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常州市现代渔业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
索 引 号:014109859/2005-00038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常州市农林局
生成日期:2005-01-01 公开日期:2008-03-26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规划到2010年,全市形成长荡湖、滆湖两个主要渔业经济区和太湖、天目湖、天荒湖及沿江城郊四个渔业经济圈的区域化布局。在六个渔业区域内,因地制宜,突出主攻品种,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常州市现代渔业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

 

常州市现代渔业产业发展规划

CHANGZHOUSHI XIANDAI YUYE CHANYE FAZHAN GUIHUA

2005-2010年)

 

 

 

 

 

 

 

 

 

常州市农林局

二○○四年十二月


常州市现代渔业产业发展规划编委会

 

 

     许达观   胡万源

 

     蒋伯丹

 

副主任   何尧平  潘国强  周建立  吴裕铭

 

         马腊平  陈耀炳  周玉庆  王永华  史立人    姜仁良

 

 


  

 

引 言                                     1       五、培育龙头企业,构建产业体系                 18

一、基本条件和产业基础                            1、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18

 1、基本条件                              2       2、努力突破水产品加工业                        19

2、产业基础                               3       3、大力开发休闲渔业                            19

3、机遇和挑战                             5       六、对策与措施                                 20

二、指导思想和产业目标                    7       1、加强对渔业产业的宏观管理和引导              20             

1、指导思想                               7       2、优化投资环境,拓宽投资渠道                  20

2、产业目标                               8       3、转变行政职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21

1)渔业生产区域化                       8       附表:

2)渔业经营产业化                       9       1:常州市渔业生产发展规模规划表

3)渔业功能多元化                       9       2:常州市特种水产重点产品发展规划表

三、优化区域布局,明确产业重点            9       3:常州市现代渔业经济发展水平规划表

1、产业发展的总体框架                     9       4:常州市现代渔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规划指标

2、产业发展的规划指标                     10      附图:

3、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11      1:常州市渔业产业区域布局图

四、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业质量            15      2:常州市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布局图

1、建立良种繁育体系                       15      3: 常州市水产养殖品种图

2、建设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               17

3、组建一支专业技术队伍和渔政执法管理队伍 18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常州渔业产业率先放开,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在一轮又一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和一次又一次“科技兴渔”的实践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整个渔业产业总体上步入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2002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3.478万公顷,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2.04万吨,实现渔业产值(一产产值)20.4亿元,在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中仅次于宁波、苏州,名列第三位。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长三角区域内各个城市都在着手制定农业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以期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获得有利的战略地位和更多的发展机遇。常州农业在努力推进“两个率先”的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把农业发展融入长三角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制定了《常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渔业产业作为未来常州农业产业的一个支柱产业,也应当依据自身的区域条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和农村致富奔小康的目标相结合,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相结合,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做强渔业板块经济,叫响渔业知名品牌,相应制定一个实施性规划,以引导和推动现代渔业产业的发展,这就是制定本规划的背景和目的。

一、基本条件和产业基础

1、基本条件

常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位于北纬31°0932°04′,东经119°08120°12之间。北倚长江天堑,南与安徽省交界,东濒太湖与无锡市相连,西与南京、镇江两市接壤。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她自古就享有“中吴要辅”、“江左名区”之称。

随着常州特大型城市建设的推进,水陆空交通愈益发达,既有历史悠久的水运和铁路,也有连江通海的码头和连接国内大城市的航空港,更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陆路交通二小时经济圈可覆盖整个长三角。这对于以生产鲜活产品的渔业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优越的区位条件。

常州地处中纬度,离海较近,属北亚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4;雨量丰沛,年平均降水量1071.5毫米;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间2047.5小时;无霜期长,年平均227.6天;常年主导风向东南偏东。春夏秋冬,四季分明。这样的气候条件对天然渔业资源的繁衍、生长和养殖生产的发展来说,确是一个良好的生态条件。

