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常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012号议案的答复意见
索 引 号:014109315/2021-00239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人社复函〔2021〕57号 发布机构:市人社局
生成日期:2021-05-10 公开日期:2021-05-25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关于常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012号议案的答复意见
关于常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012号议案的答复意见
常人社复函〔2021〕57号

徐宏斌代表:

“关于保障企业职工业余时间接受继续教育权利,为‘智造名城’常州培养优秀稳定的一线技术工人的议案”收悉,您的建议针对性强、获得感高,对加强我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将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现将答复意见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人社、教育、工会等部门紧紧围绕建设全国一流智能制造名城目标,积极打造“技能龙城”品牌,深入实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程,为各行各业培养了一大批能工巧匠、技能大师和优秀一线技术工人,有力助推了常州高质量发展。我市先后出台了《“技能龙城”建设(2018-2020年)行动计划》《常州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常州市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系统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平台建设等各项工作,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走在全省前列。截至2020年底,我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18万,高技能人才总量达35.5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达1230人,连续第七年位居全省第一。全市拥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2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7家、全国技术能手44人、江苏大工匠5人、江苏工匠18人。2019年10月以来,我市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按规定比例从市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5.79亿元,设立专账资金。同时,及时配套出台《常州市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实施办法》,技能培训补贴标准和补贴工种范围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市已累计发放提升行动专账资金3.2亿元,惠及企业职工50多万人次。今年2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常办发〔2021〕1号),对企业引进的技师、高级技师,分别参照全日制本科、硕士的条件享受生活、租房和购房补贴,进一步集聚技能人才来常创新创业。技师、高级技师可以享受3万、5万元购房补贴;每月300元、500元的生活补贴,补贴期限2年;每月500元、600元的租房补贴,补贴期限2年。

二、下一步主要举措

我们将进一步切实服务产业发展,重点围绕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激励、评价等关键环节,全力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针对您提案的建议,我们将积极落实以下举措:

一是进一步深化终身职业教育培训。动态发布全市紧缺职业(工种)名录,指导职业(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精准把握重点培训领域。强化紧缺型职业(工种)获证培训和技师、高级技师获证培训。全面实施企业职工人人持证工程,落实技能培训补贴普惠政策,有效降低低技能劳动者比例。推行以“社区教育+”模式,推进企业员工学习。在全省率先开展社区教育集团认定工作,由社区教育中心牵头,联合企业、学校、行业基地等多方主体,打造教育培训综合体,组织有关职校、高校送教进企业活动,促进企业员工终身学习。在全省率先开展市示范性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与认定,让社区教育与社团组织相结合,推进社区居民共同学习。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完善“常州市职业技能培训云平服务平台”“常州市终身学习在线”网站、“乐学龙城”微信公众号建设,努力创设“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技术支持环境。

二是进一步健全技能人才政策体系。首先是进一步确立政府在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中的职能定位,加强宏观规划、政策引导、搭建平台、搞活机制、价值导向,切实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不断壮大技能人才队伍。其次是进一步确立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支持建立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指导服务骨干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认定,鼓励企业加快形成开放的现代技能人才培训制度。第三是进一步确定技能人才应有的社会地位,健全技能人才与业绩挂钩的成长通道,落实好高技能人才和专技人才的双向职业发展贯通政策。

三是进一步健全技能人才引育体系。首先要注重高技能人才引进工作,企业引进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高级技师、技师等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享受购房补贴和引才资助。其次要持续开展技师研修工作,根据我市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需求,每年组织100名技师参加紧缺职业(工种)高级研修班,适时研究实施骨干企业高级技师赴德国学习研修。第三要加大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力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根据不同职业(工种)的培养成本对开展学徒制培养的企业给予相应培训补贴,每年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2000人次以上。第四要逐步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持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资助政策,按照“谁出资培养、谁享受补贴”的原则,对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给予相应的培训补贴。全市每年组织10万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新增技能人才3万名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1万人以上。加大基层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培养100名劳模、工匠、技能大师等组成的职工讲师团,建设100家职工培训基地,开展培训1000场,培训职工超10万人。

四是进一步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首先,有序做好水平评价类职业分批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规范准入类职业资格考核鉴定。深化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积极引导培育职业技工院校、上市企业、龙头企业、大型国企、行业协会成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单位,到2025年全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单位400家以上。全市逐步形成以用人单位为主,第三方院校评价机构为辅,第三方社会评价机构为补充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格局。其次,推行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考试、技能操作考核、业绩评审、竞赛选拔、企校合作等多种鉴定考评方式,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三,强化监督管理和服务,定期向社会公布开展职业资格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机构和认定职业(工种)目录。采取“双随机、一公开”和“互联网+监管”等督查方式,加强用人单位和第三方评价机构认定活动的监管。第四,逐步建立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制度,根据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等工作需要,以新职业为主导试点开展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工作,选择市场需求大、可就业创业的最小技能单元(模块)进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

五是进一步健全职业技能竞赛体系。首先要坚持以世界技能大赛为龙头,以全国技能竞赛、江苏省状元技能大赛为引领,构建技能人才成长长效机制。建立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主基地3-4家,积极建设一批国赛江苏省集训基地。其次要设立常州市职业技能竞赛组委会,全面统筹全市职业技能竞赛工作。举办好常州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进一步完善技能竞赛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健全职业技能竞赛成果转化机制,完善技能竞赛奖励制度。第三要健全“行业企业-辖市区-市”三级技能竞赛体系,每年组织市级竞赛20场以上,组织8000名以上人员参赛,全面提升职业技能竞赛规模和质量。深入实施“青苗计划”,广泛开展校园技能竞赛活动,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签 发 人:嘉秀娟

经 办 人:潘益新

联系电话:85682019

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5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