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2010年人口计生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打算
索 引 号:014109541/2010-00030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市计生委
生成日期:2010-12-27 公开日期:2010-12-31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2010年人口计生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打算
2010年人口计生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打算

2010年人口计生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打算

常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0年12月)

  2010年,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纪念中共中央《公开信》发表30周年系列活动为契机,以“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终期评估和创建国家综合改革示范市、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为主线,以落实市委、市政府60项重点工作优生优育早教工程为重点,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心任务,开展“强基提质争创年”活动,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水平。全市人口出生率4.24,人口自然增长率0.39,计划生育率98.8%,出生性别比正常,政策兑现率98%,较好地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任务,有力促进了全市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市荣获“‘十二五’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称号;优生优育早教模式被省评为创新奖;省“十一五”终期评估组对我市人口计生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创新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抢抓机遇,高层倡导,综合治理取得新突破

  领导重视,支持力度加大。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汇报,明确增设流动人口处,逐年增加流动人口经费;市人大进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执法检查,并组织委员专题进行审议;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将优生优育早教工程列入市委、市政府60项工程,投入资金1858万元;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议,全面动员和部署“十一五”终期评估和争创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工作;市政协组织委员视察人口计生优质服务体系,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市委书记范燕青为《奉献之路常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事纪略》一书作序;市长王伟成参观《走向幸福》人口计生工作30年图片展,参加省“十一五”终期评估座谈会并致词;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缨参加纪念中共中央《公开信》发表30周年系列活动并讲话;副市长居丽琴向省“十一五”终期评估检查组全面汇报我市“十一五”人口计生工作情况,召开党政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考评会,继续签订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书,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部门联手,齐抓共管力度加大。市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实施“十一五”终期评估辖市区自查、市级复核工作,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和市纪委监察以及13个相关部门,联合参与“十一五”终期评估市级复核工作;35个成员单位参加省“十一五”终期评估市级座谈会。市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领导小组、市妇儿委成员单位参加了市纪念《公开信》发表30周年系列活动。市政法委、公安、卫生、民政等部门定期向人口计生部门提供公民婚姻、怀孕、出生和流动人口等信息;财政部门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全市人口计生人均事务支出达64.05元,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918.68万元,投入计划生育手术基本项目免费服务经费828.74万元,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经费、以及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报酬得到较好落实;市人社局、国资委、财政局和有关企业积极做好实施企业持证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政策兑现,第二批共发放 5248.64万元;市人口计生委与卫生、民政、教育部门联合开展“优生优育早教工程”督查指导;与发改委、信息办、公安、规划、国土等部门紧密合作,共同推进“数字人口”建设。常州电视台、广播电台、日报社等新闻媒体设计专题栏目、制作专题节目和开设专版,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人口计生工作。

  加强考核,推动发展力度加大。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市委落实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列入“一票否决考核”内容;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幸福家园、幸福家庭”示范创建纳入了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列入农村实事工程。

二、围绕主线,强势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以优生优育早教工程为重点,深化优质服务体系建设

  各项指标如期完成。2010年,市委、市政府把“优生优育早教工程”列入60项重点工作,全市人口计生系统切实把这一项惠民工程列为重中之重来抓。一是提高婚检率,把好优生第一关。七个辖市、区均已建成“婚育一站式”服务中心,全市形成婚姻登记流程规范、婚检就近方便、婚孕育及避孕节育知识咨询源头参与的工作格局。全年初婚登记人数为36380人次,婚检人数为33059人次,全市婚检率达91% 。全市出生缺陷率发生率为5.1‰。是加强优生筛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健康宝宝行动”,广泛开展优生优育宣传倡导、优生咨询、均衡营养、孕前保健工作,在全市镇(街道)世代服务中心安装孕前风险因素筛查软件系统,全市已建成市、辖市(区)、镇(街道)、村四级孕前保健体系,全市共开展孕前自查1.2万余人次,开展孕前风险筛查和咨询4400余人次,推广普服叶酸等营养素,服用人数达15941人次。城区累计1093个新孕家庭获赠免费《健康宝宝险》,保额总数5.5万元,累计赔付4.4万元。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8.04%,阳性病例统一接受随访和治疗。三是建好早教中心,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各地按照《常州市人口早期教育示范基地、指导站(点)评估标准》,推进全市人口早教阵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到2010年底,全市已建1个早教指导中心、10个人口早教育示范基地、20个街道(镇)人口早教指导站,50个社区人口早教指导点。全市依托529活动日,编印科学育儿资料送进0-3岁婴幼家庭,启动百场“提高人口素质,科学育儿进社区”知识巡回讲座,城区发放早教点播卡11236张,科学育儿知识100%进家庭;在各地自主组织开展免费早教体验的基础上,市计生协联合市早教指导中心,制作10000张早教体验券,在城区全面发放,亲子体验100%进社区。承办国家“人口早期教育与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高级师资研讨班,常州经验得到国家人口计生委和全国30多个省市区代表的肯定。

