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开放型经济及省级以上开发区 “十一五”发展规划 常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一、“十五”期间我市开放型经济及省级以上开发区发展的成就和问题 “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合同利用外资(2002年起为新口径)95.2亿美元,同口径完成142.7%;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5.7亿美元;累计进出口总额276.7亿美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49.1%;其中自营出口191.9亿美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51.1%;累计外经合同额8.7亿美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91 %;累计外经营业额6.5亿美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66.7%。截止2005年底,我市共有国家级开发区1家,省级开发区9家。2005年全市开发区共实现业务总收入1712.6亿元,协议注册外资17.5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6.8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61.3%和77.6%,自营出口27亿美元,基础设施投入77.2亿元,累计开发面积达93平方公里。 (一)“十五”期间开放型经济及省级以上开发区运行特点 1、利用外资快速增长 一是引资质量不断提升。全市新批三资企业2106家,项目平均规模达到725万美元,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27个,其中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5个。二是引资地区不断扩大。新批外资中,日、韩、欧美、港、台占比分别为4.4%、5.6%、18.2%、31.6%和11%。三是引资领域不断拓展。我市加大了对三产服务业和农业招商的力度,主要涉及农产品加工、城市基础设施、商贸零售、物流配送、房地产业等领域,各大产业引资比例渐趋合理。四是引资产业层次不断提高。IT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资规模逐年扩大,有力促进了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2、园区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软硬环境逐步优化。近年来,各开发区遵循适度举债、超前开发的指导思想,大力度推进硬环境建设,努力打造承接外资项目的优良平台。同时,各开发区也非常注重创优软环境,设立了“外商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在常州高新区、武进高新区实行“零收费”,其他省级开发区推行“扎口收费”,全力营造便捷高效的投资环境。经过积极努力,国家级常州出口加工区于2005年批准设立,为我市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集约开发水平不断提高,特色园区渐成规模。我市各开发区坚持走合理规划、集约开发的道路,结合各地区的产业优势和资源条件,延伸发展产业链,不断提高产业集聚水平,逐步形成我市开发区各具特色、错位发展、良性竞争的发展态势。三是贡献份额逐年提高,龙头地位日益显现。到2005年底省级以上开发区协议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总量的比重上升至61.3%和77.6%;财政贡献度上升至32.1%;实现 GDP和自营出口已分别占全市的25.3%和44%。 3、对外贸易持续发展 一是经营主体明显壮大。全市现有出口实绩企业1861家,比“九五”期末增加1247家。2005年出口额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118家,其中出超亿美元的企业有6家,新科集团年出口4.3亿美元,成为江苏首家跨入全国进出口200强的自营生产企业。二是产品结构逐渐优化。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的比重进一步扩大,2005年底达到50.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也增长到15.6%。三是出口市场进一步拓宽。2005年底出口国别、地区已达186个,在保持美国、欧盟、日韩等传统市场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对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的拓展明显加快。四是贸易方式进一步完善。在一般贸易出口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加工贸易也明显提速,2005年两种贸易方式分别增长36.2%和16.2%。 4、外经合作稳步推进 一是对外承包工程初具规模。目前全市拥有国际工程承包资质企业19家,2005年有9家企业合同额超过1000万美元,9家企业营业额超过1000万美元。二是对外劳务合作稳步发展。目前我市经商务部批准具有外派劳务资格的企业有3家,外派劳务已遍及35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末在外劳务人数为4691人,比“十五”期末计划要求的4000人多691人。三是境外投资方兴未艾。截止2005年底,共批准设立境外投资企业26家,其中非贸易企业12家,非贸易企业中,11家是工业项目。此外,由我市承担实施的两个国家级经援项目,进展情况良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利用外资方面 (1)大项目支撑作用不明显。截止年底,有3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市投资,但所投资的项目大都规模较小,而且也不是该公司的主导产业,产业引领作用较弱。另外,超亿美元的特大型项目明显偏少,尤其是缺少辐射力、带动力强的基地型、龙头型项目,利用外资的持续增长缺乏强有力支撑。 (2)招商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一是产业链招商的力度不够。在目前的招商实践中,我市对自身特色产业优势挖掘不深,研究不透,包装不够,找不准切入点,与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生产体系进行有效对接。二是增资扩股仍需大力提升。2005年我市新批增资项目累计协议外资5.9亿美元,占全市协议利用外资总额的20.6%,大大低于苏州、无锡等周边城市。三是农业和三产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还不高,引资力度有待加强。 (3)招商网络和队伍建设水平不高。