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2020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014109971/2021-00002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权责清单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市事管局
生成日期:2021-01-26 公开日期:2021-01-26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2020年,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以“争当全国机关事务改革创新排头兵”为目标,积极推进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和标准化信息化“一体两翼”建设,持续推动管理职能、管理模式、管理队伍“三大转型”,高质量完成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国标试点和省“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在全国率先建成全市公共机构能耗“感知一张网”,成立全国首家地市级机关事务研究机构“常州大学机关事务研究院”,积极申请开展全国机关事务行政管理职能建设试点,机关事务改革创新发展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以“争当全国机关事务改革创新排头兵”为目标,积极推进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和标准化信息化“一体两翼”建设,持续推动管理职能、管理模式、管理队伍“三大转型”,高质量完成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国标试点和省“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在全国率先建成全市公共机构能耗“感知一张网”,成立全国首家地市级机关事务研究机构“常州大学机关事务研究院”,积极申请开展全国机关事务行政管理职能建设试点,机关事务改革创新发展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一、坚持集中统一发展方向,深化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改革

(一)机关事务行政管理职能体系基本建立。积极推进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进一步打开职能边界,科学确定职能定位,理清管理内涵,拓展管理方式,强化管理手段,机关事务行政管理职能得到集中和加强。全市机关事务国有资产、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以及机关事务集中采购、财务管理、机关食堂和内部餐厅公务接待、党政机关安全生产、易地交流领导干部生活待遇监督管理“4+5”行政管理职能体系基本建立,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格局初步形成。目前,正积极向国管局申请开展全国机关事务行政管理职能建设试点,努力为全国市、县级机关事务管理同行提供参考。

(二)办公用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印发实施《常州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在全国率先出台《市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年鉴》,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完成175家市级事业单位共622处、490万平方米房产普查工作。突出“六个一批”,做好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体制改革“后半篇文章”。调剂一批房产,将市文联、邮政管理局等6家单位整体调整到常州投资广场集中办公。置换一批房产,将原市药监大厦与常高新集团生物医药孵化器大楼进行置换,统筹安排市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医药行业协会等5家单位入驻孵化器大楼办公。出租一批房产,授权市直属房产管理处专业经营管理。出售一批住宅和商铺,完成首轮首批30处、2200平方米、评估金额2200万元房产公开拍卖,第二批12处、1000平方米房产正在组织拍卖。整合一批房产,将原市工商局、质监局等8家单位老干部活动中心,优化整合到新龙大厦、格林大厦等。下沉一批房产,将原质监局办公楼、金谷大厦近2万平方米房产下沉钟楼区,助力城区经济发展,发挥国有资产功能作用和社会效益。

加强基建项目审批,出台省内首个《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审批事项办事指南》,建立健全市、辖市(区)、镇(街道)办公用房三级审批机制。建立市场化代建机制,制定基建项目考核细则,严把工程质量关。建立专业化决策机制,建设基建项目评估论证专家库,严把工程审批关。建立节约化管理机制,强化工程规模及内容审核,严把工程资金关。完成市机关幼儿园异地新建、市委党校学员综合楼修缮、市中级人民法院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改造、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1号楼修缮4个立项项目建设。探索常态化监管机制,以办公用房配置审核和基建项目必要性审核为切入点,综合运用市委巡察、定期督查和绩效考核等方式,严把“行业监管关”。

(三)公务用车“六化”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印发实施《常州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六化同步”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现监管和服务“两个提升”。打造“信息化”新版本。依托“全省一张网”开发自动化派车、同城派车、数据分析、人员管理等功能,实现网上“预订、申请、审批、调度、派车、服务、监管”于一体公务用车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集约化”新模式。实行市、辖市(区)公务用车统筹统派,在全省率先建立“同城派车”机制,积极探索公务用车“市域一体化”保障新模式。构建“标准化”新体系。制定《公务用车标识化管理规范》《公务用车调度管理规范》等10项标准,提升服务品质,塑造服务品牌。顺应“市场化”新趋势,健全完善公务用车维修、租赁、保险、加油“四个定点”机制。落实“常态化”监管,突出领导干部、主管部门、驾驶员行为“三个重点”,开展定期督查、专项督查、随机抽查、举报核查“四项检查”,组织开展“私车公养”问题专项治理,有效构建公务用车常态长效监管机制。践行“绿色化”出行。通过报废、更新燃油车,租赁新能源汽车,践行公务用车绿色低碳保障方式。

