党组织的学习力、创新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先进典型培植单位的导向和辐射作用。市委教育工委决定,在教育系统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总要求,把党建理论与学习型组织建设理念结合起来,在党组织内和党员中营造终身学习的组织环境,进一步增强我市教育系统党员学习的自觉性和有效性,提升其工作水平,为全面实施教育“十一五”规划,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教育系统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正常进行和有效开展,市教育局成立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领导小组,由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韩涛任组长,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惠方任副组长,成员由教育工委、教育局行政有关处室和教育工会、团工委以及局机关党委各一名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处,由梅向东同志任主任,李建胜、巢小平同志任副主任。市教育局建设学习型系统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教育系统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指导、协调、督促等工作。

三、实施原则

1.先进性原则。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党组织在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中的导向、示范和推动作用,以及党员在终身学习中的表率作用。

2.分类指导原则。上级党组织根据基层单位属性、党组织设置及其职能等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和管理。

3.互为联动原则。注重借鉴和吸取其他学习型组织创建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力争做到学习资源共享、学习时间统筹、学习内容交融、学习效果互促。同时,注重学习型组织建设与严格执行党内各项制度、评先创优等活动的有机结合。

4.与时俱进原则。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丰富学习内容,改进学习方法,创新学习载体,深化学习效果,从而使党组织、全体党员思想观念不断解放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四、实施范围

市教育局直属和有关学校党组织、非校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局机关党委(各辖市区教育文体局结合本地区、本系统的实际参照实施)。

各基层党组织要按照党的组织体系,抓好所属支部或小组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学习型党小组、学习型党务干部、学习型党员等活动。

五、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营造一种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到2006年底,有15个左右的局属单位成为教育系统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先进单位,市教育局机关党委要成为市级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到2007年底,再评选一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先进单位,并有2-3个单位成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市级示范点。

六、具体目标

1.全体党员比较准确、系统的理解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概念、理念及要求;确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等新的学习理念;规范学习行为,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2.把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做中学,学中做,注重调查研究,形成党建工作新的方式方法及有效机制。提高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成果的水平,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3.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进一步健全,组织群众、服务群众、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4.建立学用结合的考评体系及机制,“有学习制度、有学习阵地、有学习记录、有学习体会、有学习效果”等“五有”学习保障措施得到落实。

上述内容既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需力争达到的目标,也是衡量和检验一个党组织是否成为学习型党组织的主要标准和依据。

七、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注重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当前,尤其要全面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领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

二是学习新党章、党内法规制度。按照熟悉党务活动、掌握工作方法和贯彻党规党纪的要求,认真组织学习新党章、党内法规制度以及党务知识,切实增强执行党章、党规党纪的自觉性。

三是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育观念。党员教师要带头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掌握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市基础教育各阶段已全面实施新课程,广大党员要率先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更新教育观念,为促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四是学习当代经济、文化、法律、科技和管理等知识。着眼于与其他学习型组织学习内容的融合,组织开展当代经济、文化、法律、科技、管理以及外语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

五是各单位党组织要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侧重地选择学习内容,并制订好每学期党员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扎实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

八、载体建设

1.建立健全学习制度,认真落实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目标要求。

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在带头执行建设学习型城市中“学习日”等相关学习制度的同时,重点抓好单位领导班子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三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并与之相结合,建立健全以下学习制度:以党支部或党小组为单位,每两月一次的党员读书会或学习交流会制度;每年围绕相关学习内容对党员干部进行一次考核的制度;每年对“五有”学习保证措施进行一次检查的制度。

2.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党员干部的培训实效。

加强干训信息调研工作,完善党员干部培训制度,进一步加强干训工作的针对性。继续办好暑期校科级干部培训班、基层党务干部培训班、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现代学校制度高级研修班”等,不断提升校长和教育行政人员的管理水平,有效促进学校主动发展。各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开展知识讲座、理论研讨、集中培训、电化教育、辅导讲座、知识测试等多种学习方式,抓好党员的学习和教育。

3.创新网络学习平台,促进校长专业化和学习信息化新发展。

2005年底,市教育党工委在局属单位校科级干部中启动了校长专业成长信息库,为校长成长提供了学习、交流、总结、反思的网络平台,同时为党组织及时科学地了解、督促、评价干部提供了新的管理服务平台。校长专业成长信息库已成为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中促进干部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广大校长要充分利用这一载体,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市委教育工委将进一步开发和完善信息库的功能,逐步完成辖市区校长队伍进库工作,推进我市校长专业化发展。2006年,市委教育工委还将筹建教育党建网站,为教育系统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提供网络学习平台。

4.组织党员制订学习愿景及个人自学计划,不断提高学习力。

根据“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结合本系统、本单位的共同愿景,组织全体党员制订个人年度自学计划。党员个人要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将学习带入家庭、带入社区,党员教师要积极发挥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表率和辐射作用。

5.发现和培植身边典型,发挥先进榜样的示范导向作用。注重培植和宣传学习型党组织先进集体和学习型党员先进个人典型,不断激发和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主动学习、自加压力、争创一流的积极性。

九、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确保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委教育工委成立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专门负责教育系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的协调、指导和督查工作。各基层党组织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确保本单位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得到正常、有效开展。各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摆到突出位置,按照市委教育工委《意见》精神和要求,科学制定本单位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施计划,不断充实和完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措施和办法,明确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觉悟、修养、境界和责任,自觉地带头参加各种学习。

2. 健全机制,创设条件。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教育系统和本单位实际,不断健全各种学习制度,加强对学习的考核,形成科学、合理的学习绩效评价体系和有效的考评机制,并将学习效果作为党员年度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各单位党组织要善于整合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资源,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供有利条件,同时要逐步增加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经费投入和物质支持,为党组织在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提供有力保障。

3.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坚持推行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妥善处理和解决好“工学矛盾”。各党组织要加强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其他学习型组织创建之间关系的研究,积极探索和实践创建活动的好方法、好途径,及时总结经验并搞好推广交流;要善于引导干部党员紧扣实际,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运用到本职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学习的收获转化为工作的实效。在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先进集体进行表彰的基础上,市委教育工委将适时表彰命名一批“学习型党组织”,对被命名“学习型党组织”的单位和在组织推进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部门及个人将进行必要的奖励(标准另行制定)。

 

 

 

二○○六年二月八日

 

 

 

 


 

主题词:党组织  学习型  建设  意见

  常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06年2月8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