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见
索 引 号:014109488/2012-00143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义务教育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教办〔2012〕23号 发布机构:市教育局
生成日期:2012-08-28 公开日期:2012-08-31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对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意义、实施途径、保障举措、工作安排和要求等作出了具体说明
关于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见

各辖市、区教育局(教育文体局、社会事业局),局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深化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中小学生国际素养,现就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1.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是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必然趋势。国际理解教育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小学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有助于加快我市教育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为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奠定重要基础,从而进一步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促进我市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市教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要有助于培养“面向世界”的人。国际理解教育旨在培养兼具传统性和国际普适性的国际化人才。通过开展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使学生在对中华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增强学生全球意识,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学会尊重、共处和合作,培养关心人类共同发展的情操,担负起“世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促进全面发展。
  二、实施途径
  1.注重学科渗透。坚持将学科渗透作为国际理解教育主渠道,充分挖掘、科学整合现有学科课程和教材中能够作为国际理解教育载体的内容,注重不同学科教学中国际理解教育渗透方法的探索与实践。重视立足课堂,在日常教学中有机渗透国际理解的思想,提升学生国际理解能力和人文素养。
  2.实施校本课程。重视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拓宽教育内容,开设专门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合理确定不同学段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目标,突出课程资源建设的开放性、多元性和生成性,服务于学生的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建立完善“模拟联合国”等一批社团组织,开阔学生国际视野。
  3.加强文化交流。让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与境外学校建立姊妹学校伙伴关系,积极推进友好互访,加强课程合作,拓展学生海外研修。大力开展AFS、YFU等学生国际文化交流项目,拓宽孔子课堂等文化交流互动渠道,办好“汉风龙韵”等品牌活动,让更多学生获得海外学习、生活的经历。
  4.丰富校园文化。国际理解教育是一种思想对话、文化理解。学校要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校报、宣传栏、展板等形式,多渠道宣传介绍国际理解教育基本常识,在全体师生中营造浓厚的国际理解教育氛围。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主题活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见识,积极思考,相互交流。开设虚拟课堂,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交流。加大聘用外籍教师力度,促进国际理解教育的贯彻和实施。
  三、保障举措
  1.高度重视,健全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国际理解教育的组织领导和人员配备,成立国际理解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和落实国际理解教育实施工作;建立定期议事制度,及时解决工作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国际理解教育宣传保障机制,充分利用和整合区域教育宣传资源,充分发挥家长、社区、地域优势,及时宣传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取得的阶段成果。
  2.加强培训,打造队伍。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要求教师拥有良好的国际知识储备、较强的国际交流技能和较广的国际视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相关培训,通过专家引领、外出考察、境外研修、参加国际理解教育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学习相关理论,促进思考研究,加强经验分享,不断提高教师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知识素养、基本能力和教学艺术。
  3.注重研究,及时总结。各级教科研部门和学校要根据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要求,科学整合学科教学内容,结合不同学科的课程特征开展专题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组织公开教学观摩活动和优质课评比活动,总结、推广经典课例和优秀成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及时总结国际理解教育的成功经验,开展年度国际理解教育主题展示和交流活动,适时召开总结交流会,进行典型经验交流研讨活动,对取得显著成效的学校和个人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四、工作安排和要求
  1.分步实施,逐步推进。2012-2013学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试点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方案,选择辖区内几所国际交流工作成绩突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基础较好的学校先行试点。2013-2014学年,总结、推广国际理解教育试点学校的成功经验,评选命名一批国际理解教育基地学校。通过典型培育和引导,在全市城区中小学较为普遍地开展国际理解教育。2014-2015学年,评选命名一批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积极向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推广国际理解教育,力争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一定数量的国际理解教育特色项目和品牌。
  2.认真组织,积极申报。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推荐2-3所试点校并统一向市教育局申报,推荐时要适当兼顾不同学校类型。局属学校直接向市教育局申报。曾荣获“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的学校必须申报,同时欢迎职业学校和幼儿园自主申报。所有申报单位请将《申报表》(见附件)一式三份于2012年9月20日(周四)前报送至市教育局办公室(国际处)。联系人:杨振、徐建栋,联系电话:85681319。市教育局将组织有关人员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确定一定数量的试点学校,并于10月初公布第一批试点学校名单。
   附件:常州市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试点学校申报表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附件:常教办〔2012〕23号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