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打算
索 引 号:014109541/2009-00033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市计生委
生成日期:2009-11-30 公开日期:2009-12-03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打算
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打算

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打算

常州市人口计生委

2009年11月)

  2009年,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指导下,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落实全市50项重点工作为抓手,以创建工作为载体,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中心任务,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水平,顺利完成全年人口计生工作目标任务。全市计划生育率98.9%,孕前-围孕期保健率93%,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率86%,依法管理、优质服务和群众满意率86%,政策基本兑现,有力促进了我市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将主要工作及体会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力度不断加大

  1、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议,全面落实人口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体系全覆盖要求;市政府与各辖市、区政府及市相关部门签订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强化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下发《常州市2009年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考评实施意见》,不断改革完善考评机制,改进考评方法,促进考核公开、公平和公正。及时调整市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在 9.25纪念日,《常州日报》发表领导小组署名文章,积极推动国务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贯彻落实。市人大领导多次听取人口计生工作情况汇报,市政协组织委员视察人口计生工作。市委常委、宣传部徐缨部长刚分管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就用一天时间到基层进行调研;居丽琴副市长亲自参加优生优育惠民工程等重点工作推进会和督查活动,身体力行地支持人口计生事业发展。各辖市区分管领导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人口计生工作研修班,及时了解新形势、新任务,全力支持“十一五”创建工作。

  2、部门加强协作。各相关部门认真履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定职责,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综合治理。市委宣传部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宣传,在“龙城讲坛”举办“人口发展专题报告会”,邀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周念丽教授讲授早教理念;电视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特别节目“常州力量”中邀请我委金钰如主任进行专题访谈;公安、卫生、民政等部门定期向人口计生部门提供公民婚姻、怀孕、出生和流动人口等信息;财政部门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保障全市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顺利实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积极做好实施企业持证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政策和农民工服务管理有关工作;教育部门与人口计生部门联合开展青春健康知识进高校、大学生人口知识PLASH动画作品比赛、农民工子弟“同一片蓝天、同样的幸福”演讲比赛;工商部门热情参与集贸市场育龄女业主生殖健康免费服务活动;建设部门在审批建筑施工企业进(出)市施工时,严格审核该企业与当地人民政府签订的《计划生育责任书》;常州日报社和文广新局以《常州日报》、《常州晚报》、《中吴网》和电视、广播为载体,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市级新闻媒体全年用稿达200多条;药监、卫生、公安、工商等单位认真参加由人口计生部门牵头的计划生育药械市场整治工作,开展联合专项检查72次,取缔违规行为,规范计划生育药械市场。

  3、加大投入保障。市和辖市、区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切实做到保障到位。2009年全市各级财政人均经费投入为30元,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2100多万元,投入计划生育手术基本项目免费服务经费700多万元,为6651名企业持证退休职工发放一次性奖励金2129万元。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经费、以及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报酬得到较好落实。

  二、立足强基固本,基层工作基础不断夯实

  1、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一是迅速实现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网络及硬件升级,对省综合信息平台进行了清理、修改、录入、上传。对乡镇(街道)级行政区划代码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比对分析,确保基础信息准确。二是积极推进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建设,已导入人口个案信息500余万条;结合市世代服务中心改造工程,建设委信息中心,开发“人口计生三合一服务平台”,为全员人口信息、育龄妇女综合信息平台与世代服务综合平台有机整合提供硬件和软件保障。三是开展社区减负增效工作调研,出台《社区台账管理指导意见》,推广天宁区电子台账,减轻基层负担。四是改版“常州人口”网站,增强信息处理、审核和发布等功能,指导各辖市(区)用好“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信息系统”。

  2、队伍素质进一步增强。一是加强队伍职业化培训。金坛在全市率先启动国家级生殖健康咨询师培训试点工作,近百名基层计生干部参加了首批培训;创立市计生协培训中心,中心举办的两期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培训班,使159人掌握了科学的育儿方法和操作技能。二是广泛开展科技大练兵活动。通过理论测试、技能考核、团体竞赛三个环节比试,营造了良好的学习钻研业务氛围。三是积极开展岗位业务技能培训,先后举办宣传通信员和政务信息员培训班,提高“两员”队伍写作能力;规统人员开展计算机应知应会操作技能大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举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报告会,以会代训,提升政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全市技术服务人员专业培训做到每月一个专题,有效提高了专业服务技能。

