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中共常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党组关于巡察整改情况的通报
索 引 号:014110253/2022-00003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权责清单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市政务办
生成日期:2022-01-21 公开日期:2022-01-21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中共常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党组关于巡察整改情况的通报
中共常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党组关于巡察整改情况的通报

(社会公开稿)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2189日至910日,市委第五巡察组对市政务办党组进行了巡察“回头看”。928日,市委第五巡察组向我办党组反馈了巡察“回头看”意见。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整改工作组织情况

本次巡察反馈意见指出我办存在“当下改”整改质效、“长久立”制度执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履行部门职责使命和主责主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进作风效能建设、抓纪律建设和内部管理、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党的组织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向纵深发展、干部队伍建设等1129个问题。办党组高度重视巡察反馈意见,把巡察整改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逐条逐项推进整改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聚焦到市委第五巡察组反馈的意见要求上来,直面问题软肋,深挖症结根源,敢于较真碰硬,务求纠偏治短,确保巡察整改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实主体责任

办党组认真履行巡察整改主体责任,照单全收,立行立改,真认账、不推诿,真反思、不敷衍,坚决把讲政治贯穿整改全过程,坚决做到整改责任全承担,坚决推进整改要求全落实。党组全体成员按照责任分工对号入座,主动认领,主要领导切实履行整改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各分管领导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班子全体成员牵头研究措施、督促落实、带头整改,督促检查机关各处室、下属事业单位按期完成整改任务。

(二)深化思想认识,完善组织领导

办党组坚持把巡察整改作为增强“四个意识”的具体行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有力举措。巡察“回头看”情况反馈会后,办党组第一时间召开党组会议,成立办巡察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改落实工作的组织协调、跟踪推进,全面落实整改责任。领导小组由办党组书记、主任黄田明同志任组长,办党组成员施晓东、魏斌、郭斌、杨华等同志任副组长,机关各处室负责人、下属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为组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整改工作办公室,负责整改具体实施。确保各项整改工作部署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

(三)紧扣主责主业,加强统筹协调

紧扣“三个聚焦”工作主线,把问题整改与中心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与主题教育充分融合起来,与改革提升有机统一起来,化压力为动力,化责任为担当,切实将巡察整改变成解决工作难题的有力武器,化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建强班子、建好队伍、建优作风,推动政务服务工作朝系统化、精细化、便利化方向稳步迈进。

(四)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整改落实

1.制定方案(2021928日至1025日)。在广泛征求机关各处室、下属事业单位、辖市区条线部门及广大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930日、1013日、1014日、1015日四次召开办党组会,1022日召开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办党组研究部署整改工作,进行任务分解,认领整改责任,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对问题进行拉单挂账,形成整改责任清单。办党组剖析问题原因,研究制定《市政务办党组关于<市委第五巡察组对市政务办巡察“回头看”情况的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方案》,针对巡察反馈的29个具体问题,制定92条整改措施,确保每个整改事项都落到实处。

2.集中整改1026日至1126日)。全面落实整改措施,坚持领导带头抓整改,坚持群众监督抓整改,坚持突出重点抓整改。对短期内能够整改到位的问题,即知即改,迅速落实;对短期内难以整改到位的问题,严格明确各整改环节的时间节点。同时针对各类问题,结合单位实际,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长效机制,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3.督查落实1127日至1215日)。对整改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坚决防止问题反弹,提高整改实效。同时督促整改进度落后、整改力度不强的单位和责任人,深入分析原因,有效制定措施,加大整改力度,加快整改进度。

二、整改落实情况

(一)已整改完成的问题

针对巡察反馈意见指出的需要整改的问题,真改实改,截至目前,共计5个问题已整改完成。

1.关于“政治理论学习和主题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问题的整改。

一是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按照《常州市政务办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办党组理论中心组全年共组织学习和研讨活动19次,召开专题辅导报告会4场,举办领导干部读书班5期,完成党组书记项目“念好党建‘三字诀’擦亮‘畅通办’品牌”成果申报,党组成员主动联系党支部上党课5次;各党支部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展开学习,支部集中学习137次;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先后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征文演讲比赛、党史知识竞赛、“政青春,勇担当”主题青年道德讲堂、现场教学等活动,并充分运用门户网站、12345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网络载体调动党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二是以巡学旁听、每月提醒等方式,确保学习落到实处;根据中央、省委重大战略部署以及市委重点工作,针对相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精心确定主题,党组成员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9次,撰写理论调研文章6篇,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深化理论学习。三是严格按照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的部署和安排,积极探索实践“任务清单化、内容实效化、落实机制化”工作运行方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高起点开局、高标准落实、高质量推进;按照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关于做好党史学习教育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通知》要求,明确专人负责台账的收集归档工作,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归档资料的完整、系统;梳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惠民实事清单7个方面20件实事,目前均已完成。

