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
索 引 号:014109429/2016-00056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政办发〔2016〕48号 发布机构: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2016-04-13 公开日期:2016-04-14 废止日期:2020-11-24
内容概述:市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66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5〕140号),进一步推动我市电子政务科学、可持续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和原则
  (一)主要目标。利用3至5年时间,全面建成统一规范的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并与上级部门实现无缝衔接,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数据开放能力明显提升,政府网上公共服务进一步普及。电子政务监管、评估体系更加完备,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为各级政府部门加强能力建设、提升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供重要支撑。力争到2020年,全市电子政务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按照国家、省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分级实施,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电子政务协调发展机制,推动电子政务一体化建设。
  2.需求导向,强化应用。围绕政府履职需求和服务人民群众需要,明确电子政务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进一步完善政务网络平台,不断强化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着力提升电子政务的支撑作用和应用效能。
  3. 服务为先,创新发展。不断完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拓宽服务发展渠道,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准确把握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积极探索电子政务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应用、新模式。
  4.共享协同,开放融合。充分利用已有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推动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业务应用协同融合,促进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
  5.防管结合、安全可控。围绕国家信息网络设施安全可控战略,强化技术防护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力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确保重要网络、应用和数据安全,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二、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支撑平台
  (一)完善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根据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标准,建设电子政务内网。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完成涉密域内网市级网络结点和区县(市)终端汇集点的建设,市直单位和区县(市)通过市级网络结点的接入区实现安全接入和互联互通。提升电子政务内网业务应用支撑能力,推进电子政务内网门户、内部视频会议、涉密文件传输等应用建设。
  (二)加快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参照省级平台建设进度及相关规范和标准,统筹规划本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网络资源,推进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网络支撑平台,逐步取消部门专网;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应用支撑平台,通过协同办公、数据交换、移动办公、即时通讯、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电子认证服务平台等基础应用系统和云计算中心建设,提升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和管理的信息化支撑保障水平;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电子政务外网安全;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运维平台,逐步实现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和统一运营维护管理。2017年年底前完成与省级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对接。
  (三)推动业务专网的迁移和整合。各地、各部门对现有业务专网和应用进行合理分类,规范定密,理清边界,有序向全市电子政务内网和外网迁移,实现业务融合,推动数据交换和共享安全可控。
  (四)强化“一办四中心”信息化建设。按照“基础设施统一化建设、数据资源集中化管理、技术服务社会化保障”的原则,加强“一办四中心”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逐步实现“两集中、两到位”(即网络集中、业务集中,标准到位、数据到位),基础云,窗口桌面云和应用系统云的建设,为入驻单位乃至市级部门提供安全可靠的资源共享、数据共用等各类云服务。
  (五)加快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组建我市政务云平台,为全市电子政务应用提供有力支撑。根据《常州市市级政府购买政务云服务暂行办法》实施方案,制定政府购买云计算服务目录并公开招标,构建全市统一标准的私有云平台;完成常州市政务信息虚拟化支撑平台的建设,实现与“一办四中心”公共基础云平台的共通互融,建立市级双活数据中心,构建市级政府云计算中心。
  三、加强电子政务安全体系建设
  (一)电子政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加强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管理,构建大安全体系。按照省市统一规划,优化网络架构,扩充网络带宽,提升市级骨干网络业务承载能力,为政府大数据云平台提供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运行环境。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要求,进一步完善以病毒防范、漏洞管理、入侵防范等为重点的安全防护体系。健全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制度,强化对信息技术外包服务的安全管理,不断提高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二)信息资源安全保障建设。推进信息资源备份体系建设,建立市级云计算数据中心并实现异地数据备份,确保灾备中心和主数据中心之间数据的一致性。强化网络管理和维护工作,保证电子政务网络的正常稳定运行。
  (三)新技术和安全可靠产品应用。积极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在行政办公、辅助决策、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应用国产化整体设计技术框架和攻关方向,选用安全可靠的软硬件产品。在政府部门和关系国计民生重点领域的网络及业务系统实施国产化替代工程,优先选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软硬件产品。
  四、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和数据开放利用
  (一)完善信息资源建设。加快推进信息资源建设,丰富数据资源,提升数据质量,动态完善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宏观经济、信用征信等基础信息资源库。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推进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制定统一的信息资源分类指标体系,推动基础信息资源库分别在电子政务内网、外网平台上部署。
