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外经贸系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6年全市外经贸发展情况,研究部署今年全市外经贸工作,努力实现我市开放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代表市外经贸局先作一个发言,最后请韩市长作重要讲话。
去年我市开放型经济实现“十一五”发展良好开局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推动下,全市各级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多变、各种生产资源要素紧缺等诸多不利影响,迎难而上,逆中求进,奋力开拓,全市开放型经济保持了健康平稳发展势头,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我市“十一五”外经贸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开局。
1、开放型经济再上新台阶
外经贸主要指标跃上新的平台,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协议注册外资突破30亿美元,达到32.96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完成年计划的104.6%;实际到帐注册外资突破10亿美元,达到12.51亿美元,同比增长71.1%,完成年计划的100.1%,增幅居沿江八市第一。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达到104.4亿美元,同比增长25.3%,其中自营出口78.9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完成年计划的104.8%。新签外经合同额40695万美元,同比增长56.51%,完成年计划的135.65%;完成营业额26479万美元,同比增长29.36%,完成年计划的132.4%;中方境外投资额4425万美元,居全省第三,增幅列全省第一。
2、利用外资质量水平实现新提升
一是项目单体规模趋大。全市新批的505个外资项目协议注册外资单体规模为547万美元,同比增加63万美元。二是外资大项目取得明显突破。新批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71个,协议注册外资23.78亿美元,占全市的72.2%;3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17个,协议注册外资6.41亿美元,占全市的19.5%;超亿美元和近亿美元项目10个,协议注册外资5亿美元,占全市的15.2%。三是协议外资工商注册率明显提高。全市新增工商登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390家,协议注册外资24亿美元,同比增长88.6%,协议外资工商注册登记率达到了72.8%,其中新北达92%、武进达80.4%、溧阳达79%、钟楼达77.3%。四是以民引外取得明显进展。全市“以民引外”项目293个,项目个数占全市的58%;协议注册外资8.2亿美元,占全市的22.5%,其中天宁达42.2%、钟楼达35.5%、武进达25.9%;实际到帐外资4.26亿美元,占全市的34%,其中天宁达53.44%、金坛达53%、钟楼达42.3%、新北达36%。五是增资扩股和外商缴资势头良好。增资项目227个,增加协议注册外资8.76亿美元,同比增长48.5%,占全市的26.5%,其中增资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31家,增加协议外资7.06亿美元。圣戈班、三菱丽阳、三菱重工、三菱商事、普利司通等5家世界500强企业进行了增资。天合光能、豪爵摩托车、世茂房地产等3个项目增资后,投资总额均突破了1亿美元。实缴外资500万美元以上企业60家,累计7.21亿美元,占全市的57.63%;实缴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27家,实缴外资累计5.11亿美元,占全市的40.85%。六是服务业引资速度加快。服务业协议注册外资12.2亿美元,已占全市的三分之一,达到33.5%;实际到帐外资3.71亿美元,近全市的三成,达到29.6%。新批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服务业项目13个,近亿和超亿美元项目7个,其中世茂房地产项目投资总额达到近2亿美元,成为我市历年来规模最大的服务业项目。另外,新增美国固特异、法国欧尚、德国麦德龙等世界500强企业3家,在我市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41家。
3、对外贸易取得新增长
一是进出口共同发展。外贸出口呈逐月上升的态势,除1月、2月外,其余10个月的月出口额均超过6亿美元,其中7-10月份,月出口额均突破了7亿美元大关,屡创历史新高。2005年进口增幅仅为0.9%,2006年进口增幅则达到了15.5%。二是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同步增长。加工贸易出口21.7亿美元,同比增长25%,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7.6%;一般贸易出口57.1亿美元,同比增长30.3%,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2.4%,占比高出全省39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的快增长和高比重,体现了我市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新的提高。三是出口商品结构日益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显示出较强的增长态势。机电产品出口36.5亿美元,同比增长32.7%,高出全市平均增幅3.8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6.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9亿美元,同比增长49.4%,高出全市平均增幅20.6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3.8%。培育发展了一批特色产业,如太阳能产品、强化地板、电动工具、灯具灯饰等出口势头强劲,成为新的出口增长点。天合光能2006年太阳能产品出口达1.36亿美元,同比增长376%。以横林为主的强化地板出口1.73亿美元,同比增长207%,出口量已占全国地板出口的三分之一多。
4、外经合作得到新拓展
一是境外投资增势强劲。全市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7家,中方投资额4425万美元,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12.2%和13.3%,均居全省第三,中方投资额增幅列全省第一。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在全年新核准的27家境外企业中有25家是民营企业,其中5家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二是投资领域和目标市场拓宽。所涉及的领域包括进出口贸易、加工制造到资源利用、研究开发、资本运作等。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如大娘水饺、老三集团、东华集团、普今照明等都相继在2到3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建点设厂。三是承包工程联动推进。外经企业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又新开辟了赤道几内亚、安哥拉、孟加拉等国的建筑承包市场。全市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千万美元以上项目13个,同比增加6个,合同金额21665万美元,占全市的59.4%,重点项目成为带动对外承包业务发展的支撑力量。常州轨道交通车辆研究中心在承揽斯里兰卡机场项目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正式与斯财政部签订了项目商务合同,合同额达1.56亿美元。大项目还带动了近千万美元的成套设备、建筑机械、建筑材料和成建制项目队伍走出去,充分发挥了对外承包工程综合载体和联动带动作用。
5、园区建设再创新业绩
一是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加大。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74.7亿元,同比增长49.4%。武进高新区全年投入13.73亿元,实现了成倍增长,南区核心区初步建成;溧阳开发区北区启动,全年投入近5亿元;常州高新区出口加工区通过验收,并实施封关运作;常州港录安洲港区一期工程两个多用途码头开工建设;一批标准厂房如常州高新区粤海置业、戚区开发区加州科技港、天宁开发区新动力工业园等相继开工和竣工;另外,去年我市又有1家省级开发区——江苏常州新北工业园区获准设立。二是贡献份额不断提升。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协议注册外资和实际到帐外资分别达到22.62亿美元和9.77亿美元,分别占到全市总额的68.63%、78.1%以上。实现GDP480.1亿元、业务总收入2447.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9.7亿元、自营出口37亿美元,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其中基础设施投入增幅近50%。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自营出口分别占全市总量的31%、42%、47%。三是在全省的排位有所前移。2006年1-11月,10个开发区的各项经济指标在全省的综合排位一直处于上升通道,在全省开发区中逐步确立了应有的地位,常州高新区进入全省开发区前10位,武进高新区进入前20位。
