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常州市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
索 引 号:014109859/2005-00036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常州市农林局
生成日期:2005-01-01 公开日期:2008-03-26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到2010年,基本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形成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科技化生产格局,建成具有区域性优势、地方性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畜牧产业。
常州市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

常州市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

(2005年—2010)

 

 在长三角经济日趋一体化、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为了在新一轮高速发展中能抢占先机、争取主动,我市根据自身的区域条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于2003年制订了《常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确定了农业区域布局,明确了农业主导和优势产业,指出了发展措施,为我市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指明了方向。在总体规划中,畜牧业被确定为常州市农业产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在积极推进常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调整畜牧业区域布局、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培育畜牧业特色、提升发展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是亟待探索的重大课题。常州市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的研究和编制,正是适应这个要求的具体努力和行动。

一、畜牧业发展基础、优势、存在问题和机遇

()发展基础

常州市行政区划面积4375平方公里,辖金坛、溧阳两个县级市及武进区、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戚墅堰区等两市五区,总人口346万人,农业人口185万人,务农劳动力46万人,其中畜牧业劳动力5万人。近年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富在农民、强在农村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努力构筑我市畜牧业发展的优势,全市畜牧业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

2003年,全市实现畜牧业产值16.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8.09 %2004年全市出栏生猪97.81万头,其中三元杂交优质猪44.83万头;出栏家禽2005.69万羽,其中优质草鸡933.24万羽,鹅148.1万羽;牛奶产量9880.68吨。2004年末,全市生猪存栏55.51万头,母猪存栏3.79万头,其中二元优质母猪2.08万头;存栏家禽707.07万羽,其中优质草鸡387.5万羽,鹅49.86万羽;奶牛存栏3740头。

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水平逐年提高。2004年,全市有各类养殖专业大户3000多户,万头猪场5个。全市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有61户、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50%,家禽年出栏10000羽以上的有113 户,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65%

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稳步推进。全市拥有3只畜禽类绿色食品、15只无公害畜产品和35个畜禽无公害产品基地,其中春晖牌牛奶、红梅牌牛奶、尊龙牌酱鸭已获绿色食品标识,畜牧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创建出“雪山草鸡”等20多个市级以上名优品牌。

       畜牧业良种繁育体系日趋健全。近年来,我市始终注重畜禽品种的改良更新工作,建成了优质外三元猪、苏太猪、优质鸡、高产奶牛等一批良种繁育基地。2004年全市共引进优质苏太母猪500多头,繁殖优质外二元种猪2万头,生产优质鸡1200多万羽,引进高产良种奶牛286头。全市高产优质奶牛人工授精率已达100%,优质二元、三元杂交猪饲养比重达90%,优质草鸡饲养比重近50%

       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喜人。全市现有76个乡镇动物防疫机构,在编畜牧兽医工作人员407人,担负起全市动物防疫、畜禽检疫及畜牧生产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密度常年均在90%以上,动物产地检疫覆盖面达100%。立华畜禽有限公司、康乐农牧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畜牧企业引进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全市形成了以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为主体、畜牧企业科技人员为重要补充的畜牧科技服务队伍。

畜牧业信息服务体系得到加强。按照科学规划、协同推进、注重实效、开拓创新的原则,我市加快了构筑现代化的畜牧业信息体系的步伐,建成了市、辖市(区)、乡镇三级联网的信息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农产品市场、龙头企业、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上网工程,建立了上联下挂的信息网,进一步推动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

畜牧业投资方兴未艾。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浪潮的挑战,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中国加入WTO的机遇,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强化服务措施,全市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新局面,吸引了一批有识之士投资畜牧业,涌现出立华畜禽有限公司、武进现代畜牧有限公司、永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金谷牧业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投资兴业的典型。

