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劳社〔2006〕6号
关于印发《2005年度常州市劳动保障工作
总结和2006年度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辖市、区(人事)劳动保障局,局各处室、事业单位:
根据全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2006年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以及市十三届五次人代会精神,结合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实际,现将《2005年度常州市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2006年度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贯彻落实。
附:《2005年度常州市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2006年度工作意见》
二〇〇六年二月八日
主题词:劳动保障 总结 工作意见 通知
抄 送:市人民政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常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2006年2月8日印发
共印100份
附件:
2005年度常州市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和
2006年度工作意见
2005年,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和市人代会及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配合下,充分发挥劳动保障职能,奋力拼搏,就业再就业工作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协调劳动关系得到加强,各项劳动保障工作均取得积极进展,全面完成省、市确定的全年各项工作目标,圆满地画上了“十五”的句号。
一、2005年度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主要成绩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
城镇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市全年城镇净增就业6.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51万人,援助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6184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3.3%、139.4%和154.6%;全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3.19万人,完成省目标的106%;其中创业培训2262人,完成省目标的113%;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8%,比上年下降0.02%。
统筹城乡就业不断推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履行统筹城乡就业的职责,启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职介服务工程。全年完成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就业1.2万人;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培训3.41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70 %;全年吸纳苏北劳动力4.89万人,其中吸纳盐城劳动力2.58万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22.4%和129.2%。
再就业政策落实进一步强化。全市再就业资金共计使用8292万元。其中有1.42万名失业人员享受社保补贴3130.99万元,有1.31万名失业人员享受岗位补贴2036.81万元,两项补贴合计5140.8万元;市区有8976名失业人员享受社保补贴2374万元,有8311名失业人员享受岗位补贴1631万元,两项补贴合计4005万元;有257名失业人员领取了小额担保贷款509.40万元;全市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6万本(市区累计3.72万本),其中有3.75万名持证人员实现了再就业,持证人员再就业率达62.4%,其中持证“4050”人员再就业率72.4%。
就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向基层的延伸步伐,就业服务网络延伸到市区所有街道、社区,做到了“一处点击、全市查询、信息共享”;进一步加强社区平台建设,并公开招聘143名劳动保障协管员;全市全年为3.69余万名失业人员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和求职登记,为4800余名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再就业培训,推荐介绍1.7万人。
(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年全市养老、医疗保险分别新增参保14.24万人、12.01万人。养老保险净增参保8.59万人,完成考核目标5万人的171.87%,完成加压目标8万人的107.42%;医疗保险净增参保8.67万人,完成考核目标的157.63%,完成加压目标108.37%;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分别净增参保 4.36万人、4.66万人、2.79 万人。2004、2005年连续两年扩面,全市养老保险新增参保单位16781户,为我市实施养老保险前17年参保单位总数的2.6倍,年末全市养老保险参保单位总数达25317户;全市医保新增参保单位15884户,为我市施行医疗保险前4年参保单位总数的2.79倍,全市医疗保险参保单位达19152户。截至去年末,全市养老保险参保累计缴费人数由上年的52.53 万人提高到61.36万人,医疗保险参保在职人数由上年的 46.93万人提高到55.44万人。
社保体系不断完善。困难群体、社会边缘群体的保障逐步到位。一是原乡镇企业大集体退休人员3000名已纳入城镇养老、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率近90%;二是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4000多名破产关闭国有企业的退休人员陆续进入医疗保险;三是对外来务工人员一视同仁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今年又有近4万人参保;四是劳务派遣企业进一步规范,4218名劳务派遣人员“浮出水面”参加了社会保险。
城乡统筹保障逐步启动。一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进入议事日程,实施方案已初步形成;二是对本市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实行了与城镇职工一样的失业保险政策;三是失地农民的保障逐步启动, 今年已有6000多名新老失地农民进入城镇养老保险;四是老农保基金拖欠问题得到重视,全年清欠372.5万元。