  3、基层协会组织建设进一步巩固。认真开展“协会组织建设年”活动,及时下发《常州市基层计生协评估分类整改帮建方案》和《常州市基层计生协评估分类标准》,按照“六有”标准规范协会的阵地建设,对全市2105个基层协会进行评估分类,优秀协会占32.17%,合格协会占60.54%。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改帮建基层协会工作,调整理事结构,优化会员队伍,完善了协会运行机制。

  三、突出转型提质,优质服务工作不断推进

  1、城乡统筹,全力推进优质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外出观摩、学习调研、全员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规范建设,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建设步伐。到目前为止,世代服务中心建设改造任务农村已完成35家,覆盖率达100%;城区完成29家机构建设改造任务,覆盖率达96.6%,建成村(居)“世代服务室”637个,完成率达90%。7月份,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在我市举行,与会百余名代表观摩了8个现场点,对常州城乡统筹推进的经验给予较高评价。

  2、强化指导,发挥一级预防主阵地作用。利用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和“世代服务”中心阵地,广泛开展优生优育、孕前保健的科普知识宣传、服用营养素的指导和孕前TORCH筛查,全市有3545人接受了孕前优生检测,优生优育知识知晓率达93%;同时,组织专家做好病残儿医学鉴定及后续服务工作,为全市212名申请鉴定者提供鉴定服务,对不符合病残照顾对象,告知原因和就医指导原则,指导夫妻双方落实长效避孕措施;对符合病残照顾对象,指导其做好产前诊断、优生遗传等工作。

  3、积极创新,不断丰富优质服务内涵。一是组织社会力量,编写优生书籍《新妈妈手记》,通过常州新妈妈的日记,结合卡通漫画插画,介绍孕前准备、孕期保健、安全分娩、新生儿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赵白鸽专门为此书作序,称赞这本书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做了一件扎实的基础工作。二是拓展市世代服务中心家庭保健项目,成立北京更年期综合防治研究中心常州分中心,通过门诊、会诊、义诊、体检、讲座等宣传更年期保健知识,开展男女抗衰老保健服务,已到街道、社区讲课6次,接受咨询700余人,80余人接受药物治疗;开设针对少女意外怀孕的青春驿站特色服务;开通“世代服务”网,开设更年期健康自测、孕前健康自测、专家在线等网络特色服务。三是深入推进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和家庭保健行动计划和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全市随访服务率94%,知情选择率95%,190591名育龄妇女享受了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及宫颈癌筛查服务,避孕节育副反应监测制度逐步完善,较好地保障了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权益。开发并安装免费自动取套机,完善药具发放服务工作网络,全年共为92657名避孕节育对象发放安全套654万只、避孕药品10万余板。

  四、打造民本计生,利益导向机制不断完善

  1、企业持证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分批兑现。一是坚持部门联动。明确相关部门在一次性奖励工作中的职责,步调一致做好一次性奖励组织宣传、信息核对、经费筹措和发放等工作。二是坚持公开透明。通过新闻发布会、常州人口网、报刊、公示栏等形式和载体,在全市范围内宣传一次性奖励政策,给全市城区范围内1734家企业发放了告知信,将市政府文件精神传达到企业;给三种不同对象发放通知书49028份,为确保一个不漏,基层计生干部不辞辛劳直接送上门,将情况告知到本人;对来信、来电、来访者热情接待,耐心解答。三是坚持集中落实。截至200981日,市区符合一次性奖励条件的持证退休人员43133人,共需一次性奖励资金1.51亿元,从今年起分四个年度发放。第一批已于10月份发放到位。同时,密切与辖市、区的联系,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共同推进市、区一次性奖励工作,溧阳市、武进区登记工作也基本完成。

  2、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政策确保落实。继续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和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把好准入关,完善退出机制,切实保障符合条件对象享受奖励扶助金的合法权益。认真落实修改后的《常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益金管理办法》,继续安排50万元计生事业费,用于救助计划生育特殊和困难家庭。

