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提案第305号的答复
索 引 号:014109488/2024-00160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常教办〔2024〕129号 发布机构:市教育局
生成日期:2024-06-05 公开日期:2024-06-05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提案第305号
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提案第305号的答复
戴晓娥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新发展阶段统筹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常州一直把发展乡村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薄创优”等一系列行动,使乡村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四五”期间,以“常有优学”为目标,在城乡融合和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教育被提升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新发展阶段,正着力从乡村教育培养目标、城乡融合村校协同、乡土人本课程实施等方面,助推着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以培养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人才为目标
  1.植乡村文化,形塑发展目标。乡村学校作为扎根于乡村社会的重要文化单元,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随着省前瞻性项目《基于乡村生活场景的育人方式变革——振兴乡村教育与教育振兴乡村的区域实践》、省重点课题《传承叶圣陶教育思想,项目化推进振兴乡村教育实验》等实践与研究的深入,来自常州市各区的31所项目共同体学校得以重新认识乡村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乡村的教育目标不应该仅仅是培养农民适应城市的需要,而是应该构建适合乡村未来建设人才、培养乡村儿童完整人格发展的乡村教育体系。通过深入了解和体验家乡的自然、历史、文化和村庄,不仅要增强孩子对家乡的认同感,还要培养其沟通能力、观察力、思考力、创新力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融入”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面对国家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作为乡村学校,应主动“融入”乡村建设,激活振兴乡村教育的共生合力。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项目共同体学校不断创新着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联结方式,赋能乡村教育振兴的共生合力。乡村学校与当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产业建设等项目协同关联,让乡村的自然景物、乡土文化、特色产业“活”起来,既成为乡村学校育人场景,又促进乡村文化复兴。31所项目校形成了31个生动具体、富有内涵、特色鲜明的典型场景开发与应用案例,这些场景改造案例可参照可借鉴,具有良好的推广和辐射效应,在具体实施中形成了“一校一品”的格局。在主动“融入”乡村建设过程中,乡村学校打破封闭自守的状态,破解乡村教育的困局,从文化内涵、管理模式、知识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变革,不断吸纳乡土文化的积极思想和内容,让乡村教育为振兴乡村奠基,让乡村振兴反哺乡村教育,使学校得到更好的发展。教育和文化成为纽带,乡村学校成为守护乡村文化的精神家园,重塑乡村教育地位。
  二、以城乡融合村校协同振兴乡村教育
  1.全力托举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方面,系统强化乡村教师课程领导能力,通过常态调研、专题培训、集团化办学、优秀教师城乡牵手、课程开发协同联盟等工作机制,着力培养乡村教师课程领导力,引导他们科学开发、利用丰富的在地资源,构建特色育人课程,以优化学校育人课程体系、完善学校课程实施方式、创新学生学习方式,从而推动乡村学校转变育人理念、变革育人方式。另一方面,为乡村学校的发展搭建专业化发展平台,创建乡村教师发展基地,打造常州市优秀教师跟岗锻炼、高层次教师城乡牵手行动、市区名师工作室等平台,定期举行乡村教师论坛,服务到学校、活动到课堂、研修到现场、支持到校本、聚焦到个人,定向施策,全力托举乡村教师成长,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品牌化打造,逐渐形成 “从一个人的成长到一群人的成长”。在省前瞻性项目《基于乡村生活场景的育人方式变革——振兴乡村教育与教育振兴乡村的区域实践》近两年的研究中,31所乡村学校的老师在各类正式刊物发表论文达186篇,主持的《基于乡村资源的场馆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等14项省级课题立项。
  2.借力优秀学术成果的前瞻引领。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乡村,在乡村学校中实施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研究,促进城乡互补,促进新课标理念在乡村学校课程中的深度落地。一方面,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示范效应,在乡村学校中成立推广应用研究共同体,大力推广应用,促进成果转化(如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的语文学科的整合教学、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数学学科的“做中学”、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的英语学科的主题拓展)。另一方面,与凤凰传媒集团合作,在乡村学校建立凤凰特色书屋,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建设全时空、全场域的数学实验室,聚焦特色主题开展深度研究。系列举措让基础教育优秀成果在乡村学校中得到推广、辐射与深化,为乡村学校提供引领支持、专业支持和能力支持。
