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批准《常州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决定
索 引 号:01410955x/2011-00016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体组〔2011〕3号 发布机构:市体育局
生成日期:2011-01-17 公开日期:2011-01-17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常州市体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关于批准《常州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决定
常体组〔2011〕3号

    

    

    关于批准《常州市体育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决定

    

    各辖市文化广电体育局,各区体育局、教育文体局、社会事业局,直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

    2011年1月16日,经中共常州市体育局党组(扩大)会议认真审议,决定批准《常州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会议指出,《常州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充分体现了我市体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理念,是实现我市体育事业基本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

    会议认为:我市体育事业“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十二五”实现常州体育基本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常州成功承办了一届“最精彩、最圆满、最成功、最难忘、最和谐”的省运盛会,在江苏省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常州体育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对于常州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通过“十一五”的努力,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健身活动丰富多彩,体育设施成倍增长,先后出台多个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全民健身组织和设施建设、管理规范性文件,连续十四年获得全国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奖;竞技体育昂首迈入全省第一方阵,陆春龙奥运夺冠,实现常州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卢兰、蒋燕皎、陆春龙、沈烨4名运动员共12次获得世界冠军,五家训练单位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数量位居全省第二,业余训练设施完备,训练体制日趋完善,训练规模不断扩大,专业队建设取得新的突破,体育科研实力位居全省前列,十七届省运会参赛取得奖牌总数第一、总分第二、金牌总数第三的历史最好成绩;成功承办中国羽毛球大师赛、世界杯跳水比赛、世界手球锦标赛等重要赛事,品牌赛事综合效益得到充分体现;市奥体中心规模、功能成为全国同类城市佼佼者,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国内领先;金坛、溧阳、武进体育中心相继建成,体育设施功能逐步完善。2008年,我市成功创建成为全省首批体育强市,市体育局被评为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十一五”时期,我市体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发展为再创“十二五”辉煌奠定了基础。

    “规划”提出我市到“十二五”末实现体育基本现代化的目标任务。随着十七届省运会的成功举办,体育精神得到广泛传播,体育活动渠道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体育成为现代社会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十二五”时期提出实现体育基本现代化,是满足人民群众体育需求、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迫切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方面,是常州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规划”确定“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是实现常州体育基本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最根本原则。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体育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贯穿于体育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要坚持人才优先,加大人才投入和创新投入,强化人才在创新、转型发展中的保障和支撑作用;要坚持率先发展,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争创一流,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上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会议号召,全市体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认清形势、明确责任、抓住机遇、创新创造,以决战的勇气和信心,以引领社会生活方式转变的智慧和力量,人人成为“十二五”规划的实践者,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常州体育基本现代化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为常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江苏体育强省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常州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七日

    

    

    

    

    主题词:体育       发展规划        决定                                                                                                                                                                                                                   

    常州市体育局办公室                                                                                                                                                                                                     2011年1月17日印发 

    打印:刘伟丽                                                                               校对:邱晴漪                                                                         共印:35份

    

    

    常州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关键五年,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五年。江苏省第17届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和新的动力。为统筹规划“十二五”时期各项体育改革与发展任务,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体育在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新时期我市体育事业面临的形势任务,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现状及形势分析

    一、常州体育取得辉煌成绩、凝结宝贵经验

    “十一五”以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五大建设,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常州体育创新发展思路、立足全面率先,经历了08年奥运会、09年全运会、10年作为东道主省运会的巨大考验,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了理念、制度、人才、资金、环境等各种障碍,体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2006年成功申办江苏省第17届运动会;2008年率先创建成为全省首批体育强市,综合考核位居全省第二;2009年被评为“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2010年成功承办江苏第17届运动会,连续14年获全国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奖。体育事业发展的各个领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全民参与,成功承办第17届省运会。按照体现实力、展示风采、提升素质的要求,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承办了一届“最精彩、最圆满、最成功、最难忘、最和谐”的体育盛会。常州代表团参赛获得了奖牌第一、总分第二、金牌第三的优异成绩,在江苏省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是常州体育有史以来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的最伟大的贡献,对于常州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一是展示了形象。通过筹办大型赛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安居乐业环境建设,提升民生幸福指数。现在的常州与以前相比,增长更有力,发展更包容,社会更文明,环境更优美,人民更幸福,城市形象全面跃升。二是凝聚了人心。全市上下同心协力,以发展迎省运、文明迎省运、和谐迎省运、微笑迎省运。万众一心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各条战线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与奉献,为省运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展现了常州人民众志成城办大事的魄力和能力。三是升华了精神。成功举办省运会,我们不仅收获了奖牌,更收获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的新时期常州精神的巨大释放和升华。这种精神激励全市人民向着新的更高目标不断前行继续创造出各种我们引以为荣的“常州骄傲”。

