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常州市城乡建设局2012年度工作规划
索 引 号:014109509/2012-00089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本机关政策文件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市城乡建设局
生成日期:2012-02-15 公开日期:2012-02-15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常州市城乡建设局2012年度工作规划
常州市城乡建设局2012年度工作规划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我市加快转型升级,推进“两个率先”,落实省第十二次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建设美好常州的重要一年。2012年我市城乡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民本、现代、生态、文化”的要求,抢抓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机遇,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增强集聚功能,为建设创新创业城、现代产业城、生态宜居城、和谐幸福城奠定坚实基础。

    2012年,我局将紧紧围绕全市转型升级“510”行动计划,结合人居环境城市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创建,认真研究、解决建设资金、用地、征收及内部建设等问题,在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发展、优化人居环境等方面加快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推进。

    (一)创新思路,努力突破资金瓶颈

    按照年度城市建设项目和资金计划,2012年投资约88亿元,其中投资公司(城建集团、晋陵公司)投资约83亿元(拆迁35亿元,工程48亿元)。如拆迁与工程按10:7的支付比例,则年度工程资金需求约为69亿元。

    按照截止到2011年底的负债余额,2012年城建集团到期还本付息约为117亿元(还本89亿元、利息17亿元,BT、BOT11亿元),加上土地开发周转资金15亿元,2012年度资金总需求为201亿元。

    资金压力大,宏观形势紧。目前国家信贷和货币政策持续收紧,银行贷款规模收缩明显,各银行普遍存在贷款额度不够、放款周期延长的情况,转续贷与新增贷款阻力急剧增加。同时,随着去年国办19号文的出台,中央政府继续加大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监督管理,政府平台公司和公益性项目新增贷款几近停止,原有贷款逐步压缩。另外,国家这两年针对房地产的一系列调控措施,也对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获取建设资金的手段产生了很大的限制,短期内城建集团存量土地开发收益难以有效缓解巨大的资金压力。

    面对重重困难,我们要主动调整,积极应对,有效利用相关资源,努力拓展融资渠道、确保资金链安全运行。

    1.整合资源,做强融资平台。根据“提升老平台,构筑新平台,双轮驱动、多管齐下”的思路,积极争取和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努力加快国有存量土地的梳理和注资工作,把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结合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结合好、工程建设和后期经营运作结合好,积极探索政府公益性项目回购机制,做强做实城建集团、晋陵公司的资产质量,为城市建设提供保障。

    2.把握时机,争取更多贷款。2月24日央行下调了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同时国家把推进城乡一体化等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及时分析和把握这些国家金融和货币政策,主动调整融资工作对策。同时,还要积极争取发改委、规划、国土、财政等部门的支持,继续加强同各银行的合作,做好融资项目的包装和推介,推进融资主渠道潜力的挖掘,努力争取更多新增贷款和转贷资金。

    3.创新思路,推进多元融资。随着宏观调控成为常态,土地财政和举债方式筹措资金的时代基本结束,我们必须创新思路,转变观念,优化融资手段,推进多元融资,通过开放向市场要资金,通过经营从市场取资金,通过改革用市场融资金。要在原有企业债券、融资租赁、信托理财、中期票据的基础上,探索城建基金、保险基金的债券投资计划、定向票据、私募债券等金融产品。同时,还要结合东经120地块、大观楼地块等项目,在工程建设BT、BOT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尝试土地一级开发新模式,增强土地获益的能力。

    (二)提升品质,倾力打造精品城市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城市发展道路,构建交通便捷、功能完善、生态优美、文脉彰显、城乡统筹、特色鲜明的宜居城市,加快建设一批支撑和服务“510” 行动计划、“一核八园”、新城建设的重点项目,努力将常州打造成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精品城市。

    1.区域联动,打造具有常州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社会事业、商业及相关产业布局,高起点、高品质谋划和推动凤凰新城、滨湖新城、新龙国际商务城、钟楼新城等四座城市新片区建设,并结合老城改造,认真研究三馆一中心、东经120创意步行街及其周边地块的城市设计和业态布局,并切实注重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发挥城市土地的最大效益。