2.关于“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不足”问题的整改。

一是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2021年意识形态工作各项部署,全面贯彻市委《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意见》,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之中,与我办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同部署、同落实。二是把意识形态相关内容纳入支部建设考核内容之中,纳入支部书记述职之中,12月开展党建及意识形态培训讲座1次。三是党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主抓分管处室和基层联系点的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动权,准确把握舆论导向,加强网络舆情管控;党组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意识形态有关内容1次,每个支部对2021年党员思想动态进行了专题分析。

3.关于“阵地建设不够扎实”问题的整改。

一是以各支部党建阵地为着力点,充分发挥老党员作用,扩展党员带头学习模式,邀请市委党史宣讲团成员讲党课、说党史,将先进思想传播给基层党员,切实提高基层党员思想意识。二是利用现有资源、场所,建设特色化的党员活动阵地,发挥横向组织联系作用,扩展党组织合作学习模式,各党支部与对口企业、学校、机关等多个单位组建党建联合会,让党员活动的阵地充分发挥教育引领作用。三是狠抓政务公开和政务信息工作,全年共在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上发布公开信息26条,制作政策简明问答1期;完成依申请公开事项4项,未出现任务超期;完成在线访谈3期,网上直播1期,新闻发布会1期,网上调查2期,被政府门户网站录用信息25条,我办门户网站发布信息478条,按要求修改各类网站问题48处。共向市政府信息处报送信息100条,被录用28篇,其中,被省每日要情录用4条、省信息摘编录用2条,截至目前得分164分(去年66分),在80个被考核单位中位列25位左右。

4.关于“单位内部管理不够到位”问题的整改。

一是集中制定了OA办公、提案建议办理、市领导批示件办理、公用用车管理、政务公开和政务信息等制度,清理规整地下档案库房,统一购置建档器材一批,上报事业单位档案专业人员招录计划,为后续加强档案等各项内管内控工作提供了保证。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信息系统应急机制,与信息保障部门联动,加强对技术维护公司的监督,不定期组织系统隐患巡查,根据实际增强平台系统硬件设施,提高数据处理效能。三是出台《2021年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方案》《关于做好“两会”期间信息化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期间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专项保障工作方案》《关于做好国庆期间信息化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信息化软件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等工作制度;全年开展5次网络安全巡检,先后组织了“一张网”攻防渗透演练、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服务器及应用热冗余应急演练、三级等保测评、政务服务网络安全培训等活动。四是严格落实财务管理制度,加强部门预算执行监督,规范“三公两费”标准管理,规范政府采购组织实施,履行票单查验送审职责,密切与机关财务结算中心的业务协同,积极参加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财会人员能力培训,最大程度堵塞财务管理漏洞。五是梳理规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内部公车维保审批、维修企业费用概算审批、维修费用结算审批流程,保证公务用车管理规范有序。

5.关于“政治生活氛围不够严肃”问题的整改。

一是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充分发扬民主,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严肃认真提意见,满腔热情帮同志,达到统一思想、增进团结的效果。二是强化审核把关,增强文字材料规范性,内容、格式符合规定要求。三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办党组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调研9次,主动联系党支部上党课5次,以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四是严格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广泛开展谈心谈话20余次。

