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1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MB1919756/2022-00006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市住建局
生成日期:2022-01-27 公开日期:2022-01-27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1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市住建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严格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家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部署,紧紧围绕奋力推动常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动员全局上下迅速把力量凝聚到“532”发展战略的推进上来,各项重点工作全面达到年度形象进度目标,为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坚定不移推进城市精品建设

(一)全面推进老城厢复兴发展。高质量提升文化宫片区和塔寺园片区,文化宫广场光影秀和天宁宝塔灯光提升工程受到市民点赞,被央视报道。高标准完成“常州三杰”纪念馆修缮提升,实施文化宫大会堂、红梅公园、老图书馆等公共空间提升工程,完成34个老旧小区和32条道路改造,有效提升老城乡居民居住品质。

(二)大力推进绿色宜居城区发展。一是紧抓住建部首批绿色建造试点城市契机,选取黑牡丹大厦等13个项目为首批试点示范项目。二是提前一年完成省级绿色宜居城区创建任务。三是常州高铁新城绿色城区等5个项目获得年度省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资金总量位列全省第一。

(三)积极推进美丽宜居城市试点。出台《常州市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确定“常州老城厢复兴发展”等23个实施基础好、示范意义强的项目为本年度我市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省级试点增补项目。

(四)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已基本完成,目前试点区内已具备试点验收条件。针对试点建设项目,开展全程技术审查和效果评估,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落实到项目从审批、设计到竣工、验收、运行的各个环节。

二、坚定不移推进住房平稳健康发展

(一)稳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一是全面落实“房住不炒”定位,制定我市房地产“一城一策”工作方案,市区全面实施“限地价限房价”的土地出让模式,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形成价格合理、供需平衡、风险可控、预期平稳的健康运行态势。二是加强成品住房销售管理,建立健全成品住房交付标准样板房制度,强化精装修商品住房在预销售阶段的管理,做到“所见即所得”,有效防范精装修商品住房的交付矛盾。三是进一步加强开发企业销售行为管理,对存在虚假宣传、捂盘惜售、捆绑销售等行为的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依法予以严肃处理。组织开展全市“问题楼盘”排查,及时化解处置各类风险,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二)推进解决住房突出问题。一是全市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9155套,基本建成14060套。二是牵头开展“大板房”治理解危,28.2万平方米异地置换房建设项目主体结构全部封顶,“大板房”住户选房工作全部完成。三是积极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全年上报住建部新建、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9559套。四是配合做好“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工作,累计发放租房资助36.19万元,发放购房资助986万元。五是大力发展人才公寓。截至12月底,新建或改造的项目达3.1万套。

(三)全面推进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今年全市完成83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惠及居民5.4万户,完成率达104%;向省住建厅申报18个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推荐项目。其中,我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模式入选住建部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相关项目纳入住建部优选典型案例。丽华一村老旧小区“水岸同治”改造效果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清潭新村改造效果在江苏卫视播出。

(四)全力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出台《常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办法》。全年总加装电梯211部,其中,投入使用电梯27部(为前两年数量之和),正在施工17部,正在开展加装电梯前期准备工作有167部。

(五)全力推进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设施建设。出台专项行动方案,作为全国首个探索由政府出资对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小区进行建设,省内首个对新建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设施配建比例进行要求的办法。

三、坚定不移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发展

(一)加强事权下放的项目监督。坚持大市政与小配套兼顾,从严监督城市道路项目,提升施工工地管理水平;重点加强住宅小区内部道路和雨污水管道的监管,提升住宅小区基础配套设施施工的规范性。

(二)加强公建设施配套建设。及时跟进地块开发,对新城路北侧、岳津东路西侧地块等48宗拟上市的经营性用地出具《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共办理新西路南侧等23项目的公建配套建设合同,桃花院等28个项目的缴费工作联系单,臻境花园等32个项目的公建配套建设计划表。

(三)统筹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坚持因地制宜、点面结合,全市累计建成美丽宜居乡村1410个。注重对标建设、示范培育,积极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全市已有28个村庄被命名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其中今年新增8个。突出传承保护、留住乡愁,全市共有29个村庄被认定为江苏省传统村落。

