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委员提案第0250号的答复
索 引 号:014109315/2021-00243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稳岗就业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人社复函〔2021〕52号 发布机构:市人社局
生成日期:2021-05-07 公开日期:2021-05-25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委员提案第0250号的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委员提案第0250号的答复

张翠娥:

您提出的关于缓解常州市区企业用工难的建议收悉,现主办意见答复如下: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人口红利的逐年下降,企业普遍遭遇用工难题。特别是每年春节前后,由于民工“返乡流”和企业“招工流”的错位,出现阶段性“招工难”的现象已呈现常态化。对此,市人社部门高度重视,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牢牢锚定“推动人口集聚”目标,切实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完善扶持政策,多措并举缓解企业用工难的矛盾。

一、强化专班推动。市委设立“人口集聚推进专班”,由市政协白云萍主席牵头领导,市政协周效华秘书长协调,市人社局牵头实施,责任单位由市公安局、教育局、住建局、商务局等部门组成。按照专班部署和要求,制定了人口集聚推进专班工作方案,分解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部门、工作进度和时间节点要求,要求各部门履职尽责,完善政策措 施,全力以赴推进人口集聚工作,吸引更多人力资源来常就业,不断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二、强化政策扶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出台实施《关于“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的实施办法》,释放生活补贴、租房补贴和购房补贴等红利,突出“覆盖对象更广、政策力度更大、兑现方式更优”等特点,吸引优秀青年人才来常就业。落实稳岗留工政策,助推企业复工复产。春节前,各辖市区相继出台留常稳岗补贴、房租减免补贴、职工技能培训抵用券、给予外地员工子女入学积分奖励、提供免费旅游活动和免费发放防疫物资大礼包等稳岗留工政策,目前全市共发放留常稳岗补贴3804.5万元。成立用工服务专员队伍,分别与宝菱重工、东方日升(常州)新能源等全市1000多家重点企业建立结对关系,提供“一对一”的全天候政策咨询、用工指导等就业服务,累计开展服务近4000次,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268.25万元。研究制定我市新一轮人力资源服务业扶持政策,加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效能提升,支持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培育人力资源服务品牌,提升人力资源产业贡献率。

三、强化用工服务。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我市结合劳务输出、输入地疫情防控要求,为广大农民工提供“点对点、一站式”返岗复工保障服务,共使用专机1架、专列3列、专车279辆,接运外地来常、返常务工人员1.4万余人。第一季度,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就业帮扶,真情相助”就业援助月和“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活动,积极为有招聘需求的各类用人单位和劳动年龄段内有就业意向的求职者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特别是在春节前后,全市暂停线下招聘活动,通过整合全市招聘资源,开展全天候网络招聘和远程面试,及时发布就业岗位信息,切实做到“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各辖市区还根据当地实际,积极开展“送岗位进基层”活动、线上招聘活动和“直播带岗”活动,新北区在龙虎塘街道、滨开区、奔牛镇等多个街道(镇)开展专场招聘会;天宁区共举办了8场“致敬留常‘奋斗者’”、“迎新春•送温暖”等网络招聘会;钟楼区组织“圆梦冬季”——就业援助网络招聘会。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99场,提供就业岗位26万个。同时,加大跨省劳务协作力度,主动加强与中西部地区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有需求、有意向的企业到劳动力资源富余地区招工。截至目前,我市已与安康、亳州、南充、灵璧、临泉等20余个市、县建立了劳务协作关系。

下一步,我们还将抓牢抓实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推进人口集聚专班工作。加强专班工作调研,深入剖析影响人口集聚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尽快出台常州市人力资源集聚扶持政策,吸引更多人力资源来常就业。

二是进一步落实惠企政策。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持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业扶持政策,强化公安、教育、住建、卫健委、医保等多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合力推动人力资源向常州集聚,不断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三是进一步加强企业用工监测。进一步加强对1263家重点贸易企业用工情况的监测,及时掌握企业用工变化情况,有效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加强调查摸底,运用信息化手段和已有平台,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并对需求进行结构性分析,精准施策,帮助企业解决缺工难题。

四是进一步深化劳务协作。主动“走出去”,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组织“小分队”,率领缺工企业继续赴外地劳动力资源大省或对口扶贫地区招聘,抢抓劳动力资源;加快“请进来”。主动加强与劳动力资源基地的联系,邀请当地人社部门领导或技工学校、培训机构代表来常,与我市缺工量较大的用工企业对接,签订劳务协作或技能培训协议,强化定向输出或定单培训,从而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务输入机制,开辟企业招工渠道。

五是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调动企业积极性,鼓励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探索实习补贴机制,优先推荐职技校生、中专生到我市企业实习并给予适当补助,实现企业用工和毕业生求职的双赢。

六是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严格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暂行条件》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对全市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管,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依法实施行政许可、备案、年度报告公示等工作,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定期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打击“黑中介”、哄抬市场价格等行为,依法规范当前形势下的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切实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公平、规范、竞争有序的就业环境。

签 发 人:嘉秀娟

经 办 人:徐洁茹

联系电话:85685135

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5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