  服务体系内涵质量提升。起草下发《关于建设优质服务体系督导评估制度的意见》和《创建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站(室)的通知》,对各级“世代服务”中心进行督查和指导达200余次;全市累计投入建设经费8000余万元,共建成市级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家,辖市(区)服务中心7家,镇(街道)服务中心60家,村(社区)服务室947家,优质服务体系覆盖率达100%;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承担全市孕前TORCH筛查任务,共完成检测2463人次;开展优生健康检查培训4,培训技术人员130余人次,溧阳市成为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试点城市,检查待孕夫妇5974人次,参检率达80.62%。对85名病残儿家庭再生育进行优生指导,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奠定良好基础。

  (二)以“9.25”公开信发表30周年为契机,浓厚宣传教育氛围

  讴歌人口计生工作巨大成就。今年9月25日,是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30周年,为充分展示30年来人口计生工作成果,深入宣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弘扬老一辈计生工作者奉献精神,全市上下围绕纪念《公开信》发表30周年,精心策划,动员部署,多种形式,严密实施,广泛开展各种纪念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各辖市区共开展各种宣传咨询服务、召开纪念大会、座谈会、走访慰问送温暖、文艺演出、举办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图片、书画展、举办文化节、艺术周、各种亲子活动等12大类91项活动。其中开展各种宣传咨询服务活动16次,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12次,文艺演出活动16场(次),知识讲座、竞赛活动15场(次)。123日,由市人口计生委组织举办的以“走向幸福”大型图片展、《奉献之路——常州人口和计划生育要事纪略》、“幸福路上”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既对系统回眸历史、全面展示成就、激励继续前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也将全市纪念《公开信》发表30周年活动推向了高潮。活动期间,对30年来涌现出来的“十佳典型事例”、“十佳典型人物”、“百名先进工作者”进行大力宣扬和表彰,辖市区党政领导和市级机关领导干部、人口计生系统近3000人进行观摩。

  营造人口计生工作良好环境。下发《常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行动实施方案》,以争创幸福家园、幸福家庭为抓手,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实施覆盖面达80%以上,家庭参与率在90%以上,全市85%的镇、街道建有生育文化园区和生育文化一条街,90%以上的村建有人口图书角,农民的计划生育生育政策、生殖保健知识普及率达到90%,有效形成宣传倡导、利益导向、优质服务、村民自治、生育关怀五位一体的工作格局。运用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倡导力度,利用《常州人口》网站、杂志,拍摄专题片,开设广播专栏,印制宣传品和宣传折页等进行人口计生政策宣传和知识普及,扩大覆盖面,提高知晓度。与《常州日报》联合开展“家有女孩”有奖征文比赛活动, 筹划“7.11”第21个世界人口日系列宣传活动,党校人口理论教育在第31期县处级干部班实施,镇(街道)党政分管领导培训在市委党校顺利进行,以天宁“烟雨横塘”为代表的新一批辖市区生育文化园成为新的亮点。

  (三)以“十一五”终期评估和争创工作为基础,推进人口计生事业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全力以赴。市成立了自查复核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开展“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终期评估及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在自查复核工作中,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导向,注重评估过程,突出重点难点,加强督查指导,全面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为“十二五”进一步深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各成员单位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发挥作用,共同做好自查复核评估工作;各辖市区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指导、参加迎检和自查工作,给予人口计生部门干部职工极大地鼓舞。