    2.完善提升,建设高效集约的城市交通新体系。重点实施骨架道路及路网完善工程,逐步形成内外有机衔接、畅通有序的城市交通网络。主要开展晋陵南路(劳动路-中吴大道段)、清潭西路(荆川路-龙江路段)、红梅南路南段(光华路-中吴大道段)、梅庄路(邹傅路-中吴大道)等路网道路及地块配套工程;推进服务钟楼新城建设的玉龙路(沪宁高速-创业路段)、服务钟楼新城建设的棕榈路(桂花路-茶花路段)以及真正完成城市高速闭合环的龙城大道隧道等骨干完善工程建设;开展东大门的大明路(东方东路-延陵东路、龙锦路-龙城大道、延陵东路-中吴大道)、中吴大道(天宁大桥-232省道段)、兴东路、劳动东路东段等路网建设;同时继续完善常州机场4E级改造提升工程,开展城市轨道交通一期项目的可研报告编制等前期工作,努力构建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的现代交通体系。

    3.延续文脉,丰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内涵。以古运河申遗为契机,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古运河历史文化旅游项目,有步骤、分阶段开工建设重要节点项目。精心设计、精致建设和保护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目前该工作已经正式启动,接下来要加快街区迁出居民的安置房建设,推进房屋征收工作;及时开展大观楼及其周边地块的土地一级开发工作;年内完成大观楼、石龙嘴、运河人家各项前期准备工作;7月份要启动三馆一中心项目建设;适时启动东经120生态创意步行街道路与河道调整、中心商业步行街地下空间开发工程。另外,还将结合花博会的举办,努力注入花卉文化及生态与文化旅游元素。

    为加快推进,及早完成重点工程项目,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深化前期工作。一要树立精品意识,四大新城建设项目中的主要功能性建筑要争创国优,打造精品,彰显特色,提升品位,争取东西南北均有一个鲁班奖,成为精品力作。二要有提前介入意识,要提前介入规划设计,提前深入现场,带着“创优质、建精品”的理念完善项目功能,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努力减少调整变更。三要完善设计项目负责人制度,提高设计质量,以项目概算为抓手,提高设计人员的经济意识,强化征收成本控制和工程投资控制。

    二是加强施工管理。一要建立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的考评机制,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建设单位现场管理水平。二要规范监理市场,建立监理单位、总监考核制度,强化监理职能。三要加强对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考核,规范设计变更管理流程,优化激励机制,提高施工单位争优创优的积极性,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三是明确责任落实。根据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分解指标、细化任务,每个项目都将明确第一责任领导、责任领导、责任处室和具体实施单位,将项目的实施内容、标准及形象进度、保证措施等都具体明确,责任到人。另外,还将加大重点工程、重点工作的督办力度,通过合理构建督办架构、综合督办手段,全面加强重点工程(工作)的过程性监督、协调、推进。

    (三)增强功能,大力发展公用事业

    加强公用事业发展是增强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保证,也是创建人居环境城市的重要内容。公用事业要站在战略高度,以满足地区性能源安全为目标,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积极调整、完善城市供气、供水、排水和照明“十二五”专项发展规划,注重民生为本,保稳定保安全,探索智慧公用,不断提升服务510行动和重大项目的水平和能力。

    1.努力提升保障水平。城市燃气要积极实施天然气利用二期工程,不断发展新用户、有效消化富余气量;同时,要解决好季节性缺气和安全等问题。城市供水要加快建设应急供水系统,上半年完成魏村水厂备用装机工程,并继续推进老小区管网改造等工作。城市排水在完成江边厂三期建设与调试运行、启动江边厂四期的同时,加快推进污水设施及配套管网现代化建设。城市照明要有效提升管理措施、技术手段等,重点抓好设施防盗防损工作,加快城乡照明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逐步扫除照明盲区。