社保基金风险初步化解。随着参保人数的增加,社保大堤逐步加固。全市养老保险在职缴费人数与离退休人员之比由历史最低时的2.37:1上升到3.2:1;医疗保险在职缴费人数与离退休人数之比由历史最低时的1.87:1提高到2.25:1。市级统筹区养老赡养负担比例由1.91:1提高到2.52:1,医疗赡养负担比例由1.59 :1提高到2.1:1;全市全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5.93亿元,比去年增收5.6亿元,增长27.5 %,支出20.16亿元,积余5.77亿元,其中市区全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6.67亿元,比去年增收4.53亿元,增长37%,收入总额和增幅均到历史新高,基金支出14.6亿元,当年积余2.04亿元,历年累计积余4.44亿元,备付率为3.7个月;医疗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有所增强,全市全年医疗保险基金收入8.24亿元,支出7.22亿元,当年积余1.02亿元,其中统筹基金收入积余0.6亿元,历年累计积余基金4.81亿元,其中统筹帐户积余1.97亿元,市区全年医疗保险基金收入5.31亿元,支出4.87亿元,当年积余0.44亿元,其中统筹基金收入积余0.13亿元,历年累计积余基金3.01亿元,其中统筹帐户积余0.72亿元,抗风险能力有所加强。
社会化管理稳步推进。全市18.16万名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社会化管理率达95.3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两个确保得到继续巩固,全年发放养老金总额达19.16亿元。
(三)劳动关系调节稳步推进
工资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开展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落实年”活动,进一步完善企业工资调控机制,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严厉查处拖欠和克扣劳动者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全市签订集体合同企业达6800家、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企业达32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签订率达65%;全市及市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达19985元和21405元,同比分别增长15.8%和17.0%。
劳动监察力度继续加大。全年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接受群众投诉举报 9827件,主动巡查单位9987户,为3.16万名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为1.42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925.3万元,其中追发农民工工资690.1万元,督促292户用人单位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清退童工16人,清退风险抵押金187.2万元,劳动监察案件立案992件(市区527件),结案率均达100%。
劳动争议处理关口前移。通过实行阳光仲裁、风险告知制,推行仲裁庭走访制,全面公开办案程序,主动化解劳资矛盾,将矛盾萌芽消灭在基层。全市各类劳动争议案件立案1287件,同比增长28.6%(其中市区587起,同比增长13.8%),结案1274件,结案率99%,涉及职工1597人,其中集体争议7件,涉及职工179人,涉及职工百人以上1起;社会保险争议240件。
另外,全年开展工伤认定2437起,劳动能力鉴定3790人次;全年办理建议提案37件,办结率100 %;年内接待来访3万余人次,来信1000余篇次,群访8批次,计300余人,其中300人以上集访3次。
(四)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全面提升。
全市全年共开展各类职业培训5.1万人次,对141个职业(工种)3.47万人次开展职业技能考核鉴定,鉴定发证3.04万人;当年培养新技师1383人,开展全国职业资格统一鉴定3187人;抓好技术人才储备工程,全市技工学校招生再创历史新高,达1.08万人,较上年增长109%,完成年初目标5000人的200%,毕业生就业率达99.3%;加快技工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优化技工教育资源整合,积极筹建常州技师学院新校区,常州技师学院新校区建设已规划立项;高技能人才奖励机制初步形成,高技能人才奖励经费得到落实,首批奖励126人,共40.1万元。
二、2006年度工作意见
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为 “十一五”期间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提供了极好的政治环境;常州要提前实现全面小康,对劳动保障工作提出了紧迫的要求,也提供了劳动保障部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良好舞台;同时,劳动保障法规体系不断完备、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全民关注劳动保障的社会氛围日趋浓烈,劳动保障工作的法制环境、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这几年劳动保障部门努力奋进所打造的工作平台、创造的业绩、积累的经验,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劳动保障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在把握机遇、增强信心的同时,我们应充分认识并积极应对劳动保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主要是:
就业再就业的严峻形势将长期存在。一方面,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就业结构性矛盾、就业质与量的矛盾将长期并存。劳动力供给继续增长,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总体格局将持续存在,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经济结构调整所产生的失业人员、城市化进程的失土农民和大量进城的务工人员“四路大军”交汇,压力持续加大;同时,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高素质劳动力不足,低素质劳动力过剩。加上就业领域内出现了就业灵活性增加、失业人员总量攀升、就业稳定性下降的趋势等多种矛盾并存的格局,加大了实现质量就业、稳定就业的难度。另一方面,市场导向就业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城乡、地区、部门之间还存在就业政策不协调、不配套而导致的分割现象;就业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劳动保障监管就业市场缺乏强制措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尚待完善,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不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也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与流动。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难以适应城乡统筹、全民保障的大趋势。一是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广。相当一部分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自谋职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农民等尚未纳入社会保险,各项保险覆盖面参差不齐,二是政策体系不尽完善,五大保险尚未完全合一,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较高,工伤、生育则较低,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也亟待建立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障政策还未出台,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备。三是统筹层次太低,加上政策不统一、筹资、支付和抗风险能力不强,社保基金支付的压力更大,可能会重新出险。