常州境内河道纵横交织,池塘星罗棋布。长荡湖、湖、太湖三大天然湖泊镶嵌在广阔的绿色原野上,天目湖、大溪等大中型人工水库展现于西南丘陵山区,贯穿全境的京杭大运河更是支流密布,脉脉相连,形成江河相通,三湖相连的水系网络,呈现出一派水乡泽国的景象。全市水域面积达到9.5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21.7%。在这些水域中,除长江、太湖和一些大型水域主要作为天然捕捞和生态湿地建设外,适宜养殖的水面约4万公顷左右,基本都已开发利用。水域的渔业资源十分丰富,除传统的“四大家鱼”和鲤、鲫、鳊等常规鱼类外,还有著名的“长江三鲜”,“太湖三白”,长荡湖、湖的中华绒螯蟹、青虾和天目湖的鲢鳙鱼以及近些年来引进的鱼、虾、贝、藻新品种,构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群落,为渔业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资源条件。

2、产业基础

1)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提高了渔业产业的经济地位。

2002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3.478万公顷,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2.04万吨,渔业总产值(一产产值)达到20.4亿元,渔业总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7.16%。渔业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整体效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成为农业产业结构中的一个支柱产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提高了渔业产业的经济质量。

一是逐步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在稳定发展常规养殖品种的前提下,名特优新品种开发和推广成为渔业结构调整的重点。2002年全市名特优新品种养殖覆盖面积为2.84万公顷,产量1.67万吨,产值达到11.6亿元,分别占到全市养殖总面积的81.7%,总产量的13.8%,总产值的56.9%。其中中华绒螯蟹、青虾、珍珠、甲鱼和鳜鱼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养殖品种,在结构调整中挑大梁,形成规模化的产业优势。长吻、河、南美白对虾、加州鲈、龟类等驯化和引进新品种也在调整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二是板块经济初步形成,无公害渔业、品牌渔业顺利开展,尤其是湖、长荡湖两大渔区的中华绒螯蟹、青虾、团头鲂、龟鳖和珍珠等特色品种的养殖基地已经初具规模。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和省、市部署,相继建设了一批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截至2003年,通过省级认证的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共有22块面积1.267万公顷,其中武进区4块,0.133万公顷,金坛市13块,0.951万公顷,溧阳市6块,0.183万公顷。同时,还通过认定了21个无公害水产品,主要有“长荡湖”牌中华绒螯蟹、“天旺湖”牌异育银鲫、“天目湖”牌鳙鱼、“嘉绿”牌草鱼等。

三是努力发展二、三产业,提升了产业化经营水平。湖、宣塘桥、上黄等水产品批发市场相继建成,经纪人队伍不断扩大,交易量稳定上升,2002年,交易额达到25亿元,水产品市场在渔业产业化中的龙头地位已经确立。“长青珠宝”远销欧美,“江南”牌银鱼上了日本和东南亚餐桌,“长荡湖”牌中华绒螯蟹在香港、日本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天目湖”牌砂锅鱼头成为国内知名品牌。这些加工和销售企业为推进我市渔业产业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各种类型、规模不等、功能各异的行业或专业协会相继建立,发挥了外联市场内联生产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从而使我市渔业产业组织化程度和经济运行质量逐年提高。

3)产业科技有所进步,提高了渔业产业的科技含量。

“九五”以来,大力实施品种、技术、知识三项更新工程,引进、驯化了长吻、河、黄颡鱼、翘嘴红鮊、鱼骨以及美国鲥鱼、匙吻鲟、白斑狗鱼、高体雅罗鱼、南美白对虾、史氏鲟鳄鱼等新的养殖品种,有的还在试养中,有的已经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先后开展了“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研究”、“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技术”、“青虾池塘主混养技术”、“长吻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和“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等课题的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了中华绒螯蟹、青虾、鳜鱼主混养技术,幼蟹培育技术,团头鲂、异育银鲫和“四大家鱼”良种更新技术;在城郊建立省级渔业科技示范园区,在长荡湖建立了省级中华绒螯蟹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同时还探索了龟鳖、鲟鱼、河等品种的工厂化养殖技术。市、县、乡三级水产技术推广网络,因地制宜建立各级各类示范点、示范基地,培训了一批又一批农(渔)民,促进了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有力推动了面上生产,逐步增加了渔业产业的科技贡献份额。

另外,渔业执法部门依据渔业法律法规,以渔业资源增殖、渔业生产安全和渔业水环境保护为重点,强化监督检查,为渔业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3、机遇和挑战