    (二)积极引导,体育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出台了系列指导性文件和规范性政策。成立常州市全民健身工作指导委员会;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关于贯彻〈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意见》、《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的意见》等多个具有前瞻性、实用性的规范性文件,并连续多年将群众体育工作纳入《“富裕常州”建设指标体系》,200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把“体育惠民工程”列入重点工作(工程)。市民健身意识普遍增强,体育人口比例达52.3%。市民体质状况稳步提高,国民体质合格率全省领先。现有市级体育单项协会30个,体育民办非企业俱乐部25个,各辖市、区全部成立了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超过8000名,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22名,位居全省前列。国民体质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实施农村体育设施“千村工程”和“体育惠民工程”建设。37个乡镇、20个街道的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全部完成,形成了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群众体育设施的“全覆盖”。严格落实《关于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全市老小区、新建小区配套体育设施建设达标率100%;完成红梅公园、青枫公园、飞龙公园、圩墩公园、西林公园等主题公园建设,体育主题公园由“十五”末的4个增加到13个。公共体育场馆全部向社会开放,具备开放条件的35所中小学体育设施2008年起向市民开放。城市社区健身设施全部纳入城市信息化管理系统。全市共组织市、区级群体活动达500多次,超过500万人次参加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全市现有舞龙、舞狮、风筝、健身秧歌等具有较大影响的特色团队近百支。武进龙舟比赛、茅山登山节、溧阳风筝比赛等活动规模超过万人,成为我市群众体育品牌活动。

    (三)多方保障,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已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以备战17届省运会为中心,抓住“队伍建设、内部管理、科研保障、人才引进”等重点环节,努力提高全市业余训练水平。北京奥运会上,我市共有6名运动员代表中国代表团参赛,取得了1枚金牌、2枚银牌、1个第4名、1个第6名的优异成绩,陆春龙获得蹦床比赛金牌,实现了常州人的奥运冠军梦想。2009年,我市共有68名运动员参加第11届全运会比赛,共获3枚金牌、5枚银牌、5枚铜牌,159分。在2010年第17届省运会上,我市有768名运动员参加27个大项、589个小项的角逐,参赛人数、参赛小项创历史之最。取得了奖牌总数第一、总分第二、金牌总数第三的好成绩,奖牌、总分、金牌分别比上届省运会前进了5个、4个和3个位次。“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向省体工队输送优秀运动员120名,输送排名首次进入全省前三位。卢兰、蒋燕皎、陆春龙、沈烨4名运动员共12次获得世界冠军,我市世界冠军总人数达到15个。加强省队市办专业队建设,成立省专业队管理中心,省女子曲棍球队、女子手球队、女子垒球队先后4次夺得全国冠军,唐春玲、黄俊霞代表中国队获得北京奥运会亚军。加强业余训练项目分类管理,采用以直属训练单位为主,市队辖市区办、市队中小学办、在中小学设立项目训练点和训练基地为辅等办队模式。不断推进运动员、教练员、科医人员队伍建设。目前,我市拥有业余训练教练员100余名,业余训练规模2500人,均为“十一五”初期的两倍。加强训练单位的正规化管理,市运动学校、少体校等5家训练单位创建成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创建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1家,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7家,均居全省前列。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担、义务共尽”的原则,以实施教体结合“十大工程”为载体,以“育人”和“选材”为工作目标,以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和创建体育特色学校为平台,服务于业余训练、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学生素质全面提高,重点加强重点体育项目进校园、学生体育俱乐部及体育社团创建和体育师资培训工作,推进教体结合向纵深发展。加大对体育科技投入力度,成立独立编制的市体育医疗科研所,挂牌省体科所常州分所,体育科研整体实力位居全省前列。