()畜牧业发展的优势

一是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常州地处长三角核心位置,境内有沪宁、宁杭、锡宜、常澄、扬溧等高速公路,104312国道贯穿全境,有沪宁和新长铁路等主干公路和铁路沟通市内和区际联系;北依长江,中有京杭大运河,南临太湖,水运便利。陆路二小时经济圈可覆盖长三角主要大中城市,陆路三小时经济圈可以覆盖长三角绝大部分区域,到上海只需要2个小时,相当于上海的郊区。优越的区位条件使常州成为华东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和全国重要的农产品集散中心之一。对于以鲜活产品为主的畜牧业来说,常州在长三角中的区位优势相当明显。

二是资源环境条件优越。常州地处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自然条件优越,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雨量丰沛,气候宜人,土地类别多样,土壤肥沃,生物种类繁多,生物适生条件优越。常州市区域内地形以平原圩区为主,山水兼备,拥有240万亩耕地,180万亩丘陵,109万亩水面,是长三角地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特别是金坛、溧阳境内的低山丘陵地势平缓,植被覆盖率高,水土质量优良,人口密度较低,动物防疫条件得天独厚,将有利于畜牧业商品化生产。在国家实施严格耕地保护政策的形势下,利用丘陵山地大力发展畜牧业,不但不受国家耕地保护政策的制约,而且能够带动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丘陵山区经济发展,促进丘陵山区农民发家致富,是利民富民的重要举措。

三是畜牧产业发展基础雄厚。经多年发展,常州畜牧业已形成优质生猪、优质鸡、草食畜禽等优势产业;形成了涵盖广、水平高、带动强的畜产品加工体系,拥有规模较大的禽、肉、乳畜产品加工企业20多家;建成了以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横山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苏浙皖边界市场等农产品批发和交易市场为龙头的多层次组合的畜禽产品流通体系。总体而言,我市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规模养殖水平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

四是品种品牌优势。我市畜牧业产业体系门类齐全、养殖品种繁多,拥有列入地方良种品种志的国宝二花脸猪、米猪、红灯笼猪、溧阳鸡等诸多优良畜禽品种,育成了蜚声大江南北的雪山鸡,形成了涵盖畜禽育种、养殖、畜禽产品加工的产业格局,同时畜牧业品牌建设了得到了明显成效,建成了立华畜禽有限公司、康乐农牧有限公司、红梅乳业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畜牧业养殖加工企业,创造出众多国家级、省、市级名优畜禽产品和品牌,在长三角区域市场乃至在国内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五是四畜牧业投入品资源丰富。全市共有饲料企业 52个,初步形成了以配合饲料生产为主,兼产年生产各类畜禽养殖饲料近40万吨,年产值12亿元;有兽药生产企业19个,产品覆盖针、水、片、散、粉五大系列250多个品种,年产值3亿元,是全省生产总量最大的地级市,能够满足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存在问题和机遇

近年来,虽然我市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还面临着下列五方面压力的严峻挑战:

一是产业布局的压力。根据《常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目前我市的畜牧业多集中在养殖控制区、适度控养区的城市近郊,而规划为适宜发展区的金坛、溧阳丘陵山区畜牧业基础仍然较为薄弱,因此我市畜牧业面临着生产布局重新调整的巨大压力。

二是市场竞争的压力。长三角地区自然环境相近,农业产业结构雷同度较高,主导产品具有相似,市场需求结构相近,因此区域内产业竞争相当激烈。尽管常州畜牧产业已取得了较快较好的发展,但尚无显著特色和著名品牌,市场竞争力尚不够强,如何在接轨上海等长三角中高端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还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三是发展空间的压力。随着常州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工业园区及商品房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农业及畜牧业土地产出的比较效益远小于工业,所以在强调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及第三产业等大环境的影响下,农业用地面积是一减再减,工业发达乡镇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畜牧业持限制发展态度,导致畜牧生产逐年萎缩,畜牧业发展空间日益受限。

