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建设工作总结
2007年,全局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五大建设”目标和“重大项目推进年”活动,坚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不动摇,千方百计克服各种困难,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年初,在充分征求相关部门及各区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优选项目,科学拟定年度建设计划,并报市委、市政府确定后精心组织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和实际情况变化的需要,对部分项目又进行了合理调整。经过努力,已全部完成了年度计划目标,全年市政公用及环境工程建设投资达55.11亿元,同比增长28.1 %。
城区道路交通建设方面,高架路一期主体工程基本结束,开工以来累计完成工程投资近30亿元,超过计划要求30%以上,春节前可实现结构基本贯通。健身北路及延伸工程,北环路以南段已完工通车,常工院地道工程将于08年上半年结束。大学城地道、常金路、常焦路、长江路等近20项道路工程已经完工,玉龙路、五一路等其他道路建设项目均完成年度计划目标。
人居环境优化工程方面,弱电杆线入地、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背街小巷整治、水环境整治污水截流工程等已经全面完工。青山绿地招投标工作已完成,施工队伍已经进场局部施工,马公桥绿地拆迁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
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快速公交(BRT)一号线在今年元旦已经通车运行。江边污水处理厂二期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08年将按计划开工建设。排江口工程年内已按计划完成高位沉井、配电间施工,08年将实施排江口顶管工程。供水、燃气管网和公交场站建设等工程已全面完工。
(二)资金链运作安全稳定
资金是确保城市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所在。2007年,相关部门单位克服种种困难,确保资金链运作安全稳定,较好地满足了建设资金需要。
一是积极拓展资金融通渠道。年内共新增银行贷款26.35亿元,通过BT模式新增资金4.39亿元,同新北区共同发行企业债券落实到位资金3亿元。此外,城建集团25亿元企业债券申报材料已报至国家发改委。
二是确保贷款及时还本付息。积极争取有条件的到期贷款进行转贷,有效缓解资金压力,年内共归还各类贷款本金7.68亿元(其中银行贷款4.43亿元,BT本金3.25亿元),支付各类贷款利息6.47亿元,银行转贷10.74亿元。
三是认真抓好土地运作。年内完成了对星球电子公司等5宗共240.63亩土地的收储,收储金额2.56亿元;纺仪厂、光明化工等地块的收储工作顺利推进。同时,组织人员对常州市区范围内的土地进行调查梳理,寻找出可转变为经营性和可用于融资的23宗共4673亩土地,下一步将积极争取市政府批准纳入前期开发范围。年内,城建集团前期开发的东方染整地块等共6宗计252.16亩成功上市,实现收益3.15亿元。
四是积极进行土地注资。为降低城建集团的资产负债率,经市政府同意,07年已完成10宗计1275亩土地的注资办证工作,核定总资产26.46亿元、净资产17.31亿元 ,有效提升了城建集团的融资能力。
五是切实加强资金管理。07年,共筹集到位资金约42亿元,通过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认真审核并及时支付工程建设资金和土地收储资金,保证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土地收储工作的积极推进。
(三)公用事业发展全面深入
大力推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根据市政府56次常务会议明确的“降低票价,优惠市民;增加车辆,提高档次;科学规划,优化线网;专道提速,确保准点;市区城乡,公交一体;创新管理,优化服务”等六大优先发展公交举措,迅速组织落实,在降低票价方面,实行了空调车票价与普通车票价并轨,乘车刷卡实行普通卡六折优惠、学生卡三折优惠、老年卡由三折改为二折优惠等措施。新购车辆方面,年内共有245辆空调新车投入运营,市区公交空调车比例达到37%,与南京、苏州基本相同。优化线网方面,年内新辟线路18条,优化线网36条。在推进快速公交一号线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共完成城北干道、长江路、兰陵路等共计20.5公里专用道建设,有效提升了公交车运行效率。年内,276辆个体中巴车收购工作全面完成,彻底实现了市区公交资源一体化整合。首届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顺利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华光银河湾公交优先奖励基金”的设立,进一步调动了公交员工的积极性。07年11月份,全省公交优先发展会议在常召开,我市被评为江苏省唯一的“优先发展公交示范城市”,我们在公交优先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受到了部、省充分肯定,在全国也产生了良好而广泛的影响。07年,我市公交出行比例达21.3%。
城市燃气方面,积极争取气源供应,科学进行供气调度,切实加大燃气市场的规范管理,确保了供气安全稳定。供水方面,严把出厂水质关,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积极推进高层住宅二次供水建设改造,大力整合镇村供水资源,着力增强高峰安全供水能力,取得了良好成绩。城市排水,按照省政府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目标要求,全力实施污水厂提标改造,大力推进污泥焚烧能力扩容,积极开展老小区整治,努力推进排污企业限期接管,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不断增强。城市照明设施作为电力设施已列入市公安局“两电整治”范畴,城市照明科技含量和照明设施防盗能力不断提升,年内完成了城市照明设施现状调研,解决照明盲区33个。