(四)机关财务集中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加快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集中统一管理步伐,新增市民宗局、红十字会、文联等10家集中核算单位,目前,集中核算行政事业单位已达48家、账套60个,年支出结算核算资金突破10亿元。联合市财政局建立月度联席会议机制,完成集中核算体系进度时序表和服务单位具体情况梳理整合工作。联合集中核算单位建立联动机制,及时提供业务经费开支和预算执行情况统计,进一步推进集中统一管理规范化水平。积极探索“远程报账+数据集成”模式,进一步优化集中核算系统,有效保障财务平台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全面完成运行成本统计、年度审计、年度预决算公开等工作。

(五)机关事务集中采购管理体制改革稳妥实施。在实施办公用房大中修、物业及相关服务、公务用车“四个定点”集中采购基础上,积极推进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食堂食材和办公家具集中采购两项改革,机关事务集中统一采购项目达到8个。修订《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物业及相关服务项目定点采购管理办法》和局《采购工作管理办法》,出台《日常维修工程采购管理规范》《基建工程中介服务机构采购管理规范》《评审专家抽取规范》《评审专家使用管理规范》,初步建立集中采购制度体系。在省内率先启动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食堂食材集中统一采购,出台《关于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食堂食材集中统一采购管理的实施意见》,实现管理模式、品质标准、竞价采购、信息发布、交易方式、监督管理“六个统一”。目前,市行政中心、市政务服务中心、天宁区行政中心等17家机关事业单位、22个食堂已纳入集中统一采购范围,保障人数约1.5万余人,日采购金额突破10万元,节支率达13.5%。出台《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家具集中统一采购实施意见》,建立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家具集中统一采购新机制。

二、紧扣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不断提升机关事务管理水平

(一)法治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出台《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两个办法”。聚焦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七个统一”集中管理,着力构建权属明晰、规划科学、配置合理、使用规范、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聚集公务用车编制、标准、经费、配备、处置“五个统一”管理,严格落实平台化、标识化、信息化管理要求。在全省出台首个《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审批事项办事指南》,完善《日常维修工程采购管理规范》《基建工程中介机构采购管理规范》《机关事务管理考核办法》等一批制度规范,初步建立机关事务法治化体系,我局被评为全市“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

(二)标准化建设取得新的成果。高分通过全国机关事务标准化试点验收,“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备案管理、使用权登记管理、档案管理”三项国标试点取得重要成果,《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备案管理》《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使用权登记管理》两项标准颁布实施,填补市地方标准空白。高质量完成全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工作,《党政机关办公场所安全管理规范》《党政机关会议服务工作规范》两项标准发布实施,填补省地方标准空白。建成集“标准化历程展示、标准实景课堂、标准电子文库、标准化人才孵化园区”4项功能于一体的标准化实训中心。健全标准文本、视频、图册、环境、可视化考核“五位一体”标准形式,制作图册、口袋书20册,视频课件35件。建立“实训、考核、奖励”三项机制,全年组织标准化培训103场次,培训人员1700余人次。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创新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服务质量标准化考核,将标准中可量化、可视化、可固化内容纳入考核体系,建立局安全保卫处和市级机关服务中心日考核、周考核、月考核,局办公室监督再考核的全方位考核机制,实现服务质量考核从线下到线上、定性到定量、结果到过程的转变。

