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政治提升年,也是继续推动审改成果落地升级的改革深化年,还是全面实现“一办四中心”功能整合倍增的体系发展年,目标明确、使命重大、任务艰巨,全体同志必须牢固树立主体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工作自觉投入改革发展、体系建设和服务提升的具体实践中,推动全市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高,重点抓好七项工作:
(一)积极推进集中高效审批改革工作。按照“事权衔接更到位,集中内容有增长”的基本要求,加快推进武进、新北和经开区三地集中的12个市级部门权力事项的衔接运行,确保辖市(区)改革试点成果落到实处。扎实开展审批局试点专项调研,系统收集分析前期试点情况,广泛吸收借鉴兄弟城市的改革经验,深入开展试点可行性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加强市场准入、政府投资两大领域各类事项的专题研究,梳理审批事项目录清单,逐项定制资料备案和审批流程的标准化文本,不断充实试点改革的工作底案。积极推进试点顶层设计,及时建立工作领导机构,健全完善协调沟通机制,围绕人、事、权的划转进驻,机构的职能定位、业务设置和功能整合等核心问题集中展开会商,广泛邀请各级领导和专家参与论证,最大限度提高试点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确保行政审批局组建工作平稳高效。
(二)深化推进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认真落实全省“一张网”任务部署,继续开展“不见面”审批事项梳理调整,按照“三级四同”要求加快各类信息的实时推送,补充完善事项目录清单,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运转机制,陆续开通审批事项“在线付”、“快递达”等服务项目,强化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和实名认证等技术应用,切实提升“不见面”服务水平。全面加快事项在线办理,根据部门在线办事清单逐项定制标准流程,努力实现85%以上在线办事率。积极推动部门自建系统对接,不断扩大一体化平台的事项覆盖率,全面扩充电子证照信息归集的数质量水平,有效提升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的应用范围。筹划实施“常州综合服务旗舰店”改版升级,继续推进特色服务板块和移动应用项目的开发和推广,完成12345热线、不动产登记在线办理、民政局城乡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平台的对接并网,切实打造具有常州特色的一流线上服务综合体,真正把“一张网”建成企业认可、群众欢迎的民生网和幸福网。
(三)有效提升在线审批平台推广应用水平。持续推进建设项目信息共享、网上审批系统开发建设,完善平台基础硬件,强化功能设计调整,促进系统技术升级,切实提升系统整体运行的稳定性和实效性。加快在线审批系统功能升级,有序推进联合竣工验收、联合审图和“工业50”子系统设计开发,拓展技改、房地产等服务项目,实现与市委办和市发改委项目管理和督查系统的融合并网,全方位增强在线审批平台的功能水平。加强系统应用研究,按照市区同步、部门联动的模式,加快部门系统对接和业务信息互联,完善政务数据归集、分析和共享机制,进一步统一工作权限,明确运行规范,健全监管机制,不断增强系统的整体性和同步性,努力提升在线平台的一体化和标准化水平。加大平台运管考核力度,根据目标任务转换修订完善平台运管办法,建立健全政务服务网上考核指标和考评体系,通过机制约束和行政推动相结合的办法,全方位拓展在线审批平台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切实增强全市建设项目在线审批的质量水平。
(四)全面促进“五联合一简化”成果转化。加快完善联合竣工验收工作机制,落实覆盖全部项目的工作要求,探索水、电、气、排水等公共服务事项“一表式”办理。治理规范红顶中介服务,研究“三测合一”“多评合一”工作网上运行机制。推进多部门数字化联合审图的方案设计工作,会同市审改办、城乡建设局等部门推进数字化审图的功能升级。推动各辖市区应用工业项目50系统,实现50个工作日领取工业项目施工许可证在线全过程可控可管的工作目标。深化“综合受理、全窗通办”改革,积极探索关联事项集成服务模式,通过设立市场准入、投资建设两大领域服务专窗,形成“前台收、网上转、并联审、限时办、一窗出”的服务格局,切实解决“多头找、多窗跑”的问题。优化完善中介超市在线办理、运行管理、考核考评等制度,加快中介超市实体和网上平台的功能拓展,推动辖市区同步应用,着手研究公共资源交易涉及中介服务项目的入网运行工作。继续深化服务机制的改革创新,依托政务服务体系,加强市区两级部门协调联动,充分发掘基层代办队伍作用,坚持主动介入,工作前移,加强高位协调,及时跟进服务,为项目主体提供点对点服务。
(五)努力实现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增效。着眼新中心整体高效运行,从强化制度约束入手,大力加强标准化建设,不断夯实平台发展基础。全面推行管理标准化,针对新中心进驻单位多、人员性质杂、保障难度大的特点,系统制定《政务服务中心运行管理办法》,统一建立内部运行监管机制,分别组建各类领导协调机构,明确运管、业务、后勤等各项标准规范,细化职能分工,层层落实责任,不断规范中心日常运行秩序。全面推行服务标准化,结合国家标准化试点任务,围绕服务通用基础、服务保障和服务提供等三项重点,着手搭建政务服务标准化综合体系框架,明确人员考勤、服务评价、投诉处理、窗口巡查、舆情应对等项目的细则办法,广泛借助一事一评、电子监控和第三方满意度测评等技术手段,全方位加大窗口服务质量的实时监管,切实提升政务服务的常态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全面推行流程标准化,按照“一门、一窗、一网、一号”的总体要求,加快“一窗收、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代办制、快递送、不见面”审批模式的有效落实,不断探索深化“一窗式”服务的新途径,实现由“一窗受理”向“一窗办理”的跃升,真正做优做强全市“第一窗口”的品牌形象。
(六)集中打造政民通服务直通平台。继续加大“12345”热线平台基础建设力度,探索实践大数据集成和智能化分析等技术创新手段,不断完善移动服务终端的开发推广,努力增强平台的热点问题预警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建立健全热线服务综合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技术监控、人工评判、群众回访、第三方调查等监督管理手段,严格落实热线平台运管考核标准,切实形成全时段、全员额、全业务考评机制。积极拓展平台服务功能,配合推进纪委12388专席进驻启用,做好公车监督、网络舆情的转接派单工作,完善网站微博等全媒体受、办理功能,不断增强平台的综合化服务水平。严格执行平台层级管理考核制度,定期召开热线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健全完善跟踪提醒、业务催办、整改通报和督查专报等监管手段,强化月度、季度、年度考核排名通报,确保全市公共热线服务体系有序高效运行。继续推进“人民建议”征集活动,积极纳言集策,努力改进服务,不断增进互动,真正把12345平台打造成听民情、顺民意、聚民智的桥梁和载体。
(七)规范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水平。深化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功能融合,加快事项梳理和目录修订,简化交易流程和操作环节,通过制度升级强化平台交易功能。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制订市、区统一的标准化交易规则和流程,构建综合监督管理机制,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三级交易体系的有效形成。加快“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建设,优化整体功能布局,推进系统开发对接,深化大数据分析应用,搭建项目服务“绿色通道”,努力建成功能集中、标准统一、流程优化、操作简洁、服务高效的虚拟交易平台。扎实开展医疗药品器材等交易事项的整合进驻工作,加强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业务衔接,加快推进场地软硬件设施准备,着手业务平台技术对接,确保平台扩容顺利高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