    (四)精心培育,体育品牌赛事综合效益得到体现。加大大型体育赛事申办力度,提高竞赛组织水平,竞赛管理人员队伍逐步成熟。以羽毛球、跳水等市场效益好、群众参与性强、媒体广泛关注的中国队优势项目为突破口,成功申办和承办了一系列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重大赛事。“十一五”期间共承办17项次国际比赛,46项次全国比赛,82项次省级比赛,其中包括中国羽毛球大师赛、世界杯跳水比赛、世界女子手球锦标赛、国际龙舟赛、全国女排大奖赛、中国女足南北明星对抗赛、乒超联赛等国际、国内重要赛事,承办种类、竞赛的数量和品质均位列全省前茅。中央电视台对跳水、羽毛球、手球、女足等重要赛事进行了现场直播,总时间长度超过100小时,比赛期间来常采访的国内外记者超过2200人次。一系列重大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已成为宣传常州、了解常州的重要窗口,已经成为常州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共培养国际级裁判3名、国家级裁判15名、国家一级裁判200多名,国家二级裁判800多名。100多人次参与了国际比赛的执裁工作。

    (五)创新创业,体育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2007年,在全省率先成立体育产业发展公司,并以此为龙头,整合市级体育场馆资源,健全产业体系,以体育本体产业为基础,兼营会展、演艺、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目前注册资本由公司成立之初的3000万元增加到5亿元,经营性资产市值由不足1亿元增加14亿元。成立体育发展基金会,吸纳发展基金1100万元。培育发展体育竞赛市场,“十一五”期间总开发金额超过1000万元。加强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新城地产冠名市奥体中心各场馆。共销售体育彩票24亿元,为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六)强化投入,体育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五年场馆建设投入近20亿元(不含土地和减免规费),建成了一批高水平体育场馆。2008年9月建成的奥体中心成为全市的标志性建筑,包括4.1万座体育场、6200座体育馆、2300座游泳跳水馆和室内网球馆。改造完成中天钢铁体育馆。加大业余训练场馆投入力度,改善运动员训练条件,建成运动员生活服务大楼、重竞技馆、少体校综合训练馆、金坛水上项目训练中心。金坛市、溧阳市、武进区建成了功能齐全的体育中心,具备了举办全国性或世界性单项比赛的硬件条件,达到了国家体育总局规定的“四个一”要求。新北区建成了全民健身中心。全市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达2.3平方米,比“十五”末增加了50%以上。

    (七)强基固本,加强体育系统队伍建设。完善和调整常州体育管理和服务组织体系,局机关体育经济处调整为财务处,新增设体育产业处、监察室,新设纪检组长职位。组建竞赛管理中心,新设专业队管理中心。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岗位设置管理与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结合。加强体育系统干部职工和运动员队伍建设,推进“依法行政规范化、履行职责程序化、业余训练正规化”管理。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增强体育系统各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常州体育五年来的实践经验和奋斗历程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启示:

    一是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对体育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特别关怀,在决定体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上作出高屋建瓴的英明决策,全力推进17届省运会的筹备和备战参赛工作,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大力支持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创新。这不但为体育事业的发展进步指引了方向,也提供了巨大动力。

    二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解放思想观念、厉行改革创新、大胆抢抓机遇,保持与时俱进、永不言止、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是推进常州体育事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先决因素。它从源头上解决阻碍体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为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三是强化公共服务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职能。发展体育事业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增长,政府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职能既体现了体育事业的公益性质,也是体育工作的基本职能。体育蕴含着公平、正义、和谐的理念,与和谐社会有着天然而深刻的联系,也逐渐成为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缓冲剂、减压阀,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将发挥越来越独特的作用。

    四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推进体育事业进步的基本方法。既要坚持体育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相适应,又要坚持体育工作自身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都是体育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可偏废任何一个方面;要重视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既要支持条件较好地区率先发展,也要高度重视落后地区的发展,既要继续加快城市体育发展,也要把农村体育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五是加强基础管理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全面加强基础管理是建立“严格规范、恪守程序、富有效率、充满活力”工作秩序的根本。要从规范和程序入手,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和标准,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规范化工作的长效机制;从效率入手,建立高效顺畅的管理体制,理顺内部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和运营效率;从活力入手,不断创新管理,持续改进,完善干部人事和用工分配机制,用机制保持活力,用竞争激发活力,用激励增强活力。

