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提案第0384号的答复
索 引 号:014109760/2024-00065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卫复〔2024〕第75号 发布机构:市卫健委
生成日期:2024-05-20 公开日期:2024-06-10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提案第0384号的答复
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提案第0384号的答复

王中元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公众心理健康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心理健康作为关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与社会议题,一直以来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市积极致力于心理健康工作的全面提升,通过多渠道、多层面的综合施策,持续深化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一、创新科普,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一)构建多元化的媒介传播平台。市卫健委与常州广电深化合作,充分利用广电报网微端屏“七位一体”的融合传播体系优势,搭建起多渠道、立体化的心理健康传播平台。通过精准把握“世界精神卫生日、525心理健康节”等主题宣传日以及“春季、开学、考试”等关键时间点和社会热点事件,借助科普图文、访谈、短视频、微电影以及公益直播等多种形式,广泛传播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倡导公众关注心理健康,努力营造社会氛围。

(二)加强基层心理健康科普服务。针对儿童青少年、孕产期妇女、老年人群、在职人群以及特殊人群等不同群体,开展个性化、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服务。每年组织精神(心理)专家深入学校、企业、社区和机关等场所,提供专业的心理卫生服务。同时,根据人们在不同生命阶段的精神健康需求,市卫健委联合民政、妇联、残联等相关单位,充分利用老年活动中心、妇女之家、残疾人康复机构等资源,为空巢老人、丧偶老人、留守老人以及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群体提供救助帮扶、心理疏导、精神慰藉和关系调适等服务,旨在将心理健康科普服务深入基层社区,实现全面覆盖和有效服务。

二、阵地建设,打造专业服务平台

(一)强化专科服务能力。全市现有精神专科医疗机构6家,其中市级2家,区县级4家。此外,开设心理咨询门诊的机构13家,包括6家市直医院、3家基层机构及4家民办机构。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养,我市自2022年起组织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每年培养10名医师,致力于到2030年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精神科执业医师全覆盖。

(二)促进协会融合发展。2023年,我市成功创立了常州市心理卫生服务协会,该协会在整合医疗、院校和社会三方资源的基础上,吸纳了人民法院、检察院、政法、教育、公安、卫健、工会、团市委、妇联等九个政府部门以及七个群团组织作为重要补充力量,通过高效统筹、融合协作的方式,全面推动心理服务工作格局的构建与完善。今年,该协会申报的“学生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已成功列入《常州市2024年度创新市域社会治理重点项目》之中,该项目致力于推进医-家-校三方协同合作,旨在率先加强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三、多方发力,夯实基层服务能力

(一)推进社心体系建设。金坛、新北是省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在基层医疗机构开设心理门诊、在村(社区)建成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在学校建立心理辅导室等,为广大群众搭建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其中,新北区整合辖区资源,成立由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三心合一”的心理服务新平台,并积极深入家庭、学校和社区,协同参与全年龄段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二)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各精神专科医院采取分片包干的方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深入的技术指导和系统的业务培训,具体包括安排专家下沉至基层坐诊、提供用药指导、开展上门随访服务以及进行应急处置等,旨在切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在溧阳、金坛、武进、新北等区域,以区级专科为主导,而在主城区板块,则由市德安医院负责统筹协调相关工作。

四、护佑师生,医校家社协同育人

(一)优化服务咨询平台。一是对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进行提档升级。先后建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学生心理学院、青果父母学院等服务场所,并增加测评、面询、团辅、培训、大数据分析等功能设置,基本满足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需求。二是借助“心理健康云平台”提供精准化服务。“青果·常开心——常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网络云平台”是为师生提供服务热线、信息管理、知识普及、心理测评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网络服务平台,并聘请江苏理工学院心理学专家团队进行了技术指导及数据分析,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和曾遭受校园暴力、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开展重点学生定向干预工作,实行“一人一档、一人一策、一人一帮”的政策。三是设置公益服务热线电话。组建了由“医警教联盟”心理咨询师和精神卫生专业医护人员组成的心理志愿者百人团,开通“96111”心理热线,24小时在线接听热线电话,帮助咨询者缓解心理压力、处理情绪问题、走出心理危机,实现了咨询、发现、干预和转介一体化运转的模式。

(二)医校家社协同推进工作。一是持续深化医教协同机制。市区两级已全面建成“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及服务专家团队”与“学生心理(精神)健康定点医院”,并建立起高效的心理危机学生快速转介与双向互动机制,形成了以学生心理健康为核心的协同服务模式。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指导,同时确保畅通无阻的医疗救治途径。二是创新校家社协同机制。教育局等17部门联合发布了《常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旨在全面整合资源,构建覆盖全市各级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已逐步建立起市、区、街道(乡镇)和社区(学校)四级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形成上下贯通、纵横协同的心理健康服务保障体系,为全市未成年人提供坚实的心理健康保障。三是推进未成年人成长指导站建设。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和市妇联共同推动的首批16个市级未成年人成长指导站已投入运营,与166所学校、医院、社区及6个辖市(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建立结对关系,累计举办心理与家庭教育讲座进校园、医教联盟义诊等活动超过2000场,面向社区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达661场,惠及逾210万人次,有力促进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协同发展。目前,第二批市级未成年人成长指导站的组建工作正在稳步进行中。

五、重点关注,深化心理健康服务

(一)构建“1+7+N”妇女儿童公益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强化市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服务中心和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建成1个市级中心、7个区级中心,并依托社区、妇女微家、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建立65个“阳光心灵”驿站。截至目前,全市驿站组织开展讲座、沙龙、心理团辅等200多场,亲子活动400余场,受众人数达8.5万人次。

(二)精准做好涉毒人员关爱帮扶。坚持“服务管理、关爱帮扶”并举,为吸毒人员提供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家庭关爱等帮扶工作,并加强禁毒宣传教育,减少社会对吸毒人员的歧视和不理解。通过设立吸毒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公益项目方式,由社会组织承办和运营,定期为服务对象开展个案工作、小组和团体活动,帮助吸毒人员获得家庭支持,逐渐恢复社会功能;依托心防建设工程,对吸毒人员广泛运用心理测评新手段,对有心理问题的吸毒人员进行心理辅导、疏通,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

(三)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矫正对象教育。市司法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与社会组织合作, 组织开展女性社区矫正对象损害修复项目——广玉兰“3+1”乐扶计划,为女性社矫对象开展法治教育、技能培训、亲职教育和心理教育,促进女性群体顺利回归家庭和社会。对新入矫的社区矫正对象,普遍组织心理测评,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判,制订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

下一步,我委将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凝聚力量,切实加强公益心理辅导工作。同时,我们将重点加强对儿童青少年、孕产期妇女、老年人群、在职人群以及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确保服务力度到位。通过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发现、干预、转介一体化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我市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对我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签发人:潘国才

经办人:陈聪

联系电话:85682564

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5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