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公开)
孙国庆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 加快推进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常州作为江苏省唯一向国家推荐的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将努力在产教融合制度和模式创新上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借鉴的经验,建立健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校企合作育人、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发展格局,基本解决人才供需重大结构性矛盾,打造教育与产业的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1.推动企业校区建设。从2007年起,我市就提出了共同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共同参与职教办学、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开展技术研发等“五个共同”的校企合作模式,到目前全市职业院校与1831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623个,实现了职教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双赢局面。常州共建成旅游、数控、轨道交通等9个专业性职业教育集团,集团内企业与学校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3112名,共同制定专业和课程标准,共同开发项目化课程1550门、实训讲义1722部、企业案例5673个,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实践、顶岗实习、创新创业训练场所。
2.搭建校企融合平台。坚持政府加强引导、企业主体参与、院校积极配合的原则,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一是组建常州技工教育集团。由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牵头,以先进制造产业和相应专业为纽带,首批联合7所技工院校、5家行业协会、53家企业、2家科研院所等单位,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训基地共建共享、职业培训、课题攻关、顶岗实习等重点领域深化产教融合。二是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我市现有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2家(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省级专项公共实训基地4家,省级校企联合实训中心12家,逐步形成具有我市产业特色的公共实训基地体系。此外,我市政校企三方共建公共实训基地实现突破,武进高新区管委会、江苏宇邦工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三方共建常州智能制造跨企业培训中心,面向多轴精密加工、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智能制造生产线运营与维护等培训区,培训先进制造、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工业物联网等技术领域开展高技能人才联合培养。三是构建产教融合宣传平台。近年来,我市每年组织技能领军人才到有关技校、企业、社区、道德讲堂、金牛讲坛巡讲,弘扬工匠精神。去年9月,成功举办常州市第二届技能人才周“1+6”系列活动,召开全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推进会以及技能人才培养成果展、“龙城工匠”校园行、技工院校校园技能节、企业新型学徒制开班、技能人才专场招聘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等6大活动。
3.推广新型学徒制培养。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产教融合,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取得实效,在省内实现了“三个率先”。一是率先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我市新型企业学徒制试点工作全省最早、规模最大、补贴资金最多。2015年,在省内率先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共同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出台《常州市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培养对象、培养目标、补贴标准等内容,累计培养学徒4300人。今年,我市全面拓展新型学徒制培养,将新招学徒1900人以上。二是率先高级技师研修。在省内率先出台常州市高级技师研修办法,5年内组织500名高级技师研修,成为加快技能领军后备人才培养的有效抓手。两年来成功举办金属切削、钳工、汽车维修、焊工、机电、模具等6期高级技师研修班,培养学员207名。优秀学员将优先推荐市以上突出贡献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企业首席技师、江苏工匠等项目申报和评选。今年将研究高级技师赴海外研修工作。三是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作用。目前全市建成各级技能大师工作室71家(含省乡土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11家),其中国家级6家、数量位居省内第二。全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开展技术技能交流、技能攻关,参与“小鲁班”、“开学第一课”、“金牛讲坛”等活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职业(技工)院校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2015年以来,常州科教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一批单位和职业教育院校先后被列入教育部、江苏省现代学徒制试点,试点人数近千人。我市43家企业和8所技工院校合作举办47个试点班,招收学徒2300余名,兑现补贴资金610多万元。
4.加强校企技术共研。常信院获工信部授牌“中国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常工程获批中国焊接协会机器人焊接培训基地,常工业牵头成立常州市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常机电与OPEN AI LAB(开放智能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江苏研究院三方共建“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共建北京精雕产业学院、蔡司智能检测研发中心、模德宝智能制造生产线技术研究中心等。
5.培育试点企业。一是形成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库。面向我市重点培育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业方向和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以及养老、家政、托育等社会服务领域企业方向选择具有较强带动引领示范效应的企业进行培育,入库企业达170余家。二是积极培育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今年成功省报 13家企业入选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库,入选企业数量全省第一,其中6家企业获得地方重点培育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向国家推荐资格。
下一步,我市将以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以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经验为基础,出台《常州市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实施方案》《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专项方案》,着力破解深化产教融合中的系列难题,加快推进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
1.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重点面向我市重点培育的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业方向,现代农业、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方向,以及养老、家政、托幼、健康等社会领域企业,用5年时间,培育100家市级、50家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
2.培育产教融合行业联盟。按照江苏省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目录,结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与智慧制造、现代服务、现代农业相适应的产业集群,培育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产业、新医药及生物技术、高端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装备、节能环保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电网等新十大产业链,以及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养老服务业等十大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也,通过建链、强链、补链来培育相关产业。用3年时间,在行业的基础上先期培育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能源互联网、轨道交通等5个产教融合联盟,五年内逐步拓展到10个。
3.强化政策支持。统筹整合产业、科技、教育等各类资金支持,形成政策合力,不断加大对产教融合型企业支持力度。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按照规定享受市级相关财税、金融、土地、信用等组合式激励政策,并择优推荐为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备选,享受省级政策。对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规定的,按投资额的相应比例,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优先支持产教融合型企业开展股权融资、债券投资,在企业境外发债备案管理中,支持和帮助争取发债额度一次核定、分期分批发行。产教融合型企业的项目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可先行办理,加快办理进度,政府投资补助、项目贴息、项目审批、项目核准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
签 发 人:严永志
经 办 人:奚峰强
联系电话:85681103
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8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