    二、常州体育挑战机遇并存、面临广阔前景

    未来几年,是常州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充分认识常州体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才能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一)常州经济社会发展赋予体育新的使命。“十二五”时期,正是我市深入推进全国创新型城市、生态城市、文明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富裕常州“五大建设”,努力成为产业先进、群众富裕、文化发达、城乡繁荣、人居环境优美的长三角名城的重要时期,是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更要成为一种价值观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成为促进小康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推动力。实现体育基本现代化是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十二五”时期常州体育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目标,更是全市体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

    (二)体育事业发展面临新形势。我国成功承办第29届奥运会和我市成功承办第17届省运会后,全社会不仅体育意识普遍增强,广大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不断增长,参与体育的热情空前高涨,更重要的是全市上下对于体育的功能的认识得到了升华,对于社会发展而言,体育的功能表现为树立和优化城市形象,增强市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与提高,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新时期下,体育被寄托着更多的期待和更高的要求,也同时赋予了体育工作者新的使命。

    (三)常州体育自身改革与发展面临挑战。我市体育事业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整体发展水平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但与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体育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社会化、生活化程度不高;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尚未完全成熟,特别是基层体育服务网络尚未形成,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全社会体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体育产业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政策尚不完善;体育彩票发行工作与苏州、无锡不断拉大的差距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体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与场馆使用率较低情况同时存在;体育人才队伍不能适应目前体育事业快速发展新形势的需要,竞技体育高端人才严重缺乏,队伍整体素质、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训练管理干部的学习能力、自身修养急需提高;竞赛工作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尚没有培养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赛事;体育对外国际交流工作刚刚启动。这些在体育事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对“十二五”期间我市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常州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体育事业发展全局,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备战12届全运会和第18届省运会为重要任务,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转变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方式,全面构建全民健身体系,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大力活跃体育赛事,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抓紧完善体育场馆设施,又好又快地推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十二五”末实现体育基本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为实现“十二五”末常州体育基本现代化的目标,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市民素质作为体育发展的根本目的,把不断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体育公共服务产品,作为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方面。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依法均衡配置体育资源,做到城乡协调、竞群协调、事企协调,全面提高我市体育发展的整体水平。

    (二)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常州体育在更高的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把创新贯穿于体育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着力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充分认识管理、科技就是生产力,使创新成为常州体育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坚持人才优先。要牢固树立人才投入优先保障、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人才结构优先调整的理念,坚持以用为本,强化人才在创新、转型发展中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四)坚持率先发展。围绕我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集中力量实施科教与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国际化“四大战略”,着力提升体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争创一流,实现体育基本现代化。在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上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五)坚持产业驱动。要将17届省运会的辉煌转变为常州体育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寻找新的发展“引擎”,要着力推进常州体育产业的发展,为常州体育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努力引领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逐步理顺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常州体育整体实力和在省内、国内体坛的竞争力,建立与城市现代服务业相协调的体育产业体系,建设与省内外体坛激烈挑战相匹配的体育人才队伍,形成政府领导有力、社会调控有方、市场运作有序、辖市区共同发展体育的崭新格局,到“十二五”末实现体育基本现代化。