(三)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的突破。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对机关事务管理、保障、服务10大模块、50多个子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升级再造,建成常州市机关事务大数据中心,实现机关事务工作“线上+线下”双向优化,积极打造线上管理局、掌上管理局。建设“勤e家”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开发餐饮及会务预定、设备报修、访客接待、物管考核、物品采购审批等应用场景。一体推进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系统、公共机构能耗“感知一张网”、公务用车管理“一张网”、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机关食堂食材集中采购平台、人脸识别车辆识别系统、勤系列板块等系统升级、维护、建设。启用服务质量考核信息化管理系统,整合考勤考核、服务质量考核、服务满意度考核数据,极大提升了考核效率。启用行政中心智慧化设施设备管理系统,以“仓储信息化+设备维护巡检”,推动设施设备管理全面提档升级。新建智慧办公OA系统,规范发文流程,提升公文流转效率。

(四)常态化督查取得新的提升。组织开展办公用房、公务用车、机关食堂和内部餐厅公务接待及制止餐饮浪费常态长效督查。建立“市、辖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督查机制和制止餐饮浪费及违规吃喝正面清单+负面清单、集中督查+常规督查、市级督查+区级督查、信息化+标准化“5+工作法”,明确界定20条“可为”、15项“不可为”事项边界,增强干部职工红线底线意识,持续巩固专项整治成果。联合市纪委监委派驻组,深入市级机关部门和辖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围绕办公用房“四查四看”、公务用车“三查九看”、机关食堂和内部餐厅公务接待及制止餐饮浪费,集中开展专项督查,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整改落实。

三、落实“带头过紧日子”要求,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建设

(一)超额完成“十三五”节能任务。打造全省首个公共机构节能专家库。与中节能、国网电力深度合作,投资900余万元,实施市行政中心能源托管,完成平台管控搭建、“绿色办公室”能效提升、冷热源机房等信息化改造,利用物联网平台串联电能和给水计量、综合能效分析等多个系统,实现节能数据全息掌握,每年可节约能源费用200余万元,节约率21.3%。组织全市公共机构实施既有建筑墙体、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中水雨水回收、厨房节气等25个、6万多平方米综合能效提升改造工程,完成31万平方米办公区域智慧照明改造。建成12个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示范点,配置智能垃圾分类设备100余套,实现全市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全覆盖。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推广使用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在全国率先打造公共机构能耗“感知一张网”,实现全市1960家公共机构能耗智能采集、传输全覆盖,构建定额严控、服务高效、项目整合、产业培育、监管实时“五位一体”管理模式。成功创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4家,省级节能示范单位7家,省级节水型机关1家,市级节水型单位68家。“十三五”期间,全市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水资源消耗同比分别下降18.8%、18.3%和12.4%,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二)落细落实节约型机关建设举措。严格落实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打造节约型机关事务32条措施。严格办公用房维修经费预算决算审查机制,2020年完成的4个大中修项目结余资金230余万元,节支率9%。严格公务用车“四个定点”管理,单车油料、维修、保险、租赁费用同比分别下降18%、20%、10%和10%。会议和培训一律不在经营性场所召开,公务接待费用降至80元/人左右,商品和服务支出在年初预算压缩10%的基础上再压减5%,“三公经费”总支出压减近20%。实施机关事务集中统一采购,有效压减采购成本,全年内部集中采购135项,预算资金3220万元,成交金额2769万元,节约451万元,节支率14%;实施物业及服务和工程项目定点采购72项,预算资金1.096亿元,成交金额9763万元,节约1197万元,节支率10.9%。对市行政中心损坏较小的家具进行维修再利用,年节约资金20万元以上。

(三)坚决制止食堂餐饮浪费行为。会同财政、工信、教育等部门,在全市机关、企业、学校开展“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餐饮浪费”四大专项行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益宣传,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宣传行动,提高干部职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政治自觉,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开展“光盘行动”,根据就餐人数和人流规律,优化供餐模式,小锅快炒、少量多炒,按需控制备餐数量和饭菜份量,切实减少浪费。开展“节约型食堂”创建行动,加强水、电、气管理,强化食材存储、加工、生产、回收全流程管控,坚决杜绝跑冒滴漏。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督查行动,纳入“四风”问题督查体系,分级分类对机关、企业、学校食堂进行明察暗访和节约成效评估,及时制止纠正餐饮浪费行为。我局扎实推进节约型食堂建设、坚决杜绝餐饮浪费有关做法信息被省政府办《每日要情》录用,受到市委齐家滨书记批示肯定。