协调劳资双方的利益平衡格局难度很大。一是缺乏法制基础,劳动保障的法制不到位、合同签订覆盖难、执法维权难、老信访多解决难。二是缺乏社会基础。基层工会组建不到位、行业组织缺位,企业缺乏履行社会责任的道德体系和社会氛围。三是缺乏化解机制。在劳动关系领域对就业保障等各项利益关系缺乏化解机制,事前集体协商、集体合同签订不够充分;事中劳资双方缺乏对话、沟通;事后企业缺乏民主决策、工会监督机制,劳动者缺乏知情权、话语权。四是缺乏共赢机制。劳动力流动随意频繁、企业随意裁员、企业效益与工资同步增长制度的缺失和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不到位。
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功能不到位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需求矛盾十分明显。从硬件上来看,由于基础条件薄弱,严重影响劳动保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市级无省定达标的劳动力市场、无社会保险大楼和社保服务大厅;实训基地的建设还未到位;“12333”公共咨询服务系统尚未成立,金保工程虽已完成立项,但未全面启动。从软件上来看,劳动保障的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能力、公共服务意识离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有着较大差距,管理全社会、服务全社会的能力还有欠缺,在掌握单位、个人信息,提供全民服务等方面还不到位。
“十一五”将是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随着社会结构、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以上分析的问题和矛盾还可能复杂化、多样化,而同时,只要我们引导得当,化解有方,就可以变挑战为机遇,变困难为希望,同时,原有的有利条件更可能倍增发展。所以,只要我们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既敢于正视问题,更善于解决问题,全市的劳动保障工作一定会克难奋进,创新发展。
“十一五”是我市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目标,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经过五年努力,我市要实现城乡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公共服务基础条件更加完善,管理服务更加规范的总体目标。初步规划五年间,全市实现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转移本地农村劳动力15万人;高级工以上的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25%以上;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各类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基本实现全覆盖。
2006年是 “十一五”开局之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主要目标是: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数6.8万人,净增5.1万人;实现再就业1.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年援助20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社会各类再就业培训3.5万人,其中创业培训2000人;本地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吸纳苏北劳动力4万人,其中对口吸纳2万人,新增本地劳动力跨地区输出1万人;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任务,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率达96%,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到96.5%以上;制定出台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高危行业工伤保险基本全覆盖;全市开展职业技能鉴定3.2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2.85万人,继续推进《常州市三年三千六百新技师培养实施计划》,全年新培养新技师1800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与效益同步增长制度,年末实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00美元。
根据上述目标任务,2006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围绕全市“两个率先”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加就业总量,注重提高就业质量;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注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进一步维护劳动者权益,注重各类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进一步缓解当前的突出矛盾,注重研究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推进各项制度改革,注重法制、规划、信息网络、监督系统、管理和服务体系等基础建设,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常州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006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的总体安排是:(一)坚持扩大就业优先。就业是民生之本,民富之源,坚持将扩大就业放到经济社会更加突出的位置,放到劳动保障工作的龙头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将就业服务覆盖到所有城乡劳动者,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政策,并逐步实现体面就业、质量就业、保障就业。(二)突出社保扩面征缴重点。