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辖市、区人社局、有关单位:
现将《2019年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组织落实工作。
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9年4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19年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工作要点
2019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贯彻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牢固确立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地位,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围绕“两高人才集聚区”建设目标,助力“全市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聚焦产业链布局人才链,进一步创新引才、育才、留才的新机制,形成各方英才汇常州的良好局面,为种好幸福树、建好明星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解放思想引领人才工作
1.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才工作重要论述。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用新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人才工作首要任务,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理论体系、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 全面开展“人才工作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市人社系统从事人才工作的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积极投身“人才工作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健全经常学、长期学的制度安排,落实系统学、深入学的部署要求。积极组织撰写心得体会文章,形成一批解放思想成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二、改革创新优化人才评价
1. 推进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改革。突出品德、能力、业绩评价导向,建立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出台我市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意见,发布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和职称对应目录,拓展人才发展空间,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2. 改进完善职称管理模式。优化职称申报评审流程,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放大企业主体主导权,赋予掌握核心技术、综合贡献突出的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人才举荐权,让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探索向有条件的地区下放职称评审权限。
3. 推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探索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学分制度。举办八期专业技术人才市级高级研修班。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12万人次。
4. 夯实企业技能人才评价项目。巩固政校企合作模式,以辖市区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小组为抓手,做大做强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年内实施评价8000人以上。
5. 试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项目。充分领会省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内涵,培育一批技能等级认定机构(用人单位、第三方机构),明确一批技能等级认定职业,以点带面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
6. 探索高技能人才直接认定办法。研究拟定高技能人才直接认定办法,明确认定范围、认定标准、认定方式、认定程序、专家团队,针对具有绝技绝活、工作业绩突出、竞赛成绩显著、技改贡献较大的企业职工,先行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扩大,开辟高技能人才直接认定快速通道。
三、人才引进激发“双创”活力
1. 深入实施“龙城英才计划”。完善人才项目资助机制,在保持现有引进性资助的基础上,加大对人才项目的奖励性资助。组织开展优秀领军人才创业企业资助奖励工作,进一步鼓励支持领军人才企业发展壮大。做好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资助资金审计兑现工作,确保领军人才资助金审计兑现工作高效开展。
2. 加大博士后工作力度。5月16日举办“汇聚高精尖人才 助推明星城建设”——博士后创新创业在常州主题活动,具体包括常州市博士后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常州市博士后设站单位招录对接会、常州市博士后服务行业研发项目对接会、常州市博士后工作成果展等活动。研究出台《常州市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引进博士后及其导师团队50名,在站博士后科研人员130人以上。做好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申报工作,增加新设站单位5家以上。
3. 保持“双创计划”工作良好态势。全面对标省“双创计划”申报条件,认真谋划“双创计划”申报工作,提前布置申报对象排查、梳理,向各辖市区下发整改意见通知,明确整改事项和时限,做好资格审查工作。严格审核流程,组织辖市区互审,举办申报业务培训、模拟答辩,继续保持省“双创计划”入选人数在全省第一方阵。
4. 加快集聚企业紧缺人才。全面实施《关于加快“龙城英才计划”企业紧缺人才引进的实施办法》,重点围绕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完善引才资助机制,适当扩大政策覆盖面,帮助企业引进更多急需创新创业人才。精准开展各类人才引育活动,全年引进高校毕业生及各类人才4万名,其中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3000名;引进资助紧缺人才3000名以上。
5. 完善市场引才机制。继续大力支持企业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才引智,落实《关于鼓励企业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才引智实施办法》,在全市范围遴选更多人力资源服务合作机构,同时及时做好2018年度政策兑付工作。在博士后招录方面继续深化政府购买服务机制,进一步拓展企业引才渠道。
6. 举办第四届常州市大学生创业大赛。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举办好第四届常州市大学生创业大赛。大赛首次面向全国征集参赛项目,并在东北三省设立分赛区。通过广泛宣传动员营造氛围,统筹各方力量办好大赛,搭建平台促进项目落地,力争让更多大赛成果转化为现实效益。
四、创新思路优化人才服务
1. 加大“龙城英才计划”推介。加大推介会宣讲力度,大力宣传常州城市形象和引才政策。深化与市人才办、财政局、科技局等部门的合作,将引才政策支持、城市发展环境、经济运行情况、人才发展前景等我市引才特色及优势宣传到位,提升成效。在重点推介地区,聘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负责人为“常州引才大使”和“宣传顾问”助力我市开展引才活动。
2. 推进“名校优才引进计划”。省外与省内同步,突出“高精尖”,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产业紧缺人才;突出主题引才,在长沙举办“生物医药”类、东北和西安举办“理工”类专场;发挥省级平台、沿江八市的层次和规模优势,强化区域联动,参与 “江苏招才月”等专项引才活动;与在常高校联动,联合举办“在常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和“在常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
3. 做实“研究生社会实践引育”。在课题项目的征集上时间再提前,深度做好企业课题项目需求和目标高校研究生的对接工作;发挥“博士生社会实践基地”作用,组织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博士生到常州企业参与技术研发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市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特色。全年组织120名以上研究生到我市企业进行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为高层次人才引育和科技创新搭建平台。
4. 加强网络线上引才工作。优化“用人单位+求职者”的功能,向用人单位智能推荐人才,满足企事业单位精准招引人才的实际需求,方便求职者查阅活动安排、企业岗位及需求信息;依托人社部的高校毕业生精准招聘平台,参加人社部组织的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金秋招聘月和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活动。
5. 启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电子化建设。根据省人社厅发[2018]102号文件要求,推进我市流动人员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争取年内实现存量档案数字化,新增档案电子化。
五、“龙城工匠”提升城市品牌
1. 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校园工作站。在全市技工院校全面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校园工作站,促进产教融合,推动技术交流、课题研究、教师实践、学生实习等活动,加强工作站工作的考核、评估,促进校园工作站在技工院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 深化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围绕我市十大产业链等骨干行业、重大项目,进一步整合行业、企业、院校等资源,把课堂设在工厂车间,企业导师在现场传授操作技能,工学结合,边教学、边演练、边实战,培养更多贴近生产实际的技能人才,推动企业青年技能人才培养,根据省人社厅部署,适时扩大培养规模。
3. 积极组织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大力开展我市技能人才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活动,重点承办好世界技能大赛江苏选拔赛部分职业(工种)竞赛工作、积极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首届中国职业技能大赛等重大技能竞赛、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4. 积极筹划龙城工匠展馆建设。不断完善构架,充实内容,通过开展线上线下宣传,让更多的人点击,使龙城工匠线上馆成为了解和宣传常州技能人才工作的一个窗口。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为龙城工匠实体展馆的筹划、建设打下基础。
5. 举办第二届常州“技能人才周”活动。精心筹划,开展“高技能人才表彰、高技能人才成果展示、企业新型学徒制开班、紧缺职业(工种)技能人才招聘、技工院校顶岗实习对接洽谈”等活动,营造技能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
6. 开展工匠精神宣讲活动。组织技能领军人才走进“道德讲堂”、“金牛讲坛”、走进技工院校“校园课堂”。结合技工院校开学第一课,开展技能大师进校园巡讲活动,激励学生学习身边典型,感悟工匠精神,立志技能成才。精心组织实施高级技师研修,年内选择3个以上职业工种,资助100名高级技师研修,培养技能领军人才后备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