有效的招商网络尚未全面形成,不善于借助外力招商,项目信息来源比较匮乏,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对项目信息尤其是大项目信息的获取能力不足。全市招商队伍人数偏少,专业人员不多,综合业务素质不高,培训力度急需加大。 2、开发区建设方面 (1)整体规划缺乏科学性。目前,我市大部分开发园区规划 布局水平较低,缺乏前瞻性的发展眼光和整体性的发展规划。一方面是空间布局和走向不合理,除金坛、溧阳的开发区外,其他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都在距市中心5—10公里的环形圈内,制约了城市中心功能区的扩展空间,成为城市向外拓展的屏障,不少开发区实行“跳跃式”和“零散式”开发,发展框架没有拉开;另一方面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不清晰,园区之间产业布局趋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力度有待加强,行业之间过度分散,造成园区内企业的关联度不大,无法形成产业的有效配套和集聚效应。 (2)发展空间受到严重制约。现有存量土地严重不足,部分开发区目前已陷入无地可用的窘境,调整行政区划又受到农田保护的限制,现有的成片、连片地块少,难以形成接纳大项目的载体平台,空间制约和建设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园区集约开发的水平亟待提高。 (3)功能配套不够完善。常州机场对外开放、常州港一类口岸扩容进展比较缓慢,9个省级开发区尚未建立海关直通点和“电子口岸”,实现“大通关”的目标还任重道远。另外,保税物流中心申报建设,海关、国检延伸设点工作进展不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通关效率,增加了企业商务成本。 3、对外贸易方 (1)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市场竞争力不强。机电、纺织、化工作为我市传统的出口行业,出口额占到全市总量的87.5 %,某些传统产业提升空间较小,对拉动全市出口总量的增幅作用不明显。而附加值较高、前景较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长期在不足15%的低水平上徘徊。 (2)加工贸易比重较小,三资企业出口比重偏低。我市加工贸易发展滞后,加工贸易出口仅占出口总额三分之一,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工贸易对全市外贸出口的巨大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外,三资企业出口比重与周边地区相比依然偏低,到2005年底还不足全市总量的50%。 (3)贸易风险日趋加大,预警机制急需建立。随着我国加入WTO后过渡期的到来,贸易摩擦已进入高发期。一些国家在采取“两反一保”(反倾销、反补贴、特殊保障条款)等贸易保护措施的同时,还加大利用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手段,限制我国商品对其出口。全市外贸出口变数增多,风险加大,企业应对能力较弱,我市不少企业已深受贸易摩擦之害,建立健全外贸预警体系刻不容缓。 4、外经合作方面 (1)政府推进力度不够。目前,政府部门在“走出去”的舆论导向、组织程度上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还不够,推动不力,在项目审批程序、政策扶持、管理服务及评价体系上还不够透明高效、完整完善。 (2)企业“走出去”发展缓慢。一是观念上存在局限性。一些企业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立足长远的忧患意识和战略眼光。二是受自身实力制约。部分企业尽管有向外开拓、“走出去”发展的愿望,但囿于企业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制约,缺乏“走出去”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三是人才资源不足。特别是通外语、懂法律、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 二、“十一五”期间开放型经济及省级以上开发区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调整和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提升开发区建设水平,大力提升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突发事变的能力,大力提升外经贸运行质量,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营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保持开放型经济对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作用。 在开发区建设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坚持以“集约发展、统筹协调、差别竞争”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整合、集聚、提升、提速、扩容”为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快载体建设、完善功能配套、强化招商机制、主攻重大项目、改善投资环境,全面提升开发区建设、管理和开发水平,加快提升新型工业化和经济国际化水平,提升开发区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全面增强开发区综合竞争力。 (二)工作目标 1、利用外资 2006年至2010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在2005年完成额基础上每年递增30%。 2、开发区建设 2006年至2010年,全市开发区业务总收入、财政收入和自营出口在2005年完成额基础上每年递增20%,实际利用外资在2005年完成额基础上每年递增30%;各开发区的单位面积土地的投入强度与产出密度有新的跨越,技术转移与吸收、环境与生态、效率与服务等方面实现新提高。 3、对外贸易 2006年至2010年,全市自营出口在2005年完成额的基础上每年递增20%。 4、外经合作 2006年至2010年,全市新签外经合同额和完成外经营业额在2005年完成额的基础上每年递增10%。 三、“十一五”期间开放型经济及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1、力争在引进旗舰型大项目上有新突破。在“十一五”期间,国际资本和产业将继续向长江三角洲转移,而且大项目和高科技项目将越来越多。