常州渔业发展取得过辉煌成绩,在池塘高产稳产、大水面渔业开发、特种水产养殖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在当今整个农业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如何抓住发展的历史机遇,适时调整发展战略,确定发展主攻方向,明确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对于常州渔业产业的现代化建设来说,意义十分重要,影响十分深远。这个历史机遇主要表现在:长三角城市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和常州建设特大型城市的具体实施,客观要求包括渔业产业结构在内的整个农业,由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的战略转型,都市农业也是建设现代常州、生态常州的一个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这为现代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性;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对各种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为渔业产业及其产品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和切入机遇,以常州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具备了天时地利的优越条件,为现代渔业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加入WTO将使我国农业在更大范围内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长三角正在成为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区域。常州渔业产业以其环境良好、资源丰富和产业基础坚实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特色,这为参与国际合作,发展创汇农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常州渔业产业向现代渔业发展的转型期,既有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个挑战主要表现在面临着三个方面的压力。

一是市场竞争的压力。长三角地区自然环境相近,产业结构雷同,主导产品有很大相似性,市场需求又有很大的趋同性,因此区域内产业竞争相当激烈。常州渔业产业,特别是特种水产业虽有一定的规模,尚无显著特色和过硬的品牌,市场效应和核心竞争力不强,如何在接轨上海和市场争夺中占据有利的战略地位,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是水域环境的压力。工业发展所产生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城市生活污水和农牧生产产生的过量的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向渔业水域排放,特别是工业废水破坏或削弱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水域的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优质、高效、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处于难以摆脱的困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是科技创新的压力。多年实践表明,渔业产业的新突破,渔业经济的新发展,主要靠新品种的培育推广,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新知识更新武装,也就是靠不断地科技创新。然而,现今渔业产业的科学研究十分薄弱,技术推广和教育培训体系很不健全,广大从事渔业产业的人员科技文化总体素质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这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率先”的总体要求都是极不相称的。这也是发展现代渔业产业所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二、指导思想和产业目标

1、指导思想

新世纪的头十年,正是我国实施“十五”和“十一五”两个五年计划时期,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省、市规划要求,这个时期正是长三角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我市地处江南水乡,天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又有较好的技术经济基础,理应齐身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前列。但就渔业产业来看,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渔业发展的目标,由过去偏重扩大面积追求产量转变为拓展产业内涵,追求经济效益;渔业发展的社会条件,由主要受资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市场信息双重约束,生态环境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渔业发展的方式和动力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因此,在考虑渔业产业发展规划的时候,必须切实处理好产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生产与市场和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在注重质量、保证效益、适应市场和着眼长远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在整个规划期内,渔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两个率先”总目标,抓住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渔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拓展渔业产业功能,做大做强优势水产品生产,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进程,积极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2、产业目标

规划期内,常州渔业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在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渔业现代化,基本建成以渔业生产区域化、渔业经营产业化和渔业功能多元化为主要特点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渔业生产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主要标志是:

1)渔业生产区域化

根据区域特点和发展趋势,进一步调整渔业生产布局,形成以湖、长荡湖两个渔业经济区为主,太湖、天目湖、天荒湖和沿江城郊为辅的六个渔业经济区域,促进优势产业和特色品种向各自的经济圈集中,到2010年基本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

根据渔业水域的环境状况,进一步优化渔业水域的生态环境,到2010年主要水产品生产基地的水环境达到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的质量要求,巩固建设一批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建立主要水产品生产的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

根据渔业科技滞后于生产的实际情况,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和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以及渔业生产设施条件等方面的基本建设,依靠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增加科技对渔业的贡献份额。到2010年渔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左右。

2)渔业经营产业化

用现代产业经营的先进理念和组织模式,来改造传统的渔业经营方式,基本形成以现代渔业企业、专业的行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为龙头或纽带、渔农民为主体的现代渔业产业组织体系,大幅度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到2010年全市几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尤其是品牌产品,基本实现产业化经营。

加快水产品批发市场、经营公司、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设,培育和完善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全面提高渔业生产的市场化程度,大力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创汇的比重。到2010年优势水产品出口创汇达6000万美元。

