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年,是“十三五”“十四五”两个五年计划的承启之年,是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落地实施元年,也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之年。我们将围绕将常州建设成为江苏中轴主枢纽和扬子江城市群战略支点城市的目标,进一步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着力提高城市能级和首位度,促进区域协调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以更大新的作为走在前列,为全市“种好幸福树,建设明星城”提供支撑、当好先行。
着力推进“五个转型提升”:一是推进交通运输发展由强自身向强支撑转型提升。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和上海、南京、杭州三大都市圈以及跨江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安全、便捷、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进一步发挥常州作为江苏中轴的战略支点和都市圈、城市群传动轴的作用,真正把国家战略带来的区位优势切实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二是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从补短板向增效能转型提升。在加快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基础上,将重心转到加强基础设施末梢建设和毗邻区域衔接上来,更好发挥已有设施效能和网络化效应。三是推进货物运输组织由畅其流向优其流转型提升。从多式联运的角度统筹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深层融合。四是推进服务公众出行由便其行向悦其行转型提升。注重城市公共交通立体化、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以及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围绕5G应用、自动驾驶等加强科技攻关,通过智能交通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和层次,全面提升公众出行效率、品质和经济性,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是推进行业管理由管行为向管信用转型提升。加快推进信用交通与行业治理的深度融合,通过信用建设,简化行业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促进政府、市场协同共治。
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深化重大战略规划研究。对照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要求,提高站位、放大格局、抢抓机遇,以更高标准谋划综合交通发展。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和上海、南京、杭州三大都市圈以及跨江融合发展,认真对照省级层面对常州综合交通发展的目标定位,科学编制常州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扬子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有机衔接,聚焦高铁、过江通道和航空建设等重点领域,加快构建安全、便捷、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高起点、高标准推动“交通强国建设江苏方案”中涉及常州的相关建设任务,立足市情,精心编制《交通强国建设江苏十大样板常州实施方案》,从实从细提出努力方向、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充分发挥规划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先导作用。
二是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初步计划完成交通建设投资63.7亿元。续建项目方面:加快常宜、溧高、苏锡常南部、溧宁高速公路及苏南沿江铁路、魏村枢纽扩容改建工程等在建工程的建设进度,确保常宜、溧高高速公路、360省道溧阳段在年内建成通车。新建项目方面:开工建设312国道以及232省道常州经开区段快速化改造、青洋路快速化(滆湖路-武进大道)改造二期、天宁工业大道等项目。储备项目方面:加快推进沿江和锡宜高速公路改扩建、常溧高速公路南北延、泰锡常宜铁路、镇宣铁路、常泰铁路、苏锡常都市快线、苏南沿江铁路武进站及金坛站综合交通枢纽、239省道北段、340省道西段、芜申线溧阳城区段航道整治、德胜河航道整治、常州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等工程的前期工作,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确保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枢纽功能不断增强。
三是着力优化交通运输服务品质。大力推进国家公交都市创建,进一步加强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围绕轨道交通站点,优化调整线网规划,根据轨道交通运营时间,提前和延迟公交运营服务时间,延伸轨道交通两端站点与其周边乡镇有效连接。加快推进定制客运,拓展运游结合,提高机场班线班次密度,设置常州机场专线“末班车”,建设集商贸、旅游集散中心为一体的综合客运服务。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发展要求,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公路、城镇道路、机场、港口码头及交通枢纽的衔接,因地制宜建设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完善慢行系统和农路服务设施,拓展农路外延服务功能,打造成熟的“一县一品牌、一区一特色”的农村公路特色品牌。
四是着力推动交通枢纽经济发展。立足于常州是“两头在外”的制造业城市特征,依托综合港务区,加大各类交通枢纽的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其功能。一方面主动融入上海都市圈,加强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根据常州产业发展情况,适时开发常州港滚装码头,录安洲5、6号泊位,推进常州港至上海芦潮港的海铁联运班列常态化运营,充分发挥常州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的喂给港的作用。一方面,整合常州港、内河港资源,统筹各类港口发展,完善港口布局,大力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推进江河海联运。同时,优化铁路货运枢纽布局,加快推动既有京沪线铁路货场的搬迁改造,重点将奔牛货场打造成为常州地区的物流集散基地和货运枢纽,提高铁路货运服务能力。推动完善机场周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依托航空产业园,吸引国内外知名快递企业和航空物流公司开通全货机。强化常州港、航空港和铁路奔牛货场之间的联动,通过“公铁水空”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动和各种交通枢纽的整合,建立服务我市制造业原材料、产品进出的高效物流体系,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调整运输结构,减少污染排放,促进区域产业发展。
五是着力提升交通行业治理水平。积极构建交通运输行业现代治理体系。着力梳理完善交通运输部门安全监管、污染防治的权力、责任清单和履职要点。建立完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机制,确保风险可防可控。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县级集成改革、开发区全链审批赋权工作,深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信用联合奖惩工作机制,更好地发挥信用体系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建设市场、工程质量、环境保护、客货运输、出行服务等监管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切实做好工地及港口码头扬尘、船舶污染防治等专项治理工作,鼓励发展节能环保的运输装备,推动LNG船舶改造及货运车型标准化,在公交、出租车等领域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辆,坚决打赢交通运输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加快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江苏(常州)试点工程建设,开展自动驾驶、车路智能协同控制、智能化交通基础设施等关键技术研究。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落实平安交通三年行动任务,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行业安全监管规范化、安全管理信息化,加强对“两客一危”、客货场站、工程建设、港口码头、水上运输、公路桥梁等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重点节点的隐患排查和整治,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化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调整完善公路超限检测站点布局,强化货运企业源头监管,更有效的实施联合执法。
六是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深入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全面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持之以恒转作风,坚持不懈反“四风”,培育干事创业、勇争一流的行业新风正气。标本兼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抓好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突出政治标准选拔任用干部,加强干部培训和人才培养,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交通运输干部队伍。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