扩大社保覆盖面是劳动保障部门为全市实现小康目标必须化解的头号难题,要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争取部门支持,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探索完善依法征缴机制,在前几年的基础上,继续下大力气完成扩面净增任务,确保年内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面达到96%,工伤保险在高危行业基本实现全覆盖。(三)提升劳动关系主线。劳动关系的起始、存续、终结,贯穿了劳动保障工作的全过程、全领域,是劳动保障政策业务工作之纲,纲举才能目张。要倾全局之力,依靠三方机制,普及劳动合同制度,推行集体合同,平等协商机制,加强工资宏观调控,规范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工资支付,加强劳动保护、职业培训,落实社会保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夯实基础,提升水平,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四)夯实工作保障基础。全力推进劳动力市场、社保大楼、技师学院新校区、金保工程四大工程,创造良好的业务经办和公共服务基础条件;着力强化网络、平台、窗口、基地四大基础工作,打造更加牢固的基层工作平台;建立和夯实各项基本数据库,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服务提供依据。(五)提高履职能力,在完善工作条件的同时,更加注重劳动保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全系统的统筹能力、协调能力、发展能力,注重务实创新、实干多思,从整体上提升劳动保障工作水平。
2006年具体工作安排:
(一)发挥职能优势,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的市场机制
2006年,将是就业政策深化完善的重要之年,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仍是当务之急。要继续调整、完善扶持政策,坚持多策并举,注重机制创新,着力发挥“五大功能”,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的市场机制。
1.着力发挥培育功能。一是要进一步培育、规范劳动力市场。鼓励和规范发展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和社会培训机构,构建以公共职业机构为主体,遍布全市、延伸社区的职业介绍服务体系,形成以公共培训机构为主导、各类社会化培训机构为补充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及时发布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的工资价位,形成以宏观调控为主导,企业自主用工、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市场机制。要加强壮大促进就业的有形市场,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创“五星级”示范职业介绍机构,全市60%以上的公共职介机构创“四星级”,全市新办职业介绍机构达到50家左右。二是要鼓励支持各类社会职介和培训机构为企业配置人力资源、提供技能培训等多种促进就业的举措,规范各类职介、培训机构的就业帮扶基本台账,健全促进就业信息核查机制,并及时兑现发放相关职介、培训补贴;要加快制定扶持民办教育培训发展政策,完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考核评价体系、市场准入退出机制、防范风险机制和表彰奖励办学成绩突出民办学校的制度,开展“信得过职业培训机构评比”活动,推动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持续健康发展。三是要培育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着力做好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尤其是失地农民转移就业和外来劳动力流动就业工作;全面消除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壁垒,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制度,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不断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落实以培训促输出的激励、奖励和补贴措施;加快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树立劳务输出品牌,形成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劳务输出社会化服务体系。
2.着力发挥主导功能。一是要加强改进公共职介主导服务功能,通过扩大服务范围,做大服务数量,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做强服务品牌,切实树立起公共职介在服务经济发展、调配劳动力资源中的龙头地位和权威形象。二是要加快建立公共培训机构引导和规范全市职业培训的主导功能,要做到培训信息权威发布、培训资质权威认定、职业培训鉴定工种准入权威许可,积极引进各类新型的培训工种,扩大公共实训事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三是公共职介、公共培训机构要引进市场运作、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市场分析、项目合作、市场营销、品牌包装等多种措施,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多元化竞争格局,在竞争中扩大公共培训机构在社会培训和市场培训中的份额,在竞争中塑造品牌形象,在竞争中铸造核心竞争力,在服务中赢得市场信任度,做到公共就业服务让公众信任、让公众放心。
3.着力发挥服务功能。一是要不断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争取地方政府加大对就业服务的投入,延伸就业服务基层平台到所有村和社区,不断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二是要构建联系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劳动者求职登记、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培训网络的数据库网络系统,实现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委)四级就业服务机构信息实时联网,向社会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服务。三是要努力实现就业服务体系的“一站式服务”,将分散在不同地方的就业服务工作相应集中在一定的服务场所,为劳动者提供求职帮助、就业咨询、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申领失业保险金等多项服务。四是要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职业指导,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和劳动力价位、劳动力成本分析、供求信息等制度,定期向社会发布。五是要鼓励灵活就业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完善与灵活就业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健全针对灵活就业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开展适合灵活就业人员的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等就业培训咨询服务。