    (二)重点目标

    1、群众体育:不断提高市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全社会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进一步推进全市体育社团、协会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建设,基层体育社团组织逐步完善、规范;充分发挥体育社团在推进全民健身、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和承办体育赛事中的功能,推进体育社团社会化、市场化,到2015年底,全市各类体育协会达40个;创建8所省级、20所市级社区体育俱乐部,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25名/万人。社区体育设施半径每500米配置率达到100%;新建晨晚练点800个,开展新一轮乡镇全民健身中心和“千村工程”提升工程;举办全市妇女健身展示大会、职工体育运动会和阳光青少年体育运动会或展示大会。建立市、辖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国民体质测定平台,建设全市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和国民体质数据信息库,实施国民体质监测跟踪,实现市、辖市(区)二级网络数据传输;全社会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文化意识不断增强,人本体育、终身体育、公平体育的观念逐步成为市民的广泛共识,城市公园、绿地、公共广场等设施建设中体育文化元素广泛普及,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公平、友谊、进步、和谐的体育价值观,让更多的民众享受体育带给人们的健康、快乐和时尚。逐步建成具有常州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2、竞技体育:强化全运、奥运战略,着力推进全运、奥运攻关和备战工作。确保输送5名以上运动员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3人次以上进入前8名,力争获得奖牌;确保有60名以上运动员参加第12届全运会,力争获得5枚以上金牌,承办项目(训练点)在12届全运会上获得2枚以上金牌,成绩贡献确保进入全省前三;积极备战第18届省运会,金牌、奖牌、总分排位继续保持全省前三位。省队市办项目和业余训练游泳、跳水、体操、重竞技等品牌项目国内有较大影响,积极鼓励市级运动队辖市、区、学校办或联办。与辖市、区、学校办或联办运动队达到总数的50%。“十二五”期间,向省级专业队输送优秀运动员人数继续保持全省前三。全市中小学校每校至少有1项体育特色项目、2支以上校运动队、3个以上学生体育组织(学生体育俱乐部);新增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所,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所,新增国家级传统项目学校1所;加强运动员义务教育工作;完善本系统大、中专职业教育模式,依托本地高校构建运动员单招录取平台,争取每年高校录取名额。

    3、体育产业:制定出台《常州市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意见》,加强对各类所有制体育企业实施分类指导。促进体育消费,规范体育市场;体育产业纳入区域经济指标体系,体育支柱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增加值逐年上升。在全市逐步建立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体系和规范有序、繁荣发展的体育市场;积极引导市民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显著增加,体育服务用品业快速发展,体育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例明显增加,体育产业GDP占全市总量的1.3%,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5%,对全市经济的贡献份额明显增长。体育彩票销售年增长率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提高贡献率,保持市场份额。发展壮大体育发展基金,规范完善基金使用办法。“十二五”期末常州体育发展基金总量超2000万元。大力扶持和培育常州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使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体育产业骨干企业。

    4、体育竞赛:以普及程度高、市民广泛关注、市场效益好、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国际、国内重要赛事为重点,精心打造羽毛球、跳水等城市品牌赛事,加大市场化办赛力度,实现既能满足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又有利于普及市民健身知识、提高市民健身热情,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每年中央电视台转播赛事时间不低于20个小时。积极争取有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赛事。培养一级以上裁判员100人以上,其中国际级裁判员确保3人,争取5人。常州籍裁判员参加全国以上比赛执裁不少于180人次。

    5、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武进、金坛、溧阳体育中心建设,完善中天钢铁体育中心作为全民健身中心的功能,配套建设室内游泳池、乒乓球、羽毛球等大众体育项目设施。进一步完善训练设施,武进曲棍球基地完成搬迁工作,建成医科所康复中心,各辖区建成全民健身中心,有条件的辖区启动区级体育中心建设;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平方米。体育设施类别、档次和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位于全省领先行列。
     6、体育人才:实施人才强体“双50”工程,全系统人才资源总量要增加50%以上,全系统优秀专业人才达到50名。即:竞技体育领军型人才要达到10人,在全省有影响力的管理人才要达到10人,具有专业服务能力和科研攻关能力的医科人员达到10人,能支撑体育产业发展创新型、高层次人才达到10人,在全省有影响力的彩票管理、发行人才和基金运作人才达到10人。

    第三章 重点任务与工作措施

    一、群众体育

    (一)全面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坚持“两个目标”: 提高市民健身意识、增加经常性体育锻炼人口;实施“五项工程”:形成一套全民健身法规制度,建立一个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有一批全民健身工程(点);开展一系列全民健身活动和构建一个新型健康服务平台;加强“五个重点”: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社团体育以协会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农村体育以村镇为重点,职工体育以单位为重点;落实“五个要素”:观念领先、组织健全、设施完善、活动经常、效果明显,切实抓好城乡群众体育工作,确保《全民健身条例》各项制度的落实。