投资领域将从传统产业向电子信息、汽车部件、仪器仪表、新材料、生物医药等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要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制造业基础优势,主动出击,抢抓机遇,围绕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及软件、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新型材料等重点产业,全力引进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强的外资大项目,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利用外资水平。 2、力争在引资领域上有新突破。坚持招商引资的多元化、宽领域发展思路,加大地区经济发展后劲。一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利用我市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农业领域的合资合作,推动农业企业化、产业化经营,是做强我市农业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十一五”期间要争取引进一批高技术含量、高产业化程度的“双高”项目,形成一批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示范项目。重点推出溧阳景观农业科技园和武进外向型农业开发区等农业园区的建设。二是加快服务业招商引资步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特别是CEPA协议签订,为服务业利用外资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要抓住服务业逐步放开的契机,根据常州城市定位和发展方向,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加快发展为制造业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完善城市功能配套的三产服务业,以提升城市总体形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投资环境的改善。加快引进国际知名商贸流通企业和著名品牌落户常州;围绕天目湖、恐龙园、太湖湾等旅游规划的实施,加大外资投入比重,加快旅游业利用外资的步伐;积极推进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教育卫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 3、力争在引进先进技术和高层次人才上有新突破。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将吸收更多的外商投资研发机构,作为我市引进外智,持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的长期战略。鼓励外国公司与我市研发机构和企业合作,设立外商投资研发中心,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并对重点合作研发项目提供必要的财政扶持;通过坚持走“引进、创新、跨越”之路,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发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并形成知名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加快培育和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积极参与国际标准互认,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寻求打破贸易壁垒对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促进知识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 (二)大力提升开发园区建设水平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采取“大手笔规划、超前投入、滚动开发、配套跟进”的策略和“先拉框架后填空,大配套一步到位,小配套围绕项目集中进行的模式,采取多种途径,筹措各方资金,推进区内骨干路桥的拓展和区域路网的完善,搞好水、电、气等生产要素配套工程及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确保“七通一平”全面到位,拉开发展框架,实现成片、连片开发,营造承接大项目的平台和载体,形成“筑巢引凤”的良性发展态势。 2、完善园区功能配套建设。一是积极推进“大通关”建设。在条件具备的省级开发区优先建立海关和商检办事处,对规模型进出口企业推行“电子口岸”报关,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做好宣传与服务,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商务成本。二是做好新批出口加工区的规划建设。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在起步阶段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作,并通过专题招商会等形式,加强形象包装和对外宣传,使之成为我市吸收外资和扩大出口的新增长点。三是抓紧做好我市保税物流中心(A型、B型)的申报审批工作,加快录安洲港口建设和国际货运机场开放。 3、坚持产业集聚和集约开发。一是科学打造特色园区。按照“集中、集聚、集约”的原则,编制产业规划和引导政策,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提高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向特色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快推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提高园区集约开发水平,打造园区的品牌和特色。注重产业招商,突出四大主题,即以产业链、高技术、低能耗为主体的制造业,以旅游商贸、现代物流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服务业,以城市和园区配套服务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特色农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二是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加快标准厂房建设,提高现有企业用地集聚度,提升土地资源对经济建设的承载能力,各开发区从自身实际出发,对工业项目的投资强度、产出密度、税收等多方面制定相关的用地标准,通过入区门槛的设置,有效地从源头上把握项目质量,努力提升土地附加值,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1、大力实施出口名牌战略。制定常州出口品牌中长期发展规划,构建全方位出口品牌培育机制。