(二)正在推进整改的问题

截至目前,共计24个问题正在整改过程中,仍需深化整改。

1.关于“‘当下改’整改质效不高,少数问题反弹回潮”问题的整改。

一是办党组主要负责人主动认领,从部署、协调、督办等环节积极参与,组织召开5次党组会议,对反馈的问题认真分析研判,深挖细究深层次原因,找准症结和根源,坚持问题导向,以发现的问题线索为依托,建立整改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内容、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把责任具体到人、压力传导到岗,建立问题整改台账、销号台账,对号入座,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巩固一个;扎紧织密“防护网”,补齐体制机制以及制度短板,坚决防止问题“悬空”或再次发生,从源头上杜绝选择性整改、打折性整改、延期性整改现象发生。二是办党组主动接受派驻纪检组的指导,制定《常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2021年度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共同推进责任清单的落实,并就我办做出的重大工作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建设、大额资金支出等工作事项情况以及党组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情况等方面内容与派驻纪检组沟通报告;目前,办党组会、领导办公会、月度工作例会等均按照规定通知派驻纪检组参加,主动接受指导和监督。三是严格考核奖发放标准,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相关工作人员的日常考核,严格按照考核细则逐季评定,并根据市纪委意见控制发放标准及范围。

2.关于“‘长久立’制度执行不力,整改成效巩固深化不到位”问题的整改。

一是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直接负责,其他领导主动抓、一岗双责,将党建述职、问题通报等落实到实处,修订《党组议事规则》并建立完善17项内控制度,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和执行制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强化制度执行、维护制度刚性。二是以视频监控、现场巡查结合的方式开展窗口作风建设督查,2020年以来累计内部查处窗口违规问题12起,通报窗口人员违规视频、照片19次,清退社会服务机构2家,向相关主管部门函告3次,并按照考核细则对窗口进行了扣分。三是202110月,我办向全市人大、政协、纪委、法院、党校、媒体、企业等机构行业部门共计20人发放聘书,完成新一届行风监督员的聘用工作;129日,组织全体行风监督员参加政务服务系统行风监督员座谈会,监督员代表对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四是完成与美兰德公司签订第三方测评合同,合同中明确要求第三方评估机构以服务对象的身份对全市各级政务服务系统窗口(含政务服务便利站)进行现场测评,测评内容主要包括大厅软硬件环境、人员服务质效、窗口作风建设、“畅通办”服务模式和“好差评”制度落实等内容,测评结果要运用到服务高质量发展考核。

3.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改革的站位不够高”问题的整改。

一是紧密配合住建局,四季度出台《市政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关于调整常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和分类审批流程图的通知》(常协调小组〔20214号)文件,同步配套印发《关于调整常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申请材料清单的通知》(常工改办〔20213号);优化调整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从原81项中保留了58项(含暂无办件挂起事项18项),取消了14项,不列入9项;创新制订“情景式”“主题式”审批流程,将工程建设项目细分为七类(政府投资房建、线性项目,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带方案出让项目,中小型社会投资项目,政府投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项目)。二是专题向分管市领导汇报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并对标先进地区,形成《关于进一步深化营商环境工作体制的建议》向市领导反馈;组织10家评价指标牵头单位,对照学习2020年江苏省营商环境评价39个典型经验案例,梳理推广复制情况,形成专题通报;根据《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决定》,结合我市实际进行梳理,筛选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条款,形成任务交办单交办给相关单位,对11个部门18件任务交办反馈单逐一进行分析,形成《任务交办情况汇总》;协同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切实做好省营商环境迎评工作的通知》,组织14家牵头单位对2021年省评情况进行分析,全力做好省评准备工作。三是围绕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资产划转及市公共交易委员会职能发挥的问题,结合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关于市政务服务“一办四中心”项目建设遗留问题的情况报告》,积极着手推进市公共资源交易委员会调整准备工作。

4.关于“加快推进机关治理能力提升的认识不够高”问题的整改。

一是认真梳理机构改革以来,涉及未列入“三定方案”中有关行政许可相对集中审批及“营商环境”等相关内容,下一步将继续推进机关与便民服务中心人员的统筹协调管理,确保取得形成精简高效、运行良好的体制。二是事项涉及审批系统已全部梳理完成,审批系统与事项所涉的市级各级系统对接完成,明确线上审批流程和审批权限,制订线下审批应急预案,确保明12月底审批工作顺利交接;划转事项涉及证照落款和用印情况已完成全面梳理,完成审批所需实体印章刻制,电子印章已上传常州市行政审批综合服务平台,实际划转后将积极推动“一枚印章管审批”真正落到实处。三是进一步理清公共资源交易处的职能,待机构编制逐步到位后,履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职能。四是围绕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严格落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干部交流轮岗实施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根据岗位职能、队伍建设的实际需求,在2020年安排2人次普通工作人员轮岗的基础上,组织办公室、监督与信息处、政府采购二处、产权交易处等部门中层干部开展了大范围交流轮岗;指导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加强与业务主管部门联动协同,建立部门间联动协同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职责,有效保证了营商环境迎评等重点工作的推进。

