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委员提案第0302号的答复
索 引 号:014109488/2021-00123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参与渠道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教办〔2021〕66号 发布机构:市教育局
生成日期:2021-05-14 公开日期:2021-05-14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委员提案第0302号的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委员提案第0302号的答复
常教办〔2021〕66号
李广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常州国际职教名城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当前,“一带一路”倡议正引领着新一轮全球化。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一批重大工程和国际产能合作项目相继在沿线国家落地和发展,迫切需要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支撑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您提出的打造常州国际职教名城的建议,对提升常州职业院校的国际化水平,增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展示常州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州打造国际职教名城的基础
  常州市作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坚持把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推动职业教育整体改革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突出、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互动的良好局面,具备了打造国际职教名城的良好基础。
  一是从职业教育发展成效看,2018年荣获首批江苏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设区市第一名,2019年成为江苏省唯一向国家推荐的首批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江苏省职教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实验区,2020年入选部省共建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和国家职业教育高地建设城市。教育部陈宝生部长2019年视察常州时指出“常州职业教育办得非常成熟,给全国探了路子,经验值得推广”。
  二是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看,常州现有高职学院7所、中职学校11所,其中3所高职学院入选国家高职教育领域最高层次的“双高计划”,5所中职学校入选江苏省中职教育领域最高层次的“领航计划”,10所中职学校获评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和优质特色职业学校,数量和占比均为全省第一。近年来,每年培养技能人才10万人以上,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299人,连续七年位居江苏第一,“大国工匠”“江苏工匠”数量在全省位居首位,形成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常州现象”。
  三是从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看,信息学院、工程学院、工业学院入选江苏省首批“江苏高职院校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合作联盟”成员单位。机电学院入选“江苏德国高职教育合作联盟”和“江苏美国高职教育合作联盟”两个中外校群合作平台成员单位。引进德国“双元制”和英国“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分别在常州机电学院、刘国钧高职校和武进中专开展试点,并进行本土化改造、开发和迁移,带动相关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推动职业学校与发达国家的职业院校合作,通过留学研修,学分互认,构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网络体系。
  二、常州打造国际职教名城的可行性
  (一)常州有决心。部省共建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启动会以来,常州率先召开推进会,出台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常州有合力。常州成立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建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加大市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发展力度,形成了全市上下齐抓共管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格局。
  (三)常州有保障。常州出台市领导联系职业院校党建与思政工作制度,成立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推进专班,设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经费,为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常州打造国际职教名城的举措
  围绕国际职教名城的目标,常州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纳入市政府“十四五”规划中,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实施“四大行动计划”,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常州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一)实施职业教育办学层次提升行动计划
  通过优化职教布局结构,推动职业院校提档升级,加快构建“中、高、本、硕”贯通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是应用型本科提升项目。支持江苏理工学院创建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推动常州工学院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合作办学。二是本科职教试点项目。支持“双高计划”建设学校试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三是中职学校升格项目。加快常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置进程,力促常州刘国钧高职校、铁道高职校列入省“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
  (二)实施产教融合育人行动计划
  作为江苏省唯一向国家推荐的首批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常州着力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一是创新产教融合机制。出台高质量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育、高水平政策意见、高标准产教融合企业等专项方案,推动职业院校主动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培训、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二是深化校企合作。全面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充分激发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强与国家大型企业以及世界五百强企业对接,打造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推动“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模式进一步在全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打造多类型产教融合载体。组建产业学院、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和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强化产教协同育人,组织市级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试点开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实施职教教师素质提升行动计划
  通过创新培养培训体制机制,建设发展平台基地,打造高素质职业教师队伍。一是打造“新职师”培养体系。深化建设省职教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实验区,依托江苏理工学院组建苏锡常都市圈职教教师教育发展联盟,探索建立“新职师”培养方式,开发建设“新职师”培育课程资源,推动实施“新职师”能力提升计划,提升职教师资国际化水平。二是创新“新职师”引才模式。在江苏理工学院和“领航计划”中职学校探索实施职业教育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吸引优秀学生从事职业教育。完善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办法,畅通行业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从教渠道,加快引进一批职业教育发展急需的名家名师、江苏工匠、大国工匠,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与职业学校教师双向流动,提高具有境外教育培训经历专业教师比例。三是构建“新职师”评价标准。改革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晋升和评价机制,将企业生产项目实践经历、业绩成果等纳入评价体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职教教师到海外高校或者大型企业进行访学和研究,提高师资的国际化水平。
  (四)实施职业教育品牌打造行动计划
  通过汇聚发展新动能,提升园区、院校建设品位,树立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标杆。一是打造职业教育发展标杆。常州科教城围绕建设“六个新高地”,深化打造“经科教联动更加紧密、产学研合作更加深入、校所企共赢更加牢固”高职园区创新发展升级模式,努力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高职改革创新样板。二是举办职业教育大会。加强与教育部、省政府对接,9月份联合省教育厅、教育部职教所办好“中国职教高地发展大会”,搭建中国职教高地建设成就宣传、经验分享、学术研讨、资源交流、国际合作等多功能集成平台,向世界推广中国职教经验,争取中国职教国际话语权。三是拓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合作办学,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和项目,积极打造“鲁班工坊”“郑和学院”,建成国际人才培养模式本土化项目,培养各领域急需的各类“一带一路”建设者,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具有常州特色的职业教育品牌。
  感谢您对常州职业教育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