优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出口竞争力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支持更多企业品牌进入商务部“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发挥出口名牌企业示范效应。支持知名品牌企业开发新产品、加快技术更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利用广交会、国际知名展(博)览会等平台,加强我市品牌产品推介,支持知名品牌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向国际品牌延伸。不断强化出口企业品牌意识,积极开展境外商标及专利注册、国际质量标准认证,重点推动轻纺、机械等行业加快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出口品牌产品,力争40%的出口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努力提高自主品牌出口比重。 2、增强外贸出口国际竞争力。促进自主性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综合运用技改贴息、研发资助、标准认证等有效措施,加大对出口重点企业支持和贸易环节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探索建立绿色贸易保障机制,鼓励企业参加ISO9000、ISO14000、SA8000等质量体系、环境体系、社会责任标准认证,减少绿色贸易壁垒。积极申报国家级科技兴贸出口基地,发挥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孵化功能和研发水平,培育自主知识产品出口。探索设立具有比较优势的一般贸易产品出口基地,培育出口新增长点。加快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扩大农产品出口。 3、积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出口。进一步提高我市对外劳务与工程承包等传统优势服务贸易行业的竞争力,鼓励服务贸易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拓展海外市场,提升我市服务贸易出口能力。鼓励外资参与软件开发、跨境外包、物流服务等。依托国家级常州软件园,积极申报建设软件出口基地。大力推进常州机场对外开放、报税物流中心建设等工作,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发展第四方物流、国际货物转口转运等新型业务,逐步形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互支持、互动发展的格局。 (四)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1、增强企业综合实力,提高对外承包工程水平。一是在不断巩固我市现有尼日利亚、坦桑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市场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加大对东南亚、非洲、拉美市场的开拓力度,提高我市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二是逐步扩大境外承包工程规模,提高承包工程层次,加快培植新的增长点,由传统的建筑、服装加工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利润的领域延伸;由现在的以项目下劳务、分包为主向直接投标、总承包方向发展,努力带动我市优势产业和技术的输出。三是加快壮大对外承包经营队伍,积极鼓励有条件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不断在实践中提升技术力量,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综合竞争优势。四是大力健全和完善与工程承包相关的金融、保险、信息等配套服务体系,通过推行带资承包、延期付款、BOT等方式,充分发挥国家经援资金的积极作用,有效解决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普遍面临的资金短缺难题。 2、积极推进境外投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特点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重点支持和鼓励我市具有比较优势的纺织、服装、机械等行业,运用工贸结合、技贸结合、银贸结合等方式,采取参股控股投资办厂、收购兼并、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境外投资,更好地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 3、加快构建国际营销网络,促进市场开发和产品研发。一是把美国、欧盟及日本三大出口市场作为建点设机构的主要区域。通过设立贸易公司、代表处、专卖店和产品开发中心,直接面对客户和市场,了解出口产品的市场趋势和发展前景,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度市场开发和产品开发,扩大产品销售和市场份额。二是把在非洲及中南美洲市场的开发作为实施市场多元化的主攻方向。依托现有的非洲十大贸易中心,特别是依托我市现有的坦桑尼亚投资贸易促进中心以及尼日利亚的市场资源,把建立中小型超市、产品分拨中心作为着力点和主要载体加以推进落实。把年出口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贸企业、具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生产企业及市场成长型好的民营企业,作为“走出去”的第一方阵,内外联动,扩大出口,积极有效地构建国际营销网络。 四、保障措施 (一)依托产业优势,拓展招商领域,进一步提高引资实效 1、强力实施产业链招商。我市的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等产业实力雄厚,拥有一批龙头企业和优势产品,已初步形成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此外,金坛具有发展盐化工产业得天独厚的盐岩资源优势,溧阳的天目湖旅游资源开发也渐成气候。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特色,排出这些行业内的国际知名企业,主动与他们对接,做好我市优势产业大项目的包装策划,注重研究收集跨国公司对华的投资计划、投资意向和产业方向,开展富有特色、针对性强的境内外专题招商推介活动,争取引进一批适合我市发展的好项目、大项目。同时还要依托已在常州投资的国际知名大公司推进产业链招商,研究分析其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发展、延伸发展的可能性,充分发挥这些企业的产业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2、精心打造招商推介的活动平台。 