3)渔业功能多元化

突破传统理念,拓宽渔业发展视野,在提高传统渔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努力突破水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观光旅游、垂钓休闲等新兴渔业,形成传统渔业与新兴渔业齐头并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实现向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和生态效益等多元化服务型渔业经济的转变,实现在更高层次上的可持续发展。

三、优化区域布局,明确产业重点

1、产业发展的总体框架

根据资源条件、市场需求和现有基础,全市渔业产业的总体框架是以“四大家鱼”等常规产品为主的传统产业,产量和效益的增长空间比较有限,应当稳中有降;以名特优新品种为主的主导产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增产增效的潜力,应当做大做强;以生态景观、休闲旅游和精品设施渔业为主的新兴产业,是常州建设现代化生态特大城市的客观需求,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应当积极开发,逐步完善服务功能,创造新的更大的效益。

2、产业发展的规划指标

2010年全市养殖总面积为36000公顷,与2002年基本持平,这里既有低洼稻田养殖改为提水式池塘的增加面积,又有湖泊网围缩减和因建设需要减少的养殖面积,两者相抵达到基本持平。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

13.5万吨,总产值(一产产值)30亿元,总产量比2002年有所增加,总产值增加幅度较大。其中特种水产品生产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到2010年全市特种水产品养殖覆盖面积达到32400公顷,特种水产品产量达到40650吨,产值达到23.2亿元,分别占全市养殖总面积的90%,总产量的30%,总产值的77%。在特种水产养殖业中,中华绒螯蟹、虾类和名贵鱼类作为重点产品,要进一步做强做大。到2010年,中华绒螯蟹养殖产量要达到14000, 产值达到11.2亿元,分别占特种水产的34%48%;虾类产量达到13000吨,产值达到5.2亿元,分别占特种水产的32%22%;名贵鱼类产量达到12000吨,产值4.8亿元,分别占特种水产的30%21%

水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量12万吨,交易额40亿元;以“长荡湖”牌中华绒螯蟹、“江南”牌银鱼、“长青珠宝”为主的水产品出口创汇达到5亿元以上;水产品加工和观光休闲渔业等二、三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全市渔业规模生产与经营的比重达到80%以上;农民来自渔业的人均纯收入达800元以上。

3、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生产基础和渔业经济发展的潜力,规划到2010年,全市形成长荡湖、湖两个主要渔业经济区和太湖、天目湖、天荒湖及沿江城郊四个渔业经济圈的区域化布局。在六个渔业区域内,因地制宜,突出主攻品种,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1)长荡湖渔业经济区

地域范围:长荡湖水域及其金坛、溧阳两市的沿湖乡镇,主要包括儒林、水北、洮西、社头、指前、别桥、埭头、上黄等镇。

渔业经济组织(单位):金坛、溧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长荡湖蟹业协会,长荡湖湖管会,长荡湖水产良种场,上黄、湖头水产品批发市场,各镇的渔技站,规模养殖场,镇村渔业经济合作组织等。

养殖品种:主攻中华绒螯蟹、兼顾青虾和常规鱼类养殖。

创建品牌:“长荡湖”牌中华绒螯蟹

规划指标:养殖面积14000公顷,其中河中华绒螯蟹养殖面积11000公顷

养殖产量29000吨,其中中华绒螯蟹养殖产量11000吨。

养殖产值11亿元,其中中华绒螯蟹养殖产值8.8亿元。

整个长荡湖渔业经济区的面积占全市的38.9%,产量占全市的21.5%,产值占全市的36.7%

   2湖渔业经济区

地域范围:湖水域及其武进区的寨桥、南夏墅、牛塘、农发区、嘉泽、湟里、东安等镇。

渔业经济组织(单位):武进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武进名优水产引繁推广中心、湖水产品批发市场、湖团头鲂良种场、各镇的渔技站和镇村渔业经济合作组织等。

养殖品种:稳定草鱼、异育银鲫、团头鲂等传统品种养殖,重点发展鳜鱼、鱼、鱼等“湖鲜”、“江鲜”名贵鱼类养殖,兼顾虾蟹类及其它特种水产养殖。

创建品牌:“嘉绿”牌草鱼,“黄毛”牌中华绒螯蟹

规划指标:养殖面积7000公顷

养殖产量31500吨,其中传统产品22000吨,名贵鱼类5500吨,其它特水品种产量4000吨。

养殖产值,6.55亿元,其中传统产品1.85亿元,名贵鱼类2.2亿元,其它特水品种2.5亿元.

