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名称:关于对常州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第0021号的答复 |
索 引 号:014109488/2022-00154 |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参与渠道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
文件编号:常教办〔2022〕67号 |
发布机构:市教育局 |
生成日期:2022-06-02 |
公开日期:2022-06-02 |
废止日期:有效 |
内容概述:对常州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第0021号 |
|
关于对常州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第0021号的答复 |
余晓毅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改善新市民就业环境促常州经济继续高质量发展的议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常州的发展需要新市民的支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人力资源的输入,常州市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引进,鼓励外来务工人员来我市生活、工作。
一、多措并举,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一是完善入学政策,降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门槛。深入推进“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凭“三证”(户口簿、在现居住地连续且不少于一年的居住证和相对稳定的工作证明,即一年以上的社保凭证、与常州用工单位签订的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或工商营业执照),均可向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入学申请,由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门就近统筹安排。实施积分入学政策的区域,按照当地政府公布的“流动就业创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积分制管理办法”执行。2021年,全市义务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新生3.56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公办学校吸纳率达90%以上。武进区首次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热点中小学积分入学名额,武进区、经开区积分入学名额均比2020年有较大增加。在常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参加中考、高考与本地学生同等待遇,升学渠道完全畅通。二是扩大学位供给,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保障能力。“十三五”期间,我市新建、改扩建建成投用学校198所,总投资160.37亿元,总建筑面积317.2万平方米,增加学位11.9万个。在政府主导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规划统筹与部门协调,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布局规划。2021年,全市实施新建、改扩建学校(含幼儿园)重点建设项目57个,年内竣工24个重点项目,新增学位16500个。其中幼儿园竣工12所、小学6所、初中4所、高中2所,增加幼儿园学位6030个、小学学位7020个、初中学位2250个、高中学位1200个。通过各方面多年的努力,我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但目前,仍存在困难,一方面学位资源供给仍然紧张,随着学龄人口持续增长及超班额化解、简易学校关停等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市教育资源还是相对不足,按照目前的建设进度还无法完全满足教育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师资储备存在较大缺口,依据目前在校中小学生数,按国标师生比测算,除溧阳市、金坛区外,其它各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师资短缺问题。“十四五”期间,我市将进一步扩大学位资源供给,健全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保障其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二、优化服务模式,筑就人口集聚高地。鼓励外省、市务工人员来,特别是支持脱贫人口在我市实现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也是落实乡村振兴工作要求的具体措施。2021年7月,常州市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人才资源集聚的实施意见》,常州市人力资源和就业创业管理中心积极搭建劳动力供需对接平台,当好企业与新市民的红娘。实施现场招聘、网络招聘、直播招聘“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在全省率先注册使用“常州人才招聘”官方抖音号,促进人岗精准匹配。积极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建立用工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人社部门三方合作机制,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才、劳动力来常就业创业。我市将进一步强化劳动监察事中事后监管,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劳务派遣用工、女职工权益保护、工资工时、夏季高温津贴、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执法行动;深入推进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认真实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开展“根治欠薪成效巩固提升年”行动;进一步强化劳动监察在社会保险扩面、工伤保险扩面中的监管效能,严厉打击各类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等。
三、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是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帮助改善生活就业环境。2019年起,全市开展“促进民族团结,共建和谐家园”主题活动,将民族工作纳入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清单,建立少数民族工作站。各地结合实际开展民族工作“红石榴家园”创建活动,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打造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持续推动农村少数民族致富奔小康工程,圆满完成全市少数民族全面实现小康三年行动,共争取上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239万元,筹资设立“全市少数民族困难家庭脱贫奔小康光彩基金”,累计投入近200万元,慰问困难家庭191户,发放助学金107人次,助医补助金惠及65户,及时帮助突遇重大突发灾难家庭3户。二是通过加强服务管理工作,帮助融入常州大家庭。我市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加强少数民族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子女入学、生活救济、法律援助等方面享受均等化服务。