整合全市上下的资源,精心编排全市招商中长期活动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筹划境内外招商活动,大力宣传我市产业优势、市场优势、政策优势、人才优势、服务优势,树立城市品牌,提高国际知名度,以活动为平台,以活动促招商,不断掀起全市招商引资的新高潮。 3、深入推进“以外引外”和“以民引外”。“十一五”期间,要加大对现有外资项目的后期跟踪服务工作,促使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延伸发展和上下游配套发展,不断提高增资扩股在利用外资中的比重。通过加强宣传、典型示范、引导推动等方式,为民营企业引资合作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外部环境,促使民营企业加快更新观念,让民营企业切实感受到与外商合资合作的好处,充分调动起广大民营企业招商引资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加快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 (二)加速园区建设,打造优良平台,进一步增强项目承载能力 1、不断完善投融资制度。一是突破财政“切块分割”现状,争取在省级开发区建立独立的财政体系,增强园区开发财力。二是适当调整开发区的发展战略,推进开发区的综合功能开发,强化科技、商贸、居住、服务功能,增强开发区的自我“造血功能”。三是鼓励各开发园区在融资渠道上进行大胆尝试,广泛吸收社会资本、民间资本、金融资本、法人资本和境外资本,让供电、供水、污水处理等部门共同参与园区的开发建设。借鉴津通工业园的开发模式,加大标准厂房建设,加大成片开发、委托招商、统一管理的开发建设力度。构建建设主体多元化、融资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投融资新体制。 2、加大土地资源整合力度。一是激活闲置土地。对于逾期不开发建设,甚至长期闲置的土地,通过收取闲置费、协议收回、无偿收回、公开出让等方式予以依法处置。二是实施“腾笼换鸟”。对于占地大、能耗高、投资少、产出低的企业,动员其搬出园区或者迁入标准厂房,腾出成片土地,打造承载大项目的资源平台。三是进行土地置换。结合对开发区域内空心村整治试点工作,拆除陷心村,实行宅基地置换,集中建造居住区,增加土地有效使用面积。 3、提高体制创新和管理服务水平。各开发区的工作必须围绕招商引资这个中心来展开,办事程序和理念必须加快与国际接轨,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招商能力。加强开发区之间的横向协作和资源共享,避免由于信息不畅造成的资源流失,鼓励和支持开发区之间、开发区与周边乡镇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招商,联手引资。 (三)加强队伍建设,健全招商网络,进一步激发招商引资 活力 1、健全我市三级招商网络。“十一五”期间要继续扩大全市招商队伍规模,加强对现有招商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各级招商人员尽可能地多参加大中型招商活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队伍;注重引进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不断调整优化招商队伍结构,提升招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招商能力;注重三级招商网络的良性互动和有效合作,创新招商机制,打造一支素质较高、战斗力强的招商队伍。 2、健全境外招商代理网络。实践证明,选择、聘用一些有实力的境外招商代理,对招商引资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和实际需要,精心物色、挑选一批有实力、热心招商工作、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境外企业、中介组织、咨询机构作为我们的招商代理,构建全球招商代理网络,畅通信息渠道,增加项目来源,取得实实在在的招商成果。 3、健全全社会招商信息网络。招商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本身就是一张大的招商信息网,有许多潜在的项目信息源。要充分依靠全社会的支持,吸引全社会的关注,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共同为招商引资工作出力。 (四)创新工作理念,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 1、强化“法制、诚信、效率、双赢”的工作理念。对外来投资者、外资企业要严格按国际惯例办事,要真正“急外商所急,想外商所想”,真正落实“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理念,严格讲诚信,讲效率,以诚相待,重诺守信。通过促进外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推动我市经济水平提升,形成良性双赢的局面,使常州真正成为海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福地。 2、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全面落实我市出台的《关于进一 步创优发展环境的五项规定》等文件,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对相关行政法规、审批机构和审批事项进行清理,着力形成依法办事和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的环境,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率。规范行政收费行为和行政执法检查,保障和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不断改进机关作风建设,严格按承诺办事,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形成全市各单位、各部门为外商投资企业服务的整体合力,落实投资环境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全社会“创业、创新、创优”的良好氛围。 3、完善外商服务体系。不断强化与外商、外企的信息沟通渠道和对话机制,及时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协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积极推进外资项目推进中心、外商投资企业服务中心和外商投资调解中心的建设,做好外商的各类服务保障工作。加快建设标准统一、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企业信用体系网络,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企业信誉、投资贸易信息、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服务。