5.关于“高站位推动‘放管服’改革不够到位”问题的整改。

一是根据国家和省工作要求,起草《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明晰目标,分解任务,形成99项改革任务,分两轮向39个市级部门7个辖市区征求意见,并根据反馈的意见再次修改完善;根据省政府对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情况开展督查的相关要求,组织全市相关部门做好迎检工作,围绕“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和消防许可改革3个督查项目,针对32条督查具体内容,组织30多家部门整理数百份台账资料,组织8家部门做好访谈准备,编印书面访谈材料;印发《关于开展“放管服”改革任务督查工作的通知》,围绕工作要点自查自评、重点改革任务等方面提出8条督查措施。二是与市资规局、应急局(地震局)、城管局完成事项划转交接书签订,市发改委、住建局交接书将于12月底前签订完成,所有划转事项将于20221月开展实际审批工作,使用常州市行政审批局印章;根据前期对26项投资建设类审批事项的全面梳理和窗口下沉学习,工作人员充分汲取窗口工作的经验做法,将审批所需的材料进行系统整理和汇总,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优化审批环节和审批表单,全面提升服务效能。三是全面完成《2021年常州市深入推进“一网通办” 打造“畅通办”政务服务品牌的工作方案》中明确的年度工作目标;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已完成与市公安局、市民政局等部门的9个自建系统数据对接,实现了业务数据向基层回流,避免基层工作人员二次录入;完成与市资规局、市住建局等部门的6个自建系统受办分离对接,实现部门业务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统一入口受理;一体化平台已与20个市级自建系统开展了业务对接,并与大数据中心建立了数据推送机制,按照全市政务数据入库共享的统一要求,将一体化平台产生的办件数据及时推送至全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6.关于“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体制机制不够到位”问题的整改。

一是组织13家总负责单位,针对《常州市2021年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清单》中的18项攻坚行动,开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成效年度评估;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评估,通过总结典型、排查困难、交办任务,着力激发部门动能,提升工作质效;总计收集到65份任务交办反馈单、93份典型案例(经验)总结表、32份难点痛点堵点分析表和9份调研报告。二是下发《关于做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年终有关工作的通知》,组织国评指标牵头单位,根据《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总体部署,深入研究国家、省各项文件要求,学习借鉴标杆城市先进经验,谋划2022年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收集13家牵头单位111条年度改革措施,开展《2022年重点任务清单》编制工作。三是围绕公共资源“不见面”交易和地方性法规制度清理不规范问题,重点就提高“不见面”交易覆盖面和应用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通过简化操作流程、增加功能模块、上线“不见面”答辩系统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和土地交易类“不见面”服务的机制载体,形成了全流程工作闭环;针对地方性法规清理不到位的问题,在先期与发改委、司法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招标投标领域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及政策措施类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的基础上,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进行跟踪督查,确保清理工作精准到位;目前全市共保留招标投标工作文件17个,辖市区原则上一律不再保留、制定此类文件。四是编制《常州市关于深化“一件事”改革为民办实事的实施方案》,建设5个省定精品、8个省定标准、30个市定标准“一件事”,会签14个部门和7个辖市区后正式发文;积极推动民生“一件事”改革,退休“一件事”与企业开办“一件事”实施方案正式发文,新生儿出生、就业登记、退休、结婚、身亡等“一件事”正在部署推进中。五是印发17期《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通报》,总结推广经验做法,推动各项改革举措再深化;通过评估活动持续推进典型案例的培育,收集到93份典型案例(经验)总结表;组织全市相关部门形成特色亮点材料84篇,编印《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汇编》;组织各攻坚行动总负责单位针对所牵头指标,编制指标年度报告。

