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全市上下深入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稳经济大盘激发展活力,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经济整体呈恢复向好、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26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4.9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156.0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2053.7亿元,增长1.1%。
1.农业生产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0亿元,可比价增长4.4%。夏粮实现增产丰收,全市夏收粮食种植面积为50.5万亩,同比增加1.1万亩,增长2.2%。总产16.2万吨,同比增加0.5万吨,增长3.3%;单产321.5公斤,同比增加3.4公斤,增长1.1%。全市生猪出栏12.7万头,同比增长14.3%;水产品总产量7.2万吨,同比下降4.0%。
2.工业生产稳健回升。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9.0%,其中6月当月增长11.5%,自二季度疫情影响以来首次恢复两位数增长。从主要行业看,七大行业“五增二降”。其中生物医药行业增幅最大,增长37.8%;机械和电子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4.3%和11.0%。新动能加速聚集,规模以上新能源整车制造业、动力电池产业和光伏行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198.1%、91.8%和35.2%。
3.投资增速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4%。分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6.1%,服务业投资下降3.0%。分主体看,国有投资增长25.0%,民营投资下降1.9%。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5%。投资结构持续改善,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7.4%,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1.6%,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0.1%。
4.消费市场逐步改善。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2.5亿元,同比下降5.0%。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和中西药品类商品增势稳定,同比分别增长1.7%和13.6%。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智能手机和照相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化妆品类同比分别增长61.1%、24.5%和9.1%。全市限额以上单位网络零售额37亿元,同比增长83.2%。
5.外贸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571.0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出口总额1204.6亿元,增长17.8%;进口总额366.4亿元,下降7.1%。从出口结构看,一般贸易出口完成出口1022.1亿元,增长17.4%,占出口总额比重达84.8%。从主要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占主导地位,增长16.9%,占出口总额比重达60.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增长36.3%。
6.物价指数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6%。八大类商品价格“七升一降”,交通和通信类上涨6.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6%,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9%,医疗保健类上涨1.2%,居住类、食品烟酒类均上涨0.4%,衣着类下跌0.5%。6月当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6%,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
7.居民收入持续稳增。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143元,同比增长4.2%,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780元,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94元,增长4.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快于城镇居民0.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1.812:1,比上年同期缩小0.016。
总的来看,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向好,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持续疏通,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生效,受压抑的经济活动将不断恢复和释放,但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疫情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经济持续恢复基础仍不稳固。下阶段,全市应在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加大各项惠民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筑稳经济恢复根基,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