四是动物防疫的压力。目前,常州市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取得了显著性成效,免疫密度和质量明显提高,杜绝了原发性重大动物疫病疫情的发生。但是,全市生猪定点屠宰场点众多,总数达124个,且设施极其简陋,屠宰方式落后,仍为“一把刀、一口锅”原始落后的手工作坊式屠宰,生产场地拥挤,灯光昏暗,秩序混乱,难以实施有效检疫,难以实施有效监管,存在着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疫情的隐患。

五是防疫体系生存的压力。近年来,虽然全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得到了加强,但随着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兽药、饲料经营、动物诊疗市场的不断放开,广大动物防疫人员面临着业务性收入逐年减少,加之财政投入有限,因此,广大动物防疫人员待遇偏低,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全市动物防疫体系面临着生存的压力。

但是,压力与机遇并存,在新的历史时期,常州畜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是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产品需求持续攀升。长三角地区现有人口大约8000万,因经济发达、就业机会众多,长三角地区吸收国内外大量人口前来就业、创业、定居,城市化进程快速,人口集聚效应日益增强,人口数量呈现出持续性增长的态势,对畜产品的需求必将呈现出硬性增长,这就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是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膳食优化需求增长。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内存潜质最佳、发展前景最被看好的首位经济核心区,人均收入较高,平均已达到3000美元。动物性食品消费在人民群众日常膳食结构中仍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以上海为领头羊的都市圈对畜禽产品的需求必将呈现持续性增长,为畜牧业及其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三是从业主体结构变化,规模生产空间扩大。随着规模化畜牧业的快速成长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传统的千家万户的散养畜牧业将迅速萎缩,必然为规模化、专业化畜牧业的发展腾出了市场空间,促进了规模化养殖总量的扩大,将进一步促进我市规模化、专业化现代畜牧业的成长发展。

四是食品安全要求趋严,时代契机非常有利。随着人民群众对食品质量卫生安全的日益重视,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迫切需要生产规范、加工科学、质量安全卫生有保证的畜禽产品,这就为我市高质量的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时代契机。

五是大城市畜牧业外迁,亟需外来供应渠道。近年来上海、杭州、苏州等长三角大都市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业逐步萎缩,畜牧业呈现出外迁发展的趋势,引起本地畜禽产品自给能力下降,亟需寻求外来畜禽产品供应渠道,常州畜牧业以优越的区位优势、优质的畜禽产品、良好的市场声誉接轨上海等长三角大都市,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

按照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常州市建设特大型城市的框架下,紧紧抓住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重大历史机遇,立足常州畜牧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经济、生态、社会)为中心,科技为支撑,实施畜牧业区域布局、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的战略性调整,发展优势畜禽生产,并进一步拓展产业功能,培育建设强势畜牧业生产、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加速推进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建设,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切实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加快我市朝着畜牧业强市的发展目标迈进。

 ()总体目标

2010年,基本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形成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科技化生产格局,建成具有区域性优势、地方性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畜牧产业。

主要任务指标:

1、畜牧业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25%以上。主要畜禽养殖总量稳步增加,到2010年生猪存栏70万头,年出栏优质生猪110万头;优质家禽存栏1200万羽,年出栏3000万羽;奶牛存栏8000头,牛奶产量达到4万吨。

2、实现畜牧业生产布局的区域化,建立生产相对集中的生猪产业带、优质鸡产业带、优质肉鹅产业带、奶牛产业带等四个畜牧业产业条带。

3、实现畜牧业生产的规模化,实现由大群体、小规模到小群体、大规模生产主体的转变,形成以畜牧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为主体的畜牧业主体结构,生猪规模化生产水平达到80%、家禽规模化养殖水平达到90%

4、实现畜牧业生产的标准化,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5、实现畜牧业生产的产业化,畜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

6、实现畜牧业生产的生态化,实现种、养、加、销有效衔接和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7、实现畜牧业生产的科技化,建成以畜牧兽医服务体系、畜牧业企业和专业协会为主体的多元化畜牧生产科技服务体系,推广应用新型适用养殖科技。

三、优化区域布局,明确产业重点

()区域布局

畜牧业发展区域布局遵循有进有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控制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在总体布局上,分为三个区域:

