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印发《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201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索 引 号:014109971/2019-00010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机管〔2019〕10号 发布机构:市事管局
生成日期:2019-02-15 公开日期:2019-02-22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现将《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2019年工作要点》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印发《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201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常机管〔2019〕10号


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2019年工作要点》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2019年工作要点

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2019年2月15日

附件

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2019年工作要点

2019年,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深入开展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和基层建设年“三化一年”活动,深化“2121”工作落实和“三大社区”“四项工程”建设,聚焦管理职能、管理模式、管理队伍“三大转型”,不断提升新时代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水平,为塑造高质量管理明星城市作出新的贡献。

一、围绕主线抓改革,推动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再出发

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责任,转变作风,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争先进位为目标,不断推动机关事务改革再出发。

1.进一步深化办公用房管理改革。围绕办公用房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办公用房“七个统一”管理为抓手,加快推进65处办公用房权属登记变更、89处办公用房备案、255处办公用房使用权证等相关工作,推动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取得新突破。深化全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一个模式”,建立“四项机制”。在辖市(区)层面推广应用“七个统一”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办公用房使用管理审批、常态检查考核、市委巡察考核和信息公开机制,构建办公用房全域化、全要素、全链条管理机制体系。研究出台《常州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常州市市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使用权登记管理办法》,完善涉及市权范围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使用管理相关审批流程,建立健全办公用房统一管理制度体系。推进办公用房电子档案、智能图形、在线办理“三大系统”建设,完善统一物业、统一维修“两个定点采购供应商库”运行流程,不断提升办公用房集中统管水平。抓住直属房产管理处机构转隶契机,推动直属房产经营管理纳入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体系,做大做强做优机关房产经营管理,促进机关房产集中统管长远发展。注重做好配套制度“下文”,推动“七个统一”配套制度“1+X”配套性操作流程图、审批程序表等相关工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体系。

2.进一步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研究出台《常州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按照“一二四”工作思路,突出“一条主线”,实现“两个提升”,推进“四化同步”。“一条主线”即宣传贯彻落实《江苏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两个提升”即提升监管水平和服务水平。通过日常检查、节假日督查、专项排查、举报核查“四查机制”,以及全市党风廉政建设综合考核体系对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的考核,建立公务用车常态长效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水平。通过对公务用车车容车貌、驾驶员仪容仪表和行为举止等方面标准化、规范化的打造,提升公务用车服务保障水平。“四化同步”即深化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市场化改革。完善公务用车“一张网”平台建设,构建集“预约、调度、指挥、监管”于一体的车辆管理新体系。积极探索“市场化、社会化、货币化“的公务出行保障模式,拓宽公务出行社会化保障路径,运用市场化手段,通过政府采购,推进公务用车定点维修、定点租赁工作落实。落实公务用车主管部门管理职能,理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公务用车服务保障相关制度规定,构建系统全面、务实管用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体系,不断深化和巩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成果。

3.进一步深化公共机构节能改革。按照公共机构节能“十三五”规划要求,深化与中节能“能源共建共享”战略合作,把绿色发展的理念和举措贯穿于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全过程,更高质量推进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新技术应用和节能改造,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中的表率作用。积极推进市行政中心绿色社区建设,实施“五个率先”:率先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率先建成感知能耗监管信息化平台、率先引进节能管理市场机制、率先实现垃圾分类集中回收处理、率先推行机关绿色办公。不断完善节水节电、计量统计、监督考核、资源回收利用等工作,形成执行有力、协调有度、运行有序的节能管理机制体系。加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制度建设,研究出台《常州市市级公共机构节能考核细则》《常州市公共机构节能改造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推动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紧扣主题促转型,推动机关事务创新发展再出发

紧扣“三化一年”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以转型求动力,以转型求发展,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推进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4.更大力度推进机构职能建设。坚持把职能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职能规范化、职能制度化、职能科学化为导向,建立健全机关事务管理职能法治体系。围绕机构改革工作要求,研究制定局“三定”方案,深化内部机构建设,优化内部职能界定,理顺内部事责权限,做到职能资源整合优化、职能力量协同高效,促进内部管理职能配置更加科学、职责定位更加清晰、人员配置更加优化。按照“领导本级、指导下级”要求,树立“一盘棋”意识,聚焦辖市(区)职能空位缺位,加大协调力度,推进机构名称、职能、职级、内设机构、隶属关系“五个统一”,实现职能权责化、法定化,促进机关事务管理职能配置到位、履行到位,以职能化改革推动全市机关事务转型发展。

