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争先进位
不断推进机关事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全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和省、市《机关事务管理办法》,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改革发展,突出补齐短板,务实开拓创新,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推动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保障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全面发展。
一、2017年重点工作回顾
(一)着力深化改革,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机制取得新突破
1.推进辖市(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五个统一”。加强市级层面顶层设计,积极争取市领导关心和有关部门支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曹佳中先后3次对这项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市编办在有关编制工作会议上专题部署。辖市(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名称、职能、职级、内设机构、隶属关系的“五个统一”工作取得实质突破,按照一地一策思路有序推进。
2.推动市级机关财务结算中心建设。针对市级机关对财务集中结算需求不断增加,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在积极向市领导汇报争取关心的同时,争取市编办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多轮磋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机关财务结算中心已于年底通过市编委会审批,为强化财务集中管理职能、提高财务管理集中度提供了机制保障。
(二)着力强化职能,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取得新成绩
1.强化机关国有资产集中管理。积极探索构建“大资产”管理体制,资产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正式投入运行,完成39家归口管理单位资产信息录入,资产集中管理面不断扩大。积极做好相关部门资产处置和调拨工作,完成市经信委等21家单位35批次资产处置;完成市社保大楼、政府采购中心、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和审图中心4家单位资产调拨,有效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强化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加强市级机关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工作调研,报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写入2018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政府重点项目。为实施办公用房权属登记、处置、调配使用、规划建设、维修改造、物业管理、经费管理“七个统一”奠定基础。建立办公用房智能管理系统,3万余条办公用房使用信息纳入信息管理平台。先后4次组织开展办公用房清查,发现违规使用办公用房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巩固了办公用房清理成果。稳步推进市监委办公大楼装修改造、吴青霞艺术院改扩建、文化管理中心消防改造、机关幼儿园异地新建等一批重点项目。完成21家行业协会商会办公用房脱钩工作。
3.强化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加强顶层设计,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城市节能研究院合作建立“能源共建共享”创新基地,为全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提供人才、信息、资金和技术支撑。推进市行政中心绿色社区以及绿色机关、绿色医院、绿色校园建设,实施绿化生态改造、全面推行垃圾分类管理、推动新能源和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深入开展节能宣传培训,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通过短信、微信等公众媒体发送公益短信4500余条次,培训节能管理岗位人员750余人次;做好年度能耗统计工作,统计质量不断提高。深入开展示范创建,推进市创意产业基地等4个国家级、新北三井实验小学等7家省级节能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完成省级节能示范单位复查复核,创建20家节水型单位。持续开展能源审计和节能执法专项检查。推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和一批节能照明、节气灶具、节水器具的升级改造。
4.强化公务用车集中管理。优化提升公务用车智能化管理平台,完成省、市和辖市(区)三级公务用车管理平台“一张网”建设。完成市级机关162辆车改保留车辆标识喷涂工作,实现公务用车产权、号牌、标识以及保险、加油、维修“六个统一”管理。合理调配车辆资源,提高公务用车保障效率,完成2.6万台次公务出行车辆保障,安全行车165万多公里。制定《市级机关公车管理中心驾驶员管理制度》,推进公务用车管理长效化机制化。根据中央和省统一部署,加强工作调查研究,拟定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方案,在摸清底数、核实基数基础上,推进事业单位公车改革相关工作。
(三)创新服务,机关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取得新提高
1.构筑完善安保工作体系。强化人防、技防、物防、制度防“四位一体”安保体系建设,全面升级周界报警系统,更换消防报警设施200余套。完成来访人员登记6.8万余人次,组织各类专项安全检查42次,落实安全巡检巡查1600余人次,处理各类应急报警和上访事件1900余人次,有效保障了市行政中心安全有序运行。修订完善门卫管理、执勤、文明用语和服务承诺等制度规范,推行门卫微笑服务,“脸难看”、“门难进”现象根本好转,门卫人员形象有了明显提升。