整个湖渔业经济区(武进部分)的养殖面积占全市的19.4%,产量占全市的23.3%,产值占全市的21.8%。其中名贵鱼类产中占全市的45.8%,产值也占全市的45.8%

(3)太湖渔业经济圈

地域范围:武进区东南部的雪堰、潘家、漕桥、洛阳等乡镇。

渔业经济组织(单位):武进区水产站、太渔业合作社、乡镇渔技站、渔业经济合作组织等。

养殖品种:龟鳖、“太湖三白”、河蚬、珍珠、鳜鱼等。

创建品牌:“江南”牌银鱼

规划指标:养殖面积1500公顷

养殖产量7000

养殖产值1.6亿元

这个渔业经济圈,今后主要发展方向是纳入太湖旅游渡假区的总体规划,大力开展以渔业活动为内容的观光旅游和餐饮垂钓等休闲渔业。

4)天目湖渔业经济圈

地域范围:溧阳南部天目湖、大溪水库及周边的丘陵地区,包括天目湖、周城、社渚、南渡等乡镇。

渔业经济组织(单位):溧阳市水产站、溧阳市天目湖宾馆有限公司、乡镇渔技站和渔业经济合作组织等。

养殖品种:鲢鳙鱼、虾类、鳜鱼

创建品牌:“天目湖”牌沙锅鱼头

规划指标:养殖面积4000公顷

养殖产量12000

养殖产值3亿元

这个渔业经济区今后主要发展方向,要在现有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向有机水产品这一更高层次上前进,到2010年建成1000公顷的有机渔业经济区,逐步提高休闲渔业的经济比重。

5)天荒湖渔业经济圈

地域范围:金坛西北部的天荒湖及其周边地区,主要包括建昌、白塔、朱林等乡镇。

渔业经济组织(单位):金坛市水产站,建昌渔技站,牛蛙协会,有关乡镇的渔技站和渔业经济合作组织等。

养殖品种:青虾、异育银鲫、珍珠、牛蛙。

创建品牌:“天旺湖”牌青虾,“永乐”牌牛蛙

规划指标:养殖面积3000公顷

养殖产量15000

养殖产值2.5亿元

6)沿江及城郊渔业经济圈

地域范围:常州沿江及城郊地区,包括春江、孟河、郑陆、横山桥、芙蓉等乡镇。

渔业经济组织(单位):常州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常州市水产良种引繁中心、常州市三优水产养殖场、常州长青珠宝有限公司、常州宣塘桥水产品交易市场,有关乡镇的渔技站、养殖场。

养殖品种:珍珠、龟鳖以及河、长吻等长江名贵鱼类和国内外引进新品种。

创建品牌:“长青”牌珠宝饰品、“江珍”牌

计划指标:养殖面积2000公顷

养殖产量7000

养殖产值2亿元

这个渔业经济圈,今后主要发展方向,是稳定发展传统特水养殖,养好名贵鱼、开发观赏鱼,引进养殖新品种,大力发展以观光、垂钓、餐饮为一体的休闲渔业。

以上二区四圈渔业面积为31000公顷,占全市的86.1%,渔业产量为10.15万吨,占全市的75.2%,渔业产值为26.65亿元,占全市的88.8%。这其中两湖渔业经济区养殖面积21000公顷,占全市的58.3%,产量6.05万吨,占全市的44.8%,产值17.55亿元,占全市的58.5%。在整个常州渔业产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四、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业质量

多年的实践表明,渔业产业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渔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一个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可以形成一个新的生长点;一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出现一个新产业;一批新人才的成长,可以推动一个地区事业的新发展。因此,进一步提高渔业产业的整体质量,到2010年基本实现渔业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就常州现在渔业基础来说,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建立一个良种繁育体系、形成一套标准化无公害养殖技术和培养一支渔业专业技术队伍和渔政执法管理队伍三个方面。

