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辖市(区)教育局、常州经开区社会事业局,直属各单位,有关民办学校,机关各处室:
现将《2023年常州市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本处室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2023年常州市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点
中共常州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常州市教育局
2023年3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2023年常州市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写入“推进教育数字化”。2023年,全市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坚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有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为“常有优学”提供强力支撑。
一、推动智慧教育内涵提升
1.推进省级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创建5所省级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10所省级中小学智慧校园,全市创建率超过95%。
2.规范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发布《市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指南(2023版)》,精准指导智慧校园建设,提升建设品质。
3.创建省级智慧教育样板区。依据江苏省智慧校园样板区建设指南的指导意见和评价体系,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指导和推动溧阳市、武进区和天宁区创建省级智慧教育样板区。
4.做好信息化教学实验区评估准备工作。按计划完成我市“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各项建设和研究工作,及时整理总结范式提炼、课程建设、评价改革等建设成果,积极迎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的评估验收。
二、夯实智慧教育支撑基础
1.搭建市级智慧教育平台。建成市智慧教育基础服务平台,与市教育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和接入的市级教育应用共同构造我市“1+1+N”智慧教育平台。通过提供标准的数据服务和接入服务,初步形成“大中台、小应用”的教育应用系统建设格局。
2.迭代市教师发展信息化平台功能和资源。适应智慧教育要求,对存储空间进行扩容并引入智慧分析与统计等功能。通过合作开发、资源征集等多种方式促进资源建设的步伐。
3.普及课外数字课程资源。利用“空中少年宫”微信平台,继续组织教师录制视频微课,进一步提高资源的系列化程度。
4.优化人工智能教学环境。完成OpenInnoLab青少年AI开放创新平台教学迁移工作,为学生的校外科普体验提供一站式AI学习服务。
5.融入市数字政府架构。以市级统建政务云平台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为依托,教育应用系统全面对接政务云和政务外网,将市教育局和部分非校事业单位的服务系统迁移至市政务云。
6.完善统一身份认证服务。以市数字政府统一登录门户平台为基础提供教育系统统一的实名认证服务,通过实现与“我的常州”APP融合对接,做到师生一码通行,解决重复登录难题。
7.统筹管理教育数据。建立覆盖教育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使用、共享、销毁等全周期的数据管理规范体系。加强供需对接,深化共享质效,推进教育数据跨地域、跨部门、跨层级的安全共享和有序开放。
三、提升师生数字素养
1.组织全市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通过数字创作、程序设计、创客活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竞赛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与信息素养。
2.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开展专题培训,提升教师在备课、教学、教研、评价、分析环节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过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展评、多媒体教育软件、微课展评等活动,引领教师探索新技术新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应用,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3.组织教师数字化专题培训。用好市教师发展信息化平台功能和资源,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AI场景演练项目,推进人工智能与教师队伍建设融合发展。
四、创新教育数字转型形式
1.推动教育质量评价改革。预研基于大数据、云平台、5G技术等信息化手段的区域教育发展、学校办学水平、学生综合素质、教师专业能力“数字画像”评价机制。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推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学生发展、生涯规划、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运用。
2.推动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数字转型。开展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体育中考、特长生考试、学业水平测试、各类体、艺比赛、卫生等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可行性研究,统筹建设所需设备和系统。推进体育、艺术考试、竞赛数据的分析,初步构建健康有序的标识解析体系。
3.实现全域入学“掌上办”。全市范围内使用统一的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信息平台,实现招生报名网上办、掌上办,利用大数据核验进一步优化招生入学流程,简化证明材料,为家长提供便利。
4.提升招考智能化服务水平。开发市中考招生一体化平台,提供中考报名、志愿填报、普高录取查询、职校线上填报、职校录取查询等涵盖整个中考报名过程的服务。全市基本完成中考标准化考点建设和相关系统数据融通,为检查调度提供实时信息支撑。
5.推进局属校线上年度考核工作。进一步调研各单位各学段实际需求,利用智能化工具开展无感知、伴随式数据采集,汇聚教师专业成长数据,推进局属学校教师发展档案库的填报工作,初步实现局属学校的年度考核工作线上进行。
6.优化教师资格“一网通办”。充分发挥江苏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的支撑作用,强化数据的互联互通,不断提升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实现教师资格认定全程“零跑腿”,提升服务水平。
五、增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1.强化安全责任。加强对全市教育系统网络和信息安全的管理和指导,教育网信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修订《常州市教育系统党委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
2.完善防护措施。引入多种网络安全技术防范手段,以常州教育网络安全监管平台为工具,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监测通报和应急处置制度。对市级关键教育信息系统开展入侵检测,定级备案和测评整改。指导直属单位依据应急预案开展网络安全攻防实战演练,全面提高教育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重要时期网络安全防护、事件处置技术保障。
3.加强宣传教育。与网信部门形成育人合力,构建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认真组织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各项活动,扎实推进网络文明、网络安全和网信普法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组织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在线答题活动,普及个人信息保护知识。
4.培养专业人才。推动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人员培训工作,由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人选参加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保障专业人员(ECSP )培训。选拔优秀教师参加省、市网络知识竞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