与此同时,公用行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积极推进,公交行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和江边污水处理厂TOT+BOT项目招商工作顺利推进。公用事业专业规划的编制进展迅速,燃气、排水、公交、给水4个专业的规划编制已完成,并已通过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其中燃气规划已由市政府批准实施。照明专项规划的编制也已经完成,正在筹备专家评审。快速公交线网规划已通过了专家论证。
(四)建设行业管理再上台阶
建设行政执法:一是认真抓好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针对建筑市场差别化准入、招投标人资格审查管理、商品混凝土和商品砂浆管理、造价咨询企业综合考评、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建设工地文明施工长效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范性文件。二是切实规范执法行为。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完成了执法依据梳理,对24项行政许可事项的办理进行了责任流程分解。完善行政执法联动机制,建立行政处罚会审和通报制度,做到了有案必查,违法违规必纠。
诚信体系建设:开发完成了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设立了常州建筑市场网站。信息平台的建设实行网络联动、数据共享、信息公开,同时,积极链接省、部信息平台,对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实行多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综合监管。加大对出具虚假资信报告、虚假评估、虚假鉴定、虚假公信证明的打击力度;加大对未取得施工许可擅自开工建设以及非法承包、层层转包、违法分包以及私招乱雇劳务队伍等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失信企业严格采取记录、警告、处罚、取消市场准入资格等措施,促进了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优化完善。
建筑业发展:以进一步解决制约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为重点,努力实现建筑业又好又快持续发展。预计2007年建筑业劳动生产率达15.8万元/人,比上年增长10%;全年完成施工产值447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全年施工面积541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295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5%和25%。
工程质量监管:全面推进住宅质量一户一验工作,突出抓好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积极组织开展现场观摩交流、优质主体结构评比、质量观感得分评定等系列活动,调动了企业创优积极性。在市重点工程施工现场分别设立质监工作站,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和检测,定期通报质量情况,开展了施工现场采样检测和对检测单位信用考评的试点工作,工程质量监管水平不断提升。年内,我市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工程成优率提高10%,工程观感质量和使用功能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招投标和造价市场管理:全面实施招投标网上申报、网上监管。进一步创新工程担保方式,联合市建设银行,增加了保修金保函业务,减轻了承包商资金负担。招投标评委和代理机构考核管理办法日趋完善。通过公开招投标降低造价10.7%,其中市区通过公开招投标降低造价11.7%,减少工程造价约13亿元。全力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改革,及时准确进行价格信息指导,严格规范建设工程发包与承包计价行为,切实加大造价咨询行业监管力度,较好地适应了新形势下造价管理工作的需要。
勘察设计市场管理:建立了勘察设计单位与施工图审查机构技术交流制度,成立了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勘察六个专业技术小组,公开技术交流平台,定期组织技术交流活动,促进了施工图审查质量效率的提高,也促进了勘察设计企业管理水平和勘察设计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根据“节能减排”要求,抓好建筑节能设计管理,组织设计单位与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节能规范学习,严格执行部、省节能减排规定,市区建筑节能设计率、审查率均达100%。结合部、省节能检查的统一部署,整合资源,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一一下达整改意见。积极开展设计创优活动,组织了07年度常州市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评选,并积极推荐市一、二等奖项目参加07年度省优秀勘察设计评选,有两个项目获得二等奖。
房地产开发管理:进一步做好住宅小区公建配套建设管理,明确公建配套设施建设要求和建设责任,抓好公建配套的检查验收,确保落实到位。切实加强开发地块市政配套项目建设计划的落实,会同相关部门明确了22个市政配套道路的具体实施及完成时间,目前已有10条道路建成通车,4条道路近期将建成交付。同时,加快推进拆迁定销商品房建设,截至07年底,定销商品房竣工及在建面积共计57.03万平方米,较好地满足了拆迁安置户的安置需要。
拆迁市场管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拆迁管理办法和补偿估价技术细则进行了修订,使之更适应我市城市建设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更好地维护了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大力实行拆迁拆除招投标制度、拆迁许可听证制度、拆迁方案评审制度。不断优化完善拆迁属地负责制,加强对各区拆迁工作的指导,组织各区行政裁决工作人员就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实务、评估实务等内容进行培训学习,促进了行政裁决质量的提升。