1、建立良种繁育体系

1)良种类别

提纯复壮传统养殖品种:“四大家鱼”、异育银鲫、团头鲂、中华绒螯蟹、青虾等。

驯化野生种(含已驯化的):长吻、河、翘嘴红、黄颡鱼、鳜鱼、斑鳜、花鱼骨、胭脂鱼等。

引进新品种(含已引进的):美国鲥鱼、匙吻鲟、白斑狗鱼、鳄鱼、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日本锦鲤等观赏鱼类及其它水生动物。

2)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有国家和省制定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的,按照执行,并在执行中完善或提出修订创新意见;没有的,要制定地方规程和标准草案,为生产者提供规范性的技术指导,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资料,为良种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至2010年,要制(修)订各类渔业生产操作规范20项以上。

3)良种引繁体系布局

常州市区:

常州市水产良种引繁中心,繁育对象:以长吻为主的长江名贵鱼类。

武进区:

A、常州市武进名优水产引繁中心,繁育对象:以翘嘴红、鲴类等为主的湖泊经济鱼类。

B湖团头鲂良种场,繁育对象:以团头鲂良种为主的常规鱼类。

C、三优龟鳖繁育场,以收集、保存和繁育各种龟鳖为主。

D、雪堰鱼种场,以更新、繁育四大家鱼良种为主。

金坛市:

A、金坛市水产良种场,繁育对象:以中华绒螯蟹、青虾、黄颡鱼良种选育为主,逐步实施观赏鱼的引进和繁育工程。

B、建昌镇水产养殖场,繁育对象:以异育银鲫和四大家鱼提纯复壮和苗种繁育为主。

C、儒林镇河蟹育种培育基地,繁育对象:以培育良种中华绒螯蟹蟹种为主。

D、奥金(金坛)鳄鱼开发有限公司,以引进和繁育鳄鱼为主。

溧阳市:

A、长荡湖水产良种场,繁育对象:以四大家鱼提纯复壮和鳜鱼繁育为主。

B、溧阳市金泉特种水产场,繁育对象:以繁育鳜鱼、南美白对虾为主。

C、别桥镇科兴水产养殖场,以中华绒螯蟹幼蟹培育为主。

D、溧阳市特种水产繁育场,以翘嘴红、黄颡鱼引繁为主。

2、建设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

1)基地选址和建设规模

基地选址要与区域布局相一致,主要在两个渔业经济区和四个渔业经济圈内。围绕区域内发展的主导品种制定具体的建设规划,并切实组织实施,做到创建、管理、达标三同时。

2002年建成基地7个,5332公顷,2005年将达到27个,14200公顷,2010年规划累计达到28800公顷,占全市养殖总面积的80%以上。其中,溧阳市  10000公顷,金坛市12000公顷,武进区6880公顷。

2)创新养殖技术,保护渔业环境

渔业环境的恶化,除了工业和农业面源等污染外,渔业生产本身也有一定责任。因此在建设无公害养殖基地的过程中应当给予足够注意。对养殖生产的品种搭配、放养密度、饲料投喂、防病治病等各个环节加以改进和创新,形成一套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的新的生态养殖技术,实现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资源的科学搭配合理利用,大力推行农牧和渔业、陆上和水下、生物学和非生物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利用的各种类型的循环经济养殖模式。

3)坚持标准化生产,强化质量监控

国家和省公布的有关渔业环境、技术操作、产品质量等规定标准,是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的主要依据,必须遵照执行,各市(区)在渔业科技园和各个品种无公害养殖试验示范区(点)上总结出的新经验,也应当与时俱进,积极吸收转化为无公害基地的现实生产力。强化质量监控是标准化无公害基地生产、产品销售的重要环节,应当建立相应的质量检测部门。规划到2010年前,在湖、长荡湖两个渔业经济区各建设一个水产品质量检测站,负责产品进入市场前的各项检测。

3、组建一支专业技术队伍和渔政执法管理队伍

为适应现代渔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在现有水产站、渔技站和各行业协会基础上,加大人才引进、培训的力度,形成一支由高级、中级和技工组成的专业技术队伍。规划到2010年,全市各级专业技术人才达到:研究生5-10名,本科大专50-60名,中专生、技工500-1000名。由这样一支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队伍,带领广大养殖户,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来实现渔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