7.关于“一体化推动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不够到位”问题的整改。

一是完成《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权力事项的决定(送审稿)》,调整行政权力事项90项,做好起草说明和政策解读编制,已提请市府办上会;行政权力事项调整同步开展基层承接能力评估;印发《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省级管理事项承接及事项认领的通知》,推动省级赋权事项的承接。二是融合常州市政务一体化平台、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电子政务综合系统、常州市数字化多图联审系统平台等系统,通过受办分离、单点登录等方式,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全过程一网通办,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在“一个系统”中办理的全覆盖,审批服务由“材料审批”到“数据审批”的转变;2021年工改系统共办理项目7109个,办件11276个,每月向省工改系统推送数据信息准确率达100%,其中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人防审批信息数据准确向省级系统传输。三是持续扩大一网覆盖范围,已经实现企业群众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全国漫游”;持续提升一网对接深度,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与市场、住建、资规、应急等部门系统受办分离对接,构建形成了“一网受理、联网运行、并联审批”的网上服务模式;持续拓宽一网集成内容,先后开设老年人服务、一件事、跨省通办、中介超市等服务专栏,联动相对集中许可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证照分离等重点改革,集成政策速兑、场所码申领等特色创新应用。

8.关于“舆情管控机制体系不够健全”问题的整改。

一是建立网络舆情应对保障机制,明确专人负责,每日从市12345平台、化龙巷、中吴网以及“政风热线”栏目中梳理相关信息,提供舆情监测分析报告,及时向各职能处室进行反馈。二是建立新闻信息对外发布的审核制度,实行专人负责,跟踪负面信息,及时做好解释回应工作,发布正面正确舆情观点,立即处理失实舆情信息。三是完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机制,与省、市媒体建立良好的互动沟通关系,做好舆论监测,发现负面舆情立即向上级报告,通过发帖、跟帖,发表引导性评论,发布正面观点,必要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避免事件持续发酵。

9.关于“领导干部干事创业进取精神有所退化”问题的整改。

一是大力推进“一门全办”“一窗通办”,制定实施“一件事”专窗服务规范,加强窗口集成,大厅窗口从2017年的504个缩减至339个,行政成本持续下降;积极落实“不见面审批”服务规范、“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运行管理规范,加强平台整合,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依托,搭建统一受理“总枢纽”,打造对外服务“总门户”,98%以上事项实现网上可办;大力推进“跨省通办”“全市通办”,加强跨域融通,制定实施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服务规范,统一线上线下办理流程,实现110个事项长三角“一网通办”,100个事项“全市通办”;规范政务服务分中心管理,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政务服务分中心一体化管理办法的通知》,出台考核方案,分中心年度考核结果纳入年度市级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考核。二是大力推行考勤管理、巡查督查、综合考核、“好差评”等窗口管理标准,全力提升窗口标准化服务和管理水平;完善帮办代办机制,健全帮办代办体系,针对重大项目、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一对一”贴心服务;完善服务评价机制,畅通服务评价渠道,持续推进服务事项、机构、平台和人员“好差评”全覆盖,强化评价结果运用,积极聚焦“好评”经验,认真正视“差评”问题,加大“差评”整改督查力度,全面构建“好差评”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截至11月,“好差评”评价量为7356105条,其中“好评”7355941条,好评率99.99%三是制定《2021年常州市深入推进“一网通办” 打造“畅通办”政务服务品牌的工作方案》,建立常态化跟踪督办工作机制,按季度编印《全市“一网通办”“互联网+监管”工作推进情况通报》;定期召开业务条线工作例会,协调解决各地在工作任务推进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探索“智能导办”服务,打造35项业务508个精细化服务场景;上线政务服务地图,提供四级政务服务体系1070个服务网点的便捷查询和定位;发布60余个“秒批秒办”“无感智办”“VR云勘察”等智慧政务场景,已办件15000条;在市场准入、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等领域实现个人、企业、重点项目等基础信息免填写,以及营业执照、身份证、出生医学证明在内的20多个高频电子证照的免提交;各项创新做法分别被国办简报、央视新闻、学习强国等渠道宣传推广。四是在与各局办的划转工作对接中,对市政府《相对集中行政许可中的行政诉讼有关问题协调会议纪要》文件精神共同进行研究探讨,已对审批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行政诉讼责任达成一致。