(四)推进农村房屋整治。截至目前,全市564个行政村现有的46万余户农房已完成全面排查,经鉴定为C、D级危房的用作经营的30户农村自建房已完成安全整治。今年10月,国家工作组一行实地督查了我市农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

(五)公用行业稳定运行。今年全市供水6.23亿立方米,供气20.14亿立方米,污水处理3.98亿吨,城市照明保持城市干道平均亮灯率99%以上,设施完好率98%以上。

(六)扎实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一是牵头开展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333”专项行动,全面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防止返黑返臭,直排口和空白区消除任务基本完成。加快推进达标区建设,全市已完成29个“达标区”建设;3条“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示范河道建设。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新增污水管网55.84公里,投资1.96亿;完成管网排查304公里,基本完成主城区管网排查全覆盖;全市GIS系统建设基本完成。

(七)积极推进停车建设和管理工作。截至目前,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2818个,重点通过四项措施增加供应:一是在规划阶段,明确分类配比建设停车位等要求;二是在有条件的区域设置限时停车泊位,引导规范有序停车;三是充分挖掘城市“边角地”“空闲地”资源,建设临时公共停车场,缓解医院、老旧小区、市中心等停车难区域问题;四是建成西林幼儿园、北郊初中等14所学校接送中心,其中13所已投用,有效缓解学校周边交通压力。

四、坚定不移推进行业管理服务

(一)加强建筑行业管理。2021年全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2549亿元,同比增长11.6%。武进医院综合楼工程获得国优奖,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工程获得鲁班奖。一是深入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积极推动“绿色智慧工地”建设,创建省级建筑工程绿色智慧示范片区;培育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我市两家企业入选省首批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培育试点企业。二是深入推进建筑工程市场、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执法模式改革。今年6月1日起,市区范围内新受监项目全面推行建设工程综合监督管理模式,综合监管效能不断提升。三是完善建筑业企业信用考核工作。严厉打击违反建设程序、工程承发包不规范、不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违法违规行为。四是严守工程质量底线。加强成品住宅全过程监管,全面实施住宅工程交付标准样板房制度。强化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修订《分户验收监督内部流程》,严把竣工验收关。狠抓混凝土等材料源头质量监管,保持对预拌混凝土原材料高频率抽测态势。五是落实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房地产开发企业未按照规定制作交付标准样板房的不予发放商品房预售许可;施工现场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问题,暂停项目合同网签。六是切实维护建筑农民工合法权益。严格执行农民工实名制考勤等四项制度,截至目前,我市建筑行业专户进账资金102.11亿元、通过银行代发农民工工资96.1亿元、代发人次87.7万次,专户进账和代发金额名列全省前茅,在国务院和省政府治欠保支考核中均获得A级最高等次。

(二)推进“放管服”改革。一是进一步梳理工改事项,压缩审批时限,平均缩短10个工作日以上。推动水气接入服务合窗受理、联合办理、网上办理,实现水气接入最多3个环节、2件材料,用水用气报装办结时间无管线的不超过3个工作日,处于全省领先水平。目前常州实现数字化联合审图,时限从原来的15个工作日缩短到7个工作日。二是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全面实施“不见面”审批制度,施工许可、质监安监、人防质监一并申报、同时审批,审批结果即时反馈施工现场监管系统,实现施工许可证书电子化。三是实行“一窗通办”服务模式。在政务中心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核、窗口统一出件的“一窗通办”服务模式。

(三)加强物业服务行业管理。深入推动“党建引领 红色物业”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已打造236个成熟示范项目,累计培育23个省级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示范点。在全省率先开发“阳光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年底前在307个住宅小区试点推广,并依托“我的常州APP”,接入全市不动产权属信息,方便市民群众使用,不断提升物业管理服务的便捷度和透明度。