  3、生育关怀行动成效显著。一是生育关怀零距离服务行动深入开展。对计划生育特困家庭进一步调查摸底,通过“亲情牵手,结对帮扶”活动,全市结对志愿者2701人,实施生活帮扶559人,生产技术帮扶191人,经济帮扶855人,就业帮扶79人,亲情帮扶235人,慰问1103人。二是计划生育妇女发展项目继续推动。525日,启动常州市“生育关怀真情服务”活动,提供3万元项目资金在朱夏墅社区建立生育关怀帮扶基地,打造家庭创业新平台“西艺坊”,推动下岗育龄妇女再就业。全年共投入帮扶资金24万元,在金坛、溧阳、新北、钟楼建立8个生育关怀帮扶基地,引进养殖、种植等致富项目。市计生协实施妇女发展贴息贷款项目,为38户计生困难家庭制定致富项目,提供可贷资金58万。三是计划生育系列保险继续推广。为全市208018周岁独生子女女性孤儿赠送一份意外伤害保险;设计《健康宝宝险》险种并出台赠送办法,有148个新孕家庭得到免费《健康宝宝险》一份;大力推广《妇女健康保障计划》、《怀孕妇女与新生儿健康保障计划》系列保险,全市近69867人参加计划生育系列保险,保额总数累计已达297万,累计赔付127万元。

  五、狠抓《条例》落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不断加强

  1、宣传贯彻《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举办《条例》学习宣传月活动,努力营造学习贯彻落实《条例》浓厚氛围。邀请省人口计生委副主任何小鹏作专题辅导报告,以培训班学习为重点,以宣传咨询活动为依托,有力推动《条例》的贯彻落实。组织开展大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广场咨询服务活动,累计为2400多名流入女性发放《生殖健康服务(妇女病普查)免费卡》,让流动人口享受均等化服务。

  2、开展“关爱万名农民女工计划生育,保障千家企业安心生产”主题活动。5月起,全市统一实施《常州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证》制度,真正实现流动人口“一证通”。各地以流入已婚育龄妇女为重点,围绕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妇女病普查)、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发放《常州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证》、出具《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报告单》、发放避孕药具、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等内容,走进企业、集贸市场和新市民公寓,积极开展服务活动。

  3、完善并推进流动人口生育信息化工作。推行国家人口计生委PADIS流动人口子系统,开展《常州市<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报告单>信息化服务系统(网络版)》推进工作,调整《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报告单》定点服务机构,新增启用《常州市<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报告单>信息化服务系统(网络版)》的定点服务机构46家,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4、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认真落实市两办转发的《市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市人口计生委作为新成立的常州市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办公室常驻成员单位,派专人参加日常办公。将计划生育宣传咨询、避孕药具发放等事项纳入全市98个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全市已成立81个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实现流动人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外管外。积极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区域协作制度,溧阳、武进等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与外省市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服务管理协议书》,共同开展流动人口生育信息通报、违法生育两地联合执法和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等工作。今年,还开展了外来流动人口春节前返乡和春节后返回务工情况的抽样调查,掌握基本情况,为做好金融危机下我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信息。

  六、坚持紧贴中心,惠民工程影响不断扩大

  围绕市委、市政府50项重点工作中免费婚检、早期教育两两个子项目,全市人口计生系统全面实施优生优育惠民工程。

  1、建好“一站式”服务平台,积极推行免费婚检。构建集婚姻登记、婚前宣传咨询、婚前医学检查指导、优生检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婚姻登记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到目前为止,5个辖市区建成了“婚姻登记一站式”服务中心;为参加婚检的新婚夫妇赠送价值200余元的“大礼包”,内容包括《新婚纪念册》、《幸福人生直通车》光盘、孕前优生检测券、健康宝宝险、早教数字点播卡等;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婚检的重要型,市、区两级人口计生部门领导还走进“政风热线”直播室,大力宣传优生优育惠民工程意义、目标、内容1-10月,全市婚检率已由去年的23%提高到62.86%

  2、建立早教工作机制,传播科学育儿知识。与教育、卫生、妇儿委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立足社区,深入家庭,以大众化、平民化服务为基本方向,进一步形成“政府推动、计生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资源共享、群众受益”的早教工作机制。9月,在市早教指导中心落成之际,召开全市早期教育工作推进会,总结交流经验,明确目标方向。全市依托幼儿园、亲子园和“世代服务”中心,已建1个市级人口早期教育指导中心、8个人口早期教育示范基地、11个街道(镇)人口早期教育指导站,30个社区人口早期教育指导点。开设人口早教绿色通道,全市共为城区新生儿家庭免费赠送早教点播卡3528张,开通《孕育指南》、《亲亲宝贝》等四套早教数字频道,同时,各级利用会员之家和人口早教阵地,加强社会合作,开设352次社区(村)早教流动课堂,发放免费亲子体验券2685张,科学育儿知识95%进家庭、亲子体验95%进社区目标有望实现。