  精心组织筹划,实地认真核查。全市上下多次召开有关会议,广泛发动,认真培训,确保检查复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市抽调人口计生系统33人,组成四个调查组,在78两月间分别对七个辖市区进行自查复核评估。自查复核工作按照辖市区自查、市级复核、省级督查三级联动的方式,采取座谈讨论和个别访谈、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平时业绩和复查结果相结合等方法进行,通过自查复核工作,全面提升了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借助创建推动,解决难点问题。我市紧紧抓住“十一五”终期评估和创建评审机遇,加大力度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市编办为市人口计生委特批增设了流动人口处;金坛市为更好地履行人口和计生工作公共服务职能,经市编办批准在全省成立了第一家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中心,各镇区还设立分中心,形成了以“世代服务”为品牌,融“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发放、人员培训、信息管理、行政服务”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溧阳市编办发文,将溧阳市计划生育指导站28名工作人员的差额拨款编制全部转为全额拨款编制;戚墅堰区在人员编制较为紧张情况下,增设了区计划生育协会机构,并配置了一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

  三、履职尽责,整体推进,七项基础工作取得新进步

  (一)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利用市人大《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执法检查契机,加大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与卫生局、人社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实施<常州市生育服务联系单>制度(试行)的意见》,与卫生、公安、财政联合出台《关于实行人口出生实名登记制度的意见》,进一步规范生育秩序、提高全市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遏制出生性别比偏高。仅今年下半年,市区街道(镇)人口计生部门就为3900余名已婚育龄夫妻办理了生育服务联系单。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收养登记工作中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出证工作的通知》、《对<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有关问题具体适用的解释>的说明》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照顾再生育一个孩子审批工作的通知》,规范全市收养登记和照顾生育审批行为,促进低生育水平的稳定。

  (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举措有力。下发《关于开展建设“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格社区和集贸市场”主题活动的意见》和《关于开展以“真情关怀流动人口”为主题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专项活动的通知》;推进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流动人口信息入库400345条,5月,完成1000名流动人口动态监测问卷调查。9月,完成省人口计生委开展的400名流入育龄妇女和已婚育龄妇女调查问卷;召开“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均等化”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宣传和承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的项目;积极参与劳动保障部门的“暖冬行动”、“春风行动”,全市各级协会在纪念“5.29”计划生育协会成立30周年之际,普遍开展以流动人口为重点的“生育关怀情满龙城”主题服务活动; 举行常州--盐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区域协作签字仪式,实现流动人口信息互换、服务管理互通,推进省内“一盘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各项绩效指标达90%以上。武进区政府将“对持《常州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证》的流入已婚育龄妇女免费提供计生基本项目服务”列为2010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为8万余名持证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提供计生免费服务;新北区、天宁区和钟楼区与市指导所联合,送服务进企业、社区和市场,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开展生殖道感染防治普查和宫颈癌筛查、生殖健康咨询、计生政策咨询、避孕方法指导,服务达48600余人次。市药具站推出“常州市人口计生委温馨告知”公益广告,在市区62条公交线路车载数字电视上滚动播放,提醒在常的流动人口育龄夫妇,可以到所住地居委会免费领取避孕药具,在集贸市场和流动人口集中工作、居住地安装20免费取套机,满足流动人群需求。

  (三)“数字人口”建设步伐加快。注重发挥信息化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中的支撑作用,建立全员人口数据库,按规定完成全员人口信息和流动人口信息核对、补录工作,全员人口信息入库4028994条,按进度完成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和育龄妇女信息系统数据并库整合工作;建设人口计生信息中心,形成上与省衔接,下与辖市、镇联通的四级专网;建立完善与公安、卫生、民政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城区已婚育龄妇女信息系统、民政婚姻登记信息和市指导所世代服务信息实现互通,形成了全员人口信息、育龄妇女综合信息及世代服务综合信息平台。

  (四)强基提质工程有序实施。一是扎实做好在政府机构改革中稳定人口计生机构队伍工作。按照事先介入、主动协调、积极争取的思路,各级主动出击,多方协调,努力作为,在新“三定”方案中确保了市本级和辖市、区人口计生机构队伍稳定。同时,事业单位积极做好岗位设置工作,完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切实加强队伍职业化建设。完成金坛80名村(居)计生干部生殖健康咨询员赴省统考工作,组织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参加省组织的社工师、人口统计师的报名、培训和考试工作,加快推进队伍职业化进程。三是全面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举办全市人口计生药具系统 “药具知识竞赛”,溧阳代表队参加省“计划生育科技大练兵”知识竞赛,通过选派、代训、委培等形式,加强业务人员避孕节育新技术、新方法训练,提高服务群众本领。

