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加快建设宜居美丽现代化城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引领全市住建系统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中展现更大作为。
一、群众住房条件在住有所居的基础上向住有宜居大步迈进
(一)统筹推进人才公寓建设。一是对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五年高质量建成10万套(间)人才公寓”目标,有序有效推进建设,2024年计划完成3.5万套(间),实现五年任务三年排,提前完成“人才优居”工程,全力服务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城市。二是积极推动人才公寓信息化平台与“青年人才双资助”系统对接,完善人才公寓配套管理服务制度,建立住房租赁管理服务监管机制,加强对人才公寓运营管理的全过程监督,全面提升可持续健康运营发展能力。三是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计划全市新建或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2.24万套(间),分层次、多渠道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问题,努力打造吸引人、留住人、稳住人的住房租赁环境。
(二)扎实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按照“综合改一次”目标,推行“一次+”模式,一体化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与加装电梯、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设施建设等,减少重复施工扰民现象。全市2023年计划完成98个、587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20部,既有住宅小区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100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2万个,推动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
(三)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服务。一是进一步做强我市“党建引领 先锋管家”品牌,计划再培育15个省级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示范点,在全省持续走在前列。二是大力推广物管会组建,由街道牵头成立,居委会、属地派出所、建设单位等指派代表及业主成员共同组成,符合条件的小区年底实现“应建尽建”,进一步解决业委会组建率低及运行不规范等突出问题。三是聚焦业主需求,升级“阳光物业”平台,引入投票表决、水气一键缴费等功能,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和透明度,计划2023年底实现全市专业化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全覆盖。
(四)持续改善乡村住房条件。一是加快打造新江南水乡,统筹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计划全市新增特色田园乡村10个,支持溧阳等地开展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培育,推动乡村生活品质再上新台阶。二是坚持以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为引领,聚焦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老旧农房改善,探索形成更多规范化、可推广复制的经验,计划全市完成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1.4万户。
二、城市品质塑造在补齐短板的基础上向能级提升大步迈进
(一)持续推进老城厢复兴发展。坚持“片区规划、节点带动”原则,充分挖掘浓厚历史底蕴和人文风情,把老城厢有价值的历史遗存“找出来、保起来、串起来、用起来”,统筹推进季子文化展示中心建设、大观楼和止园复建、大庙弄片区历史风貌改造、“塔寺园”片区提升等重点项目,研究提升三堡街-西直街、南河沿、锁桥湾三个历史地段和南港片区,实现历史文化遗存串珠成链、串连成线,打造一条彰显千年运河繁华盛景的文化景观长廊。研究推进南大街片区、文化宫片区等,进一步加快老城厢业态提升,让城市绽放独特风貌,展现烟火气息,充满无穷魅力。
(二)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一是开展城市体检年度评估,结合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排查、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等工作成果,指导各辖市(区)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形成城市体检报告。二是实施中心城区路网完善工程,重点针对高架环内中心城区的拥堵问题,完成太平桥-关河路、长江路-怀德路等交叉路口改造;完成清凉支路、章东路、冠英路、曙光路等道路建设,努力打通断头路,优化市民出行条件。
(三)大力推进绿色建造国家试点。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全面推行绿色建造方式,开展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绿色建造试点实践,努力实现降耗、增效、环保效果的最大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建造经验,率先打造全省节能低碳、智慧宜居的绿色城区样板。
(四)有序推动停车建设管理。强化市区公共停车资源的统一管理,进一步挖掘小区内部及周边的停车资源,引导市民分散停车、有序停车、规范停车。全市计划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02万个,让百姓出行更便捷、停车更省心。
三、行业运行管理在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向优质高效大步迈进
(一)全力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切实抓好房地产新政执行,严格规范市场秩序,强化舆情管控,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风险防控,强化开发项目动态监管,按照“出险楼盘一项目一方案、隐患楼盘一项目一预案”要求,对有延期交付风险的项目,实现早发现、早介入、早协调、早处置。
(二)统筹加强建筑行业高效有序发展。一是以深化建筑业综合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推广“四个建造”,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工程品质,逐步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二是积极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升级智慧工地企业端平台,拓宽应用场景,全面提升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全市5000平方米以上在建工地均安装PM2.5、PM10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做到“查工地必查扬尘”。三是全面加强成品住宅管理,推广住宅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开展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严把分户验收和竣工验收关,进一步提高精装修住宅品质。
(三)全面推进公用行业提质增效发展。一是强化行业统筹,从全市域层面考虑,宏观调配污水、自来水行业重要基础设施的资源配置,构建全市供排水行业资源共享、合理调配、互联互通的格局,逐步解决区域性供给短板问题。二是抓好公用行业重点民生工程项目,按照环境友好、低碳绿色、韧性安全的生态理念,以打造国内标杆污水处理厂为导向,2024年开工建设江边污水处理厂五期项目,新增20万吨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新建600吨污泥消化发电设施,首次在国内城市污水处理领域实现规模化、集中化启动光伏发电、高品质再生水利用等技术。三是加快推进公用行业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工作,提高城市地下管线安全水平。四是实施污染防治碧水攻坚工程,加大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行动力度,全市计划完成14个“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有序推进武进阳湖生态净水厂、滨湖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
四、安全生产发展在坚守底线的基础上向韧性健康大步迈进
(一)全面提升城镇燃气安全。一是强化瓶装气行业管理,规范日常监管,提高场站及配送等管理水平;严格市场准入,严厉打击无证经营、“黑气点”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燃气智慧监管平台应用,确保入户安检、安全告知等服务信息及数据“应录尽录”,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监管目标。二是聚焦餐饮场所等重点区域,大力推广“瓶改管”“瓶改电”工作,通过设备设施提档升级改造,从源头提升餐饮场所燃气本质安全。三是聚焦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计划全市完成老旧小区燃气管网改造30公里,基本完成管道气用户无熄火保护装置灶具的更换工作。四是健全燃气安全网格化管理制度,将燃气用户安全监管责任延伸到街道社区,实现风险网格化防控。扎实开展入户安检,深入推进餐饮场所、城中村的“瓶改管”工作,提高用户端燃气本质安全水平。
(二)持续推进自建房安全整治。一是重点实施经营性自建房专项排查整治,计划2024年6月底,全面完成全市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对隐患房屋建档立制,确保“一房一案、一案一策”闭环化整治。二是探索建立经营性自建房信息化管理机制,实施 “房屋安全信息公示牌”制度,方便各方查询使用。三是持续推进全市既有建筑安全隐患三年排查整治工作,2023年全市计划完成99栋整治。四是加强住宅装饰装修管理,落实属地主管部门监管职责、登记备案等要求,严控既有建筑的违规装饰、装修和拆改行为,有效提升房屋安全。
(三)扎实开展建筑施工安全整治。一是持续开展建筑市场行为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贯彻落实省住建厅《关于印发落实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实施意见的通知》,全面履行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管理职责,严格依法发包、执行法定程序,严禁盲目赶工期、抢进度,全力确保建设资金到位和工程款支付。二是持续推进建筑工程市场、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执法模式改革,对全市在建工程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检查,推动优服务与强监管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政府监管效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