(四)切实强化经营性房产管理。严格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减免疫情期间185户中小微企业房租618.24万元,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收到良好社会效益。优化承租业态布局,建立房屋租金第三方评估机制,形成“分析房产概况、研判业态趋势、培育商业品牌、形成布局方案”的房产业态管理模式。建立经营性房产评估机制,完善房产处置制度流程,优化房产空间布局,市级机关经营性房产全年租金收入突破2100万元。

针对汛期、台风等恶劣天气,突出抓好砖木结构老旧房屋巡检巡查,及时组织开展房屋维修,切实强化房屋安全日常管理工作。

四、围绕干部职工美好生活,不断提升机关事务保障品质

(一)严格疫情防控措施。围绕保机关运转、保市行政中心疫情防控、保市应急指挥部运转“三项保障”,科学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强化措施落实。定时对市行政中心及延伸服务保障点会议室、电梯、食堂、卫生间、走道等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消毒。严格落实体温检测要求,进出行政中心每人必查、每车必查。疫情期间,机关食堂日均提供1800余份午餐集中预定送餐服务,实施错峰错时用餐,减少座椅设置,避免交叉感染。通过网格化走访,协助市级机关部门、单位解决防疫困难,加强对辖市(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工作指导。切实做到环境消杀、人车监测、生活保障、舆论宣传、工作指导“五个到位”,全力打造“最安全”工作环境。我局徐步青同志被授予“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二)强化安全保卫工作。打造市行政中心智能化、可视化安全保卫和应急处置管理平台,实现安防和消防管理信息化。全年行政中心进入人员161余万人次,车辆进入60余万车次,没有发生安全责任事故。优化市行政中心及周边停车方案,积极整合典雅花园、市文化广场等停车资源,将市行政中心周边路边车位纳入全市“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方便前来办事群众停车,全面解决市行政中心“停车难”这一老大难难题。局安全保卫处增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处”牌子,切实履行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区域、后勤保障、食堂餐饮等方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在全省率先制定《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安全生产监督规范和评价细则》,初步建立常态督查检查工作机制。

(三)提优“勤”系列服务。坚持“勤学习”,全年智能图书借阅平台更新图书3800余册,借阅图书4000余人次,新设党史国史地方志专柜,组建“勤学习”机关阅览室,全面升级“机关书屋”,开展线下读书分享沙龙,提高机关干部对“勤学习”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完善“勤务站”,全年办理车辆办证年审、违章处理、车辆租赁、手机业务及票务预订等近1.8万人次。优化“勤平安”,发放平价洗车卡2500余张,平价洗车5万余车次。创新“勤健康”,制作健康工间操视频,针对机关干部普遍关注的颈肩腰腿痛等常见病,提供运动自疗方案。围绕健身、瑜伽、游泳等项目,优选20家健身运动企业组建“健身联盟”,为机关干部提供专业、便捷、实惠的服务。我局被省爱卫办评为“2019年江苏省健康单位”。

(四)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建成市行政中心设备设施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施库存管理系统信息化改造,按照定点、定位、定量、定人、定流程,对仓库物料进行规范管理。完成市行政中心非机动车智能充电系统改造。创新“中央厨房”理念,实施市行政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纪委监委和想园机关食堂特色菜点互推。开展“白河美食文化周”和“特色农副产品进机关”等活动,丰富机关食堂食材品种,助力脱贫攻坚。组织全市机关事务管理系统机关食堂家常菜点厨艺展示,深化菜品研发。高质量完成疫情期间全市两会等一系列重大会议及活动服务保障工作。全年机关食堂共接待就餐88.2万人次,服务各类会议1.8万场次、37.3万人次。持续推进服务标准落地实施,安保、会务、餐饮、保洁、绿化、设施设备等服务保障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综合服务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6%以上。