  (二)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在建立完善政务云平台的基础上,开展全市电子政务外网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和数据共享工作,建立以政府大数据平台为核心的信息资源归集、共享、开放和安全保障机制,构建政务资源交换和目录体系,着力推进各部门数据向大数据平台集中,统一为各级各部门提供共享服务。
  (三)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利用。探索建立统一的政府开放数据门户网站,不断完善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平台,有序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和社会化利用,着力提升全社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四)完善政府网站群集约化建设。深化资源整合共享和利用,将市级党政群机关部门网站基本纳入政府门户网站群,形成政务资源的深度融合。研究制定涵盖我市党政群机关网站群建设管理办法,指导辖市区开展网站群整合工作,统一技术标准,规范建设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并根据全国政府网站普查要求进行常规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全市政府网站资源整合利用的水平和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的能力。
  五、深化电子政务应用
  (一)推动政府办公平台建设。依托全省电子政务外网改造,积极对接全省OA办公自动化建设,配合市委加快我市电子政务统一办公平台的改造,筹划建设安全便捷的移动办公平台,进一步促进信息沟通,提升政府办公效率。
  (二)推动一站式公众诉求响应系统建设。建设无缝的诉求处理平台:建立 “一站式”与民沟通、为民服务通道,进一步整合12345公共服务热线、市长信箱、部门信箱、“两微一端”等市民诉求渠道功能,实现同一平台受理、分办和反馈,实现对办理情况的实时监控和统计。建立集中的网络访谈机制:按统一平台、分散上线、集中管控模式,形成辖市区以及部门联动、系统化、常态化网上访谈制度。
  (三)提升政务支撑能力。建立以协同办公平台为核心的政务信息化应用体系,实现重点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推动跨地区、跨部门业务协同。着力打造“线上线下合一、前台后台打通、纵向横向联动”的公共服务新模式,推动更多行政审批行为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个平台”审批,由原来的“人跑腿”变成“数据跑腿”,加快推进网上受理、审批、公示、查询、投诉等,全面实现多部门网上协同审批办理,进一步发挥电子政务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公众服务方面的优势。
  (四)提高决策信息服务水平。整合现有办公应用和业务系统信息资源,采集利用有关行业、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有效信息资源,逐步建立支撑决策研判的决策信息资源库,拓展信息来源,整合信息资源,改进信息获取方式,丰富信息展现形式,为政府决策提供全面准确便捷的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各类专业系统、智能分析模型、大数据模式等,开展统计分析、预测预警和评估研判,反映经济运行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提升信息保障和辅助决策能力。
  (五)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要求,配合省级应急管理平台基础支撑系统,有序推进各级、各部门应急应用系统建设与接入。加强与国家应急平台标准规范的对接,健全运行机制,强化各级应急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充分运用物联网等新技术,推进风险隐患、防护目标、救援队伍、物资装备等信息数据库建设,完善架构统一、功能完备、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信息管理体系,切实提升突发事件的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应急处置等信息化水平和管理能力。
  六、完善保障措施
  (一)健全政策保障机制。研究出台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相关标准及政策法规,制定包括财政扶持、政府采购、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对基础性、公益性重大工程项目优先给予支持。
  (二)建立工作推进机制。依托全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电子政务协调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同志召集,市政府办公室牵头,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各司其职,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及时研究解决我市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重大问题,打破各种壁垒,强化资源共享,共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三)拓宽融资服务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电子政务建设重点工程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电子政务建设和投融资模式,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力量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政府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其他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形成公共资源、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合作协力、互惠共赢的良好局面。
  (四)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切实加强电子政务领域高新技术研发、专利申报、标准制定等工作,对我市重要发明专利和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做出突出贡献者给予奖励,大力支持有条件的单位设立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
  (五)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我市政府管理、IT等相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联合培养紧缺专业人才。积极开展对政府公务人员、企业领导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提高信息化利用水平。完善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对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给予奖励。
  附件:重点任务分工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4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重点任务分工

序号

工 作 任 务

负 责 单 位

1

电子政务外网基础设施建设

市政府办公室牵头

2

加强电子政务顶层设计

市政府办公室牵头

3

完善政府网站群,进行集约化建设

市政府办公室牵头

4

开展分级保护和等级保护工作

市保密局、公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

建设市政务云平台

市政府办公室牵头

6

信任服务体系和密钥管理体系建设

市机要局、市政府办公室按职责分工负责

7

动态完善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宏观经济、信用征信等基础信息资源库

市发改委、经信委、公安局、工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8

建立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平台

市政府办公室牵头

9

建立统一的政府开放数据平台

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0

建设统一的政务信息服务平台

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1

决策信息系统建设

市政府办公室牵头

12

政府服务应用体系建设

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牵头

13

督查工作应用系统建设

市政府办公室牵头

14

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

市政府办公室牵头

15

对接全市OA办公自动化建设

市政府办公室牵头

16

组织开展绩效评估

市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