  (五)生育关怀行动继续深化。一是妥善解决一次性奖励工作的疑难问题。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信访局的支持下,通过与企业相关负责人的直接对话和反复沟通,使3家困难部省属企业的一次性奖励金得到落实;金坛、溧阳均出台了持证退休人员一次性奖励文件,年内已有4938人领到奖励金1654万元。二是抓好奖扶特扶制度落实和公益金发放工作。认真做好奖扶特扶对象的申报、审核、统计等工作,规范发放手续,确保奖励金及时、足额发到群众手中。对7户独生子女意外死亡的家庭进行紧急救助,做到及时看望、慰问、安抚,做好跟踪服务。三是积极推广计划生育系列保险。积极推广《妇女健康保障计划》、《计划生育手术保险》、《健康宝宝险》、《独生子女孤女保险》等计划生育保险。全年全市近105585人参加计划生育系列保险,保额总数累计已达425万,累计赔付189万元,理赔育龄妇女达73人,此外,今年新推广的《独生子女幸福家庭险》保额已达105万元,增加了独生子女奖励费的效应。四是开展“生育关怀—微笑行动”。组织各辖市、区18位唇腭裂患者中符合手术条件的11位贫困家庭患者,赴杭州微笑行动慈善医院进行免费手术、语音训练和口腔正畸等一系列治疗,给弱势群体送去社会温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召开生育关怀—思源工程项目评审会,联合民建市委,投入20多万元,再建8个“生育关怀”基地,帮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增收。

  (六)落实“阳光计生”行动。扎实组织开展基层文明执法专项活动,对有关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切实维护计划生育群众合法权益,推进阳光管理。委新挂“行政服务处”,加强“常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便民维权中心”建设,建立矛盾调解室,升级“12356”便民维权网络电话,适时调整全委信访接待工作方式。积极参与“政风热线”,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推行阳光维权,全年全市共受理人民来信、来访2227件次,比去年同期下降419件次,顺利通过了省人口计生委对市人口计生委和钟楼区人口计生局信访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考核。召开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动员大会和风险排查专题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人口计生委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体系,完善阳光制度,促进规范管理。

  (七)认真做好“十二五”规划准备。“常州人口发展研究中心”在常州工学院正式挂牌成立,组织《常州区域人口承载力及人口发展对策研究》课题评审,经过广泛调研,几易其稿,形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十二五”规划框架和思路,为科学制订 “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规划奠定了良好基础和前期准备。

  四、立足实际,着眼发展,开创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

  新的一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将迎来建党90周年庆典和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2011年人口计生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主线,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重点,以优生优育早教工程为抓手,按照“扬长补短,强化基础,完善机制,创新创优,加快转型,提升发展”的总体思路,总结推广“十一五”创新成果,促进推动“十二五”开局起步,努力争创全国综合改革示范市,为幸福常州建设创造良好人口环境。

(一)出台一个规划

  集中抓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准确把握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和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总体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增强加快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责任意识。在开好“十一五”人口计生工作总结表彰会议,全面回顾“十一五”人口计生工作,提炼推广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查找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围绕国家、省人口计生委“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紧密结合常州“十二五”建设创新创业城、现代产业城、生态宜居城、和谐幸福城的目标,借助市人口发展研究中心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加快修改、完善、出台《常州市“十二五”人口计生事业发展规划》,科学提出常州人口发展的趋势、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项目等,为全面做好“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前瞻性、方向性思路和目标考核各项指标。

(二)实施两项工程

  1.优生优育早教工程。在“世代服务”体系全覆盖的基础上,启动“世代服务”二期建设项目,实施优质服务塑名牌战略,以家庭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为主要内容,以凸现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和便民维权要求为主要目标,进一步完善全市人口计生优质服务体系;筹备建设市级孕前保健中心,增强市级世代服务中心指导全市新婚夫妇孕前准备和孕前检查能力,强化健康教育和咨询指导,在溧阳承担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任务的基础上,2011年推广到新北、天宁、钟楼和戚区,逐步完善出生缺陷儿的诊断筛查及病残儿的鉴定、帮助治疗和康复工作;坚持广覆盖、零距离和长效化的工作理念和目标,全面开展“健康宝宝行动”,抓好全市社区(村)早教流动课堂,举办百场“提高人口素质科学育儿进社区”巡回讲座,开展全市0-3岁早教免费体验,举办国家资格四级育婴师培训班,为全市早教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实现科学育儿知识100%进家庭,亲子早教体验100%进社区。