(五)打造幼儿教育名片。发挥集团教育平台优势,探索机关幼儿园集团化、连锁化、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社会化办学新路。创新“名园+”办学模式,建成1.5万平方米市机关幼儿园本部新园,全A通过省优质园复审,打造幼儿教育集团化办学思想引领、师资培养和课程研发基地。拓展“政府+名园”合作办学,与天宁区签约火车站南广场幼儿园项目。拓展“政府+名园+社会资本”三方办学,与钟楼区五星街道、合信少儿艺术培训有限公司推进星悦幼儿园建设。拓展“名园+社会资本”办学,携手合信少儿艺术培训中心开办启初悠学园。深化“520”“5100”名师工程,建设第二批集团名师工作室,搭建教师成长平台。立足省课程游戏化项目,优化开发机幼原色园本课程。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不断锤炼机关事务干部队伍

(一)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构建“620”党建标准体系,制定17项党建工作标准。对照标准完成机关党委、机关纪委换届工作,规范各项政治生活,对基层党支部建设实施全程痕迹化管理。推进党员积分制管理,出台《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党员积分管理考核制度》,探索党员个性化考核。深入开展“一支部一主题”特色支部创建,凝聚基层党建向心力,彰显一线党员先进性。持续开展机关道德讲堂活动,建成市级党性教育实践中心,被评为全市“第五批学雷锋示范点”。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机关作风建设的通知》,扎实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大提升专项行动,坚决根治“慵懒散拖虚”,不断激荡干事创业清风正气。

(二)不断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常态化信息检索调研机制和高质量调研交流机制,形成各类调研报告30余篇,在国家和省、市期刊杂志发表调研文章6篇,组织高质量调研专题研讨会3期,23名同志上台交流,互相学习、集聚众智。联合常州大学成立全国首家地市级机关事务研究机构“常州大学机关事务研究院”,将机关事务改革实践与高校教学科研紧密结合,深化理论研究,加强人才培养。大力推进队伍转型,结合干部队伍优化、职务职级并行等工作,择优选拔任用27名干部。与市残联签订党建共建融合教育协作协议。持续推进党建网格化工程,党员干部围绕疫情防控服务保障、“勤e家”智慧平台、倡导绿色出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开展主题网格走访,在持续走访中回应需求、提升服务、优化作风。全年走访汇总意见建议195条,现场解决和研究解决100%。

(三)创新建立“双责双联”机制。切实履行党组主体责任和纪检监察部门监督责任,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每两个月召开联席会议,紧扣机关事务权力运行风险点,围绕“办公用房、公务用车、集中采购、直属房管处支部落实主体责任”等重点事项,开展专题研讨、督查,提升监督效能,防控廉政风险,促进事业发展,将内控体系建设要求真正落到实处。邀请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组以案示警、以案说法,用身边案例教育、警示全局干部职工。通过节假日集体廉政约谈、发廉政短信、剖析违反八项规定警示案例、定期更新廉政文化墙、干部逢提必谈党风廉政等方式,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入脑入心、外化于行。

(四)切实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对照“五星级”档案建设标准,对标市审计局,从“组织管理、基础业务、信息化建设、利用服务”等方面,规范局档案管理工作。出台《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档案管理规定》及相关配套制度,全面完成2017-2019三年局机关文书档案、图片档案、影像档案分类整理、编目、录入和归档工作,归档率、完整率100%。共形成文书档案335件、图片档案380余份,依托办公用房档案管理中心全部归档保存。同时,建立档案电子台账,提供方便快捷的档案查阅服务,档案管理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五)努力讲好“新时期机关事务故事”。积极对外发声,大力宣传机关事务工作动态和做法经验,全年发布各类信息1200余条,一批信息受到国家和省、市媒体关注并录用。其中,《书香机关“勤学习”智能书房“不打烊”》《机关企业学校食堂开展“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餐饮浪费”行动》《集中统一管理 常州在行动》《出台办公用房管理年鉴》《建立公务用车“同城互派”机制》《落实中小微企业租金减免要求》《率先建立全市公共机构能耗“感知一张网”》《推进节约型食堂建设》等信息,先后被学习强国平台、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机关后勤》,以及新华日报、江苏卫视、《江苏机关事务管理》和市委《快报》《开创》、常州日报等媒体载体录用,信息宣传工作位列全省系统前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