  3.构建区域协同的发展共同体。常州各乡镇经济总体较为发达,但各乡镇的经济发展仍有差异,对各乡村学校的支持力度也各有不同,再加上各校的文化底蕴、师资生源、管理模式等也均有不同,因此各乡村学校的发展也存在差异。区域推进项目,有利于各乡村学校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缩小差距,促进区域教育整体协调发展,通过项目的区域实践,全方位整合各乡镇、各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包括各项政策扶持、财政支持、社会资助、村校协同、校企联动等,从而高水平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逐步形成区域协同的振兴乡村教育新样本。近两年,31所共同体学校在实践中取得了不斐的成绩:7所乡村学校通过常州新优质学校验收;15个乡村学校的“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或“高品质项目”获市级及以上立项。
  三、以乡土人本课程促进乡村育人方式变革
  1.立足乡土文化,打造乡村育人新场景。在《基于乡村生活场景的育人方式变革》的区域实践中,项目学校积极从乡村实际生活中提炼出适合乡村学生生长的生活场景,让学生从中获得具身性学习体验,在沉浸感中享受乡村生活意义。
  一是乡村自然场景“植”入校园。将丰富的乡土自然资源场景植入校园学习场景建设中,通过与学生乡村生活相近的校园学习场景化设计,调动学生感官、唤醒学习意识、培养场景观察、知识构建的能力,让乡村自然场景赋能教育。二是乡村人文历史“融”入校园。乡村的悠久历史、社会生活、建筑空间、贤人巧匠等都是极好的教育素材,将这些乡村文化的可贵因素融入学校文化建设,这些乡村的优秀历史、文化无痕地走进乡村校园,让“软实力”成为乡村教育发展的“硬支撑”,逐步形成了乡村学校育人方式变革的新场景,增强了乡村教育的场域自信、认知自信和发展自信。三是美好乡村生活“成”为课堂。优质学习场域的营造需要走进儿童的完整生活。对于乡村儿童而言,学校更需要引导和推动他们从课堂学习走向乡村实践,从校园生活走向乡村生活。各项目学校基于乡情、校情,借助乡村场域特色,引导和推动学生主动跨出校门,主动走向具有独特乡土气息的乡村生活。乡村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特色农业产业园、自然生态馆等乡土资源,通过教育的转化成为各个学科的育人场景,成为乡村学生学习、体验的新课堂,既能让孩子在实践中获益一生,又能实现乡村生活场景下的育人模式深度变革。
  2.基于地方资源,形成乡土人本课程。一是创新性实施国家课程。组织专家深入乡村学校开展调研,准确把握乡村学校课程发展需求与建设现状,针对乡土资源开发的特色需要,研制形成乡村学校课程建设指南。通过指南的推广应用,引导乡村学校借助乡村特色资源,创造性的实施国家课程,形成乡村育人特色路径,对接乡村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项目实验学校立足办学理念和学生发展需要,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为目标,建设乡土人本课程,将课程理念、培养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育人实践活动,构建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育人体系。以“整合教学”的思维融通课本知识和乡土文化,创造性运用乡土文化课程资源,既突出新课标理念,又体现乡土文化特色,二者珠联璧合,使课堂教学充满新意,让课堂教学生机盎然。二是特色化探索校本课程。协同文旅部门,全面、系统梳理我市各地乡土特色育人资源,编写相关资源手册,为学校课程开发提供资料基础。目前,已经形成包括自然资源、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先进文化在内的乡土资源库,基于乡村生活场景对原有课程体系重新进行整体规划和宏观设计,立足于乡村学生的学科素养培育目标,创新课程资源供给,创造性地挖掘乡土化课程资源,构建回归乡土、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乡土人本课程。在这样适合乡村学生的课程中,教育不再是“一厢情愿”的“独奏”,而是教师、学生、学校、社会互动的“和弦”,加强了关联与整合,在实践中延展学习围墙,逐步形成基于常州各镇资源的“一校一案”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乡土人本课程育人蓝图,重建乡村儿童教育生活。
  3.依托项目实践,变革育人方式。一是教学方式变革。依托省重点前瞻性项目,乡村学校改变以往“单向传递”的教学方式,在探索与实践中提炼了自主探究式、跨学科式、统整融入式等教学方式,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达到“提质减负”的目的。首先,基于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基于乡村生活场景,通过“做中学”“学中思”“思中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科自主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能力、综合运用的过程,体会学科的基本活动经验与思想方法。其次,基于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以乡村生活场景中的真实任务为主题,以跨学科实践的方式,注重活动与体验、问题与探究、设计与表达,关注意义话题的找寻、多样活动的策划、方法步骤的掌握。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提炼表达与呈现学习成果,从而形成知识与能力融为一体的综合素养。第三,基于学科统整的教学方式。注重关联与整合,以多维统整推进教学方式变革,以特定的乡村生活资源为主题,根据乡村学生的兴趣或经验,建构多学科聚焦的主题课程,在更大程度上关注“学科与活动统整”“学科间统整”“校内与校外统整”,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二是学习方式变革。项目实验学校依托乡村生活场景的“活态文化”,组织学生开展场景式学习、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以观察探究、体验游学等方式,开展全方位、立体式、体验式的学习活动。学生走进新农村、走进新农业、走进新市场,开展合作式、共享式、自主式学习,有趣且高效。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市已形成一批振兴乡村教育的优秀项目实践成功案例。今后,我市将进一步聚焦乡村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致力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继续以项目为抓手,促进乡村学校成为当地教育振兴的活力基因,成为乡村的文化高地,服务乡村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