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常州市优质水稻创高产竞赛活动实施意见 各辖市、区农林局: 近三年来,我市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深入开展了水稻创高产竞赛活动,提高了全市水稻生产技术应用水平,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也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农技推广队伍。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推进“高产水稻普及化”,不断提升科技进步和服务水平,不折不扣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经市政府领导同意,决定在全市开展优质水稻创高产竞赛活动,实施意见如下: 一、总体目标 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优质稻米工程、水稻良种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和重大实用技术推广项目为手段,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良种良法配套,示范典型带动,努力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具体目标如下: (一)产量指标:在水稻新品种推广示范区中,建设优质高产千亩示范基地,其中中心示范方100亩,亩产目标700公斤以上。 (二)品质标准:展示由我市选育的米质达国标三级以上的“武粳15号”等优质水稻新品种。 (三)技术内容:主推机插秧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包括制作通气式秧田、全程覆盖无纺布和纺虫网、使用营养土和壮秧剂等机插秧标准化壮秧培育技术,以群体质量栽培为主体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主体的精确定量施肥技术,以秸秆全量还田、稻鸭共作技术等为主体的改善生态环境的农作技术,以重大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为主体的统防统治技术等,形成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技术体系。 二、组织与申报 (一)组织工作 市农林局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具体负责全市竞赛活动的组织工作,制定竞赛活动方案,接受申报,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验收、评比、奖励等活动;各辖市、区农林局由作栽站(农服中心、推广中心)具体负责竞赛活动的组织工作。参赛分两个类型:一是优质水稻创高产竞赛,以辖市、区农林局为单位参赛,设组织服务奖;二是优质水稻超高产丰产方竞赛,以乡镇农林技术推广站(农业综合服务站)为单位参赛,设等级奖。 (二)申报要求 1、以辖市、区农林局为单位的优质水稻创高产竞赛,由各辖市、区农林局提出书面申请。要求组建行政、技术两套班子,有详细的竞赛方案,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示范推广力度大,技术到位率、覆盖率高,抗灾应变措施落实好,特别是在良种推广和病虫防治上要做到工作无失误。 2、以乡镇农林技术推广站(农业综合服务站)为单位的优质水稻超高产丰产方竞赛,由各辖市区农林局负责落实,乡镇农林技术推广站填写参赛申报表。申报名额分配如下:武进区、金坛市、溧阳市各报3个,新北区报2个,天宁、钟楼、戚区酌情申报参加。要求做到三点:一是领导要重视。党、政分管领导挂帅,农业部门挂钩,建班子,竖牌子。二是规划要合理。丰产方地址选择必须交通方便,利于考察观摩;集中连片,土地平整,格田成方,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中心方面积100亩以上,示范辐射面积1000亩以上。三是服务要配套。参赛方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技术指导班子,有技术依托单位。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品种布局(方内品种不插花)、统一栽插方式(机插稻)、统一栽培管理、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草防治。确保各项关键性增产措施落实到位,示范带动作用强。有详实的田间记载资料和总结。 3、申报时间:2007年4月底之前,将申请书和申报表报常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备案,过期不报的不予参赛。 (三)验收办法 1、优质水稻创高产竞赛。以市下达的面积、单产、总产指标为基数,以市统计局数据为评比依据,实行百分考核,其中面积占30分、单产占40分、总产占30分,每增减1%,相应增减1分。 2、优质水稻超高产丰产方竞赛。在水稻收获前20天,由各辖市、区农林局组织初验,并将初验结果报常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由常州市农林局组织专家复验,以市级验收结果为评比主要依据。 3、市农林局于水稻栽插结束、水稻生长中期和水稻收获前组织优质水稻超高产丰产方考察观摩活动,并根据平时考察情况、最终验收结果及形成的书面总结材料等,由市竞赛评审委员会综合评定等级。 三、 奖励办法 (一)优质水稻创高产竞赛组织指导奖:根据水稻面积、单产、总产完成实绩百分考核结果,按总分排名次,给予表彰奖励。总分低于95分的不予表彰奖励。 (二)优质水稻超高产丰产方竞赛奖:按市级验收和综合评定结果,设一、二、三等奖,予以表彰奖励。结合稻鸭共作、秸秆全量还田的竞赛方可优先考虑等次。 附表:1、常州市优质水稻创高产竞赛申报表 2、常州市优质水稻创高产竞赛验收申请表。 二○○七年三月十三日 主题词:水稻高产 竞赛 实施意见 常州市农林局办公室 2007年3月15日印发 打字:张婷 校对:金军 共印15份 附表1: 常州市优质水稻创高产竞赛申报表 申报单位(盖章): 参赛地点 | | 参赛面积(亩) | | 参赛品种 | | 栽插方式 | | 播种期 | | 栽插期 | | 挂帅领导 | | 技术负责人 | | 产量目标 | 每亩有效穗 | 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