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2003年企业工资总额宏观调控办法的通知
索 引 号:014109315/2003-00031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劳社薪[2003]130号 发布机构:市劳动局
生成日期:2003-07-21 公开日期:2003-07-21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2003年企业工资总额宏观调控办法
关于2003年企业工资总额宏观调控办法的通知
常劳社薪[2003]130号

常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江苏省常州市国家税务局

常州市地方税务局

 

常劳社薪[2003]130

 

关于2003年企业工资总额

宏观调控办法的通知

 

各市、区(人事)劳动保障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市区各有关委、办、局、公司,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工资总量的宏观调控,协调好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的利益分配关系,保证企业改组改制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据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结合市政府确定的今年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2003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现就2003年度企业工资宏观调控办法提出以下意见:

一、实行企业自主确定工资总额办法

1.              对按照《公司法》已完成公司制改造或直接登记设立,股权多元化、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的企业,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劳社部发[2001]11号《关于做好2001年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工作的通知》精神,可试行在“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本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低于本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的原则下由企业自主确定工资总额的办法,具体实施办法见附件一。

2.              对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2000]24号《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有关软件开发企业条件的内资企业,由企业根据工资指导线要求及本单位经济效益状况,自主确定工资总额和职工工资水平,并按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

3.              对符合国务院国发[2000]18号《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有关集成电路企业条件的内资企业也适用软件开发企业政策,可自主确定工资总额和职工工资水平。

二、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办法

对原实行工效挂钩办法的国有(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以及改制尚末到位、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健全的有限责任公司今年可继续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办法。新建企业原则上不再实行工效挂钩。

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在核定工资基数时,上年实际进成本的人均工资数额按上年“封顶”数乘以今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基准线的数额“封顶”。其他有关政策仍按照常劳社薪[2002]226号《关于做好2002年企业工资总额与效益挂钩工作的通知》的规定执行。

凡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在本年91日后填写《2003年度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方案核定表》(见附件三),并携带下列资料到市劳动保障、财政或税务部门核定效益基数和工资基数:

1.               企业上年度财务年报表、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年度决算审计报告、《劳动情况》年报表及本年二季度《劳动情况》季报表;

2.              企业上年度工效挂钩方案核定表、国有企业工资计算表或集体企业工资总额计算纳税调整审核表;

3.              其他有关核增核减工资基数的资料。

工效挂钩的结算仍按原办法实行。

三、     对于不实行自主确定工资总额、工效挂钩办法的内资企业,均实行计税工资办法。

四、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工资总额调控办法,由董事会决定工资总额和职工工资水平。

五、     实行自主确定工资总额和计税工资办法的企业,所有工资性支出均应纳入工资总额基数计算。

六、     2003年度起,凡实行自主确定工资总额和工效挂钩办法的企业,在年终结算时,应提供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年度决算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中,应对企业工资性费用的提取、列支情况作专门说明。

七、     原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亦按本通知执行。

八、     本通知由市劳动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和市地税局负责解释。

九、     各辖市劳动保障、财政、税务部门,可参照本通知的有关精神,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同时报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备案。

附:一、《关于在部分企业中试行自主确定工资总额办法的意见》

二、《常州市2003年度企业自主确定工资总额申报结算表》

三、《常州市2003年度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方案核定表》

 

 

 

 

 

 

 

(此页无正文)

 

 

常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江苏省常州市国税局                     

 

                              二00三年二月二十六日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国税局、   省地税局

附件一

关于在部分企业中试行

自主确定工资总额办法的意见

 

为进一步完善企业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体系,保持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保证我市企业改组改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劳社部发[2001]11号《关于做好2001年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决定在我市部分符合条件的企业中试行自主确定工资总额的办法,现就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关于企业自主确定工资的定义

企业自主确定工资是指对按照《公司法》已完成公司制改造或直接登记设立、股权多元化、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企业,按照“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本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低于本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的原则下由企业自主决定工资发放水平的办法。

二、试行对象及条件

按照《公司法》已完成公司制改造或直接登记设立,股权多元化、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的企业,可试行自主确定工资总额的办法,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企业近年生产经营正常,相关经济指标稳步增长,且不亏损;

2.              企业内部已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

3.              企业已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三、经济效益指标基数的确定

1.实现利润原则上以上年实绩为基数,但有下列情况的相应调整利润基数:

(1) 按本《意见》第五条规定,上年工资总额受企业工资指导线预警线“封顶”的;

(2) 当年工资总额基数中有成建制转移人员核增核减工资的;

(3)  其他合理增减因素。

2.       劳动生产率基数按下列办法确定:工业企业按增加值劳动生产率为基数;商业流通企业按人均销售利润为基数;其他行业按适合本行业特点的劳动生产率为基数。

四、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基数的确定

1.              工资总额基数按上年实绩加减合理调整因素确定。

工资总额基数调整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成建制人员转移;

(2) 统一安置的复员、转业军人;

(3) 招收录用的大、中专和技、职校毕业生;

(4) 其他合理增减因素。

2.              企业平均工资按上年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确定。

五、企业本年度工资总额的确定

企业在工资总额增长低于实现利润增长、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前提下,按实现利润和劳动生产率中增减幅度最低的比例计算确定本年度可进入成本的工资总额,但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幅度最高不得超过本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预警线。增幅为负数的,应按比例扣减工资基数,扣减后人均工资低于计税工资标准的,可按计税工资标准进入成本。

六、申报办法

凡符合上述自主确定工资总额条件的企业,可在本年71日后向劳动保障、财政或税务部门书面提出申请,填写《常州市企业自主确定工资总额申报表》(见附件二,以下简称《申报结算表》)上的有关企业申报情况,经批准后试行。

企业在初次申报时应同时携带以下资料:

1.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2.          企业公司章程及股份构成证明材料;

3.          企业内部制定的工资分配制度及相关材料;

4.          《常州市工资集体协议审查意见通知书》;

5.          企业上年度财务年报表、《劳动情况》年报表及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年度决算审计报告。

6.          反映企业劳动生产率指标的相关资料等。

七、     结算办法

凡实行自主确定工资总额办法的企业,在下一年度年初填写好《申报结算表》上的工资结算情况,并携带企业本年度财务年报表、《劳动情况》年报表及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年度决算审计报告,报市劳动保障、财政或税务部门核定职工工资总额。

八、本《意见》所列“工资总额”是指按照国家统计局1号令《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所规定的项目,即指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

八、     本《意见》从2003年度起试行。

 

 

 

 

 


附件二

常州市2003年度企业自主确定工资总额申报结算表

 

单位名称:                                                            经济类型:                                            

         

         

 

       

行号

计量  单位

     

   整 数  

申报数

       

行号

计量  单位

   年 实  

比核定基数增长(%

 

 

实现利润

1

万元

 

 

 

实现利润

9

万元

 

 

 

 

企业增加值(工业企业填)

2

万元

 

  -----

 

企业增加值(工业企业填)

10

万元

 

-----

 

 

商品销售利润(商业流通企业填)

3

万元

 

  -----

 

商品销售利润(商业流通企业填)

11

万元

 

-----

 

 

            (其他行业填)

4

万元

 

  -----

 

           (其他行业填)

12

万元

 

-----

 

 

职工工资总额

5

万元

 

 

 

职工工资总额

13

万元

 

 

 

 

职工年平均人数

6

 

  -----

 

职工年平均人数

14

 

-----

 

 

劳动生产率(或人均销售利润)

7

/

 

  -----

 

劳动生产率(或人均销售利润)

15

/

 

 

 

 

职工平均工资

8

 

  -----

 

职工平均工资

16

 

 

 

 

实现利润、工资总额调整原因:

按预警线计算的职工平均工资

17

 

按预警线计算的职工工资总额

18

万元

 

按计税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总额

19

万元

 

 

劳动保障、财政或税务部门意见:

 

根据常劳社薪[2003]130号文件精神,经审核同意你单位2003年度发放

 

           的职工工资总额可在             万元以内在成本中列支。

市劳动保障、财政或税务部门审核意见:

 

    企业实现利润基数________元,工资总额基数________万元,

 

劳动生产率基数________/人,职工平均工资________万元。

   (或人均销售利润)

区或主管(代管)

部门盖章

   

 

 

 

 

             

市财政或税务部门盖章

 

 

 

 

 

                          

                                

市劳动保障部门盖章

 

 

 

 

 

 

 

 

                 

区或主管(代管)

部门盖章

 

 

 

 

 

             

市财政或税务部门盖章

 

 

 

 

 

 

                           

市劳动保障部门盖章

 

 

 

 

 

 

             

 

说明:1.本表由实行自主确定工资总额的企业填写,一式五份。企业初次申报时填写“企业申报情况”部分,年末结算时填写“工资结算情况”部分;

      2.我市市区2003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预警线为:相对数15%、绝对数2185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高于市区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565元的,按相对数计算,低于的按绝对数计算);

3.栏目关系:7=2行(或34行)÷6行、8=5行÷6行、15=10行(或1112行)÷14行、16=13行÷14行、17=8行×(1+15%)(或17=8+2185元)、18=17行×14 行、  19=14行×计税工资标准。

                                                                                                     填表人:                              联系电话:

 附件三

常州市2003年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方案核定表

 

企业名称:                                               登记注册类型:                            挂钩形式:

                                                  

                                            

           

行号

计量单位

企业申报数

   

            

行号

计量单位

    

   

2002年实现利润

1

万元

 

 

上年工资基数

11

万元

--------

 

2002年利税总额

2

万元

 

 

效益工资

12

万元

--------

 

2002年工作量(营收)或实物量

3

 

 

 

前两项工资实际进成本数

13

万元

--------

 

2002年出口收汇

4

 

 

 

按人均4.7万元“封顶”后工资基数

14

万元

 

 

2002年产值

5

万元

 

 

转、复、退役军人增人增资

15

万元

 

 

新扩建项目增资增效益数

6

万元

 

 

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增人增资

16

万元

 

 

成建制转移人员增减效益数

7

万元

 

 

征地增人增资(上年翘尾数/当年安排数)

17

万元

 

 

“封顶”企业扣减效益数

8

万元

 

 

新扩建项目增人增资(上年翘尾数/当年安排数)

18

万元

 

 

效益数小计(名称/数额)

9

万元

 

 

成建制转移人员增减工资数

19

万元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

10

%

 

 

 

20

 

 

 

 

 

 

 

 

 

21

 

 

 

 

 

 

 

 

核定工资总额基数

22

 

 

 

 

 

 

 

 

核定挂钩比例

 

核定挂钩基础比例

 

注:以上各项效益指标,企业只需填写与本企业挂钩形式相对应的效益指标。

附报:2002年末职工人数        人,年平均人数        人;20036月末人数      人,       平均人数       

区或主管代管)部门意见

 

市财政或税务部门意见

 

市劳动保障部门意见

 

说明:1.本表由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的企业填写,一式五份;

 2.工资级基数核定口径:14=5.3万元×2004年上半年职工平均人数,15=14862元×2002年实进人数,16=11890元×2002年实进人数,

                       17=1239元×2002年进人翘尾数或17=1239元×2003年实进人数实发工资月数,

                       18=1239元×2002年进人翘尾数或18=1239元×2003年实进人数实发工资月数,

                       19=13行÷2002年平均人数×减少人数。                                                          填表人:             联系电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