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对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委员提案第0389号的答复
索 引 号:014109445/2024-00203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发改复〔2024〕第93号 发布机构:市发改委
生成日期:2024-05-21 公开日期:2024-05-21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您提出的关于快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充分发挥“上海大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入圈最大价值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关于对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委员提案第0389号的答复
常发改复〔2024〕第93号

叶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快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充分发挥“上海大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入圈最大价值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常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两项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关键,谋定发展思路,加强政策研究,创新改革举措,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大格局,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有效提升。2023年,常州成功迈入GDP万亿俱乐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等指标数据均位居全省前列,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第17位、“魅力中国城市”全国第12位,连续第三年在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上排名第16位,首次入围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强城市、位列第8位。

一、当前工作进展

1. 建立协同联动机制

目前,我市以及相关辖市(区)、部门在不同层面均积极参与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市级层面,成立常州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协调会商机制,并按年度梳理形成工作要点,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跨市域层面,苏锡常三市联合召开第一、二届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建立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溧阳市与安徽宣城市广德市、郎溪县建立苏皖合作示范区“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运作机制;天宁区、常州经开区与无锡江阴市共建锡常协同发展先行区,开展交流互访、会议协商等活动。跨部门层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参与组建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划协同工作领导小组,市发改委会同无锡市、宣城市、湖州市建立“一地六县”发展改革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此外,我市还积极参加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人座谈会、城市经济协调会等三省一市重大联席会议,扩大“交友圈”,展现常州“显示度”。

2. 完善互联互通网络

常州地处长三角几何中心、江苏中轴线,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公铁水空管”运输方式齐全的城市,机场、高铁、高速、水运能在15分钟左右完成快速转换。“十四五”以来,我市持续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先后建成沪常高速(苏锡常南部高速)和溧宁高速等项目,全市现状通车高速公路9条,里程达379公里,路网密度全省第二;魏村枢纽扩容改建工程正式通航,打通常州内河水运通江达海的“咽喉口门”;常州奔牛机场成为全省第二个飞行区等级达到4E级的国际机场,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 2023年,沪宁沿江高铁开通运营,常州全域进入“高铁时代”,随着常泰长江大桥的加快建设、常泰铁路的谋划布局,长三角最重要的东西横轴和南北纵轴将在常州交汇,“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米字交汇、左右逢源”的长三角中轴枢纽呼之欲出。区位优势助推物流枢纽经济不断壮大,市物流产业集团与上港集团深度合作,常州—上海港海铁联运双班列运营,推出“常申快航”河海联运产品,“常州造”比亚迪整车从常州港发往上海洋山港成功“出海”,物流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3. 突出科技创新驱动

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持之以恒强主体、建平台、促合作,加速集聚发展新动能。加快创新主体培育,制定实施科技招商三年行动计划、“独角兽10条”,2023年,全市净增高企1040家、全省第2,有效高企增幅全省第1,入选省独角兽企业和苏南自创区瞪羚企业数量全省第3。强化创新载体建设,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能级加快提升,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顺利完成重组,南京大学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建成启用,全市现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682家、新型研发机构39家、院士工作站10家、专业研究所7家,重大创新平台数量和能级取得稳步提升。促进创新资源跨区域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围绕新能源、合成生物、新材料等产业领域,与复旦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揭榜挂帅”科技攻关,推动更多高端人才落户、更多科研成果转化。成立“龙城科创学院”,探索硬科技创业导向的新工科教育2.0版,搭建“一地一校一平台一园区”产业创新模式,并对开展“新工科”教育的学校给予专项补贴支持,加快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4. 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深耕实体经济,推动传统产业强链、新兴产业拓链、未来产业建链,全力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城市名片。实施智改数转网联“十百千”工程,2023年新增“灯塔工厂”1家、国家级智能工厂3家、国家5G工厂5家,均实现零的突破。连续多年开展重大项目主题年活动,举办科技经贸洽谈会、常州—上海经贸活动周等招商活动,比亚迪等优质项目落地见效。智能制造装备、新型碳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尤其是抢抓“新”行业风口机遇,推动新能源“发储送用网”深度融合,光伏产业规模接近全国十分之一,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全国第一,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全国前3、投资热度全国第1,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蓬勃成势。前瞻谋划布局合成生物、氢能、化合物半导体等未来产业,在全省率先出台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专项政策措施,长三角、金坛和西太湖合成生物产业园揭牌成立,常州“氢湾”、龙城芯谷加快建设。

5. 强化要素资源保障

充分利用长三角、上海大都市圈相关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契机,积极争取相关重大交通工程、重要战略部署、重点资源政策纳入上位规划并获得更多政策支持。目前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中,已明确我市“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技术成长型产业集群”和“培育常州两湖创新区为南沿江发展走廊战略地区”等相关内容,泰常铁路先导段、盐泰锡常宜铁路、苏锡常城际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在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长三角国土空间规划阶段成果中均已得到体现。常州与盐城探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异地代保,完成20000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20000亩城镇开发边界规模置换。强化各类资金统筹保障,出台“新能源之都十条”等一揽子产业扶持政策,在数字经济发展、“揭榜挂帅”科技攻关、创新载体建设等领域安排专项资金,极力保障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全面推行创新政策“快享直达”,推动科技与产业、人才、金融、区域等政策的统筹集成和协同联动,截至目前已下达资金约18.7亿元,惠及企业近8700家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常州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重大战略的决策部署,加强政策分析研判,创新工作思路举措,不断拓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借势而为,借力而行,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1. 以顶层设计为前提,汇聚强大发展合力