一是控制养殖区。包括常武中心城区、金坛、溧阳两市城区外围1-2公里区域,主要中心城镇外围0.5-1公里区域,以及长荡湖、鬲湖、太湖及其主干河道沿岸1-2公里区域。逐步淘汰关闭达不到国家废弃物排放标准的所有养殖场,逐步降低畜禽养殖密度和总量,实现环境安全。

二是适度养殖区。主要包括白塔、指前、别桥、埭头一线以东,控制养殖区以南地区。除建设优质畜禽种源基地外,原则上本区不再建设新的畜禽养殖项目,畜牧业生产发展以存量改造为主,逐步淘汰散户的生猪养殖,适度发展优质草食畜禽养殖。

三是发展养殖区。指适度养殖区以西及以南地区,以金坛、溧阳两辖市西部低山丘陵地区为主体,本区畜牧生产资源丰富、动物防疫条件得天独厚,畜牧生产潜力巨大,应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大力发展畜牧养殖项目,重点发展设施生态养猪业、优质家禽养殖业、草食畜禽养殖业,并积极承接市内及市外高水平畜牧业项目的转移。

在区域布局上,注重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合理配套,加大畜牧生产废弃物还田利用比例,形成生态循环链,提高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在畜牧业产业区域化布局上,主要形成四个产业带。生猪产业带主要以金坛西部建昌镇、直溪镇、茅麓镇、薛埠镇、朱林镇等五个乡镇为主,形成年出栏优质瘦肉型商品猪80万头的生产能力;优质鸡产业带主要以金坛市河头镇、尧塘镇、水北镇、儒林镇、溧阳市戴埠镇、横涧镇、天目湖镇、武进区奔牛镇、夏溪镇、前黄镇、新北区孟河镇、西夏墅镇、罗溪镇等乡镇为主,形成年出栏优质商品鸡3000万羽的规模;优质肉鹅产业带主要以溧阳西部竹箦镇、上兴镇、南渡镇、上沛镇、社渚镇为主,形成年出栏优质肉鹅400万只的商品化养鹅基地;奶牛产业带主要布局在溧阳市社渚镇、上兴镇、上沛镇、武进区芙蓉镇、焦溪镇、新北区江心洲等地区,形成8000头奶牛养殖规模。

()产业重点

产业发展思路:提高生猪生产,扩大优质家禽生产,大力发展奶牛生产,强化畜禽种质资源建设,提升畜产品深加工能力和水平,注重产业发展与环境承载相适应,做长做粗产业链。

1、生猪产业:在稳定生猪存栏总量的基础上,以规模增数量,以质量增效益,进一步提高生猪生产水平。大力推进生猪品种改良,在品质上提高、在品种结构上优化;紧密依托康乐农牧有限公司、永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金谷牧业有限公司、高新牧业有限公司等一批规模大、水平高、技术强的养猪龙头企业,建设优质猪种质资源和瘦肉型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重点将金坛建设成为区域性优质商品猪生产中心,发展设施养猪业,积极推进生猪产业化经营,提高生猪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同时,积极做好承接上海生猪产业转移。

2、优质家禽产业:在优质鸡生产上,主要是依托立华畜禽有限公司建立雪山鸡育种繁殖中心,加快选种选育步伐,健全品种繁育体系,加大品种推广力度,扩大“雪山鸡”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优质鸡种苗市场占有份额,同时进行经营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公司+合作社+农户”运行机制,探索实施养殖小区规模化养殖模式,扩大雪山鸡的养殖覆盖面和饲养总量,力争到规划期末发展加盟农户500户,年出栏“雪山鸡”2500万羽,使雪山鸡成为华东地区生产规模最大的优质鸡品种,建成以立华畜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优质鸡产业集群。同时,加快溧阳鸡品种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步伐,走“保护+开发+利用”的发展路子,尽快形成产业化生产格局,扩大溧阳鸡保种核心群,达到2万套规模,年出栏商品鸡200万羽,形成雪山鸡和溧阳鸡并驾齐驱、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有效拉动地方特色优质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依托天目湖畜禽制品有限公司延伸产业链,进军郎德鹅、太湖鹅、隆昌鹅繁育、养殖领域,充分发挥公司市场组织优势,实施订单农业,发展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发展种草养鹅,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优质肉鹅生产能力。