    2.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公用事业与广大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服务的精细化程度、服务质量尤为重要。2012年,公用口要认真结合“510”行动计划,以精细化管理手段,深入了解企业、居民等服务对象的需求,寓管理于服务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措施,努力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

    3.着力提升应急能力。公用行业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应急建设是确保一个城市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保障。今年要以应急方案的细化、优化和应急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水质监控和市政设施巡查与养护,提升应对自来水、燃气、排水等突发公用事件的水平和能力。

    (四)优化环境,全力创建宜居城市

    去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国家生态城市的要求,今年2月28日全市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又明确了我市争创国家人居环境城市的目标,2012年创建省人居环境奖,2013年全面达到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国家考核标准要求。为此,我们要把生态建设贯穿与城乡建设的方方面面,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1.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建立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及应急系统,保证城市用水达国家标准的有效供给。重视城市供水管网的技术改造,有效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开展城市自来水节水工作,积极创建节水型城市。大力开发污水回用技术,年内完成柴支浜生态补水工程,开展中天钢铁中水供水,促进污水资源化利用。

    2.加强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按照科学完善、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切实发挥其排涝和保护水环境质量的作用。继续推进雨污分流与截污入网等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运行管理,提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出水全面达标排放,污泥全量安全处置,探索污水处理企业化和产业化建设。

    3.减少和防止空气污染。加强城市燃气设施建设,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积极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促进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减少城市煤烟污染,大力推进集中管道输配燃气,提高城市燃气普及率。同时要联合其他部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开展建筑扬尘和渣土车专项整治。

    4.加强城市防灾与减灾工作。建立、完善城建档案(特别是地下管线和重大工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努力避免对地下管线系统的变动与破坏,提高抢修救险能力。做好城市防灾减灾和早期灾情警报工作,提高广大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5.加强建筑的节能改造。继续开展建筑能耗统计与重点软课题及应用课题研究等工作,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示范区及示范项目的建设引导、监督管理、考核评价,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实质性进展。同时,要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推进原材料节约和绿色建材的应用,加快可再生能源在建筑(小区)中的规模化应用。

    另外,还要以花博会承办为契机,积极推进公园绿化建设,年内开工丁塘港湿地公园并基本完成公园部分。

    作为牵头部门,我局在人居环境城市创建工作推进过程中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紧密联系、配合,认真做好相关工作。确保在创成省节水型城市的前提下,年内创成省人居环境奖,为创建国家级人居环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我局,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我们要按照实施方案做好与省厅的对接工作,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工作计划,层层分解,逐级落实,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运用各方资源,形成创建合力。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加强调查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创建工作例会制度、工作协调制度、情况报告制度、联络员制度等。同时建立和完善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的机制,广泛征求和听取社会各界对我市人居环境奖创建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加强监督考核。把创建“人居环境奖”纳入局重点工作督查范围,作为考核各责任部门和个人的重要内容,定期对创建工作进行检查。对不重视人居环境建设、发生严重破坏人居环境的事故、未完成创建工作任务的单位和负责人实行一票否决,并通报批评。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开展人居环境建设的宣传和科普教育,发动更多的公民热心从事改善人居环境的社会公益事业。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积极探索调动市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利益机制,营造全社会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创建工作的氛围。

    (五)完善措施,着力规范行业管理

    要立足于建设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全国率先成功试点建筑工程“三合一”评标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有效的各类监管措施,深化服务内容,进一步强化建筑行业管理。

    1.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围绕早发现、早告知、早整改,不断优化完善执法联动机制,整合执法力量,积极开展说理式执法的联合执法活动,既使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又使项目建设置于有效监管之下。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服务“两集中、两到位”工作,不断创新审批方式,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

    2.深化招投标和造价管理。继续完善、推行 “三合一”评标办法,开展“三合一”、“两场联动”评估,进一步完善电子化招投标系统,建立标底价、中标价、结算价闭合管理体系,严格暂估价的控制和跟踪管理。同时还要及时对主材等非正常涨价提出预警,加强使用城建资金项目的概算审查,调研工程结算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不断完善定额编制管理工作,深化“施工合同备案”管理,严查“阴阳合同”,坚决打击和查处违规行为,规范建筑市场。

