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2007年度环保工作计划
索 引 号:014109840/2008-00080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市环保局
生成日期:2006-12-30 公开日期:2008-04-25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关于2007年度环保工作开展的计划,确定本年度主要环保工作,其内容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补充修改
2007年度环保工作计划

  

2007年重点工作安排

常州市环境保护局

(2008年1月28日)

  (一)抓好太湖水污染治理

  1.认真学习贯彻太湖水污染防治新法规、标准和政策。组织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和《江苏省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办法(试行)》,通过 “实行严格的环保标准,采取严厉的整治手段,建立严密的监控体系”来加强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完成我市“治太”的年度目标任务。

  2.认真实施太湖流域环境区域补偿试点工作。根据省《补偿办法》和《试点工作方案》,制定我市的《补偿办法》和《试点工作方案》。确定我市境内的试点河流和补偿标准,完善我市交界断面环境监测体系,制定《常州市水环境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方案》,分期分批,建成9个省级、6个市级水质自动监测站,严密监控出入境和辖市、区间交界断面水质。指导各辖市、区加大水环境整治力度,确保出境水质达标。凡出境断面当月水质超过控制目标的,上游地区的辖市、区应当给下游辖市、区相应的环境资源区域补偿金,反之,凡出境断面当月水质低于控制目标的,下游地区的辖市、区应当给上游辖市、区相应的补偿金,直接排入太湖湖体或最终出常州市境的河流断面当月水质指标超过控制目标的,所在地辖市、区按规定向市财政缴纳补偿金,低于控制目标的则得到奖励。

  3.加快实施重点行业的提标。对照我省新颁布的太湖流域新标准,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化工、印染、冶金、造纸、食品、电镀等行业的相关企业实施提标,对2008年1月1日后不能达标的企业实施停产整顿,对2008年6月仍不能达标的企业实施关闭。同时,根据新的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4.推进入湖河道整治工程。推进完成尾水排河工程等4项整治工程,重点是突出入湖氨氮削减工作。我市三条主要入湖河道水质中主要超标为氨氮,着重配合有关部门加快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清淤、深入实施“三场”整治、围网养殖面积压缩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5.严格执法,铁腕治污。结合“提标”工作,继续对排污企业推进“五个一批”:大力关闭一批,搬迁改造一批,入园接管一批,提升转产一批,第三方代运营一批。尤其要关闭一批设施不到位或经整改仍不达标的企业。

  (二)加快推进国家生态市建设。金坛、溧阳两市建成县级国家生态市,武进区建成国家级生态区。

  1.推进各项生态市建设工程。在建设国家生态市工作指挥部的指挥下,各辖市、区政府、各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加快实施生态市建设“十大工程”,确保各项工作完成时序进度。其中,80%以上乡镇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常州市热电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经改造达到500吨/日的焚烧能力,金坛市、溧阳市、武进区完成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国家生态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2.抓好生态创建细胞工程。确保全市80%以上的乡镇建成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全市建成一批省级生态村。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和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建成一批绿色社区。积极探索生态修复方法,在实施清水工程的河流,建设市河水生态系统修复示范工程,改善与维护河道水质。

  (三)完成减排年度任务

  1.抓好工程、结构和管理减排。加快推进武进武南污水厂建设等7项年度减排工程(含1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15个乡镇污水厂建设工程、3个乡镇污水接管工程、2个中水回用工程和16个污水厂除磷脱氮及提标工程、39家企业的脱硫工程等),强力推进排污量在前30名的排污单位的减排工程。组织开展“禁燃区”第二阶段的建设工作:即在完成中心城区7.3平方公里范围内89台燃用高污染燃料锅炉的淘汰或改造基础上,继续整治,扩大“禁燃区”范围。加大监管执法和指导服务力度,抓好管理减排。坚持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加强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抓好关停并转项目等结构减排,会同有关部门关闭、搬迁一批污染排放不达标或对当地环境影响严重的企业,坚决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不能稳定达标的生产企业,其中完成中心城区23家污染企业的搬迁。对已无环境容量或园区基础设施滞后的地区或行业建设项目实行限批,强力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环境综合整治。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市新增290家规模以上企业通过ISO14001认证。督促新一批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单位完成审核和验收。配合市经贸委完成新一轮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计划。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新工艺,鼓励企业废水循环利用。

  (四)深入推进小康环保工程和“清水工程”

  1.实现城区河道清起来。对52条市河,除6条已填没,年底前全部实现河水清起来,并进一步对有关河道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在水清的基础上求水净、水美。坚持实行 “清水工程”联席会议和例会等制度,与各有关部门在业已形成的综合整治良好机制基础上继续协同配合,进一步深化市、区和环保监督员组成的三级网络监管,完善巡测巡检和定期监测制度,强化夜间、节假日检查,巩固完善市河水环境的长效管理机制。