2.推进服务品质显著提升。牢固树立“优质服务永远在路上”理念,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行“六T”、“六常”管理,借鉴“4D”“3E”管理模式,重细节、强效率。全年完成两会等各类会务保障1.5万场次;推进精细化管理,对设备设施、绿化等检查维护2800余次;机关食堂“微创新”从推出到实现常态化,根据不同季节和个性化需求,不断推出新品菜肴;组织开展创新菜肴大赛,提升食堂菜肴品质,实现了“众口难调”到“调好众口”的转变,各项服务保障满意度有了新的提升。不断提升“餐饮服务、会议服务、设备保障”品牌效应,为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监委等政府重点项目提供延伸服务。
3.推进人文社区建设。一切为了机关干部职工的美好生活。着眼机关干部职工工作生活的痛点难点,推出“勤”系列品牌服务。实施“勤·雨伞”项目,为208名机关干部职工暑期无人照顾子女,提供看护、陪护和教育等服务,有效解除机关干部职工后顾之忧。实施“勤·平安”项目。增加停车位置580余个,发放平价洗车卡2200余张,为机关工作人员办理私家车车管业务1000余次,有效缓解机关干部职工停车难、洗车贵和办理车辆业务繁的矛盾。实施“勤务站”项目。将各类手机业务、票务业务、车辆租赁业务和车管驾业务引进市行政中心,干部职工不出机关大院就能享受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建立机关后勤服务等2个微信工作群,打造24小时不掉线的服务平台。
4.推进幼儿教育创新发展。推进名师名园建设,出台《机关幼儿园教育集团“520”“5100”名师工程实施方案》,利用5年时间,着力培养20名集团名师和100名骨干教师,目前已有90余名老师被列入培养计划。注重科研兴教,积极打造特色园本课程,特色课程成为校园亮点。探索新的家园共育教育模式,利用“家长培训讲座”“宝宝在线”和“班级网站”等形式,整合校园家庭资源,深化幼儿教育。探索与社会资本合作办园的模式和途径,促进自身发展。切实做好机关幼儿园异地新建长远发展规划,抓住搬迁新建机遇,努力提升机关幼儿园的办学规模水平。
(四)增强活力,和谐机关建设取得新进展
1.深入开展“三大一实干”活动。围绕“提升服务新水平、种好后勤幸福树”主题,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开展“六问六答”大讨论和“我为管理局发展献一计”活动。围绕“访民情、听民意、寻良策”,组织党员干部走访横山桥镇东风村农户818户,梳理各类问题100余条;走访服务对象88家,征集建议100余条。围绕“有激情、重责任、敢担当、守规矩”,列出领导班子、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和基层党组织5类职责清单。提出整改措施50余条,列出服务清单30余项,公布窗口服务清单20余项。对于大走访收集问题,加强与市、区、镇三级沟通协调,做好催办督办工作,145个问题做到件件有答复,单位和党员个人共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20余件。
2.深化党建创建创优工作。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道德讲堂”为载体,开展特色支部创建,局机关党支部入选首批市级机关30家特色支部。制定出台《关于实施党建网格化工程建设的意见》,创新推动党建网格化工程建设,将局机关58名党员划分为18个党建网格化工作小组,分别对应“辖市(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市行政中心部委办局、市行政中心公共区域、市行政中心物管单位、阳光扶贫帮困群众”5张网,把党员干部推到服务保障工作第一线,在一线岗位亮身份、转作风、塑形象,做法经验被常州日报和新华网等媒体登载。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参与“义工365”“一袋牛奶的暴走”“慈善募捐”和“阳光扶贫”等公益活动,较好地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
3.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成工资结构调整、养老保险并轨、公积金联网、公车改革人员安置、下属单位编制清理和岗位聘任审核等工作。以提升能力素质为目标,把中层干部讲堂、职工讲堂与教育培训、任职培训、网上学习有机结合,举办各类讲堂活动6场次。根据岗位设置需要和要求,组织市政务服务中心后勤服务人员的选调工作,统筹安排呼叫中心工作人员重新上岗。
4.扎实推进政务公开。认真做好门户网站升级改造和内容保障工作,公开各类政务信息15条。做好市长信箱、网络发言人、12345服务平台、档案管理专网、电子政务内网、局域网站及网络安全等9个公共服务平台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办理各类建议提案、上级转办件、来信来电来函28件,办结满意率达100%。全系统共推送各类宣传信息近260余篇(条),其中近130篇(条)被国家和省、市媒体录用。
5.务实开展工作调研。围绕“推进2121工作,争当全省机关事务改革创新排头兵”,先后组织15批次赴省内外近20个城市开展学习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5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的报告》《关于加强辖市(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机构职能建设的报告》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已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实际成效。《发扬“店小二”精神 做实机关事务工作》《始终对安全生产工作保持敬畏和警惕》《推进“七化”进程 提升服务水平》《紧贴发展需求 做实优质服务》《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实践和思考》《建设道德讲堂打造精神殿堂》等理论文章,在《中国后勤》《江苏机关事务管理》和《社会科学》《开创》等杂志刊载发表。
(五)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印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分解意见》,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三级责任体系得到进一步强化。