    (二)多渠道筹集群众体育事业经费。加大对群众体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增加群众体育事业费在体育事业费中的支出比例,将群众体育基本建设经费在财政中单列,加大公共财政对群众体育设施建设的转移支付力度。改革体育彩票公益金分配办法,逐年提高地方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全民健身事业的比例。采取捐助、赞助、合作、股份制等多种形式,鼓励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和市民个人积极参与兴建和管理群众体育设施,资助开展群众体育活动。
     (三)着力完善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建立机构健全、任务明确的市、辖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四级群众体育服务组织,引导和支持行业系统、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体育机构,保证群众体育工作“级级有人管理,层层有人负责”;依托公共体育设施,广泛建立群众体育指导中心、全民健身辅导站、各类健身俱乐部、群众健身点等基层体育活动站点。加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开展常规性、社会性和服务性体质检测活动。积极探索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办法,充分发挥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意识培养、活动组织、知识传播、技术指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改进和完善群众体育评估考核办法,更好发挥评估考核的杆杠作用,促进群众体育规范发展。
     (四)努力推进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意见》及《2004-2020年常州市体育设施发展规划》,扎实推进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努力构建由居委会(村委会)健身点、街道(乡镇)健身苑和区(县级市)健身场馆及市级体育中心、体育公园组成的四级群众体育设施网络。充分利用我市公园、绿地、广场、运河等城市景观资源,大力构建全民健身带,高标准建设位于健身带上的体育场地和全民健身点,形成具有现代化大都市特色的体育休闲新景观。
     (五)广泛、持久、深入开展各类群众体育活动。开展“体育进社区”活动,积极推动体育先进社区创建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办好职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等各类运动会,带动各行业、系统和各类人群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积极推动和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群众体育品牌活动。组织好登山、龙舟、健步行、健康跑等全市性大型体育活动,并以此带动各种形式的单位体育、广场体育、公园体育、街头体育、家庭体育和假日体育深入开展。加大对农村体育的扶持力度,引导广大农民走富裕、健康、文明之路。

    (六)加强体育社团健康、稳步、快速发展。一是明确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各级体育总会及其单项协会的性质和职能,加强市和区县体育总会的组织、制度和队伍建设。二是研究制定体育社团改革发展相关文件。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常州市体育社团改革发展工作意见》,完善各单项协会的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健全协会的自律机制,促进体育社会团体的发展壮大。三是建立健全体育社团规范化建设评估标准和开展评先创优活动。围绕“三化”、“五有”目标任务,把体育社团改革发展和评先创优活动结合起来。制订《常州市“星级”体育社团考核评估细则》。四是试行政府向协会购买服务的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社会和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体育产品和服务。逐步将社会体育项目的管理服务、普及培训、赛事活动、对外交流等工作交由体育社团承担,为我市体育社团、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协会社会化、实体化发展打好基础。五是建立体育社团发展专项资金。以体育彩票公益金、企业及社会各界资助的方式建立体育社团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体育社团的培育扶持、培训交流、普及推广、提高水平、表彰奖励等。

    二、竞技体育

    (一)优化业余训练项目结构。将我市各项目分为优先发展项目、次优先发展项目、积极发展项目和其它项目。对于优先发展项目要从经费保障、人员引进、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全面保障。在田径、游泳、射击等基础大项实行项目化管理,全面提升训练和管理质量。全面落实与有关辖市、区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强力推进市队辖市区办、校办工作,完善管理制度、考评办法和激励政策。加强对项目投入、产出效益的研究和评估工作,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二)推进医科训一体化工作。在加大对体育科研投入,继续加强体育科研队伍建设的同时,在提高科研为训练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升科研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益,合理配置科研资源。继续加大项目医科训一体化推进工作,努力提高一体化的组织程度。要在人才强体战略基础上,通过外出培训、专家现场指导、高校深造等方式全面提升教练员科学训练水平,不断增强科学训练意识。不断完善相关激励政策,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抢占体育科研的制高点,努力提高科研为竞技体育服务的水平。

    (三)加强训练基地和体育俱乐部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市业训管理水平,积极参与总局、省局关于俱乐部、传统校、单项基地等各类创建,规范单位训练常规管理,通过已经创建成功的单位带动周边单位的训练管理,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切实提高我市业余训练工作成效,提高我市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效益。

    (四)建立和完善业训考核评价及管理体系。深刻总结17届省运会我市备战的各项政策和方案的经验和教训,深入研究18届省运会总规程,对现有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完善,研究制定新的能适应新形势的激励政策。研究业余训练规律,根据省局相关政策制定适合我市的业余训练考核体系,对教练员训练质量、训练成效建立量化的、透明的、客观的评价考核体系。邀请省内外的专家有针对性地对我市各运动项目进行训练质量效益评估,提出可行性建议,提高运动队伍整体水平。