3、奶牛产业:坚持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发展思路,实施良种工程,建立健全良种奶牛繁育推广体系,推进奶牛养殖小区建设,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头均产奶量,提升乳品加工水平。在奶牛产业发展上坚持多措并举的方针,一是要继续鼓励现有奶牛养殖场()积极扩大生产规模,并鼓励三资投入兴建奶牛养殖小区;二是要鼓励红梅乳业、现代畜牧有限公司大胆走出常州,并购外地奶牛场,实行“两头在内、中间在外”或“一头在内、一头在外,中间在外”的生产模式,发展企业,拓展市场,壮大产业;三是要充分利用上海、杭州、苏州等大都市奶牛业外迁的机遇,积极寻求与实力雄厚的乳业集团联姻,引入资本、优良品种、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技术和装备,建设规模化、现代化的奶牛养殖基地及养殖小区,实现常州奶牛业的跨越式发展。规划期内预期实现奶牛存栏总量翻一番,建成千头以上基地场4个,百头以上养殖小区20个,奶牛产业带奶牛存栏规模达到6000头。

4、特种畜禽产业:在特种畜禽养殖业发展上,规划期内拟重点支持江南鸽业有限公司、寿桃兔业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建设,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产品深加工水平,提升品牌,进一步占领市场。

5、畜禽产品加工业:在畜禽产品加工体系建设上,重点培育好太太食品有限公司、尊龙食品有限公司、中意食品有限公司、天目湖畜禽制品有限公司、万得福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起点高、外向型的龙头企业,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领农户,形成区域化养殖、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现代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的新格局。

四、推进产业化经营,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

积极推进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和发展,既是加快常州畜牧业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档次、培育优势产业产品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措施,也是常州畜牧业能否走出常州、接轨上海等长三角中高端市场并在区域竞争中赢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常州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尤其是优质鸡产业化经营已具有相当水平,因此,在规划期内,必须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上下真功夫,再接再厉,在培育畜牧龙头企业、畜牧经济组织和建设畜牧业生产加工流通体系等三个方面重点推进、重点突破,进一步提升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培育畜牧业龙头企业。具有强大带动作用和核心竞争力的畜牧龙头企业,是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带动相关生产和经营有序高效运作的“火车头”。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导向,本着“求精求强不求多”的原则,突破部门、所有制和地域的限制,在畜牧各产业和主导产品方向上,精心组织,精心培育或引进一批畜牧业养殖加工龙头企业。规划期内要进一步放大立华畜禽有限公司在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上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产业辐射,力求在生猪养殖、屠宰加工、肉鹅养殖、奶牛养殖及乳品加工等产业培育或引进1-2个起点高、规模大、外向化、带动强、富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为其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使其发展壮大成为引领相关产业和产品发展的领头羊,带动相关产业和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同时,鼓励通过引进三资、培育主体,整合资源、组装主体,提高大户、改造主体,搞好改制、创新主体的方式发展各种类型的畜牧企业,以形成各主要产业和主导产品生产的企业集群,优先和重点扶持以畜禽育种、畜禽产品加工为核心,养殖、加工、贸易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加快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培育畜牧业经济组织。在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以单个农户为单位的超小型养殖主体的存在,导致畜牧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从而导致生产成本高、技术含量不高、信息量不足、竞争力弱等问题,往往成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中的瓶颈。为此,在规划期内要加快畜牧业的组织创新,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鼓励和扶持养殖场户在自愿的基础上结成专业型经济合作组织,规划期内拟重点建设生猪行业协会、鹅业协会、特种畜禽协会、畜产品加工协会、饲料兽药协会,完善和发展家禽协会、奶牛协会等七大行业协会,有效提高畜牧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扩大基本生产单位规模,从而有利于解决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养殖户的被动和弱势地位问题,为养殖户争取合理的利益分配,也有利于龙头企业依据市场需求对畜牧生产进行的合理组织和引导、推行生产标准及相应的技术规程,保障产品质量,降低产业发展组织化的难度和成本。

