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迅猛,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养老护理人才队伍作为发展养老服务,打造“常有颐养”民生名片具有重要的人才保障作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我市积极协调财政投入,建立养老护理员激励保障机制,实施养老护理员岗位补贴和高校毕业生入职奖补制度,对养老护理员获得五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给予每人1000元、2000元、3000元、5000元、8000元的一次性岗位补贴,对高等院校毕业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分别给予每人40000元、30000元、20000元的一次性补贴。不断加大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力度,针对养老护理员业务水平不高、服务参差不齐等问题,市民政部门依托常州卫校等培训机构,连续15年开展养老护理员专题培训。与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合作打造常州康养学院和实训基地,大力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平均每年培训超过4000人次。提升养老护理人才队伍整体素养。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待遇保障,推广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规范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评价机构发展。开展“最美养老护理员”典型选树活动,10名养老护理员荣获“江苏省最美养老护理员”,2名选手荣获省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定期举行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与总工会、人社、妇联、团委等部门联合将大赛列为市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获奖选手可优先获评全市五一劳动奖章、青年岗位能手、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有效提升了从业人员的职业荣誉感与社会认同感。
针对您提出的完善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机制、精准激励养老护理人才培养补贴的建议,下一步,市民政、卫健、教育、人社等部门将紧密结合工作本职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人才队伍培养体系,探索“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实习实训”四位一体的养老服务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养老护理员培养力度,稳步推进养老机构负责人和老年社会工作者培训工作。开展政校合作,鼓励各类院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加强老年服务与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护理学(老年方向)等专业学科建设,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人才专业化水平。推动养老服务产教融合发展,通过订单式培养、共建实训基地等形式,引导各类院校建立适应养老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开展养老服务产教融合项目试点,推动养老服务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
二是提升技能水平。持续开展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在岗轮训、转岗培训,强化养老护理员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素质培养,建设职业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养老护理员队伍。将养老护理员作为急需紧缺职业,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创业培训补贴及职业技能认定补贴。针对不同培训对象文化程度和就业经历,开发全面系统、简便可行的养老服务培训课程,构建多层次、模块化、高质量的技能课程体系,帮助养老护理员尽快掌握职业技能要求。做好养老护理员职业能力评价工作,加强健康照护师、专业社工师、营养配餐师、心理咨询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训。
三是完善激励机制。按规定落实现有养老护理员岗位补贴、入职奖励等各项奖补政策,探索设立养老护理从业人员月度特岗津贴制度。继续组织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对获奖选手按规定授予相应荣誉称号,晋升相应职业技能等级。开展“最美养老护理员”典型选树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支持、关心关爱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浓厚氛围,提升养老服务人员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
我们将继续完善培养机制,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强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建设,继续提升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和照护能力,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制,探索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薪酬激励方式,培育一支专业化的养老专业人才队伍,为养老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打造“常有颐养”民生名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此件公开发布)
常州市民政局
2023年5月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