6、招商活动显现新成效
市委、市政府对境内外招商活动高度重视,招商活动的力度和频度前所未有,在全市上下的通力协作和紧密配合下,全年成功举办了六大系列16场招商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结识了大批新客商,获取有效信息300多条,达成意向项目150多个,签约项目100多个。特别是2006中国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期间共有71个项目签约,总投资22.7亿美元,协议外资11.2亿美元,9月份当月全市实际到帐注册外资近1.8亿美元,创历年来单月到帐外资的新高。通过这些富有成效的招商活动为全年利用外资取得全面突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06年,围绕全市外经贸发展目标,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统一思想认识,合力推进招商引资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开放型经济工作特别是利用外资工作。市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常州最大的发展潜力是利用外资和县域经济”。王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继续把突破利用外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高质量、大规模地引进外资,并以此为龙头带动我市开放型经济健康发展”。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利用外资和加快有效投入督查会,招商引资的力度前所未有。为学习南通在利用外资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韩市长率领各辖市区政府、各级外经贸部门及省级以上开发区有关负责同志,赴南通进行了学习参观,并形成了考察报告,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考察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常州跨越式发展的紧迫感,确立了开放型经济特别是利用外资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切实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局工作的首要任务,把外资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使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招商引资的强大合力,为全市利用外资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积极应对宏观形势,加强前瞻性研究
面对国际国内新的形势,各级外经贸部门密切关注,认真分析,积极应对,努力掌握外经贸工作主动权。一是在开发园区建设上,聘请有关专家,与相关部门一起,研究制定了全市开发区《三年发展纲要》和《十一五发展规划》,科学设定各开放区功能定位,明确各开发区产业发展的方向,为全市开发区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二是加强对民营经济国际化的研究。开展了对我市民营经济国际化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实施我市民营经济国际化战略的具体举措。组织100家重点民营企业参加“常州市民营企业国际化战略”讲座,为民营企业了解经济国际化战略、参与合资合作、“走出去”搭建平台。三是在外经贸系统营造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的浓厚氛围。针对当前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强了对外经贸重大问题的分析研究,分别就利用外资、对外贸易、境外投资、口岸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产生了一批有质量的调研文章,并在全市外经贸系统内评选出了优秀调研报告,部分调研成果已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及时提出了提高我市利用外资水平的创新思路和工作举措,为辖市区更有效招商出谋划策,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好评。
3、提升服务效能,创优投资环境
一是完善外经贸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我市外经贸系统内部对信息的捕捉、整合与共享,加强对基层的信息有效服务。不断完善商务网、招商网、外贸管理信息网和OA信息管理网的功能。对商务网进行改版,扩大信息量;OA信息网的用户群已扩大到各省级以上开发区,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二是优化外资项目审批流程。进一步扩大了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的审批事项。外资项目批准证书的发放、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和电子口岸IC卡上网审核等服务事项于2006年10月底进入中心窗口办理,并充实了窗口工作人员。进一步优化了外资项目的审批流程,“窗口”受理外资项目设立的所有审批事项,为投资者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三是加大业务培训指导力度。举办了招商人员业务培训、外资审批业务培训、外贸政策讲座和研讨、“走出去”政策宣讲会、全市开发区规划建设等一系列培训活动近30场次,近千人次,通过培训大力提高外经贸干部队伍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四是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与财政金融部门、上级商务部门沟通协调,为企业争取到各类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充分发挥我市外贸发展基金、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等扶持政策的杠杆和导向作用。加大扶持重点出口企业。如在第100届广交会上,常州仅有的5.5个建材摊位全部给了5家横林地板企业。通过广交会这一平台,横林地板的出口猛增2倍以上。另外,我们还妥善处理了由外地招聘我市劳务人员赴马来西亚和沙特务工而引发的两起恶性劳务事件。
4、依托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加强招商队伍建设
常州市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进一步增加编制,扩充力量,调整职能,完善机制,强化功能建设。加大了对招商人员学习和培训的力度,定期组织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重点抓了新进招商人员、招商骨干和招商引资领军人物等三类人员的培训,选派优秀招商人员赴境外进行招商强化培训以及到商务部、省厅学习锻炼,使招商人员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的需要。以国际投资促进中心为平台,帮助辖市区培训招商人员,并积极输送优秀干部到辖市区、乡镇从事招商工作。
2006年,是我市外经贸发展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全市外经贸战线全体人员创新发展理念,勇于探索、克难攻坚、不断进取,开放型经济取得新跨越、利用外资实现新突破的一年。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外经贸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利用外资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在“苏锡常”板块所占的份额还偏小,项目储备不足,重大制造业项目还偏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的总量不大,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发展较缓慢,服务业利用外资的质量还不高,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主力军的作用还不凸现。开放型经济的规模和水平亟待提高,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