安全文明生产:进一步贯彻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基本建立了建设、施工、监理单位“三位一体”的安全保证体系。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和各类专项治理活动。结合城市综合长效管理,抓好文明工地创建,重点抓好施工出入口道路硬化和车辆冲洗、工地围护和围挡等举措的落实,有效提升了文明施工水平。年内有353个工程项目被评为市级文明工地,128个工程项目被评为省级文明工地。
清欠防欠工作:认真抓好工程款和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建设领域防欠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形成,民工工资拖欠投诉处理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机制运行正常。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办法进一步修订完善,对重点监控企业的监督检查和动态管理不断强化。
(五)新农村建设扎实有效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进展。一是扎实推进村庄环境整治。2007年确定的18个村整治任务全部完成,计划2008年全面完成全市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做到“三清一绿”。二是探索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在新北区、武进区和溧阳市整治试点村成功进行了人工湿地、地埋式无动力处理设施、生态绿地处理设施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试点。三是做好省级特色村和污水处理试点村建设工作。溧阳市戴埠镇李家园村被省建设厅确定为省级特色村,武进区礼嘉镇建设村被省建设厅确定为污水处理试点村。年内,我局组织有关专家,对两个村的具体建设进行了多方指导,在争取省级资金支持方面也做出了努力。
(六)建设科技进步成效明显
07年,建设科技工作按照“节能减排”新要求,整合科技资源,组织科技攻关,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大批具有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科技成果,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建设科技管理服务机制,为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按照省“十一五”建设科技发展规划,围绕我市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了行业发展急需的软科学和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指南,对建设科技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了科学引导。二是积极推动重点科研项目进展。“循环流化床锅炉焚烧污水厂脱水污泥”项目申报建设部“华夏建设科技奖”,已通过部奖励委员会专家初审,即将进入现场考察阶段;“大成苑二期高层综合楼地源热泵空调与太阳能热水集成系统”被列为建设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排水处“城市污水厂高比例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及示范工程研究”、市园林局“常州市园林绿化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天宁风景名胜区试验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庄绿化模式研究”分别被列为省建设厅2007年科技计划项目;“常州市城市公交优先信息化管理示范”项目被列为省建设厅07年度建设领域科技示范工程;排水处“生态湿地”项目获得07年度常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是积极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坚持把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与企业考核、工程评优、人员业绩等结合,鼓励企业和个人广泛开展各类技术创新攻关活动,年内我市共评审出市级施工工法20项,获评省级施工工法2项。四是大力落实节能减排举措。坚持把建筑节能措施执行作为工程监督验收的重点,将建筑节能设计变更界定为重大设计变更,要求必须由施工图审查机构重新审查,促进了各项建筑节能措施的落实。今年7月,联合加拿大驻沪总领事馆、加拿大房屋署,成功举办了“加拿大建筑节能创新技术研讨会”, 在引进国际先进节能建筑技术和产品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此外,作为建设部试点城市,我市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运能统计工作也走在全省前列,年内已完成683个单位、2097栋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统计工作,为今后开展建筑节能管理工作取得了较为全面的第一手资料。
(七)作风建设取得良好进展
一是认真抓好“评议机关”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对反馈给我局的132条意见建议,专题研究,筛选分类,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限期整改到位。年内,按照全市“放、减、控、改、创”的要求,下放审批事项3项,减半征收重点工程定额测定费,取消对施工企业按营业收入计取的建筑业管理费,对审批、服务的20多个事项,经整改缩减办理时限166个工作日,承诺时限压缩达45%,并对63个事项的办事流程进行了优化。