    3.强化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以“精品工程”为目标要求,健全工程质量安全告知制度,开展住宅工程质量保证险试点,深化住宅工程分户验收,推广现场实时远程监控技术,提升工程质量水平,特别是要加强对保障房、住宅工程和安装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重点要做好质量通病防治和安全隐患整治和材料的监督抽查工作。坚持建筑安全的联动监管,规范常规管理,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同时加强对农民工组织者的管理,及时解决农民工工资的发放工作,保持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4.加强房地产开发和房屋征收管理。加强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运行情况的监控,加快建立房地产开发项目交付使用验收管理机制,及时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建立房地产开发行业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联动解决房地产开发领域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探索推进房地产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规范开发企业对外宣传。同时要继续推进“和谐征收”,认真排查我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拆迁工作情况,建立和完善新老政策衔接等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严格征收范围划定、征收补偿价格论证、资金专户监管,依法监督征收政策的执行,落实公开制度,并对中介服务机构和区房屋征收部门加强监管和考核。在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前提下,充分调动属地部门积极性,合理控制征收成本,特别是要加强对使用城建资金项目的征收成本的控制。

    (六)城乡统筹,合力整治村庄环境

    2011年下半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大力加强村庄环境整治的战略决策,市委市政府也召开了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作部署动员大会。2012年,我局将根据《常州市村庄环境整治实施意见》,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提升等项目,认真做好村庄环境整治的督查、协调、指导工作。

    1.细化目标任务。根据省、市“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今年6月底前要完成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沿线两侧,以及城镇、工业园区、风景名胜区周边地带1083个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创建20个三星级“康居乡村”;今年年底前,完成一级公路、市镇主干道沿线两侧529个村庄及其它3543个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创建32个三星级“康居乡村”。

    2.加强督查指导。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作为牵头部门,我局要认真完善并落实相关工作制度与规范,推进周检查、月点评、季通报工作方式,做好分片分组督查,及时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开展培训、考察,高标准开展相关督查、汇总;并要注意加强与兄弟部门、单位的沟通、协调,努力形成工作合力。

    3.体现个性特色。村庄环境整治要注重各地在产业结构、空间景观、人文历史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对于具有传统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村庄,要开展重点保护和挖掘。同时,我们还要加大抓点示范、扶持引导力度,争取走出一条村庄环境整治“常州特色”之路。

    (七)精细管理,强力推进内部建设

    通过近两年的推进,“精细化管理”理念已经逐步被全局上下接受、认可,公用口、建工口经常性进行精细化工作研讨,一些单位和处室已把“精细化管理”渗透到了日常工作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制度的建设与执行情况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流程的细化、标准化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1.加强制度建设。以“废、改、立”的形式,结合《局规范性文件清理意见》、《局2012年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进一步梳理局内部相关管理制度,建立或完善《局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局机关工作例会制度》、《使用城建资金项目工程概算审查管理办法》、《城建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制度。

    2.提高制度执行力。纪委监察室、办公室、组织处等处室要发挥监督手段的合力作用,要在监督检查上狠下功夫,重视抓好监督检查工作的细节,提高制度执行的可操作性,及时总结、分析、纠正制度执行中的偏差。同时,班子成员、机关处室负责人都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自觉带头遵守和执行制度,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3.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机关各处室、各基层单位要主动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研究工作流程重点,把重点工作和常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推进工作与流程建设结合起来,不断促进全局各项工作规范开展,取得实效。同时,我们要在基层党建、人力资源管理、城建服务、宣传教育等工作中积极探讨、推行工作规范,不断提高机关作风效能建设。

    同志们,提升城乡建设工作水平,创建国家人居环境城市,是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希望全局广大干部职工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不畏困难,团结协作,埋头苦干,扎实工作,让所有常州人为拥有一座美丽的人居环境城市而骄傲,让我们广大城乡建设工作者为打造一座宜居宜业的精品城市而自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