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工作主线,按照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要求,牢牢把握践行民生警务、促进民生幸福的总基调,夯实基层基础,深化平安建设,为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作出了新贡献。一是实干谱写忠诚。圆满完成十八大安保任务;实施新一轮和谐安民和交通畅通工程建设,新推民生警务10件实事,民生警务品牌入选市级机关优秀服务品牌;相继组织“春季攻势”“惊蜇”“秋风”“破案会战”“安防会战”等专项整治行动20余项,平安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勇当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复检主力军,为我市跃居全国地级市榜首作出新贡献。二是数字见证业绩。抓获刑事作案成员数、刑拘数、逮捕数和破获“两抢两盗一扒”侵财案件数同比有所上升;承办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全方位展示常州形象和公安工作,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和300余名与会代表高度评价。三是荣誉展示风采。平安常州微博入围全国政法机构微博影响力20强,跃居全国地级市公安首位;“破案会战”绩效位居全省第一和全国百城竞赛前十;“春季攻势”“大巡防竞赛”等专项名列全省前茅。市公安局被省公安厅荣记集体二等功,三年第三次获此殊荣;有90余个集体、400余名民警分别荣立一、二、三等功,涌现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戴世毅和陈静、陆旭东、严怀林等一批扎根基层、情系群众的新典型。
回顾全年的工作,我们主要围绕“民”字下功夫:
一、促民和——深化群众工作
一是注重民情促和谐。实施群众工作创新工程,在省公安厅组织的群众工作考评中名列全省第二。民生警务被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省委书记罗志军对 “常州探索民生警务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批示肯定;《民生警务的实践与思考》一书出版发行,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小敏作序,同名决策咨询报告获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二届江苏警务发展论坛以“民生警务”为主题开展研讨。深化“三解三促”“三访三评”“百千万扶贫工程”“万警进万家、警民促和谐”等活动,走访群众38万余户、企事业单位2.6万余家,开展恳谈评议1200余场,排查化解矛盾7800余起。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连续4年实现见面率、办结率、答复率、满意率“四个100%”。二是夯实基础促和谐。深入实施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社区警务战略,社区警务工作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孟建柱同志4次肯定我局社区警务工作做法。以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为重要内容的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历史性地在常召开,在全国公安机关产生良好反响,市委书记阎立、市长姚晓东等批示肯定。三是化解矛盾促和谐。推广矛盾纠纷数字化调解、“矛盾纠纷自治家园”等,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
二、保民安——固化平安成果
一是打防违法犯罪。持续不断地组织一系列打击整治行动,有效遏制了违法犯罪多发势头。筑牢社会面治安动态防控网,通过“关城门”堵控,破获苏州“5.22”百万黄金被劫案等一批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二是强化治安整治。强力推进治爆缉枪、秋风灭枪、“打假证建诚信”“铲赌患正风气”等专项行动。组织开展“牵手平安行”、十八大交通安全保卫攻坚战等;建成省内首家道路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教育示范基地。“清剿火患”整改火灾隐患5万余处,全市连续14年未发生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组织各类大型活动安保127场次,确保绝对安全。三是保障民生福祉。以打击“地沟油”“瘦肉精”,制售“病死猪”和制售假药犯罪“三大战役”为核心,“打四黑除四害”共查处治安案件5000余起。深入开展“破案会战”活动,市局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破案会战”先进集体。安装防范电信诈骗语音提示系统,拦截电信诈骗警情1.4万余起,避免损失近2亿元;与银行等部门联手,堵截电信诈骗犯罪分子转移赃款140余起,案值820万余元。
三、护民利——优化服务环境
一是创新服务举措。紧贴市委、市政府“创新驱动加速年”总体部署,健全完善服务“一核八园”“510”项目挂钩联系制度,设立服务企业工作站11个,开通互联网预警征信平台,推出“服务跟踪卡”“审批直通车”等服务创新举措;出台《常州公安出入境服务“两个率先”十项措施》,开展“走百家重点外企,访百位知名外商”活动,新建境外人员服务站3个。取消、归并公安行政审批事项20余个,市行政服务公安窗口被评为“优秀窗口”。重点企业“安防会战”排查整改治安隐患1.4万余处。二是提升服务水平。全面实施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车管、出入境等部门实现银行收费和现场照相“一体化”,窗口事项一次性办结率98.7%,群众满意率100%。完善公安“网上服务大厅”,实现115个服务事项全程网上办理,经验全省推广。加快公安网“三合一”阳光政务平台建设,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37万余件。主动对接,提早介入,全面启动轨道交通公安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加强青果巷保护修缮、龙城大道隧道施工等市重点工程的服务保障工作。市区8纵8横主干道路200余个灯控路口实施“绿波”控制。三是突出服务评价。按照“服务提质、效率提速、能力提升、安全感满意度提位”的要求,开展“践行民生警务、提升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大讨论,研究制定《常州公安“提升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指标体系》,每季度开展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征询群众意见,接受社会评议,及时改进工作。在省公安厅组织的群众对社会治安和公安工作总体满意率调查中,常州居全省前三。
四、顺民意——实化社会服务
一方面,扎实推进和谐安民建设。继续实施老小区安防改造,推进100个城中村、次新小区、安置小区安防设施建设提升工程;组织技防入户、监控设施新增、巡防队伍充实等五项工程,加快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实施中小场所平安E网建设,监控设施安装率91.8%,危险品单位视频监控覆盖率100%。另一方面,扎实推进实有人口服务。提供办证、婚育、解决争议、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管理;全市新登暂住人口120万余人,新登出租房屋30万余户。
五、赢民心——强化队伍建设
一是文化立警。大力弘扬“忠诚、进取、阳光、人本”的常州公安文化精神,着力培育树立新时期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出版《文化立警的实践与思考》。健全队伍思想状况“三级研判”“警营恳谈”等制度,组织各级各类警营恳谈活动300余场。以“道德讲堂”为载体,深化民警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发掘身边道德典型,3名民警获评“常州好人”,1名民警作为全市政法系统唯一人选获评市“十佳好儿女”。举行第三届“警察文化体育节”,举办“平安杯”民生警务摄影大赛和作品展,不断丰富警营文化生活。二是规范塑警。规范和加强公安党建工作,全国公安机关党建工作座谈会将我局作为现场观摩点,市局介绍基层党建工作经验。深入开展“内务管理达标创建”活动,全市120余个基层所队全部达标,市局被授予全市“窗口行业优质服务示范行动”组织奖。率先实现“公安网+互联网+短信”三位一体执法告知。三是和谐暖警。全面落实“警官兼任村官”,会同市委组织部推出“青春助跑行动”,每年选拔100名优秀青年民警挂职社区副书记、副主任,列入基层党政干部后备库培养。健全干部人事“四岗”制度,15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采取结对传帮带的形式,全面推行“警师制”,组织师徒结对1600余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