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迈进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2年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致信指出,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希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次提案提出的加快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迈进的建议,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研究。
一、我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大力推进“532”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加快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实体经济发展活力,为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51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554家。从数量上看,我市处于全省第一方阵,其中,国家单项冠军企业数位居全省第一;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均位居全省第四。2020年,时任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全省高质量发展总结表彰大会上给予常州充分肯定:“常州发力工业智造,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三年增加9倍。”2021年3月2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实地考察我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中国液压行业标杆企业——江苏常州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寄语企业“不仅要永恒立起来,而且要勇敢立在潮头。不光有恒心,更要做成恒业。”
二、我市“专精特新”培育主要工作
(一)强化梯度培育体系。2022年1月,我市出台《常州市加快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行动计划》,从梯度培育、创新提升、融通发展、要素支撑、市场开拓、服务优化六大方面提出26条重点任务。目前,我市重点围绕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将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成长性好、专业化水平高、创新能力强、产品服务特色化明显的企业纳入市级培育库,强化入库培育企业动态管理,定期调整更新企业库名单,全市超4000家企业申报入库,其中3998家企业符合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标准,被公布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同时,依托培育库建立起专精特新“发现、培育、认定、扶持、监测”工作体系,打造“小微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专精特新’示范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和单项冠军”培育链条,将全市独角兽(含潜在)企业、瞪羚企业、上市企业、上市重点后备企业列为重点培育对象。
(二)分级扶持强化激励。扎实落实市级奖励扶持政策。2022年初,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调整明确对新认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的奖励,奖励额度均有大幅提高;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设备投入50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参照现有重大项目设备投入奖励政策进行扶持。另外,设立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补助资金,对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1000万元以下的,按同期LPR标准的50%给予贴息,同一企业最高50万元。
(三)多措并举强化服务。一是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企业+基地+服务机构”服务体系模式,不断优化政策咨询、创新技术等服务。目前,全市共拥有4家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4家国家级小微企业双创基地;7家省四星级服务平台(不含国家级)和22家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21年12月,我市成立了全省首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创新联盟,以国家级平台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为牵头单位,从推动政策宣讲与落实、增进融通与经验交流、突出要素集聚与整合等10个方面全方位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优质服务。2022年,成立全省第一家中小企业公益服务促进会,开展向省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征集公益性、低收费服务项目活动,目前共征集项目69项,并择优筛选出32项向社会公布。二是畅通融资渠道。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企业进行融资需求摸排,推荐116家有上市意愿和发展潜力的企业进入后备上市企业培育库。从完善信贷管理、定制专属产品等方面为“专精特新”企业优化金融服务。三是打造创新发展生态。举办第七届“创客中国”暨2022年江苏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常州市区域赛,参赛项目达71个、创历年新高,为初创型科技企业技术成果转化提供渠道。实施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组织“创新与发展”系列报告会,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涵盖创新发展、资本运作、现代管理、市场开拓、国际竞争等内容,不断提升企业家素质和水平。在省内率先研究总结智能制造经验做法,出版《常州智造》一书,全方位宣传常州智能制造发展成效,树立“专精特新”企业典型。四是强化培训辅导。对重点园区、重点乡镇、重点企业开展精准服务,加强政策解读,做好申报辅导,引导企业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智改数转,不断提升精益生产、精细管理和智能决策水平。与浙江大学联合举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端精益化管理专题培训班,推动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绩效。建立“专精特新”服务专员制度,配备40人的服务专员队伍,开展涉企诉求受理、惠企政策速递、助企资源对接、促企能力提升、护企权益保障等五方面服务,实现高频次“一对一”常态化联系。
三、下阶段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常州市加快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行动计划》,结合常州实际,立足当前形势,整合资源要素,形成工作合力,持续深入推进全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
(一)继续强化“专精特新”的梯度化培育体系。形成从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至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领航企业的培育路径,到十四五期末,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超350家。
(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智改数转”。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全链条、全要素赋能制造业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触网上云”,组织专家团队上门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评价诊断服务。积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申报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五星级上云企业、两化融合贯标试点等项目,对申报成功的企业按照现有政策上限给予奖励。到2025年,重点面向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及入库企业,培育创建1000家星级上云企业。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应收账款、存货、仓单融资等业务,鼓励保险机构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信用保险服务。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定制化信贷服务,提供高额度、低利率的专属信贷产品,对“专精特新”企业再贷款再贴现业务开通绿色通道。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为合作银行机构发放信用贷款提供风险补偿。将“专精特新”企业纳入创新贷“白名单”,对“白名单”内企业的普惠型贷款,给予2个百分点的贷款贴息。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积极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担保,且融资担保费率不超过1%。定期与北交所举办交流培训活动,邀请北交所专家现场指导,举办企业股改上市专题座谈、云培训等活动,搭建企业与交易所沟通桥梁,全力以赴助推“专精特新”企业上市。
(四)加大人才引培力度。助力“专精特新”企业人才引进,举办全球人才云聘会活动,开展“名城名校合作行 创新创业赢未来”系列活动,前往全国各大城市开展各类人才招聘会。积极出台数字技能培训补贴政策,深入推动数字技能人才培训,培养数字人才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组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人才专场培训,到2025年培训经营管理人才不少于1万名,对“专精特新”企业实现培训服务全覆盖。
(五)不断提升自然资源供给质量。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不断提升自然资源供给质量,更具中小企业项目实际用地需求、产业类型以及区域发展战略等因素,统筹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和流量计划,以实现各类项目多渠道保障,全面做好相关规划服务和用地保障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