  七、加强载体建设,工作内涵质量不断提升

  1、以学习实践活动为载体,推动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发展。一是认真剖析问题。在分析检查阶段,委领导班子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到基层开展调研座谈8场次,专题召开辖市、区人口计生局局长会议征求意见,通过电话访谈听取育龄妇女的反映,向人口计生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行风监督员发出征求意见函89份,汇总梳理出728条意见建议,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初步整改意见。二是积极谋划发展。在认真查找突出问题、剖析原因的基础上,形成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目标,以“世代服务”为品牌,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为重点,以关注计划生育民生问题为主线,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推进优质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和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营造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发展的思想共识和发展思路。

  2、以“新农村新家庭计划”为载体,推动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一是下发《常州人口和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创建百村“幸福家园”、万户“幸福家庭”的活动,较好地激发了村级组织和群众参与“双新”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建设人口宣传新阵地。全市投入10多万元,为基层部分世代服务室配备视听设备,为134个村(社区)配置人口图书角,覆盖率达80%以上,阅览群众达30万多人次。三是参与“幸福广场——常州广场文艺周周演”活动,由委和市文化馆联合创作的小品《产房门前》深受群众好评。各地组建婚育新风文艺宣传队,编排集歌舞、小品、快板、戏曲为一体的反映时代特色的计划生育综合文艺节目,共举办广场晚会和下乡巡回演出140余场次。四是开展大学青春健康知识宣传系列活动。在15所大学巡回举办大型青春健康知识展览和《生殖健康知识》讲座,为大学生普及生理、心理和卫生知识。

  3、以“阳光计生行动”为载体,加强行风作风建设。制订出台《常州市开展“阳光计生行动”推进年活动意见》,实行百分考核,列入委年度重点工作。一是提高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水平。出台《常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对14项行政处罚事项分别制订基本规范、处罚程序及其法律文书,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工作。二是加大“计划生育便民维权示范岗”创建力度,促进政务公开。坚持把依法行政和政策服务全面纳入乡镇(街道)计划生育世代服务体系,实行“一站式管理、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建立健全行政管理“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工作制度,通过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代办服务等形式,为群众提供计划生育行政服务。做好“三合一”平台的各项工作。开通“12356”阳光计生服务热线,把便民维权前台设到市世代服务中心,委机关全体工作人员轮流参加信访接待,推进全员学法、用法,锻炼提高机关人员依法办事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处理矛盾的能力。全年共受理人民来信、来访2646件(次)。切实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对两名实名举报人兑现奖励金各500元。三是组织开展“请农民兄弟姐妹评计生”、请“流动人口农民工评计生”双评活动,接受群众监督。下发《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意见》,对2009年市人口计生委16项重点工作开展效能监察,了解掌握工作推进情况,督促落实,加强机关和行业作风建设,打造高效廉洁计生队伍,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进行。开展廉政谈话,建立科级干部廉政档案,加强对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党风党纪和廉政法规的教育。履行纪检监察职能,加强对干部提拔使用、执行廉政制度情况、工程建设和招标采购、经费管理和使用的监督。

  4、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探索“大人口”工作思路。联合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研究《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对策研究》课题,今年9月,由市社科联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了鉴定,认为该课题研究已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对我国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联合市政府研究室和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研究《常州区域人口承载力及人口发展对策研究》课题,测算常州未来可能人口承载量,提出常州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制定全市“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提供基础性研究数据;与苏州大学联合,研究《常州市无业下岗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干预和救治管理模式研究》课题,已进入撰写报告阶段;参与国家课题《出生人口性别比调控的应用研究》,已完成第一阶段样本调查和数据录入工作;向市科技局申报《常州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课题,已获得评审专家认可,通过认证。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国家大事多、喜事多,人口计生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2009年,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波及和影响,使人口计生工作在应对挑战中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体会是:

  第一,只有强力推进,狠抓重点,人口计生工作才能有新形象。年初,全委上下共同研究、形成共识,将16项重点工作列表上墙,明确目标措施,排出时序进度,落实责任领导和处室。并将推进城乡优质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全年的重中之重,凝聚全委之智,集中全委之力,汇聚全委之财,强势发动,强力推进,精心打造“六位一体”、城乡一体的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新平台,为全省提供了鲜活的经验和开放的现场。我们深切感到,只有突出重点抓工作,才能真正抓住魂、提起纲、牵住“牛鼻子”,带动促进工作整体提高,提升人口计生工作新形象。

  第二,只有主动融入,培植亮点,人口计生工作才能有新地位。我们紧贴市委、市政府“三保三促”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创新载体,推出举措,将流动人口计生服务主题活动,融入到常州经济社会迎战金融风暴的大局之中;将人口生育文化建设融入到“新农村新家庭”建设之中,将“优生优育惠民工程”融入到“和谐社会、幸福家庭”创建之中,将“生育关怀”融入到“扶贫帮困、勤劳致富”活动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跳出局限,乘势而上,不仅有力推动了工作,还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欢迎,赢得了人口计生部门新地位。

  第三,只有坚持不懈,突破难点,人口计生工作才能有新作为。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也遇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对困难和问题,我们知难而进,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争取领导关心支持,争取相关部门理解协作,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如企业持证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工作,时间跨度长,情况复杂,人员数量多,所需资金大,我们不厌其烦,跑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做了许多艰苦细致的协调工作,终使问题得到了较好落实,第一年度奖励金已顺利发放。我们深切感到,只要我们树立信心,锲而不舍,攻坚克难,为民办事,一定会赢得各方的理解和尊重,也一定会有新作为。

  2009年我市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长效机制难度仍然较大,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的体制机制建设亟待加强,新形势下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面临的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对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积极应对并努力加以解决。

2010年工作思路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的奠基之年,筹划好新年度工作具有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作用。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健全体制、创新机制、转型提升、全面发展”的总体思路,以争创全国综合改革示范市和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为抓手,更加注重统筹协调,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基层工作,坚持创新创优,努力开创具有常州特色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局面,为常州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创造良好人口环境。

  一、明确年度工作目标

  市争创全国综合改革示范市,各辖市区创建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

  二、突出四项重点任务

  1、下大力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全民计划生育国策意识;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政策规定,落实“一票否决”制度,继续开展有奖举报工作,坚决打击违法生育行为,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努力使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8%以上。

  2、确保优质服务体系建设全覆盖。按照省提出的“推品牌、拓职能、全覆盖、树名牌”目标,加快推进我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确保农村优质服务体系建设达到100%,城区达到80%。注重“世代服务”内涵和质量提升,依法管理、优质服务和群众满意率达到90%

  3、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切实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贯彻落实,拟制《常州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暂行办法》,加快建立“统一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开展流动人口服务主题活动和管理专项行动,流动人口服务率达到85%。

  4、建设“数字人口”系统。以建立全员人口信息系统为目标,搭建全市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互联互通,完善人口信息共享机制,配合做好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加大投入,完成信息中心建设,发挥党政决策辅助平台、人口计生服务引导平台、社会公众自主查询平台作用,全员常住人口信息准确率达到95%、全员流动人口信息准确率达到85%。

  三、整体推进七项工作

  1、实施“幸福家庭——出生人口素质提高工程”。一是大力推进免费婚检工作,把住优生第一道关口。全面开展婚检、登记“一站式”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群众,督促指导金坛市建成“一站式”服务中心,与民政建立婚姻信息共享平台,继续赠送优生优育大礼包。2010年,全市婚检率要达到80%,城区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8‰以内。二是开展优生筛查,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社会化干预的长效工作机制,计划怀孕的夫妇普遍享有科学规范的孕前、孕期优生指导与服务。2010年已孕和待孕夫妇优生科普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待孕夫妇普遍接受科学规范的孕前准备和孕前指导。三是实施早期教育“一二五”工程,提升早教工作水平。建立健全面向社区、面向家庭的人口早期教育和指导体系, 2010年,全市建成10个“常州市人口早期教育示范基地”、20个“街道(镇)人口早期教育指导站”、50个“社区(村)人口早期教育指导点”。科学育儿知识100%进家庭,亲子体验100%进社区。