()建设畜牧业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体系。畜禽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对于提升畜牧产业层次和产业化水平,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常州畜禽产品的流通形式以经纪人推销为主导,企业自主销售及产地市场零星销售为辅,这种模式与常州发展现代畜牧产业、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接轨上海等长三角中高端市场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第一要加强凌家塘农产品批发市场、横山桥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现有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创新交易方式,拓展功能,提升水平;第二要积极引导规模较大、产业化经营水平较高的畜牧企业进入畜禽屠宰加工领域,进行畜禽产品屠宰分割加工,借鉴双汇、雨润模式,创新发展现代畜产品配送和流通体系,打造市场销售终端,建立市场销售网络;第三要进一步加大畜产品分级、保鲜、加工、包装、贮运等实用型技术的研发力度,开发适合于超市销售的肉类分割、分级、预冷保鲜产品、分割冷冻制品和深加工熟制品,大力发展各类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奶类制品、地方特色畜产品和动物营养保健品;第四要积极培育和扶持发展集生产、贸易、加工、配送为一体的衔接产地和销地市场的龙头企业,积极鼓励、推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与大型连锁超市、大城市流通配送企业、大型客户集群结成合作联盟,拓展畜产品直销市场,发展超市连锁经营,拓宽畜产品流通渠道。到2010年,要形成5个在全省有一定影响和带动力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并建成2个以上出口创汇的外向型畜牧龙头企业。

五、依靠科技创新,加强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建设

    质量卫生安全是畜产品的生命,尤其在全社会公众高度关注食品质量卫生安全的大环境下,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建设尤为重要,提升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水平,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产地认证或产品认证和标准化生产,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克敌制胜的重要筹码。为此,必须走以质量兴业、以质量取胜的发展道路,充分利用常州畜牧业生产基础及环境资源优势,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

()积极推进优势畜牧产业的区域化布局和基地化生产。进一步加快畜牧业生产布局向区域化集中,加快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的产地和产品认证的步伐,增加无公害畜产品的品种和产量。到2010年,力争使全市有60%以上的畜产品和基地达到无公害标准。

()加快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进程。积极组织龙头企业、有关单位和部门,在接轨国内外相关行业标准的前提下,加快制订畜产品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加快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物化,并按照无公害畜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规程要求,重点加强对养殖环境、畜禽品种、饲料、饲养、防疫、屠宰加工、检疫、冷藏、运输和销售各环节的全程质量监控,基本实现畜牧业的标准化生产。同时积极组织畜牧企业参加ISO9000ISO14000HACCP等国际运行标准的认证,提高畜牧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

()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大力推广应用现代畜牧业技术和装备,加强和改进畜牧生产的科学管理,改变畜禽生产方式。一方面对传统畜禽饲养设施进行改造,努力改善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提高畜牧业抗御疫病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畜禽生产技术,努力提高科技含量和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强牧科教、产学研结合,重点加强对畜禽高效养殖技术的集成组装和应用、畜产品加工保鲜贮运技术、安全饲料和高效低残兽药等畜牧业投入品生产工艺、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畜禽规模化养殖和环境控制技术、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的基础研究和重大成果的应用推广工作,主动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挂钩,进一步提高研发能力,引入畜牧生产新技术、新装备和专业人才,推进科技兴牧工作,提高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水平,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到2010年,使科技对畜牧业的贡献率达到62%

()严格畜产品市场准入。坚持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正确引导,龙头企业带动,畜牧场积极实施,提高常州畜禽生产技术标准和畜产品市场准入条件,实行畜禽及其产品生产、销售登记备案制度,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检测监测体系,净化畜产品市场,确保食品安全。