5.更大力度推进信息化建设。围绕“智慧社区”建设目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信息化建设落地见效。一是加强智慧融合。加快整合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机关财务、安全保卫等业务信息系统,实现高效管理、人性服务、能源节约。二是搭建智慧平台。促进信息发布、餐饮及会务预定、设备报修、访客接待、车辆进出、一卡通、OA系统、支付结算、物管考核、物品采购审批等日常事务互联互通,形成“一平台、多模块”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多跑路、管理少跑腿”。三是探索智慧应用。借力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智慧畅行、智慧政务、智慧服务”等信息集成,打造“线上管理局、掌上管理局”,不断提升机关事务工作的智慧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

6.更大力度推进标准化工作。以先行先试为抓手,强化会务、安保标准化工作的引领作用,深入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重点抓好五个阶段:一是标准编写阶段,按照标准体系明细表,论证明细项目可行性,建立以文本设计、指标管理、过程控制、绩效考核、持续改进为核心的标准体系,逐项开展标准编写工作。二是标准立项阶段,聚焦安保、会务、保洁、房产和资产管理、机关党建及采购、考核等,成熟一项、推出一项。三是标准宣贯阶段,区分层次、因岗施策、有所侧重,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标准化工作宣传、培训、实践。四是标准评价阶段,建立标准实施检查考核机制,定期组织内部检查和自我评价,以持续改进形成标准闭环。五是标准创建阶段,联合市总工会开展“岗位标兵”“服务能手”创建工作,始终坚持用标准的理念、原理、方法指导机关事务工作,促进标准化工作以点连线成面。

7.更大力度推进国有资产管理。着力构建市级机关“大资产”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清查盘点、信息统计、档案管理等台账制度,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围绕机关资产集中统管新要求,以“高效能、标准化、可持续”为导向,抓住配置、处置、调配、清查等主要环节,建立固定资产RFID电子标签,利用条形码等信息介质,着力做好机构改革涉及资产的清查、调拨、划转、接收等工作,实现国有资产全过程、全要素、全覆盖跟踪管理,为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8.更大力度推进机关财务管理。打造2.0版“财务宝典”,制定出台《常州市市级机关财务结算中心业务操作指南》,推行“掌上书”动态电子业务指南。搭建机关财务服务管理标准化体系,建立健全“财务专管员”机制,落实“首问责任制”“首席接待制”“窗口无否决权制”等服务规范,完善财务稽核、财务档案管理、财务统筹核算等“一条龙”服务流程,全力保障57家机关单位财务集中核算工作。积极构建财务服务共同体,探索全方位保障、延伸式保障、模块式保障等分层保障管理路径,着力解决供需矛盾、满足供给平衡,为机关单位提供多样化、差别化、标准化的贴心服务。

9.更大力度推进“勤”品牌建设。在“勤雨伞”“勤平安”“勤务站”取得成效后,加快推进“勤学习”和“勤健康”项目落地,为行政中心人文社区建设汇聚正能量。加强“勤学习”项目顶层设计,强化系统思维,秉持“悦读、智慧、分享”理念,打造“2.0”版新型图书借阅系统,不断加码“书香后勤·悦读生活”机关文化建设。聚焦机关干部职工新需求,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积极谋划“勤健康”,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促进“勤”系列品牌效应不断放大,兑现“一切为了机关干部职工美好生活”的服务承诺。

10.更大力度推进服务保障创新。按照“优质服务永远在路上”的新要求,进一步优化保障服务制度建设、流程再造,促进保障服务更加精准、人员配置更加优化、岗位设置更加合理、职责定位更加清晰,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效能。聚焦服务对象需求,推进机关幼儿园异地新建、市纪委监委办公办案场所改造、异地交流市领导集中周转房建设,实施厨余垃圾集中处理、楼顶绿化改造、智能垃圾分类、角房空调系统改造,高标准完成政务服务中心、纪委监委等后勤延伸服务保障。深入开展“服务零投诉”专项行动,深化服务保障标准化管理模式,做到事事有人做、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督,全面提升机关食堂、会议中心、设备设施、保洁卫生等综合服务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挥“微管家”服务保障平台功能作用,不断拓展服务保障覆盖面、惠及面,跟踪分析“差别化”需求,促进服务保障“无处不在”,着力构建机关服务保障新体系。

11.更大力度提升机关餐饮水平。巩固“明厨亮灶”,深化“菜品研发”,促进餐饮“微创新”。加强机关餐饮常态管理,强化教育培训,提高餐饮员工炊事技能、卫生意识和服务质量;强化监督检查,提升食堂原料、仓库保鲜水平。探索研究“集中配送中心”建设,尝试打造集采购、配送、生产于一体的中央厨房模式,实现成本再降低、效率再提高、品质再提升、服务再优化。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同盟合作,以推出富有地域特色的食堂美食,打造样板厨房、建好绿色食堂,始终把机关餐饮服务保持在高水平。