(四)强化勘察设计等行业监管。完成我市5个审图机构共12个项目的勘察设计质量和市场行为问题的整改及复核工作;完成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方案联审113件;积极推进智慧住建一期项目、智慧城建共享平台二期等项目建设或升级工作。全市公开招标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中标价约550亿元,开展招标投标及交易制度规则清理和常态化检查工作,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推动诚信承诺。全市使用统一的建设工程交易系统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统一建筑市场。

(五)推进人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抓好规划编制。坚持城市人员防护和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并重,编制印发《常州市“十四五”人防发展规划》。二是统筹抓好人防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延陵西路地下连接通道人防综合工程、1905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全市完成人防工程立项67.17万平方米,新开工64.66万平方米,竣工92.52万平方米,三项指标均超额完成上级考核目标任务。全市共征收易地建设费2.493亿元(其中市本级7095.718万元),确保人防工程应建必建、应收尽收。三是加强人防工程维护管理。市、区两级建立人防工程常态化巡检机制,巡检率均达100%以上;加强直管工程管理,完成唐家湾老干道和青少年俱乐部等早期工程安全检测;开展人防工程燃爆隐患排查及早期工程安全底数调查,重点排查违规用火、用电、用气,储存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等突出隐患,有效保障人防工程安全可靠使用。四是加强人防指挥通信工作。严密组织实战化演练,开展液氨泄露应急处置单课题演练、人防专业队整组点验、天宁区战时城市人口疏散与接收安置带部分专业队行动演练。成立江苏省人民防空常州训练基地,组建省人防指挥工程抢险抢修专业队和市平战转换人防专业队,努力打造辐射华东、引领全国的人防训练示范基地。

五、坚定不移保障行业安全发展

(一)加强安全生产和平安建设。一是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安保维稳攻坚战、城市建设安全整治三年行动、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危化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和企业安全评估等专项行动为抓手,统筹住建系统社会治理、扫黑除恶、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消防安全、疫情防控等。二是突出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安保维稳工作,开展大检查大排查,促进住建系统行业治理和本质安全提升。三是认真做好城市长效管理、安保维稳、内保反恐、人武双拥等工作,推动各级责任的落实,助力高质量发展。

(二)抓好扫黑除恶常态化斗争。围绕黑恶势力恶意竞标、强揽工程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煽动闹事,开展工程建设领域整治,在施工渣土运输中阻拦工程施工强揽生意等涉黑、涉恶、涉乱问题,形成共治共管的高压态势,目前未发现黑恶势力。通过强化工程款监管服务、推广“智慧工地”建设、加强施工建筑材料管理,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针对建筑市场行为,共检查工程项目1404个,建设单位1015家,施工单位1099家,行政处罚5起,罚款21.77万元;全市共查处围标串标和弄虚作假项目18个,处罚单位33家,处罚金额107.75万元。

(三)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将危大工程、高处作业、临时用电及个人防护等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监督检查4274项次,发现各类安全隐患14158个,下发整改通知单(含停工)3107份,移交行政处罚56起,处罚金额123万元,扣除企业信用分138家,诫勉谈话206次。出台小型建设工程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意见,坚决遏制小型电动运输机械伤害事故发生。依托安责险,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风险预防工作,共开展检查726次,发现安全隐患4460条,累计为15000余名工人提供了安全教育培训。

此外,持续强化建筑施工扬尘防治,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日常巡查、夜间抽查、节假日突击检查等形式,做到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常态化监管,全市共督查施工现场7498次,对未落实到位的工地下发整改通知书(含停工)1140份;组织开展施工现场扬尘治理考评工作,共考核项目1573个,其中41个评定为不合格,合格率97.39%。