六是要加强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宽松创业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弘扬“三创”精神,营造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的氛围,把鼓励创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职业指导,加强对民众创业的扶持力度,组织依靠社会力量扶持创业,保护创业者的劳动成果和正当权益,提高创业促进就业的市场份额,大力营造争创业、敢创业、创大业的良好氛围;通过建立创业培训、信用社区和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发展创业园和创业指导中心等,为创业者提供培训、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一条龙”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
4.着力发挥监管功能。一是要全面推行用人单位招、退工备案制度和劳动合同书面报告制度,建立劳动合同管理信息网络,对用人单位招、退工情况和执行劳动合同制度情况进行全面监管。二是要加强失业调控,合理引导和规范企业的规模性裁员,加强对正常生产经营企业裁员的指导,搞好失业帮扶,减少失业存量,降低失业周期。三是要充分发挥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功能,通过举报及建立日常巡查、属地监管制度,严厉打击黑职介,建立诚信职介的星级评估制度和黑职介的不良记录。四是要规范就业职介补贴和培训补贴的发放管理,确保职介补贴和培训补贴落到实处。
5.着力发挥援助功能。一是要建立促进援助就业的长效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36号文)的要求及部省的相关部署,不断调整完善现有的就业扶持优惠政策,构建符合常州实际的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的完整政策体系,体现政策的普惠性、连续性、实效性。二是要开展就业状况的基本普查,建立人口、劳动力资源、就业人口、失业人口统计信息体系,准确掌握失业人员和失业率的变化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及时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帮助有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尽快寻找到工作岗位。三是要加强对长期失业人员的就业扶持。在推行积极就业政策的过程中,逐步将长期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纳入就业扶持范围,组织实施青年劳动者见习计划,建立大中专毕业见习补贴制度,实施新成长劳动力见习基地、创业基地、培训基地、实训基地,鼓励和帮助青年失业者增强就业本领。四是要妥善做好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继续组织实施创建“促进就业和完善保障示范社区”,开展再就业援助月活动,依托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立就业困难群体援助绿色通道,实行对困难群体从基本生活保障到就业服务一体化的援助制度,着力开发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形成一批社区就业基地和社区就业项目,通过财政补贴、税费减免鼓励用人单位招收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参加公益性劳动、以工代赈等办法,予以妥善安置。五要进一步做好转业、复员军人、残疾人以及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工作,公共职介机构要设立专门的服务项目和办事窗口。
(二)全力构建城乡一体、全民保障的社会保障体系
1、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要真正体现和扩大社会保险调节社会公平、维护全民利益的社会功能,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将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城镇生育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扩大到所有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各类劳动者,对个体私营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逐步完善城乡相对统一、相互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是要坚定不移地围绕破解“三农”问题,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和现有体制的限制,大力宣传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二是要完善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切实帮助各级政府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贯彻落实到位,逐步统一妥善解决历次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三是建立城镇居民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根据国家、省统一部署,逐步将企事业和机关单位职工亲属统一纳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尽快形成方案并争取市政府出台政策,将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城市老年居民、儿童、学生等各类社会群体纳入社会医疗保障范围;进一步多方筹资,切实解决困难群体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006年全面完成困难和破产关闭国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医疗保障的工作;加强部门协调,争取实行六级以上残疾军人医药费统筹,确保医药费落实到位。四是按照省统一部署,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参加失业、工伤保险的进度,力争实现失业、工伤保险全覆盖;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各项准备工作。
2、完善社会保险政策体系。一是按部省统一部署,对基本养老金实施新的计发办法,增强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对养老待遇的调节作用。二是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险政策,完善与困难企业、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水平相适应、可选择的社会保险政策体系。三是要规范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参保管理办法,严格参保对象的审定,调整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程序,实行逐月缴费。四是探索建立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互衔接、相互转移、统筹发展的政策体系,确保各类流动人员养老保险关系顺利衔接。完善市内跨统筹地区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服务。五是要加快推进工伤、生育保险改革进度,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实现高危行业工伤保险全覆盖;完善费率浮动办法、工伤认定办法,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改革生育保险管理办法,生育医疗费由定额补贴改为与医保同步进行社会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生育保险待遇的支付水平。