12.更大力度推进集团教育发展。着眼新时代新要求,探索机幼集团连锁化、高端化、国际化办学路子,架构集团教育平台化优势,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推进国际高端园、“亲托幼一体化”合作办学项目,着力构建高质量、高品位、高端化的集团教育新体系。依托集团化办学模式,扎实推进“520”“5100”名师培养工程,制定年度名师工程培养方案,建立计划、实施、考核全链考核,用足用好政策、加大培训投入,建立集团名师工作室机制,设置各类别工作室,以点带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着力打造一支素质全、能力强、业务精的名师“梦之队”。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幼儿园薪酬制度用人制度改革,促进人文关怀与教育发展融为一体,为机幼集团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13.更大力度构建常态监管机制。抓考核、促监管,不断健全完善常态化、长效化监管体系建设。着重抓好“三个考核”:一是廉政建设综合考核。利用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纳入全市党风廉政建设综合考核体系的契机,深入开展单位自评、平时督查、年终督查活动,进一步健全市级机关办公用房公务用车使用、监督、测评“三位一体”的长效常态化管理机制,压实部门单位使用管理的主体责任,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辖市(区)履职考核。贯彻《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考核办法》,抓实辖市(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履职过程的组织领导、机构职能建设、事务管理工作、服务保障开展情况以及依法履职、工作衔接等六个方面考核工作。三是物业服务考核。加强对物业单位合同执行、制度落实、服务质量、内部管理、人员出勤“五位一体”监督考核,不断提升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保障水平。

三、聚焦主力强基础,推动机关事务全面发展再出发

按照全面从严治党总体要求,坚持党的建设统领全局工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重点,凝心聚力抓全面、全面抓,把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不断引向深入。

14.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严格贯彻落实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通过优化意识形态工作部署,全面统筹各项工作,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完善学习制度,做好舆论引导,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建立“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相关处室各负其责、事业单位贯彻实施”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切实做到“两个坚持”:一是坚持把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政治责任,纳入局党组中心组学习讨论内容,传达领会党中央关于意识形态、文化自信的指示精神,使局党组成员通过讨论,充分意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二是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局年度工作计划和综合目标考评,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强化干部职工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意识形态工作人本化、具体化、实效化。

15.不断加强党建提优工程。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建好书记工作室,培育道德讲堂实境基地、党建活动基地两个党建基地,完善党组议事规则、中心组理论学习机制,强化“三会一课”等10项制度规范落实,把党建工作分解到人、时、地,量化到权、责、岗,形成事事处处有党建、人人时时讲党建的良好氛围,促进党建活动、党员教育、党建带三建融为一体,持续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水平。继续实施党建提优工程,深化党建网格走访,突出抓好阳光扶贫工作,在“走好老路、闯出新路、找到出路”中,以精准扶贫促进精准脱贫,推进党建网格工作渗透化、具体化、常态化。加强党员经常性思想教育,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把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建立健全党员分类量化积分管理机制体系,把党员义工“365”、道德讲堂融入机关文化建设,为全面推动党建工作凝心聚力。

16.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深刻领会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精神,坚持“高线”,坚守“底线”,坚决“不踩红线”,强化领导干部反腐倡廉的使命感。牢固树立“两个责任”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中央纪委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围绕“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等方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进一步深化和巩固省委、市委巡视巡察整改,切实抓好集中采购、内部审计、内部巡查重点工作,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建设、内控机制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水平。聚焦“四风”问题,时刻防范“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机关作风建设捆绑在一起,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机关工作人员“十带头十严禁”规定,组织开展“烟(卡)问题”和“违规吃喝”问题两个专项整治,完善“细化到人、量化到岗”的工作责任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实效。

17.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忠诚、拼搏、创新、清廉”的管理局精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增强干部职工对机关事务工作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同,自觉强化责任意识,展现时代作为。依托人文社区建设,进一步深化红色关怀、蓝色环境、绿色通道“红蓝绿”人才培养工程,健全干部成长卡片、干部结对管理机制,实施重点工作项目化推进的人才培养机制、干部交流轮岗机制,以工作带动锻造人才队伍。围绕“高质量研究会”“集中调研月”,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推动“前沿型学习、专题性研究、发散式互动、常态化分享”落实落地,塑造多面手、全能型人才干将。坚持把“奖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融入具体工作,建立健全导向鲜明的干部与人才工作机制,通过“项目组”“干部讲堂”“青蓝工程”平台历练,打造一支结构优化、能力全面、专业过硬、精气神足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