    (五)加强专业队管理。明确专业队管理中心职责,切实履行起对专业队(点)的领导、管理、协调责任,提升奥运、全运攻关、备战能力。结合各项目实际,争取一些新的、投入产出比较高的项目落户常州。建立科学、合理、统一的教练员选聘、运动员选拔及运动队管理等制度和科学的考评办法,确保各项目专业队(点)完成参赛任务。

    (六)强力推进教体结合工作。充分发挥教体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体制优势,推进教体结合工作向纵深发展。对已建成的100所体育特色学校进行创建深化和成果提升;成立常州市中小学生体质监测站,开展学生体质监测和相关科研活动。根据各辖市区青少年体育发展情况,合理布局各地项目重点,形成市、辖市(区)两级互补、面上均衡的体育项目总体规划。

    三、体育产业

    (一)加强政策引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把体育产业发展纳入评价地区发展水平和衡量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积极融入省“三带两圈”体育产业特色功能区,发挥体育产业集聚联动效应。制定《常州市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意见》。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有利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环境。加强对体育市场的规范管理,推行体育行业特有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建立一支专职体育市场稽查队伍,加强体育经营活动的安全监管,加强技术指导和安全保护,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及产品质量检测。

    (二)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提高城市居民素质和满足城市居民基本体育需要为目的,加快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探索政府扶持、企业经营承担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的新路子,落实国家、省出台的税收、规费、水、电、气等优惠政策,增强企业资本运作、经营管理和反哺体育的能力。督促企业稳步向广大人民群众开放健身设施服务、健身组织服务、体质监测服务、健身指导服务、体育活动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内容丰富、质量全省领先、广大群众满意的目标。在常州奥体中心、清潭体育馆联合医科所率先开展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并逐步在全市推广。研究制定体育公共服务开放程度和服务质量的评估考核办法。

    (三)加快培育体育市场。形成体育竞赛演艺、体育健身休闲、体育项目培训、体育场馆会展四大体育服务业市场。将常州奥体中心初步建成集健身、展会、休闲、购物、娱乐服务为一体的具有社会、经济综合性效益的功能性示范基地。深入挖掘体育赛事的有形和无形资产,提高营销策划能力和市场运作水平,大力推动赛事经济发展。

    (四)落实体育产业公司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市委“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有关常州体育产业发展公司的发展战略,在体制、制度、文化上全面创新,建立符合企业上市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完善企业管理结构,构建国际化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整合资产,发挥资产经营效益,战略性选择地文化创意产业、体育用品业。真正发挥支撑常州体育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作用。

    (五)全力推进体育彩票市场的繁荣与稳定。全面、深刻、真心地学习苏州、无锡体育彩票发行工作的经验,研究体育彩票市场的发展规律,科学配置市、辖市区体育彩票中心的管理结构、机制、制度、考核体系,严肃发行纪律,全面提升彩票管理和发行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加强基础站点规范化管理,培养营销人才,创新营销手段,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健全发行销售监督机制,确保体育彩票市场的安全和信誉。

    (六)发展壮大体育发展基金。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扩大基金的增值渠道,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基金募集经验,不断增加基金总量,规范完善基金使用办法。

    (七)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按照市委“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三城融合、南北建新、东西协调、开发东部”的调整城市空间格局的要求。调整和完善全市体育设施建设发展规划,按照均衡配置资源,方便市民健身的要求,与城市规划、建设同步开发建设体育设施,重点是配套建设东、西部地区的体育设施,优化南北体育设施,完善金坛、溧阳体育中心,建设更多的体育公园、健身广场和区级、街道(乡镇)全民健身中心。

    四、体育竞赛

    (一)引导和规范各类体育竞赛的市场化运作。支持各辖市区根据各地自然人文资源特色举办竞赛活动,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单项协会、举办商业性体育比赛。制定办赛奖励政策,建立透明公开的办赛平台,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办赛积极性。

    (二)努力打造品牌赛事。引进国际知名的体育赛事,打造羽毛球、跳水等有影响、有特色的赛事品牌。加强对赛事资料的情报搜集,建立赛事数据库,及时掌握国际重大赛事资源。争取国家体育总局及各项目管理中心、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及各单项运动协会、国际各单项体育组织的支持,积极争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赛事。