2017年9月,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市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常政办发﹝2017﹞161号)。2020年,市委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责任清单》的通知(常民宗领﹝2020﹞4号)。协调教育部门每年帮助100多名在常务工经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解决就近入学。聘请部门法律顾问为少数民族群众在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等方面提供法律援助。组建一支由40名少数民族同胞组成的联络员队伍,协助解决相关实际需求和问题。我市民族事务部门将根据来常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总量、流向、趋势等情况,积极做好与少数民族流出地的对接工作,建立输入地与输出地沟通协作机制,聚焦少数民族务工经商人员群体,以“红石榴就业行动”为牵引,吸纳中西部脱贫人口来我市就业,推动各族群众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四、聚力完善工会法律维权体系,保护新市民合法权益。近年来,市总工会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切实履行工会维权服务基本职责,联合人社和司法部门大力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职工法治宣传行动、“与法治同行·为劳动护航”五一劳动法治宣传服务月活动等促进引导广大职工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特别是深入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建筑企业、工地、农民工公寓等地,开展劳动法律知识宣讲活动,引导他们增强法治意识和依法去维权的能力。深入开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服务活动,为310家企业,20多家工地进行法律体检,开展企业主送法访谈100多人次,对企业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制定执行、劳动用工等情况进行了监督,累计排查出工业用工风险点194 个,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160份、建议书210份,补签劳动合同1008份,补发工资1025 万元,补缴社保费996 万元。大力推进工会法律援助站(点)建设,2021全市新增8个法律援助站(点),天宁区总工会的《法援律师伸援手 欠薪案件巧化解》工会法律援助案例被省总工会评为十大优秀案例。市总工会将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大力学习宣传新《工会法》。把学习宣传贯彻新修改的《工会法》作为重点,纳入全年工作总体部署,作为“八五”普法工作的重点内容,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新修改的《工会法》“学习宣传季”活动,通过企业家、劳模、职工访谈,网上学习专栏等多种形式,推动新修改的《工会法》学习宣传进基层、进企业、进车间,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和企业学法用法守法,着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是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贯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加强集体协商指导工作室建设,完善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的评估和激励机制,探索开展农民工群体、新就业形态领域集体协商。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机制,形成“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的良好氛围,推动各类园区和规上企业普遍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创建,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成效突出的非公企业,加大企业家和职工的推优力度。着力打通职工利益诉求表达“直通车”,广泛开展优秀职工代表提案和民主管理创新成果征集等,引导动员职工以主人翁姿态参与企业管理全过程。三是聚力完善工会法律维权体系。加大劳动法律法规源头参与力度,注重多方协作、联合联动,推动与人社、司法、信访、法院形成五方联动机制,积极构建“N+工会”法律维权服务平台。重点聚焦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聚焦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多发的中小微企业,进一步做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为500 家企业免费开展“法律体检”服务,发现拖欠外来务工人员工资的,督促用人单位改正,拒不改正的,请人社等部门依法处理。推进全市工会法律维权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依托律师事务所建立全市工会法律专业人才库,加强职工法律援助中心(站)规范化建设,再创建验收示范法律援助站10家,探索设立网上法律援助站,打造“全覆盖+零距离”工会法律援助服务圈。
五、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改善住房租赁环境。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等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日益凸显,为更好的保障这些困难群体的基本住房需求,2021年6月,国办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大力发展小户型、低租金、面向新市民和青年人供应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常州作为40个重点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城市之一,积极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多层次、多角度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问题,努力打造吸引人、留住人、稳住人的住房租赁环境,推动住房保障的高质量发展。2022年1月,出台了《常州市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方案》,计划“十四五”期间新建或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6万套(间)以上。为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一方面充分发挥国有公司示范引领作用,按照“职住平衡、就近建设、个性共享”的原则,围绕产业布局,根据“人才跟着产业走,公寓跟着产业建”的思路,推进各产业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另一方面多种形式盘活存量资源,将存量安置房、国有闲置资产、企业现有资源等改造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投入小,建设周期短,打造了一批装修精致、配套齐全、设施完善、服务优良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下一步,我们将在抓好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进度,争取项目早建成、早入住。同时,根据入住对象的不同居住需求,分类分档,梯次设计不同层次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增加生活交友、休闲娱乐、创业扶持等功能,营造舒适、优质的居住体验,尽可能为外来人员解决居住难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