10.关于“便民服务理念树得不够牢固”问题的整改。

一是出台《关于印发推进“家门口办好事”实事项目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常委改办〔20212号),推动更多服务事项基层就近办理,切实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全市实现150个事项统一标准家门口办,在35个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率先实现“一站式办理”“全科+专窗”服务100%覆盖,在50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试点实现不出社区全办理,在200个政务服务便利站提供就近导办、帮办、代办;多个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做法被“学习强国”、省政务服务公众号等媒体转载报道。二是优化江苏政务服务网常州旗舰店,升级个人办事和法人办事两大特点空间,打造主题式集成服务专区;开设老年人服务、一件事、跨省通办、中介超市等服务专栏;各辖市区在全市统一框架体系内,已上线本地区政务服务网旗舰店门户网站;加强对基层政务服务工作人员的培训,组织人社、医保等条线部门开展业务培训,确保下沉事项承接到位;赴各地服务大厅,现场指导窗口工作人员操作一体化平台办理事项,确保下沉正常运行。三是召开专题分析会,严格落实新媒体管理规范,强化电话诉求选登、网上诉求选登等栏目更新,做到每周“上新”,规范政务知识库更新,加强内容审核;规范网上诉求办理,提高办理效能,要求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按照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持续加强网站建设,优化栏目设置,做好群众诉求回应。

11.关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够深入”问题的整改。

一是严格部门发文管理,严控各类发文数量,加强跨处室工作协同,建立专项任务内部研商机制,广泛推行合并发文、联合调研,防止出现重复安排、多头提交现象;积极转变督查督办模式,广泛建立部门条线常态交流渠道,密切关注重点任务形象进度,最大限度减少集中督查、现场督办、专项报送;扎实组织条线工作群组清理清理,严格归口管理、集中审核、统一管理,切实减轻基层工作负担。二是加强与各部门沟通联系,持续加强跨省通办工作办件数据和办理案例日常归集与整理,安排工作打好提前量。

12.关于“抓窗口长效管理不够持续”问题的整改。

一是持续完善政务服务规范,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完善问题解决机制,严格落实“十要”“十严禁”、首问首办、一次性告知、工作纪律、仪容仪表、文明用语、行为举止等标准化服务规范。二是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让工作有章可循,强化窗口首席代表(负责人)作为窗口作风建设第一管理责任人职责,签订作风建设承诺;强化社会服务机构管理,签订服务公约;深化窗口量化考核,在考核指标中增加作风考核占分比例,具体分值由原先的26分提高到42分;推行重大违纪、屡教不改违纪一票否决制,共设置了5个一票否决的考核指标。三是综合运用视频监控、督查巡查、12345热线回访、好差评、征集意见建议、“啄木鸟”明察暗访、行风监督员监督、第三方满意度测评、媒体监督等方式加强对窗口服务监督和评价;每季度开展由全体窗口负责人参加的窗口管理考核季度点评窗口工作考核会议,办领导和相关处室对窗口作风建设情况进行点评,并提出整改落实要求;将窗口作风建设考核结果反馈派驻窗口所在部门,坚持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与评优评先挂钩,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挂钩,平时考核一票否决的,取消窗口年度评优资格。

13.关于“执行财经纪律不够严格”问题的整改。

一是完善机制规定,集中修订财务管理、政府采购、公务接待、会议培训、资产管理、公务卡管理等6项规定,新建内部审计、绩效管理等2项制度,在进一步夯实制度规范基础的同时,也有效形成了以制度提升带动管理提质的强大声势。二是严肃财经纪律,突出劳务评审费清理规范,认真梳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专家评审费发放对象和标准,制发《关于调整政府采购项目专家评审费发放方式的通知》,重申劳务评审经费专项列支、转账代发以及本单位人员不予发放等工作原则,切实做到专款专用、定标定人;严格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会福利费支出管理,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会账户统一列支,有效解决了职工工会福利费没有列支渠道的问题。三是严肃整顿考核奖发放管理,坚决停止大额借款和现金发放,根据纪委、巡察组意见进行专项整改,从根本上消除问题隐患。四是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建立主管部门联动管理机制,严格落实专人专管、领用登记、清点盘查、处置销账等制度,切实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效能。

14.关于“党组班子牵头抓总能力不强”问题的整改。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紧密结合我市政务服务实际,统筹做好“放管服”改革、审批制度改革、“一网通办”、公共资源交易、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明确党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深化“放管服”改革与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学习研讨会,党组成员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深化“放管服”改革专题调研活动。二是结合党组领导调整后,根据我办工作实际和领导干部特长开展分工,增加工作的均衡性,充分发挥班子整体合力。