  2.推进清水通道及主要干流综合整治。对运河、新运河有关河道实施沿岸污染物总量控制,完成排污口整治、实现岸线绿化美化。

  3.推进农村河道清理。积极推进农村河道的清淤和重点水系生态防护林或生态湿地的建设,着力推广农村水环境治理技术并组织实施,推进尾水排江一期工程建成投运。同时,积极推进饮用水源保护,按计划完成备用水源地建设等3项工程,配合完成有关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制订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预案。

  (五)依靠科技与创新,增强监管能力。

  1.大力加强科技装备的配置。向科技装备要监管能力。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加强人员、装备建设,增配环保现场执法的车辆、取证、应急装备,以及应急监测仪器和基本仪器,尤其是应急装备。购置船只和装备,成立水上执法大队,购置自动监测车,强化对大气重点污染源的现场巡查监控,装备技防设施,以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办法,严密监控企业排污口。建设好市环境应急和事故调查中心、12369环保信访处理平台以及市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等。

  2.大力加强环保科研成果的消化、吸收和推广。采取有效办法,研究出台鼓励扶持措施,重点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污染源自动监控技术、化工行业等恶臭气体防治技术、高浓度废水处理技术和各类最新污染防治实用技术的储备,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积极推广成熟可靠、简单实用的各类污染防治技术,推广新型实用的低污染生产工艺。

  3.大力加强环保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引进、培养,逐步培育出一支结构合理的环保科研人才队伍,并通过与大院、大所的合作,吸收先进技术和经验,锻炼人才,提高创新能力。同时,逐渐建立全市环保科研人才数据库,对环保科研人才资源科学管理、充分发挥作用。重点组织实施一批当前环境管理急需的课题研究,推进我市环保科研的良性循环、快速、持续发展。

  (六)推行精细化管理,树立环保形象。

  1.进一步精细管理对象。在充分分析企业等管理对象现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按照不同标准实行不同层次的管理,进而确定科学、实用的监管办法。重点开展市区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的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摸清市区及各辖市各类污染源真实排放情况,基本实现污染源排污状况“说得清”, 并对管理对象实现数字化,建立统一的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污染源数据库和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开发利用和共享普查成果,为建设“数字环保”打好基础、积极探索。

  2.进一步精细管理标准。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扎实推进全系统行风建设。将精细化管理贯穿到为企业、为基层和为群众服务的全过程,以企业满意、基层满意和群众满意为目标,精心制定各项环保精细化管理考核标准。对环保执法、信访处理等内部各项工作标准进行重新调整,提高标准,细化指标;将工作标准由一般的工作纪律要求、工作定性要求转向责任落实、行为规范、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要求,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督查责任人,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能和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尤其要提高、细化标准,进一步完善环保信访和提议案的受理、查处、督办和反馈,加快信访调处结果的上报、反馈和答复,不断提高调处和办理的质量,切实解决影响群众正常生活的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树立环保12369品牌。

  3.进一步精细管理方式。制定完善一系列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各项专项工作制度,并依靠信息化、定量化的科学手段来提高各项环境监管效能,提升全系统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水平。坚持环境保护为了人民、惠及人民和依靠人民,努力树立“亲民、爱民、惠民”的环保形象。

  在环境治理上,依靠精细的定量分析快速、精确地找到污染整治的对策、措施,依靠精细的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实施综合整治,依靠科学有效的整治手段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以环境质量的切实改善惠及广大市民,确立环保形象。

  在环保执法上,在精细化管理对象和标准的基础上,精细化环保执法方式和手段,以事前审核、事中监督和事后验收管理相结合、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现场检查和对企业严密的排污审计相结合、例行检查和飞行检查、交叉检查相结合、水上和陆路检查相结合、监测取证和现场调查相结合,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过细地做好宣传教育、依法取证、严密程序、规范案卷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无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败诉,把每个案件做细做实成为“铁案”。以严格、公正、精细的环保执法,维护法制轨道下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保障环境安全,促进科学发展,树立环保形象。

  在行风建设上,实施好8项制度:重大项目提前介入制、拟上市企业挂钩负责制、环保科技推广对接制、环境信访承诺制、行政处罚裁量制、环境执法回访制、服务收费下限制和内部管理督查制,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约束与激励,确保服务规范到位,以规范优质的服务逐步创立环保服务品牌,改善环保形象。

  在为民办实事工程的建设上,坚持在充分调查、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精心规划设计,实施项目负责制和挂牌督办制,确保责任、人员、投入三到位,严格按精细化管理要求抓落实、抓进度、抓质量,确保工程做精做亮,真正起到利民惠民的实效。年内实施农村村庄生活污水示范工程、禁燃区扩建工程、重点气味污染源综合整治工程、潢河治理工程、环境信访12369创优工程、环保公益金筹建工程、民间环保机构扶持工程等一批为民办实事工程,把为民办实事工程做成利民惠民的亮点,提升环保形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