2.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局党组成员率先垂范,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党内监督条例》等党纪党规以及省市各项廉洁自律规定。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局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述法、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述职内容,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3.强化惩防体系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十九大精神学习为重点,全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4次;通过领导干部上专题党课、民主生活会、党小组学习会等多种形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炼“忠诚、拼搏、创新、清廉”新时期管理局精神。以道德讲堂为载体,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打造思想建设、党性教育和弘扬正气的主战场。通过主题党日、微党课、参观廉政图片展和观看警示录像、节假日廉政短信等形式,做到长鸣警钟。规范干部选拔任用。认真贯彻《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严把选人用人关。全年提拔调研员1人、科级干部1人、交流轮岗6人、调进调出各1人,提拔使用干部均符合规定条件,工作程序规范,手续资料完备。落实廉政谈话制度。制定出台《局党政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制度的实施意见》,全年对局及局属单位中层以上干部40多人开展廉政谈话,对1名干部进行提醒谈话,做到提拔使用必谈、交流轮岗必谈、重点岗位人员必谈。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制定出台局《关于推进内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综合巡查工作实施方案》《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办法》《采购工作管理办法》“1+3”文件,构建起集中釆购、综合巡查、内部审计三项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通过综合巡查,对局及局属单位存在的问题列出清单,提交局党组讨论督促整改;通过实施集中采购,采购行为进一步规范,节支率达15%左右;通过开展内审,实现单位治理能力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严格日常管理考核。31名处级、科级干部按照新要求完成个人事项报告。因私出国(境)证件实行统一管理。严格执行请假制度和出国报告制度。运用信息化考核系统,推行公务员日常考核工作,每季度进行综合评鉴。
(六)加强作风建设,党员干部良好形象取得新提升
1.持之以恒反对“四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常州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建设“十带头、十严禁”规定。注重网上民调意见建议,限时限期整改到位,做好节庆期间作风建设专项检查,确保“八项规定”精神落到实处。通过实施党建网格化管理和持续开展“三大一实干”活动,广大党员自觉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把坐在办公室里想想都是问题,转变为走出去看看都是办法,做到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明天再早也是晚、今天再晚也是早”良好工作作风不断养成,“慵懒散”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2.开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全市党政机关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回头看”督查。局领导亲自带队,点面结合,对13家单位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排查,对个别单位公务接待审批流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二、2018年工作要点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和省市《机关事务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以深入推进机关事务改革创新争先进位为主线,全面实施“2121”工作计划,推进“三大社区”、“四项工程”建设,实现机关事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争当全省机关事务改革发展的排头兵。
(一)全面推动实施“2121”工作计划
利用2年时间,到2018年底,局机关和局属12个处室(单位)工作全面提升,努力实现在全省争先进位、争创一流。
1.机关事务机构改革取得实质进展。加强工作对接指导,下大力气理顺辖市(区)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实现辖市(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实现名称、职级、职能、隶属关系、内设机构“五个统一”。
2.市级机关财务结算中心投入运行。按照市编委会审议通过方案,切实落实机构职能和人员编制,做好机关财务结算中心管理体制、人员配备、职能配置等相关工作,做好人员招录和岗位设置,确保新成立的机关财务结算中心尽早挂牌运行。全面推出机关财务“财管家”服务,完成《机关财务宝典》编制工作,一杯茶贴心家式服务的软硬件建设全面到位。
3.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有效落实。深入贯彻《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多处室整合人力资源,实施“项目化”管理,全力推进办公用房统一权属登记、统一处置、统一调配使用、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维修、统一物业标准、统一经费管理工作,完成“七个统一”,配套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完善信息化管理,提高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的能力。做好易地交流干部周转住房建设;加强行业协会商会脱钩办公用房管理。指导推进辖市(区)机关事务事业单位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工作。