创优人居环境,加快城市国际化步伐,真正让外商及其家属在常州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五)优化贸易结构,增强应对能力,进一步提升外贸发展水平 1、调整和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外贸发展质量。一是调整进出口结构。适度加大进口力度,尤其是加快引进国外的先进装备和先进技术。高度重视进口业务的扶持和引导,对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对加工贸易的进口业务,将制定扶持政策加以正确引导。二是调整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结构,提高加工贸易比重。在提升一般贸易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着力吸引企业把技术水平高、增值含量大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常州,提高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努力形成一批大进大出的产业群,拉动我市进出口总额的快速跃升。三是调整出口市场结构,提高新兴市场份额。在稳固美国、日本、欧盟、香港四大出口主市场的同时,加大对东盟、中东、非洲、东欧、南美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加快形成以亚洲、西欧、北美为重点,以周边国家为支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理分布的市场格局,推动和支持外贸企业“走出去”设立贸易机构,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四是坚持以质取胜战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支持出口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扩大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 2、营造良好的外贸经营环境,增强外贸应对能力。一是政策引导。加大支持出口企业开拓市场的力度,在新市场开发、出口信用保险、出口技改贴息、产品认证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补贴或奖励。二是实施品牌战略。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品牌保护力度,建立对企业塑造品牌的激励机制,鼓励出口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提高自身实力档次,增强进入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快建立贸易摩擦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通过与商务部和省厅的预警体系联网,及时向企业发布信息和应对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参加应诉,有效保护企业合法利益。 3、实施大经贸战略,促进三外联动。全力将具有常州地方特色、产业优势的企业和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展览活动,扩大我市的产业影响。同时,通过产品实物和招商宣传的紧密结合,使国外客商不但了解我市的出口产品,而且了解我市产业发展优势和趋势,吸引客商来我市投资考察,促进展览和招商活动的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外贸公司与境外企业、客商交流频繁、渠道畅通的优势,为招商引资提供有效的项目信息,为外经企业提供最新的国际市场信息。以贸引商、以商引资、以资带贸、经贸互动,形成三外联动的良好局面,全面提高我市外经贸发展水平。 (六)拓展国际市场,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 1、大力推进国际工程承包,带动设备材料和劳务输出。一是 在现有普通房建的基础上,抓好市场领域拓展和项目的延伸发展。围绕我市具有优势的网架工程、道路桥梁、勘探设计等行业,进一步加大工作的组织和推进力度,扩大工程承包领域和规模。发挥我市加工制造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的比较优势,引导工程承包企业与产品制造商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在当地发展与工程项目相配套的建筑装潢、灯具灯饰、五金配件等产品的加工生产。扩大工程项下的劳务输出,以成建制劳务输出来保证外派劳务工作的有序发展,减少劳务纠纷。二是根据我市部分产业的特殊优势,抓好成套设备技术的输出。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把我市的输变电设备、轨道车辆、余热发电机组、塑料机械等具有产业优势、组合性强、延伸带动出口强的成套设备推向国际市场。把尼日利亚、坦桑尼亚、阿尔及利亚及新加坡、斯里兰卡等有一定项目基础的国家和地区作为目标市场,加大市内外经企业联合的力度,共同开拓,延伸发展。 2、积极推进以境外加工贸易为主要形式的境外投资,实现经贸联动和境内外双向互动。一是把品牌企业和民营企业作为推动的重点力量。把有实力、有品牌的民营企业作为向外开拓的主力军,及时掌握他们的发展战略和投资动态,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开展工作。二是把发展中国家作为区域选择的重点方向。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相对众多,具有一定的购买力,资源相对丰富,有利于在当地获取必要的原材料。我市出口产品相对价廉物美,适合当地消费水平和特点,经济实用。为此,要把政局稳定、社会安定、外汇管制宽松、投资成本较低的非洲市场和东南亚市场作为我市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区域。三是把设备技术出资作为投入的重点形式。引导企业以设备、专有技术和原材料、散件作为出资方式投入,减少现汇投入,降低投资风险;另一方面,盘活中方投资主体的存量资产,带动设备、原材料出口。 3、积极推进“走出去”行政服务体系的建设,健全和完善有效服务机制。一是制定“走出去”扶持政策。建立市财政“走出去”扶持基金,增强企业“走出去”的信心和动力。二是建立“走出去”信息平台。利用常州商务网设立“走出去”发展专栏,将相关政策、申办程序、项目信息及成功企业经验在网上发布交流,使更多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信息平台,自觉介入、关注并行动于“走出去”。三是搭建“走出去”合作平台。加大与部、省大公司的合作力度,借助他们的渠道和载体,发挥我市各类企业的自身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开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