15.关于“执行‘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不力”问题的整改。

一是明确议事决策事项,规范议事决策行为,严明议事决策纪律,明确原则上每月召开1次党组会议,杜绝以周办公会、领导办公会等替代党组会,充分听取派驻纪检组意见,支持派驻纪检组开展督查。二是办党组明确“三重一大”议事清单12个方面的内容,做到不漏项、不缺项,与派驻纪检组建立定期会商、重要情况通报、线索联合排查、联合监督执纪等工作机制,形成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合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16.关于“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不力”问题的整改。

一是修订完善《党组议事规则》,增加党组会的计划性、议题讨论、表决程序、主持人末位表态等规定。二是强化对民主集中制的有效监督,把贯彻民主集中制情况作为党内监督的重点,作为领导班子履职尽责的重要内容。三是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效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监督工作的水平。

17.关于“重业务轻党建思想依然存在”问题的整改。

一是举办党务干部培训1次,主动参与市级机关党工委组织的党务干部培训班1次、书记有约5次。二是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增强党务干部的能力素质,通过观摩税务、公安窗口等先进支部党员活动室等活动,逐一规范党务工作流程,提升党务干部工作能力水平,全年开展支部书记例会6次。三是继续落实党组党建主体责任,建立党组定期研究党建工作机制,形成年初专题部署、年中专题研究、年终专题听取汇报的工作格局;强化党建工作部署落实,切实把党建的责任扛起来、措施落下去;压实各级党建工作责任,完善党组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责任清单”;组织实施党支部党建工作综合评价办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结合政务办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党务干部的能力素质,逐一规范党务工作流程,提升党务干部工作能力水平。

18.关于“党建引领作用体现不充分”问题的整改。

一是在调整设置了14个党支部之后,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加强,党员发展、“三会一课”和党员日常管理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成立机关工会、机关团委等群团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深化党建带群团组织建设工作,形成层次突出、类别明显的党群团组织格局。二是每季度开展优秀窗口评比,政务办和10个派驻窗口申报了2019-2021年度文明单位(窗口);积极开展党员先锋岗、优秀窗口、“最美政务人”、青年文明号等创建活动,与日常政务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三是开展三会一课共137次,调整4名支部书记,1个支部完成换届选举,1个支部进行支委增补;培育和打造机关党支部“党建活动室”、公安局窗口党支部“学习室”、第三联合支部“欣悦书吧”等一批党建阵地;推动“一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工作有效开展,市场监督管理局窗口党支部成功申报“书记工作室”,“常州12345就在你身边”成功申报“一单位一品牌”;公安局窗口党支部被市级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支部和机关二支部各一名党员被市级机关党工委分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书记队伍建设,创新选拔培养机制,优化党支部设置,严格抓班子带队伍,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推动党支部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19.关于“对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识不够”问题的整改。

一是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抓住重点对象重点教育、抓住重点时机重点教育、抓住重点领域重点教育,努力实现廉政教育常态化;落实班子成员与下属工作人员经常性廉政谈心谈话,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谈;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大会2次,党风廉政建设分析1次,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二是在微信、QQ群中转发违反八项规定案例13个,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和廉洁过节的要求开展廉洁自律提醒,不断打好预防针;继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触犯红线干部严肃问责,决不姑息,对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职务违法问题给予警告处分。

20.关于“‘一岗双责’责任压得不紧不实”问题的整改。

一是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三个责任清单,强化责任落实的日常督查;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报告形成材料报送市委组织部,机关党委书记参加市级机关党工委现场述职,组织开展了2021年党支部书记述职。二是细化责任分解,制定了《市政务办2021年度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明确党组班子成员的廉政责任。印发了《市政务办党员积分制考核管理实施方案(试行)》,每季度对党员进行量化考核管,开展党务干部培训班1次。三是党组第一时间学习传达中央、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及时贯彻落实、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党组会议学习传达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精神6次,机关党委、党支部按照要求同步开展学习。