  2.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程。以流动人口处设立并运行为新的起点,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推进流动人口均等化的要求,加快建立以现居住地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增加计生技术服务经费投入,继续开展“关爱新市民情暖常州城”主题活动,提高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水平。加强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管理和分析应用,增强与盐城、安徽霍邱等城市的区域协作紧密度。

  (三)推进三大行动

  1.新农村新家庭行动。召开新农村新家庭计划推进会,开展第二批新农村新家庭项目示范县创建活动,实现全市新农村新家庭全覆盖;与本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相衔接,启动新一轮“幸福家园幸福家庭”评选活动,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效应,打造生育文化园区精品工程,倡导婚育文明,构建和谐家庭。

  2.“阳光计生”行动。积极配合政府“三合一”网络平台建设,做到“依法规范、高效便民、公开透明、安全畅通”;加强“常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便民维权中心”建设,积极发挥“12356”便民维权网络电话在群众咨询、投诉、反映意见建议,以及配合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的作用;继续抓好人口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和生育服务联系单制度,规范生育管理和服务;进一步规范人口计生部门在收养工作中的出证行为、全市照顾生育审批行为、生育费用报销程序;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百村(居)示范活动,逐步实现群众自我教育、管理、服务和监督;防范廉政风险,按照内控制度体系运行,促进规范管理。

  3.生育关怀行动。加紧出台持证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发放补充意见,探索建立企业持证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发放长效机制。由计生协会牵头,跟踪服务和新建“生育关怀帮扶基地”两手抓,为计生困难家庭提供种植、养植项目,形成规模经济的就业、生产帮扶,带动更多计生家庭增加收入;打造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公益活动品牌,在妇女发展项目、生殖健康行动、青春健康、优生促进工程等领域拓展系列项目,在直接服务群众的各项民生工程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大力推广“独生子女幸福家庭保险”新险种,积极探索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的放大保障效应。

  (四)夯实四个基础

  1.信息化基础。履行好“承担全市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的职责,完善全员人口和全员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初步建成人口决策分析系统,为政府制定科学的人口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规划,为加强人口宏观调控与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加快市、辖市区、镇街道和村社区四级互联互通的数字化世代服务体系建设,为全省优质服务全覆盖提供信息支撑;不断拓展与深化人口计生各业务执行系统的应用,规范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方便基层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服务党政决策;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协作,完善人口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信息共享质量。

  2.基层工作基础。关注村(居)委会选举后续工作,加强“社区协管员”转为“社区工作者”后的工作情况调研,进一步为社区工作减负增效,适时召开社区工作交流座谈会、计生分管主任和专干培训班,增强人口计生最基层队伍的向心力;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提升服务育龄群众效能和水平,增强人口计生工作的民心效应;创新协会的组织形式,将协会组织延伸到城市社区、民营、私营、“三资”企业、集贸市场、大专院校和流动人口聚集地,动员和组织企业法人、管理者和流动人口自觉参与和支持计划生育,增强流动人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切实关心村(社区)工作人员,建立关怀关爱基金,调动基层工作者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对本职工作的认知感和认同感。

  3.队伍建设基础。针对乡镇机构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市将分别举办乡镇、街道计生助理培训班和宣传通讯员、政务信息员培训班,辖市区分批分期举办村(居)计生专干培训班,着力提高队伍素质;继续抓好“一证三师”、育婴师培训,在人口计生系统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开展持证情况普查,了解基层需求,科学制定计划,加大经费投入,加快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进程。

  4.作风建设基础。注重打牢思想基础,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爱党爱国热情,着力打牢爱岗敬业思想基础。全面提升机关作风,强化服务,提高效能,不断提高群众满意率。深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以落实《廉政准则》为抓手,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行为,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责任追究,树立机关良好形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