二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本着简便易行、方便群众和有利于监督的原则,充分利用各办事窗口、网站、《廉政之窗》专栏、12319城建服务热线以及《政务公示手册》等服务平台和载体,拓宽服务内容,改善服务方式,实行“资讯互动”。同时,定期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在市星级企业、重点项目企业、省级以上开发园区、乡镇街道等设立局作风建设联系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明查暗访等办法,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各项工作水平的提升。
三是切实抓好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和信访工作。2007年共承办人大建议51件,政协提案71件,年内已全部办结。办理过程中,坚持与代表、委员进行多渠道沟通,坚持主动上门,进一步征求建议意见,解释答复问题,促进了办理工作深入开展。信访工作坚持以严格落实责任制为抓手,切实加强重点问题矛盾纠纷的排查调解力度,年内共受理来信289件,接待来访112批725人次,办结率98%;处理网上信箱2558件、市长公开电话80个,办结率100%,取得了良好成效。
四是优化服务,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成立重点工程推进服务领导小组,加强了对体育会展中心、大剧院、菜市场改造以及重点工业项目、重点商业项目等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坚持到施工现场协调解决相关困难和矛盾。对重点工程项目实行提前开工登记管理,在立项、土地、规划、环评和消防等条件基本具备的前提下,派遣质量和安全监督部门提前介入,跟踪服务,确保了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五是进一步加强施工许可管理“一站式”服务建设。服务平台延伸到省级经济开发区,实行一门受理,一票结算,一次办结,为加快外资利用、加大民资投入、加速园区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政务环境,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此外,建管处在服务窗口进一步优化落实限时服务、延时服务和预约服务制度,为办事人员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档案馆加大对工程档案建设的指导服务,获得了较好评价。12319热线年内共接受群众咨询、投诉、建议、举报等各类信息3万余条,受理率100%,及时回复率100%,办结率为99%,充分发挥了为民服务绿色通道作用。
(八)“三个文明”建设协调推进
理论武装工作全面加强。坚持以各级中心组学习为重点,认真开展党的十七大等重要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深化了全局干部职工对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全面小康新常州的思想认识。领导班子建设不断优化。突出抓好“一把手”的选配,年内对3个局机关职能处室和7个局属单位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提拔交流了11名正职领导干部。加大年轻干部选拔使用力度,年内提拔使用交流年轻干部20多名。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入。廉政文化建设、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商业贿赂治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主题创建活动扎实开展。 “满意在建设”创建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和谐单位”创建活动、“好班子”创建活动、企业文化“深化年”活动、“党员进老区,万人帮万户”活动等成效明显,受到广泛好评。老干部工作不断加强。认真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扎实推进“老干新枝”活动,鼓励引导老干部发挥余热,取得了较好成绩。“平安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在连续三年获得市“平安创建”先进单位的基础上,围绕平安工地、平安企业、平安拆迁,采取扎实措施,深化活动内容,不断细化考核,确保了建设一方平安。宣教工作成效明显。宣传报道紧紧围绕建设中心工作,突出公交优先、重点工程建设方面的宣传报道,塑造了良好的建设形象。建设职工教育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年内完成各类培训近1.6万人次,培养新技师100人,建设局被推荐为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单位。“党建带三建”工作取得新的成绩。注重对工建、团建、妇建工作的落实,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女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各类岗位练兵,重点工程劳动竞赛,技能大赛,厂务公开,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等活动有声有色。
2007年,城市建设工作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良好成绩。2008年,城建工作又将掀起新一轮建设热潮,我们所要承担的任务将更加繁重,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为防止经济发展由过快转向过热,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将进一步从紧,城建资金筹集所面临的压力和困难将进一步加大;对照创建国家生态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要求仍有不少的差距;市区道路交通矛盾仍然很突出。此外,在城市文化特色的打造上、在公用事业的发展上、在机关作风建设上、在建设人才的培养上等诸多方面,我们离常州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市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和正确对待当前城市建设工作中面临的形势和困难,充分发扬开拓进取、创新进取、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在攻坚克难中推进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