21.关于“廉政风险防控不全面不深入”问题的整改。

一是机关各处室、下属事业单位、各窗口开展了廉政风险点排查,梳理风险点清单,制定防范措施;推动以工作岗位为点、以业务流程为线、以管理制度为面,具有政务服务部门特点的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二是约谈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证取酬人员,将挂证酬金上交财政专户,所有挂证取酬人员作出不再挂证承诺。三是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完善《政府采购委托代理协议》,明确采购双方职责权利,对于涉及金额较大(市、县级在500万元以上)、社会关注度高、与社会公共利益或公众安全关系密切的分散采购项目,甲方确实需要优先选择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的,提交申请经接受后组织实施;明确采购人负责资格审查的职责,规定采购需求填报的具体要求,强调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排斥潜在的供应商;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积极协助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部门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努力形成闭环管理不留漏洞;加强与公安经侦等部门合作,联合开发大数据围串标分析系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维度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进行监测分析,对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预警,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四是信息化建设项目支出支付标准统一为“451”支付,其中40%签订合同后支付,50%系统初验后支付,10%终验后支付;信息化维护项目(含软硬件维护、风险评估、监理、等保)支出支付标准统一为“64”支付,其中60%签订合同后支付,40%1215日前支付。

22.关于“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统筹谋划不够到位”问题的整改。

一是研究符合单位实际、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干部的动态管理、培养锻炼和选拔任用;根据岗位需求,切实为干部的培训、挂职、交流和使用创造必要的条件;重点培养重品德、懂技术、会工作、善吃苦的复合型人才。二是通过调研、座谈走访等方式,深入了解各处室、各单位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向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审报招录计划,引进高级职称人才。三是通过交任务、压担子、定目标、要成绩的办法促进优秀人才尽快成长。

23.关于“选人用人工作不够到位”问题的整改。

一是深刻领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精神,全面把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要求,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保持良好选人用人风气,不断提升选人用人工作成效。二是统筹谋划政务服务事业发展和干部队伍的建设,有序开展职务职级晋升工作,加强干部教育和实践锻炼,打造高素质的专业化干部队伍;计划2022年度社会公开招聘信息化技术人员1名,研究2022年度干部专项培训计划。

24.关于“干部激励机制运用不够到位”问题的整改。

一是结合我办干部队伍实际和职数职级情况,有序开展科级领导干部选拔、公务员职级晋升工作,用好职务职数资源,主动关心关爱干部,提升干部的职业荣誉感,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已完成便民服务中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和绩效分配实施方案,适时召开便民服务中心职工大会,按照程序完成岗位设置和绩效分配;2021年度上报市委组织部“三项机制”案例4个。二是开展新话务员上岗前专业化系统化培训,成立培训工作组,制作培训计划表,人社、医保、不动产、消防隐患、交通等热线部门组成专家团队,对平台话务员开展轮训;高度重视话务人员心理健康,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成鹏教授开展话务人员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平台成立心理辅导小组,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制作心理辅导手册,开辟心理辅导室,常态长效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结合实际不断提高话务人员待遇,将平台全部话务人员转为社会化管理职工,全年收入大幅度提高,积极向财政部门争取中夜班费和节假日加班费,体现话务人员价值;强化党团组织作用,加强对话务人员的人文关怀,积极向省政务办推荐优秀话务员,年底评先评优向一线岗位倾斜,评出优秀员工17名。

三、下一步全面推进整改计划

经过三个月的集中整改,我办在对照整改、边查边改、即知即改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办党组将持续深入推进整改工作,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部整改任务,以扎扎实实的整改成果接受市委和人民群众的检验,推动全市政务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再开新局。

(一)持之以恒抓好整改任务落实。坚持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长期坚持抓好整改落实工作。对已整改完成问题,适时组织“回头看”,逐项查漏补缺,着力巩固整改成果,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对正在推进整改的问题,严格按照整改方案,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全部整改到位;对需要较长时间整改的问题,坚持常抓不懈,紧盯不放,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二)举一反三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坚持系统思维抓整改,注重统筹协调、标本兼治。精准把握巡察反馈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聚焦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注重从制度上研究治本之策。在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规范的基础上,着力建立完善工作推进、考核激励、长效管理和党风廉政等各项机制,突出管用实用,搞好配套衔接。加强制度执行力,加强督查检查,确保制度执行到人到事。

(三)从严从实运用巡察整改成果。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放大巡察工作的正向引导效应,更好地指导政务服务工作。一以贯之坚持把巡察整改与从严落实思想建党、党风廉政建设、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等工作相结合,通过整改解难题、增动力、添活力,真正把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效能建设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以整改工作的实际成效助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推进市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电话:0519-85588031;邮政信箱:常州市锦绣路21-1号楼1030室,邮政编码:213022;电子邮箱:1181281799@qq.com




中共常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党组

2021年122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