4.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落地生根。按照中央和省统一部署,加强统筹协调,按照6月底前完成全市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任务要求,保质保量做好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各项工作。完善公务用车管理“一张网”建设,实现省、市和辖市(区)公车管理平台无缝对接。制定出台市级机关派驻公务用车管理及驾驶员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强化市级机关公务用车集中统一管理,提升公务用车保障能力。积极探索社会租赁的新型社会化公务用车保障方式,力争建立市级机关公务用车社会租赁形式保障的相关配套政策。指导辖市(区)做好公务用车集中统一管理工作。
5.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成效显著提升。加强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与高校对接的培训模式,提升节能工作岗位人员的业务能力。做实基础工作,提高能源资源统计工作质量。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出台《常州市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办法》,为引进社会技术和资本提供制度保障和操作规范。制定出台《常州市公共机构节能改造专项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引导各级公共机构增加节能工作投入。抓好各类示范创建,扩大节能工作覆盖面。落实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管理。加强节能管理,强化节能执法,持续推进新能源和节能新产品新技术运用。
6.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管理取得突破。加强与市发改、财政等部门沟通协调,重点突出做好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工作,积极推进“大资产”管理,依托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大资产管理平台,实现国有资产集中管理全覆盖。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推进实施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工作。指导推动辖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管理。
7.机关事务工作考核机制初步建立。加强与市综合绩效考核部门的沟通协调,参照省级做法,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将机关事务管理中的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三项管理职能纳入市级机关综合绩效考核内容,出台操作性强、激励约束有效的相关考核评价细则。同时,加强对辖市(区)机关事务工作考核方式方法的研究,探索建立对辖市(区)机关事务工作的考核机制,通过有效监督考核,促进全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职责履行和工作提升。
8.餐饮会务服务品牌全面深化。总结评估“4D”现场管理体系实施成效,提升现场管理实效,不断提高机关食堂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水平。根据季节特点和不同个性需要,持续开展好机关食堂“微创新”服务,增加餐饮和菜肴品种。把常分类、常整理、常清洁、常维护、常规范、常教育纳入对服务单位的考核内容,不断丰富“六常”管理模式的内涵和形式;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六常”管理模式各项举措真正落到实处,促进会务服务品牌质量再提升。
9.安全保卫机制建设更加完善。对市行政中心安全保障工作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制定出台《市行政中心安全保卫管理制度汇编》并加强组织实施。按照智慧社区建设总体安排,建设市行政中心“门卫ETC”预约系统和门卫车辆识别系统。
10.机幼教育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积极推进“520”“5100”名师工程建设,年内争取培养5-8名在全省乃至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名师,25-30名园内骨干老师,为幼儿园规模化发展提供人力支撑。注重优秀园本课程的研究,课程园本化率大幅提高,一批优秀园本课程得到推广应用。不断优化包括“家长培训讲座”“宝宝在线”“班级网站”等载体,强化家庭、社区、幼儿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建设。积极探索与丹麦、香港等地开展合作办学的模式和路径,筹建高端民营双语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办园步伐明显加快,办学办园规模不断扩大。切实做好机关幼儿园异地新建的长远发展规划,抓住新建搬迁机遇,努力提升机关幼儿园的办学规模水平。
11.共建共管共享平台不断优化。进一步优化机关后勤微信服务群管理,把微信服务群切实办成及时沟通联络和事务高效办理的有效平台。对局机关党建微信公众号进行升级改造,建立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微信公众号,打造新的对外宣传平台。认真组织好市行政中心膳食管理委员会各项活动,确保机关干部职工参与膳食管理渠道畅通,及时听取机关干部职工对餐饮服务的意见建议,切实把机关食堂办好、办得满意。认真组织好市政务服务中心物业管理委员会各项活动,及时研究解决市政务服务中心后勤管理和服务过程中的情况和问题,切实提高保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12.积极推进机关事务专业化研究。成立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研究会,重点加强机关事务管理保障服务专业化研究,推进社会化服务框架下的标准化建设。
(二)大力推进“三大社区”建设