3、优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机制。一是要强化社会保险参保征缴手段。与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实现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完善工商、税务社会保险联动登记制度和社会保险登记联合检查制度;要加大依法征缴的力度,推行单位与个人分离征缴的办法,提高社会保险征缴的强制性与操作的合理性。二是要加强社保人性化服务,提高社保征缴的和谐度。通过大力宣传、便企服务、风险告知、信息比对、重点服务等多种形式优化社保的管理与服务,更多地争取企业对社会保险政策的理解与支持,提高企业自觉参加社会保险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社会保险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三是要加强各大保险的信息比对、轧差参保的力度,在完善整合社会保险征缴信息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生育五大保险的统一参保。四是要加强社保稽核的力度。全力发挥好劳动保障职能,用好条线资源整合的优势,在就业登记、劳动合同备案、鉴证、监察巡查、举报专查以及各项许可、认定事项等多个环节,把好社保稽核关;要在各个经办的具体网点、窗口统一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确定口径,切实纠正少报、漏报缴费工资基数、参保人员、参保险种的行为;同时,在强化社保稽核覆盖面的基础上,对欠费大户、欠费赖户重点开展稽核清欠,避免社保费的跑冒滴漏及长期耗蚀。
4、加强社会保险的管理与服务。一是要加快推进五险合一,尽快实现一个站点登记申报,一个机构征收分账,分险种健全核算体系,分机构规范支付管理。二是要加快推进社保信息化管理服务层次,运用金保工程的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以及月报基金分析制度,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完整、正确、安全”运行;大力推进社保的信息服务,逐步开展社保网上查询、电话咨询和发放养老、医疗保险对帐单等工作,切实方便群众,提高群众对社保服务的信任度和亲和度。三是要扩大失业保险政策效应,加大对促进就业的资金调剂,在确保失业保险金发放的基础上,安排失业保险基金合理比例,用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用人单位用工补助、自主创业奖励等促进就业方面的补贴资金,将就业补贴资金的使用对象扩展到所有参加失业保险的登记失业人员;逐步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征缴、管理、发放一体的市级统筹运行机制;建立正常的失业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完善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制度,逐步实现按月申领,把对失业人员的管理与失业保险金的发放紧密结合起来。四是要加强医保基金管理的科学化。建立医保基金监管的制度体系,通过对医保基金各项指标的分析和评估,制定精神病、肿瘤、血透、抗排斥等慢性病的合理结算和管理办法,确保医保基金的合理化支出;完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的管理,通过建立专家审订治疗方案、审查住院病历、实时察看住院情况等多种手段加强实现对住院病人的实时管理。五是要积极宣传推行企业年金制度。在有条件的行业和企业实施企业年金,协调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推动企业年金健康、有序发展。
(三)以提高劳动者技能与素质为目标,加大技能培训鉴定力度
1、着力构建新技师培养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继续在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及有关行业技能含量较高的职业(工种)中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一是要紧密结合常州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在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动漫产业、社会公共服务业等五个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中启动新技师培养工作,加快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二是要继续巩固扩大技师培养试点企业的作用,推广扩大校企合作成功模式,实施“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三是要建立新技师培养补贴奖励的资金渠道。2006年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800人以上,其中新技师、高级技师达到1800人以上。
2、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一是积极向政府建议,争取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费渠道;二是要引导鼓励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机构、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培训订单或输出协议,开展定向、订单培训;三是要确定一批外来劳动力集中输出基地为培训基地,提高劳动力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要拓展落实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经费渠道,保障外输内转的成功率。全年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3万人,使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率达到80%以上,准备从事技术工种岗位的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就业率均达60%以上。