六、常州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 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立足资源优势,从深层次上进行畜牧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主动适应上海等中高端市场需要,提高畜牧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向结构调整优化要速度、要效益、要后劲。要大力发展瘦肉型优质生猪、优质鸡、奶牛、肉鹅等畜禽品种,使畜牧业发展与资源结构相适应;要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畜禽养殖品种,提高畜产品质量,使畜牧业与新一轮“菜篮子”工程需求相适应;要大力发展畜禽产品的精深加工,使畜牧业加工结构与市场结构相适应。

进一步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是解决畜牧业增长中的结构性矛盾、缓解畜产品买方市场制约、提高畜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关键。要强化市场的主导作用,抓出一批新的优势产业和增长点,促进畜牧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一是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的原则,大力调整畜牧业内部品种结构。稳定生猪生产,加大品种改良力度,积极扩大优质鸡生产,提升品牌,突出发展草食畜禽。重点是抓好良种工程,鼓励畜牧企业引进优良畜禽品种,加快良种更新换代步伐,进一步完善、提高立华畜禽有限公司雪山鸡繁育中心、现代畜牧有限公司良种奶牛繁育中心、康乐农牧有限公司长白猪繁育中心、永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外二元种猪育种中心等一批企业科研中心,鼓励畜牧龙头企业投资良种工程,实现良种产业化推广。二是调整提高畜产品加工业,做长畜牧产业链。把畜产品加工业摆到重要位置,调整优化现有畜禽产品加工系列、品种,坚持适销对路,重点发展禽加工产品,提高畜牧业的产业附加值,促进畜牧业产加销良性循环。

(二)抓好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以市场和资源为导向,按照《常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布局要求,避免区域性主导产业趋同,把基地建设与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培育、区域经济开发、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科技进步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充分发挥畜牧业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带动、辐射作用,积极鼓励引导多种经济成分投入畜牧业,形成一批高产优质高效、有规模优势和竞争力的示范园区和高产优质高效示范基地。每年建设一批畜牧业精品工程项目,选择有条件的地方,扶持建设高新技术示范园区、高效畜牧业园区、生态畜牧业园区等,推动全市畜牧业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巩固发展金坛瘦肉型优质猪基地、雪山草鸡种苗繁育基地和奶牛生态养殖基地建设。

()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加强畜牧业生态化建设,使产业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在大型养殖场、加工厂抓点示范,培育一批省资源、低污染、高效益的畜牧示范项目,实行种植、养殖合理配套,推行综合利用生态化养殖模式;同时,加强畜禽污染治理的技术攻关,建立一头连养殖场、一头连市场的畜禽粪便专业治理主体,实施“专业化治理、物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的配套建设污染治理利用体系,大力开发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的花卉、苗木、蔬菜、瓜果、茶叶等专用高档复合有机肥,实现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

()提升重大动物疫病疫情防控能力。动物防疫工作是畜牧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要加强动物防疫检疫监督体系建设。进一步充实、调整、提高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力量,提高人员待遇,提高动物防疫工作装备水平,2010年建成设施完善、队伍稳定、功能健全、保障有力的动物防疫检疫监督体系,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动物疫病疫情监测预报体系、重大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动物检疫监督体系。二是切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全面提高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强化畜牧场消毒灭源工作,降低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率,为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防疫环境。三是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进一步做好生猪定点屠宰场规划布局工作,压缩场点数量,发展机械化、集约化生猪定点屠宰场,到2010年形成常州市区(含武进)拥有2-3家、金坛市、溧阳市各1-2家生猪定点屠宰场的格局,完善屠宰场动物防疫设施,强化屠宰检疫管理,生猪屠宰检疫率达到100%