着力推进市行政中心智慧社区、绿色社区、人文社区“三大社区”建设,努力打造常州管理局特色亮点工作。
1.智慧社区建设初见成效。着力推进机关事务+互联网建设,应用信息智能技术,对管理服务保障工作进行全方位、全流程信息化改造,打造“线上管理局”。创新“互联网+”时代下推进工作的思维和理念,全新解构管理局工作流程和方式,努力打造升级版的“新型管理局”。把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纳入全市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推进包括“安全保卫、消防监控、节能监测、资产管理、房产管理、设备管理、考核管理”等内容的智慧社区一期工程建设。
2.绿色社区建设稳步推进。积极探索“能源共建共享”模式,深化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城市节能研究院合作,把“节约、绿色、智慧 、创新、引领、持续 、可靠、价值、共享”九大理念贯穿于市行政中心绿色社区建设的全过程、全流程,重点推进六大系统升级改造:一是对空调暖通系统实施升级改造,畅通机体的呼吸心肺;二是对外墙保温遮阳系统实施升级改造,护理机体的皮肤肌肉;三是对建筑结构体系实施升级改造,重塑机体的骨骼经脉;四是对给水排水系统实施升级改造,疏通机体的血液循环;五是对强弱电网络实施升级改造,敏锐机体的神经系统;六是引入能耗智能感应技术,搭建机体的思想智慧系统,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把市行政中心建设成为有生命的绿色社区。
3.人文社区建设内涵不断丰富。坚持一切为了机关干部职工的美好生活,推动“勤·雨伞”寄托中心常态化建设,完善“勤·平安”服务的长效机制,丰富“勤务站”服务内容。着眼机关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会同卫生计生、体育、农委等有关部门,综合医疗、餐饮、保健等因素,推动实施“勤·健康”项目;坚持“悦读、智慧、分享”理念,推动实施“勤·学习”项目,打造“2.0”版的新型图书借阅系统。以推进系列“勤”字牌服务,打造行政中心新型人文社区。
(三)切实推进“四项工程”建设
全面推进“内控提效、党建提优、作风提速、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为“2121”工作计划实施和“三大社区”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1.内控提效不断显现。进一步做好《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推进内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综合巡查工作实施方案》《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办法》《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采购工作管理办法》“1+3”文件学习宣传解释工作,切实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把文件条款落到实处。进一步规范采购工作流程,执行规定不搞变通、不打折扣,积极主动加强与市委巡视组工作对接,做好内部巡察工作,认真组织对局属领导干部的内部审计工作,确保“1+3”制度得到全面有效落实,形成覆盖全局系统的责任明晰、分权制衡、流程制约、风险管理的权力制约机制。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机制,提升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创造性;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进一步提升局党组科学决策能力水平。
2.党建提优作用突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三大一实干”活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10项党建工作制度,试点建立微党课制度,制定出台《关于对党员干部进行关爱提醒的暂行办法》和《党员分类量化积分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党建网格化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党建网格化工作机制,强化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办,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更好发挥广大党员在推进工作、服务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特色支部和书记工作室建设,深化机关道德讲堂建设,创建江苏省文明单位。
3.作风提速不断加快。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常州市机关工作人员“十带头十严禁”,作风建设常抓不懈,推进机关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大力弘扬和践行“忠诚、拼搏、创新、清廉”新时期管理局精神,坚持问题导向,把坐在办公室想想都是问题,转变成为走出去看看都是办法。在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中,把“明天再早也是晚、今天再晚也是早”转变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以我们的“辛苦指数”持续换来机关工作人员的“幸福指数”和“满意指数”。
4.能力提升成效显著。制定出台《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人才统筹管理办法》,推动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个人成长卡片登记制度,推进书香后勤和干部之家建设。开展全员调研月、主题拓展课、干部微讲堂活动。开展“创新火花奖”评选活动,激发干部职工创新热情。认真组织好“政治学习日”“领导干部党课”“网上学习城”以及全员调研月活动,组织开展读书漂流和好书分享活动,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通过主题拓展课和干部微讲堂等载体,搭建能力提升的平台;通过畅通人才进出和轮岗负重以及重点工作“项目化”推进等形式,搭建人才成长的平台,推进干部职工能力素质不断提升。
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2018年2月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