3、不断完善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按照省部署,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导航计划”,迅速扩大我市高素质的技能型人带队伍。一是要改进劳动预备制培训方式,建立劳动预备培训津贴制度,吸引和鼓励城乡不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尤其是贫困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二是要加快实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扩大鉴定范围,拓宽职业资格证书覆盖面,整体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全面推进技师考评制度改革,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统一标准、自主申报、社会考核、企业聘用的机制。三是要把开展职业鉴定与劳动监察、工伤认定等环节和措施结合起来,扩大职业鉴定的把关面;通过上门为大型骨干企业开展现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服务等多种形式宣传技能鉴定,增加企业及劳动者对技能鉴定的了解和认识,扩大职业技能鉴定的社会参与率。四是要加强对企业劳资人员的培训,试行企业劳资人员上岗资格制度,形成管理企业、推行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的有效抓手。
4、健全就业和创业培训体系。一是积极落实政策,合理组织培训资源,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落实和使用好就业、创业培训经费,完善政府就业培训经费补贴办法,提高培训经费使用效率,充分调动社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大力开展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创业培训;依托骨干示范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建立远程教育培训站点,开展涉及面广、实用性强的就业培训;二是实施“能力促创业计划”,大力推广“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等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广泛开展创业培训,发挥创业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三是做好创业培训后的跟踪、服务、指导、帮扶,提高创业培训的成功率。
(四)以源头控制为抓手,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按照省厅部署,以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社区和企业为载体,大力开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年”活动。主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一是完善工资差别化指导线制度、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切实体现工资指导线指导企业、服务劳动者的宏观调控功能。二是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大力支持企业建立基层工会组织、行业工会,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的工资分配共决机制、工资与效益同步增长机制、工资分配监督机制,支持工会和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等多种形式,实现劳动关系的民主化、劳资双方互利双赢。三是建立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专业指导员队伍,促进劳动关系双方和谐,全年指导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企业达到30%,其中百人以上规模企业达到50%。
2、把好失业预警线。一是通过建立抽样调查统计、失业状况观察、登记失业系统分析评估制度,实时掌握监控失业率。二是把好一般企业裁员和劣势企业破产、兼并关,完善减员报告制度,实行动态监测。三是在对失业率、失业人员增幅、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数、失业保险基金收支、就业形势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失业预警线,实施重点监控,确保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失业保险待遇的享受。市区目前登记失业率已达4.26%,尤其要重视并争取切实措施加强失业调控,加强再就业工作。
3、发挥协调作用,强化监察执法力度。一是建立健全市、辖市(区)、乡镇(街道)的三级联动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全年主动巡查用人单位不少于人均80户;二是全面实施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制度,全年完成2万户;三是开展“劳动保障诚信企业”评选活动,通过典型企业的劳动关系和谐样板,促进和规范企业的用工和劳动力市场秩序;四是建立劳动保障监察定期通报制度,通过网站、主流媒体、编发信息等方式定期向社会公布劳动保障监察的动态和效果;五是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完善和简化办案工作流程,改革庭审方式和办案方式,健全重大疑难案件合议制度,提高劳动争议仲裁处理能力和事先干预调解矛盾的化解能力;六是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确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提高人力资源促进企业团队精神及凝聚力的积极效应,创造企业内部劳资关系和谐双赢的新格局。
4、强化监管基础,普及劳动合同。按照部“推进劳动合同工作三年行动计划”部署,扎实推进劳动合同的普及: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劳动合同报告的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和数据库,力争通过金保工程实现网络申报,对劳动合同的签订、续订、解除、终止实行全程监控、动态管理,从源头上规范劳资双方依法签订、变更、终止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监督劳资双方对劳动合同的严格履行。二是要加大对不签订劳动合同、侵害职工合法权益行为的处罚力度。三是继续加强对劳务派遣用工的管理,规范劳务派遣的合同签订及社会保险参保,提高劳务派遣企业用工参保覆盖率。四是要抓好企业劳资人员队伍建设,通过对企业劳资人员进行用工流程、和谐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等业务指导,建立劳资人员管理档案,推行劳资人员上岗资质等措施,提高企业遵守执行劳动法规的总体规范度。
(五)以加强劳动保障履职能力建设为目标,加快劳动保障基础平台和作风队伍建设
2006年,我们要在全系统大力开展“三创两加强”活动,弘扬“干事创业、工作创新、服务创优”精神,不断加强劳动保障系统的基础工作,不断加强劳动保障队伍建设,做到基础扎实、队伍过硬、思路创新、亮点突出,主要是抓好四方面的工作:
1.创新作风建设。一是要在全系统大兴理论学习之风,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单位(处室)活动,大力开展劳动保障理论研究,把学习研讨交流及业务培训讲座等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既要学习本职工作的业务,又要涉猎通览,多学一些经济、金融、法律、税收、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力争使每个干部职工,都能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要在全系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坚决摈弃关门出政策的习惯,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广泛听取民意,做到深入调研、广泛征询、反复论证、依据充分、表述规范、顺应民心、合理合法,提高各项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要在全系统大兴干事创业之风。要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激发创业进取精神,动员全系统的干部职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焕发热情,勤奋工作,在全系统形成奋发向上干工作的良好风尚。四是要在全系统大兴争先创优之风,激励全系统的干部职工人人确立起争创一流的精神,做到事事立志追求一流卓越,时时力争体现高效创优,处处着力营造民本服务,要建立“干多干少、干好干差不一样”的效能评估机制,激励干部职工赶超先进,通过在全系统评选“十大工作亮点”、“十大创优举措”等措施,推动全系统干部职工人人想干事、干成事、干好事。五是要在全系统大兴内练真功外树形象之风。每个干部职工都要注意维护好劳动保障部门的整体形象,要在每件小事上体现劳动保障系统的服务水平、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要增强协调能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各兄弟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劳动保障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在工作中淡化管理,突出服务,善于发现矛盾、化解矛盾,要乐于关心群众、满足群众的合理合法需求,要善于从同情群众的角度处理好每件信访矛盾;要树立劳动保障部门良好的公众形象,既要善于总结宣传自身的成功经验,又要善于处理好各类媒体危机事件。
2.夯实基础工作。劳动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强基固本,不断优化自身管理服务水平和能力的层级。一是加快实施四大工程,即加快实施劳动力市场建设、社保大楼建设、技师学院新校区建设、金保工程建设。2006年内力争做到劳动力市场主体完工、社保大楼投入运营、技师学院新校区破土奠基、五险合一社会保险应用系统成功开发,全市统一数据中心建成使用,“12333”电话咨询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劳动保障工作的硬件基础全面夯实,劳动保障自身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二是要健全基层网络。不断强化劳动保障基层工作平台建设,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队伍,年内力争将行政村协管员配备到位。三是优化基础功能。要通过全系统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统一规范工作流程,拓展社区失业人员求职登记、职业介绍、社保服务、政策宣传等基本服务功能,加强对基层平台工作人员进行业务规范及工作效能考核。四是加强基础数据统计工作,开展“统计质量年”活动,开展以抽样、专题为主的统计调查,探索利用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开展统计工作,加强对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劳动保障统计工作。五是加强督查、信息、宣传和信访工作。加强督查工作,确保政令畅通;畅通政务信息渠道,通过定点挂钩、设立信息专报点等方式,确保信息触角延伸到基层;深入开展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的宣传工作,用好劳动保障网站、《常州劳动保障》等平台,加强对劳动保障重点工作和先进事迹的宣传,努力提高宣传工作实效;加强信访工作,对信访疑难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寻求对策逐步解决老信访问题,开展“人人信访”活动,提高干部员工对政策的了解和掌握水平。
3.提升履职能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应对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情况、新问题,化解得力,从容有为,不断提升自身的履职能力。一是提高自身依法行政能力。要在全系统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行政执法过错(错案)责任追究制,建立相应的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奖惩制度;二是要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管力度,严格实行基金监管集体和岗位负责制;要建立社保基金监督委员会的正常例会制度,探索建立社保基金非现场监管模式,积极开展社保基金的全过程监督监管,探索建立基金的反欺诈工作机制,确保基金的收支环节监管完整、监督到位、操作规范。三是要提升自身的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的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公共社会保障服务能力、公共技能服务能力和公共咨询服务能力,加强劳动保障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要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争创五个一流,树立良好形象”活动,即:一流的整体氛围,一流的思想作风,一流的业务水平,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工作业绩。通过继续开展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力争使各服务窗口在思想、作风、管理、服务上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优化、完善劳动保障网站,充分发挥网站“窗口、阵地、纽带、载体”的作用,为广大群众提供他们关心的劳动保障信息,密切与社会公众的联系;同时要推动网上职介、网上查询、网上办事等功能,争取网上服务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使群众“少跑一趟路、少跨一道槛”。
4.优化队伍建设。一是在建立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继续强化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础上,今年要切实加强领导干部队伍、机关公务员队伍、专业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通过挂钩结对、轮岗蹲点、挂职锻炼等方式,增强领导干部队伍的实践能力、锤炼处事应变能力,提高干部队伍的创业创新能力;通过建立专业人才库、评选“社保首席经办人”、“十大岗位标兵”、“青年模范岗”等活动,激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二是要发挥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活力机制,拓宽干部职工的知识面,改善知识素质结构,提高专业理论水准,通过业务竞赛、上岗资格考试、职称评定等活动,培养一支政策熟、业务精、肯吃苦、敢创新的劳动保障基层工作队伍。三是大力加强组织建设,特别是抓好党委、支部班子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四是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推行效能监察和政务公开,树立劳动保障廉洁从政的良好形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