()加强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化畜牧业必须有发达的科技服务体系来支撑,要多渠道增加投入,逐步建立起上下贯通、协调发展、互为补充的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一是要继续加强畜牧兽医体系建设。到2010年使全市76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基本改变面貌,建成基础设施完善、机构队伍稳定、服务功能健全、自我发展能力较强的畜牧业科技服务;二是要鼓励引导畜牧业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走“公司+农户”的路子,积极开展为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使之成为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三是要大力发展行业协会、研究会等多种形式的农民服务组织和经济合作组织,鼓励农民组织起来,走科技、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路子,力争用几年的时间,在畜牧业基地乡镇普遍建立起各具特色的多元化服务体系;四是要发展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产业,引导各类服务组织拓宽服务领域,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指导、加工运销等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逐步实现服务组织网络化、服务内容专业化、系列化,提高畜牧业社会化服务的层次和水平。。

()搞好畜牧业投入品建设。饲料生产方面,要以推进质量安全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增强正昌集团、神龙饲料有限公司、常州大江饲料有限公司、立华畜禽饲料有限公司等饲料生产企业的实力,进一步调整优化饲料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生猪、家禽、水产全价配合饲料,进一步推进叶酸、富马酸、阿斯巴甜等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全面提高饲料工业整体素质;兽药生产方面,以推进实施GMP为抓手,重点发展壮大已通过GMP认证的兽药生产企业,重点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兽药产品,进一步保持我市在全省兽药制造业的领先地位,同时规范兽药生物制品管理,净化市场,严厉打击使用违禁药物。

()加大对畜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畜牧产业是一个弱质产业,一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承受着重大动物疫病暴发流行的潜在威胁,但是畜牧业上承种植业、下启加工业,是维系国民经济发展、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内部物质能源有序循环、丰富人民群众食物构成的不可替代的基础产业。因此,要在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及WTO规则框架内,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一是建立公共财政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扶持政策,对兴建养殖小区、畜禽良种繁育推广、畜禽粪便综合治理等给予补贴;二是对发展畜牧业给予宽松的用地政策、大力支持利用边角地、非基本农田、山地集中建设规模适度的养殖小区,促进畜牧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三是大力支持畜牧业基础设施、对产业发展巨有巨大带动作用的产业化开发项目、对带动产业升级有重要示范带动作用的示范性开发项目,进一步加大对畜牧科技研究推广应用的投入,做到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支持,扶大扶强,而不是洒“毛毛雨”、面面俱到;四是建立和完善畜牧业风险保障体系,采取防范措施,规避畜牧业生产的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

()加大畜牧业招商引资力度。把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紧密结合,进一步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畜牧业对外开放。实行“四个不限”,即:不限规模,大中小项目并举,重点支持引进大公司,发展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不限领域,养殖、加工、流通及高新技术项目并举,在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领域重点支持发展高科技、深加工、现代化的畜产品加工企业;不限形式,外商独资、合资、合作,国有、集体、私营招商引资都支持;不限市场,对外资项目的畜产品销售,彻底放开市场,不搞地方保护和市场垄断,支持外资畜牧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特别鼓励外资畜牧企业把我市的畜产品打入上海等长三角地区中高端市场乃至国际市场。巩固发展现有畜牧业外资项目,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安商富商,实现以商招商。要努力抓住上海等大都市畜牧业外迁的机遇,主动对接,吸引科技先进、资金雄厚、管理先进的大型畜牧企业来常州投资兴业,带动常州畜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要积极实施名牌战略,瞄准国际市场,发挥资源优势,大力提高传统产业和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努力把外向型畜牧业培育成为我市畜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能力和水平。在建设发展畜牧产业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要充分、合理地运用产业发展政策和政府支农资金的导向作用,按规划有效调控和引导畜牧产业的发展。要着力增强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做好产业发展和运行动态的信息监测,及时分析、评估和发布产业运行状况,提供辅助决策支撑系统;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市场、技术、资源配置、产业发展动态、政策、法规等综合信息服务;积极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和组织作用,为开拓域外市场提供综合协调服务;努力营造宽松的产业发展环境和健全的法制环境,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产业发展平台,切实保障畜牧业生产主体的合法权益,提高各主体的生产积极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