  2、推进新农村新家庭计划。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强力推进。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常州的要求,以农村为阵地,以家庭为主体,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为全市新农村建设锦上添花。至2010年底,全市表彰100个幸福家园示范村、10000个幸福家庭示范户,农村计生家庭受益全覆盖,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二是宣传倡导,营造氛围。各镇()因地制宜建造富有特色的生育文化园,村文化活动室、图书馆、文化健身广场、人口学校等设施要融入生育文化内涵,形成良好的新型生育文化氛围。三是服务群众,健康惠民。加快村级“世代服务”中心建设步伐,深入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规范开展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和随访服务,落实计划生育基本项目免费服务政策,提高农村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生存质量。四是政策驱动,落实到位。积极兑现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和计划生育公益金。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规范》,逐步构建政府推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权自律的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机制。五是协会带动,典型引路。推进“生育关怀零距离服务行动”,开展亲情牵手,志愿服务,紧急救助,经济帮扶。2010年将再投入建设8个“生育关怀帮扶基地”。

  3、巩固强基提质工程。一是扎实开展创建活动。把争创国家综合改革示范市和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作为新一轮人口计生工作创新创优、提质提速的重要契机,以考促进,以创促进,推动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切实加强队伍职业化建设。大力开展“计划生育科技大练兵”活动,组织好“一证三师”职业资格考试,按照各类人员的职业化标准落实好培训、考核、资格认证等工作,指导并抓好金坛80名村(居)计生干部生殖健康咨询员培训考核试点工作,确保参训率、参考率、通过率“三个100%”。分期分批对计生助理和村(居)计生干部开展培训,全面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三是抓住村、社区换届选举契机,加强村专干和社区人口计生队伍组织建设,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强化基层基础工作。

  4、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专项行动。一是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把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常州市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一项重要职责,加强与相关部门的综合协调,建立完善综合治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重大事项部门联动制度、综合治理工作定期考评制度等,形成综合治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合力。二是建好阵地,扩展服务。充分发挥辖市区、镇(街道)、村(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世代服务”阵地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推进新市民公寓的计划生育服务阵地建设。坚持均等化服务的原则,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途径,为流动人口提供与户籍人口同等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证件办理等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和政策服务,不断扩大流动人口依法享受免费计划生育服务的覆盖面。三是科学管理,夯实基础。提高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的运行效率,加强与流入地人口较多的市的双向协作,完善联席会议、信息通报、联合执法等工作制度。逐步建立对流入地和流出地双向考核的流动人口考核评估评估指导体系,切实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水平。

  5、深化“生育关怀行动”。一是大力开展“亲情牵手结对帮扶”活动。建立计生志愿服务机制,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采取各种形式与特困计划生育家庭结对帮扶,拓展服务领域,切实解决计划生育特困家庭的实际困难。二是继续开展计划生育系列保险。探索以独生子女保险替代独生子女费的方法和途径,提高独生子女费的使用效能;积极倡导计划生育家庭参加计划生育系列保险,进一步增强计划生育家庭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6、落实“阳光计生”行动。推进阳光管理。全面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公开,深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增强决策透明度,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以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情况为重点,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提高依法管理水平。实施阳光服务。依托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平台,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全面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水平。建立健全行政管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工作制度,为服务对象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代办服务等服务。加快全市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逐步实行网上和纸质审批(核)并用,实现全市人口计生系统审批、发证、征收等各类执法信息资源共享。推行阳光维权。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完善12356“阳光热线”,建立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方便群众咨询、投诉和反映意见建议;提高信访工作质量和效率,积极推行实名举报奖励制度,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监督人口计生工作的积极性;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完善阳光制度。围绕机关干部人事、公务接待、固定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机关财务等廉政风险点,制定落实预防措施,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修订和完善机关日常管理和效能建设工作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体系,促进规范管理。

  7、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做好规划起草前期工作。在全面总结“十一五”工作的基础上,以《常州区域人口承载力及人口发展对策研究》为基础,科学提出人口发展的趋势、总体思路、发展目标等,为全面做好“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前瞻性、方向性思路,按时序进度完成《常州市“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加强与科研单位、院校合作,借助和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开展人口问题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形成可供党政决策的人口资讯。探索建立和完善人口发展研究的长效机制,扎实开展灵活多样、有特色的课题研究。正确处理好研究与运用的关系,积极转化利用人口发展研究成果,进一步做深做细子课题,并在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