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对常州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第016号的答复
索 引 号:014109445/2024-00183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发改复〔2024〕第113号 发布机构:市发改委
生成日期:2024-06-06 公开日期:2024-06-06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您提出的关于“渔光一体”为新能源之都插上高质量农业发展之翼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关于对常州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第016号的答复
常发改复〔2024〕第113号

戴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渔光一体”为新能源之都插上高质量农业发展之翼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国内光伏电站土地成本的快速增加和可用土地面积的减少,水面光伏电站因其不占用土地资源而得到快速发展,规模逐年上升。其中,渔光互补模式因兼具水产养殖、光伏发电、休闲观光等功能,实现了产业间的有机融合,成为国内水面光伏电站的主要发展模式之一。为促进渔业和光伏产业融合发展,我市在科技研发、流程简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工作开展情况。

1. 加强责任落实,推进渔光一体融合发展。按季度分解《2024年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工作措施清单》,明确光伏建设目标,渔光一体化建设项目,加快拓展光伏多元化利用新模式,充分挖掘光伏发电与农业、渔业融合资源。支持渔光一体化项目申请超长期国债储备。

2.  加强技术研究应用,提升渔业产业智能化水平。国网常州供电公司联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东南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渔光储”全电渔场低碳智慧用能技术研究与示范》 科技项目研究,在鱼塘建设自主研发的电气化智能渔业控制系统,完成近9000个鱼塘的电气化改造工作,实现鱼塘智能化改造面积达5000余亩,发展鱼塘光伏发电的同时推进渔业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

3.  加强科技引导,支持渔光一体技术研究。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围绕光伏发电技术推广示范应用,市科技局在市级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科技支撑)、市级基础研究计划(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申报指南中设立针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技术创新发展的专题。在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科技支撑):生态环境领域中,设立“聚焦我市碳达峰碳中和的需求,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应用研究”,支持渔光一体技术研究。

4.  简化并网环节,畅通光伏发电并网上网路径。为加快分布式光伏并网,我市着力优化并网流程。 一是实行低压单点并网项目备案制。对于仅有1个并网点的低压分布式光伏项目,编制典型方案表代替接入系统方案,显著加快项目并网速度。二是2兆瓦及以下低压并网项目免评审。对于低压并网的2兆瓦及以下分布式光伏项目,进一步简化流程,不再召开接入系统评审会及图纸评审会,平均并网时间缩短5个工作日。三是专变接入容量全开放。明确扩大专变可接入光伏容量,针对低压并网项目,变压器可接入容量放宽至其容量的100%,助力进一步挖掘光伏可建设资源。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 加强项目推进服务。目前,我市郑陆镇渔光互补项目和溧阳杨庄渔光互补项目已经正式开工。下一步,督促江苏华电常州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江苏九洲诺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紧密合作,科学制定建设方案,一方面对鱼塘进行标准化改造,满足黄天荡清水蟹养殖条件,另一方面合理铺设光伏板,在利用水面发电的同时争取建成国家级养殖示范基地。督促溧阳杨庄渔光互补项目在光伏项目建设前做好渔业养殖方案,目前项目已委托江苏省农科院做方案,项目建成后做到“电足渔强”。

2. 加强科技支撑。主动对接服务企业,根据“渔光一体”技术需求,加强相关研究,加强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研究中心、江苏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制定“渔光”项目建设方案,合理控制光伏设施的数量,助力渔光一体化项目科学养殖、努力提升养殖产量,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养殖尾水治理水平,推动“渔光一体”项目增产增效。

3. 加强政策支持。一是密切关注政策动态。2023年11月,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就渔光互补项目管理工作征求意见,涉及项目选址、促进产业融合、加强项目评估等,后续我市将根据正式文件要求开展相关工作,推动渔光互补项目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加强资金信贷支持。对符合要求的“渔光一体”融合发展项目,通过农业农村、能源、科技相关补助资金项目以及金融信贷等方式予以扶持。同时,探索建立将部分发电收益反哺养殖基础设施提升和渔业资源保护机制,推进“渔光”融合发展、互促互进。

 


签 发 人:陈华鹏

经 办 人:康美华

联系电话:85681081



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6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