树牢全市“一盘棋”意识,强化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充分凝聚各方合力,营造上下一心、协同推进的良好氛围。

一是加强统筹谋划。充分发挥市长三角办、市长江办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组织召开工作会议,开展线下走访调研,上下合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工作。借助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城市经济协调会、“一地六县”联席会议等,力推更多“常州元素”上会,提升“见常率”。加快总结提炼常州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经验做法并做好宣传,充分展现常州显示度和贡献度。

二是广泛争取资源。持续完善长三角、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对接机制,争取推动我市产业和“两湖”创新区发展相关战略纳入上海大都市圈和长三角国土空间规划成果。根据省相关政策,加大永久基本农田异地代保工作力度。在溧阳、金坛开展林地保护方面生态价值转移支付的有效尝试。支持苏皖合作示范区、锡常协同发展先行区等在科技协同、产业共建、交通互联、生态共保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力争突破更多体制机制壁垒,为国家提供可推广复制的经验。

三是落实财政保障。在溧阳市生态产品交易市场等3个项目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常州市长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等17个项目获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项债的基础上,加强常州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项目的提前谋划和储备,持续完善项目入库评审机制和项目滚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积极向上争取更多资金支持。

2. 以交通互联为依托,夯实中轴枢纽地位

坚持交通先行,变区位优势为发展胜势,以交通圈拓展都市圈、培育经济圈。

一是织密区域交通网络。推动淮泰常铁路、常芜铁路等高铁纳规,深化苏锡常城际铁路常州段线站位方案研究,加快完成淮泰常铁路先导段、盐泰锡常宜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加快推进常泰长江大桥、沪武高速扩建、锡宜高速扩建、腾龙大道智慧快速等在建工程,建成常泰长江大桥南接线,常泰高速具备验收条件。深化苏锡常城际铁路常州段线站位方案研究,推动规划方案调整。加快地铁6号线前期手续报批,年内开工建设一期工程。

二是提升港航通达能力。开工建设苏南运河“三改二”工程、德胜河航道整治工程,加快建设芜申线溧阳城区段航道整治工程、力争今年上半年交工验收,建成京杭运河江苏段绿色现代化航运综合整治常州段工程,完成魏村枢纽改扩建尾留工程。加快推进常州机场航站楼及配套工程改扩建项目,开展航站楼、货运库、综合停车楼等单体的主体施工。

三是促进运输便捷高效。进一步细化完善京沪铁路常州站东货场改造提升方案。以发展多式联运为抓手,聚焦海运集装箱调运机制创新、多式联运产品优化等重点工作,在“一单制”和“一箱制”发展上持续发力,争取“沪常通”通关一体化。发挥常州物流集团统筹协调作用,布局一批重点基础设施,统筹港口、仓储等关键物流资源,建设多式联运、集装箱调度、物流信息等基础运营平台,形成较为完善的转输运体系。

3.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锻造发展强力引擎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

一是聚焦创新主体培育。推进科技招商三年行动计划、科技型企业“倍增行动”,实施“独角兽10条”政策,打造从“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以及(潜在)独角兽企业”的发展矩阵。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承担国家重点科技专项。落实厅市工作会商机制,积极争取省科技厅支持常州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实施重点产业科技攻关项目和培重点创新型企业,设立省市基础研究联合基金。

二是聚焦双创载体建设。制定实施《常州市科技创新平台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平台优化提升。加快长三角物流研究中心等平台高端化发展,推动存量产学研机构向新型研发机构转型。深化与省产研院合作,导入国内外创新资源,共建联创中心。鼓励孵化载体和基金等金融机构开展联动,采用多种融资方式助力创新企业度过成长关键期。持续深化新工科教育改革实践,建强建优龙城科创学院,着力打造科创成果转化孵化基地。

三是聚焦开放创新合作。加快建设“两湖”创新区,有序推进西太湖创新创业港、常州氢湾国际创新社区、华星科创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将其打造成为上海、环太湖区域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的承载地和试验田。重点依托科教城、高新区和专题园区,与上海、南京等科教资源丰富城市合作开展“科创飞地”建设。深化与长三角地区大学大院大所合作,依托长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联盟,组织高校院所、企业参与省“专利(成果)拍卖季” 等技术转移活动,推动科技成果、人才、金融、服务协调联动。

4. 以产业提质为关键,擘画聚链成势图景

深度嵌入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产业为引领,以“1028”产业体系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动形成具有常州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一是加快新能源之都建设。推动“发储送用网”生态闭环进一步成型,努力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技术体系、应用体系为支撑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力争2024年全市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8800亿元、整车产量突破100万辆,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35%,全力争创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代表江苏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高地。

二是促进数实融合发展。实施智改数转网联新一轮“十百千”工程,健全“十链带百企、百企育千景”生态体系,争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聚焦企业转型痛点难点,发布一批“小快轻准”的软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加快推进上云、哑设备改造等,促进效率提升、模式变革、结构优化。建设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推广应用人工智能算法,提升产品质量检测、预测维护和生产优化的能力。

三是重塑产业发展格局。聚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信息产业等领域,推动产业强链、拓链、延链,培育形成梯度递进的集群发展体系。前瞻布局合成生物、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制定和实施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持续推进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长三角化合物半导体创新基地等重大载体建设,加快打造龙城芯谷,积极争创国家发改委“人工智能赋能战新集群试点”。




签 发 人:王晓丹

经 办 人:潘  立

联系电话:85681108




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5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