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委员提案第0174号的答复
索 引 号:014109488/2021-00128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参与渠道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教办〔2021〕64号 发布机构:市教育局
生成日期:2021-05-17 公开日期:2021-05-17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委员提案第0174号
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委员提案第0174号的答复
毛钧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促进高校与城市共同发展的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你们对常州教育的关心和支持,针对你们所提建议,市教育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研讨,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大学是城市文明的延续,城市是大学发展的摇篮。时任常州市委书记齐家滨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提出“要推进在常高等院校与城市互动发展”。因此,在常高校应加快办学规模、学科建设、师资引进、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建设步伐,着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履行好服务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与责任。
  一、在常高校基本情况
  常州现有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等5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高职院校,其中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异地校区2所,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3所。在常高校共有教职工9659人,专任教师631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786人、副高级职称教师249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609人;共有全日制在校生约12.5万人,其中博士生54人、硕士生3417人、本科生约5.9万人、专科生约6.3万人;开设理、工、农、医及教育学等10大学科门类,拥有2个省优势学科、7个省“十三五”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0个,本科专业207个,其中国家级专业34个、省级专业80个,拥有专科专业302个,其中国家级专业35个、省级专业72个。
  二、常州高度重视在常高校发展
  2020年,时任常州市委书记齐家滨亲自带队调研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和常州工学院,陈金虎市长带队调研常州大学和江苏理工学院,了解学校发展情况和发展规划;市政协主席白云萍专题听取常州大学“校地盟”智库建设工作汇报;江苏省教育厅、常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协议,支持常州大学和江苏理工学院两所高校。常州搭建服务高等院校及推进城市、大学共同发展专班,教育局等20家成员单位形成信息互通、工作互商的良好交流机制;建立市领导联系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畅通高校与地方的沟通联络渠道。
  常州加大地方高校的财政投入力度。2015年,市级财政下达常州大学“江苏省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重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项目建设资金2500万元。2018年,市级财政下达常州大学阿里云大数据学院建设项目补助资金1000万元。2019年,市级财政支持大学生各类创业扶持资金1300余万元。2020年7月,在常州新北区支持下,常州工学院在高铁新城核心区域建设新校区二期。2020年11月,在常州武进区支持下,江苏理工学院新校区落户牛塘镇,新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预计2025年正式投用。
  三、在常高校积极融入常州发展
  在常高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孵化器”与“助推器”,通过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端的科学技术与人力资源,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在常高校是常州经济社会建设的“人才池”
  在常高校目前拥有双聘两院院士5人、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同时在常高校引进的高端人才、团队,处于产学研和成果转化一线,促进地区科技进步,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2019年我市引进省内院校毕业人才中,26%来自在常高校,为区域社会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
  (二)在常高校是常州产业硬实力的“支撑者”
  常州大学的西太湖碳材料研究院、医学工程高等研究院瞄准园区产业需求,着力打造集技术革新、科学研究、公共服务及高素质、多层次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高端科技创新支撑平台。常州大学与省产研院签署共建“江苏省技术转移(常州大学)研究院”,促进区域内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常州工学院“一院一镇,百团百企”行动,积极构建“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新型合作模式,在服务常州中提升能力、在贡献常州中获取资源、在扎根常州中打造特色。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拥有高职唯一具有合同认定资质的省级技术转移中心,年度成果转化到账1200万元,四度蝉联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
  (三)在常高校是常州文化软实力的“强心剂”
  常州大学开展常州“三杰”、大运河文化带、老城厢复兴等地方文化研究,先后共建了常州市社会治理学院、苏南研究院等10多个研究机构,出版了《江苏地方文化史·常州卷》等著作10多部,深度参与青果巷改造工程、焦溪申遗工程等。常州工学院专门成立“常州研究中心”,该校马树杉教授领衔编著的《常州地名历史文化大辞典》,是大家了解常州,传承和弘扬悠久而辉煌的常州文化的最佳选择,是学校发挥地方文化研究智库作用的成果。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职院校都开展了常州“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教育工作等。
  四、下一步工作举措
  如何做到高校与地方共融、共长、共促、共亲,形成互利双赢的办学态势,是摆在地方高校和教育部门面前的新时代课题。我们将在以下方面推进:
  一是推进厅市共建高校进程。秉持“校地共建、校地共赢”的合作理念,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市委市政府在政策、经费等方面加大对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等高校的支持力度,为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办学环境,推动常州大学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建设、江苏理工学院高水平现代化技术师范大学建设,不断提升高校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推进常州高水平大学建设。推进常州工学院建成全省一流的应用技术大学,加快成立常州医学院。支持本科高校建设国家一流专业、一流学科,开设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工科专业,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推进本科高校创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本科院校毕业生留常就业率达30%以上。支持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引进院士等人才团队。
  三是推进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发展。推进高职院校建设高水平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支持科教城规划组建江苏应用技术大学(高职本科),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专业。支持刘国钧高职校和铁道高职校升格高职院。加快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提升专业产业匹配度,加大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力度,推动“双元制”教育,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扩大长学制技能人才培养规模,拓展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项目。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常就业率达50%以上。
  (本件摘要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