目前,渔业经济的稳步发展更加依赖于渔业行政执法。渔政执法从过去的偏重于捕捞许可管理,逐步渗透到养殖管理、质量管理和渔药管理。必须改善执法条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迅速提高执法水平。一是将市、县(区)渔政机构和人员纳入公务员管理,改变目前“自收自支”性质和执法经费不落实的状况;二是通过强化管理、培训考核等措施建成一支精干高效的渔政执法队伍;三是加强渔政机构内部建设,改善装备,提高执法水平,为渔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五、培育龙头企业,构建产业体系

1、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在主导产品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基地上,推进产业化发展和构建产业体系的关键是培育具有带动作用和核心竞争力龙头企业。根据产业发展规划的导向,本着求精求强不求多,突破所有制和地域局限的原则,培育龙头企业的指导方针是,做大做强以流通贸易为主的大型企业,重点扶持以加工销售为主的大中型企业,鼓励发展以物资、技术和中介服务为主的中小型企业,以形成各主要产区和主导产品的企业集群,加快渔业产业化步伐。

规划到2010年全市水产品大型专业市场3个,年交易总额40亿元;龙头企业15个,年销售总额6亿元;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达到28800公顷;水产品品牌50个,品牌生产比重达80%;新型合作经营组织40个,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80%

2、努力突破水产品加工业

水产品加工是渔业产业发展的一条短腿,长期束缚着渔业发展规模,尤其是以“四大家鱼”为主的传统水产品,生产能力很大,仅靠销售鲜活鱼,市场已经饱和,外运又难以保鲜,更无法实施远程配送。因此,突破水产品加工是渔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规划到2010年水产品加工达到3万吨,占水产品总量的20%以上。加工产品除现有的珍珠外,努力突破传统鱼产品的加工,加大技术和设备引进的力度,重点发展方便食品、速冻食品、老年食品和休闲食品,以满足消费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创建自己的品牌,配送大城市的超市,同时积极开发鳄鱼、鱼等水产品的加工业,增加新的增长点。

3、大力开发休闲渔业

常州地处江南水乡,开发休闲渔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天目湖和太湖湾的旅游开发表明,以水为载体,以鱼文化为内涵的休闲渔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规划到2010年,除进一步完善天目湖和太湖湾旅游区的观鱼、钓鱼和吃鱼的休闲渔业外,还要着重开发湖、长荡湖和沿江三大休闲渔业区。湖以龟鳖和名贵鱼类为主,体现扬帆湖面,湖水煮鱼的休闲情趣。长荡湖以虾蟹为主,体现泛舟水上,持蟹赏菊的文化内涵。沿江以鱼、河为主,体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遍地芦芽短,正是河欲上时”的诗情画意。

六、对策与措施

在目前渔业产业面临许多困难,还处在弱势地位,产业化水平较低,市场竞争能力有限的状况下,要实现规划目标,更加需要政府的宏观引导、政策调控和大力扶持。

1、加强对渔业产业的宏观管理和引导

推进现代渔业产业发展,是常州实现“两个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要站在全局高度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宏观调控,责成相关部门统筹规划,积极配合,有效实施,合力推进现代渔业产业的发展;采取分类指导和重点扶持的方式,按照规划导向,合理引导重大渔业开发项目的布局和立项,加大重点地区重点产业的扶持力度;由于渔业产业的基础比较薄弱,在向现代渔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性转移过程中,还需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良种的引进推广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渔政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2、优化投资环境,拓宽渔业产业投资渠道

要借鉴工业开发区的经验,加大改革开放程度,优化渔业投资环境,大力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来资本投资渔业产业,创办多种形式的现代渔业企业,做大做强企业规模。同时,制定积极的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本地农(渔)民增加对渔业产业的投入,发展新型经济组织和中小型渔业企业,积极参与现代渔业产业的建设发展。

3、转变行政职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为适应现代渔业产业的发展需要,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转换观念转变职能,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切实做好产业发展的动态信息采集工作,并加以分析评估,及时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市场、技术、资源配置、国内外相关产业发展动态、政策、法规等信息服务;切实抓好人才的培育和引进,提升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积极发挥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组织作用,为开拓市场提供综合协调服务;依法行政,贯彻执行“渔业法”和规范渔业生产及渔业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渔业、渔民和渔业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各方的生产积极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