(四)扎实开展城镇燃气安全隐患排查专项行动。一是牵头推进城镇燃气居民使用安全“七个一”专项行动。共计开展安全用气宣传活动266次;完成安全用气入户安检707385户,完成率81.75%;推广安装智能表95738户,投入资金4142.484万元;为老年人、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以及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人员等居民用户更换燃气具50859户,投入资金272.16万元。二是强化燃气设施安全运行,对全市39家燃气企业供应场站组织检查106次,发现一般隐患325处,督促企业加快整改。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燃气场站完成第一阶段排查,发现5项A类隐患和188项B类隐患,现已整改完成170项,剩余23项B类隐患正整改销号中。三是重点组织开展密闭空间以及人员密集场所燃气管道隐患排查整治。累计排查穿越密闭空间管道356处,发现隐患62处;累计排查人员密集场所燃气管道1043处,发现隐患85处,现已全部整改完毕。四是推动燃气管网保护和更新。联动开展压占燃气管线违法建设治理,今年以来,巡查发现14起,现已全部完成整改。开展城市燃气管线第三方破坏防控行动,截至目前,巡查发现6起,现已全部整改到位。此外,我市燃气老旧管道已全部完成更新。

(五)规范推进消防设计审查检查工作。一是制订《常州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技术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严把消防审验质量关,截至目前,完成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项目365件,验收项目235件,备案项目570件。二是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三年整治行动、防火门安全使用专项治理、高层住宅小区电梯和加强电动车充电设施管理等工作,督促各辖市(区)物业管理主管部门指导各物业企业开展小区安全隐患治理工作,确保小区安全平稳有序。三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首次建筑消防机电安装工程质量专项检查,检查结果在全市建筑行业通报,对问题严重的单位纳入信用考核。

六、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牢固树立主责、主业、主角意识,切实把履行主体责任作为最根本的政治担当。紧扣“十四五”期间全局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党建特色品牌和亮点工作、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等,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组织“书记项目”“特色支部”集中展示评选活动,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深化“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品牌,相关经验刊发在省委研究室《调查与研究》;注重“党建引领”与“智慧物业”相结合,开发“阳光物业”平台并上线运行。

(二)着力夯实组织基层基础。以新单位组建、基层党组织换届为契机,配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指导1家整合单位做好党组织选举,完成3个满届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用好《党支部工作一本通》,坚持每季评查机制,推动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明显提档。召开党务业务集中培训会、党建基础台账互查和展示活动,推动基层基础党建质量提升。开展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走访慰问和党内关爱帮扶活动,完成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20年老支书”纪念铭座工作,送去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三)扎实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平稳有序统筹推进8家涉改单位事业单位改革,完成7家单位机构职能编制、政事权限清单、章程等三项机制。认真落实“三项机制”,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全年调整干部12名,晋升职级16名,全局上下都较为认可。坚持交流挂职双轮驱动,选送2名年轻干部到住建部跟班学习,选派2名优秀年轻干部挂职服务“532”发展战略,选派2名年轻干部任驻村第一书记。强化干部队伍日常管理,将考核工作与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一体推进,真正体现严管厚爱的工作格局。

(四)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印发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意见,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分层分类筑牢责任链条。用好《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履责纪实手册》,实现责任留痕。落实巡察整改专项督查整改责任,确保专项督查整改工作不打折扣、不走过场。聚焦提升安全生产能力,配合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调研督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对建筑施工、城镇燃气、城市地下管线和危化品综合治理等专项整治情况进行督查与风险隐患事故研判。开发“阳光物业”公共管理服务平台,推进物业管理服务专项监督;联合相关部门督查巡察公共停车收费管理专项整治推进情况,梳理整治问题清单,提升停车管理水平。

(五)全面筑牢廉洁防线。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党风廉政建设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及时做好廉政提醒和典型通报,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召开全局系统作风建设暨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开展《<问责条例>解读》专题学习,组织观看《贪殇》,不断加大教育力度。持续深化“四治四促”,排查梳理10个突出问题,明确2个重点作风项目;对局属19家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展专项督查,有效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依纪依规处理市级机关纪委信访举报1件;旗帜鲜明支持派驻纪检部门监督执纪问责,综合分析问题线索,开展批评教育3人、提醒谈话1人,函询3人;做实做细“私车公养”、挂证取酬和违规借贷“三类问题”专项治理问题线索的摸排,发现自查自纠中未主动如实报告挂证取酬6人,“私车公养”4人,均由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调查处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