    (三)加强赛事推广合作。加强与国际体育经纪公司合作,掌握体育赛事的引进与开发,建立体育广告客户资源数据库,开辟境外广告客户代理,建立和完善境外广告客户代理,建立覆盖全省、全国和全球的票务销售。

    (四)探索联合进行商业比赛开发机制。加大公关力度,争取更多重要比赛纳入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节目,将中央电视台是否现场直播作为衡量比赛价值的重要取向。

    (五)加强裁判员队伍建设。加大“高、精、尖”裁判员培训力度,提高体育竞赛“软实力”。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实施“人才强体”战略。全面实施“双50”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按照“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有前途、有利益、有舞台”的要求,建立比其他城市更优惠、更灵活、更有效的政策和机制。完善激励保障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竞赛、体育产业等各类人才的培养步伐,为体育工作实行全方位管理和宏观指导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加大对优秀市场开发人员、教练员、科研人员和运动员优秀体育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完善机制,营造优秀体育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各类人员奖罚分明、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体系。

    二、努力促进各基层单位成为创新的主体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主体。所有制度设计、要素投入,要有利于引导基层单位的创新,要从体育的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和探索训练单位、医科单位、企业单位在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创新。特别是训练单位,更要从六个方面转型发展:以资金密集投入转到科技依托上,以人海战术转到精兵强将上,以项目扩张转到强项大项上,以自办竞技体育为主转到全社会共办竞技体育上,以人为控制转到依靠竞技实力上,以重视运动员的专业素质转到文化学习、专业素质综合发展上,努力提高竞技体育的核心竞争力,促使体育事业在更高起点上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三、确保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支撑。各级政府要把体育事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和谐常州和推进常州基本现代化建设的组成部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抓好组织实施;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体育发展需要和乡村城镇化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要求,规划和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依法保护公共体育设施和规划的预留地。各级政府及体育主管部门,在确保对竞技体育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投入不低于17届周期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掌握了规划、土地资源各种有利政策,积极兴建各类体育设施,对群众体育的投入要大幅度增加。完善资金投入保障体系,为体育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将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注意调整和加大体育科技、体育人才资源开发等环节的资金投入比例,专项列支。快速提升体育彩票的发行和管理能力,发挥体育产业公司在体育产业发展所起的带动作用,为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不断提高体育发展基金规模,正确引导社会、企业和个人,依法采取捐赠、资助等形式参与、支持体育事业发展。

    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强化体育行政部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体育行业管理的职能。把规范行政行为、坚持办事程序始终贯穿于依法行政的各个环节。完善政务公开制、首问负责制、过错追究制、行政决策监督制度。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为公众查阅政务信息提供便利条件。加强体育执法监督,健全完善行政监督机制。重点围绕《体育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反兴奋剂条例》、《全民健身条例》等重点法律、法规,进行执法监督检查。根据体育队伍的特点,开展灵活多样、扎实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逐步形成与依法治体相适应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强化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提高驾驭全局的执政能力;积极转变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增强执政为民的服务意识;营造风正心齐的发展局面,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执行力、学习能力,提高按制度、按程序办事的水平,改进和完善考核体系。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通过思想创新、工作创新、管理创新,提高引领广大职工实现发展事业的突破能力;强化审计、监督工作,建立规范高效的工作机制。在全市体育系统树立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力量凝聚起来,能力释放出来,创造体育事业的新辉煌。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快干部年轻化步伐,培养造就一批信仰坚定、思想解放、能力突出的干部队伍。扎实做好党员教育、培训、发展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及教风行风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

    六、加强体育宣传力度。坚持体育新闻宣传的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宣传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作用,宣传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成就。健全体育宣传工作机制,搭建有效信息平台。加强体育宣传队伍建设和与新闻单位的合作,成立市体育记者协会,建立一支爱岗敬业的体育新闻工作者队伍。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在群众中开展体育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初步形成崇尚科学健身、弘扬体育精神的体育文化氛围。支持开展体育集邮、体育美术和体育摄影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加强对体育志的编写和研究工作,普及体育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新形势下的体育对外开放工作,促进体育的国际交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