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常州市国土资源局2018年工作计划
索 引 号:014109824/2018-00034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市国土局
生成日期:2018-02-26 公开日期:2018-02-26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常州市国土资源局2018年工作计划
常州市国土资源局2018年工作计划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市国土资源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部、省厅的工作部署,高举耕地保护的大旗,坚持生态优先,努力推动新时代我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重心向“大生态”格局转变;坚持质效优先,保障高质量发展对国土资源的要求;坚持创新争先,努力开创新时代国土资源工作新局面,为增创发展新优势种好常州“幸福树”、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提供坚实的国土资源保障。

(一)着眼生态抓整治,以“耕地保护+”深度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一是高举耕地保护大旗,打好耕地保护组合拳。加快制订出台《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确立“明责任、算大账、差别化”的耕地占补平衡新路径;制定、完善政府主体责任目标考核办法、耕地保护主体补偿激励办法、耕地占补实施办法、土地整治激励实施办法、耕作层剥离利用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全方位的配套文件,着力构建耕地保护“1+X”制度体系,持续放大耕地保护“责任+激励、行政+市场”机制效应。二是深化土地综合整治举措,开辟美丽乡村建设直通车。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树立生态要优先于数量、质量的理念。因地制宜发挥土地整治项目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一二三产融合和富民扶贫等方面的作用,尤其是显化其生态效应;组织开展生态保护型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试点,打造具有常州特色的多种模式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区,建成全省样板、全国示范;推进耕地休养生息,开展耕作层剥离利用试点;开展县级投资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试点,加强耕地建设性保护。强化耕地后期监管,将后期管护费用列入项目预算;进一步改进占补平衡管理,扩大补充耕地来源途径和资金渠道,建立新增耕地数量、新增水田和新增粮食产能3类指标储备库,实行分类管理、核销使用;启动市县两级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编制,指导和统筹安排“十三五”时期我市各类土地整治活动。三是强化生态国土建设,开启国土全域保护新路子。开展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研究,将用途管制扩大到所有自然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用地年度考核,探索建立生态保护补偿长效机制和多渠道增加生态建设投入机制;进一步做实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实施“矿地融合”战略,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积极构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土地整治、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有机结合的新模式;严格落实省“263”专项行动,助力全市生态绿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文明城市建设。

(二)围绕质效抓保障,以“精准供地”全力支撑高质量发展。一是刚性与弹性相结合,提高国土资源服务城市建设的引领性。严格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刚性管控,严肃规划修改,按照既定规划实施城市建设,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全面梳理掌握规划流量指标的使用与归还、可使用建设用地规模,争取更多的规划流量空间;指导、支持溧阳市推进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开展“多规合一”的村土地利用规划调研,探索编制特色村、改革试点村的土地利用规划,加强农村土地利用供给的精细化管理。二是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提高国土资源服务经济发展的精准性。实行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的台账式管理,建立规划计划管理动态监测平台;提高计划配置精准度,持续推进“重保优供、分级保障”,优先和精准保障省市重点建设项目、优质股改上市企业、十大产业链、传统优势产业、“十百千”创新型企业、“三位一体”发展企业的合理用地需求,全力服务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江苏中轴崛起”建设和扬子江城市群建设;落实中央“房住不炒”要求,加强对我市经营性用地供需规律研究,确定全市安排经营性用地计划4900亩,精准供应,增强对土地出让市场的管控力度;按照新修订的《土地储备办法》,进一步规范我市土地储备工作,合理争取和安排使用专项债券资金,发挥“蓄水池”作用。三是质量与效益相统一,提高国土资源服务实体产业的高效性。全力服务我市“重大项目增效年”活动,突出项目投资强度、亩均产出效益等关键指标考核,将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三去一降一补”,实行差别化产业用地政策,全面开展实施工业企业用地绩效评价工作,严控高耗能高污染和过剩产能用地,保障“四新”经济发展用地需求。四是城市与农村相融合,提高国土资源服务乡村振兴的全面性。建立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用地保障机制,服务支撑特色小镇、特色田园乡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同一乡镇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创新试点政策,充分运用农村建设用地调查成果,探索适当扩展建设用地拆旧地类范围,最大限度促进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盘活利用零星分散存量建设用地。

(三)突出考核抓提升,以“节约集约”高效配置国土资源要素。一是紧扣综合考评,在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上有新作为。继续开展新一轮全省乃至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做好已创成模范县(市)复核工作。对照部、省最新修订的指标体系,进一步查漏补缺、提早谋划,在年度综合考评工作中继续保持全省前列。未创成模范县(市)的地区要奋力争创,创成的地区要继续保持优势,为全省争创首批国家节约集约示范省加分。二是紧扣目标考核,在盘活存量土地上有新作为。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节约集约用地“双提升”行动。强化节约集约用地“双提升”核心指标动态监测,2018年实现全市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面积同比下降5.8%,建设用地地均GDP同比增长6.1%;建立有进有退、优胜劣汰的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动态管理机制和城市更新机制,全年完成存量土地盘活目标任务2.9万亩、处置批而未供土地0.51万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11万亩,按时保质完成闲置土地处置工作。三是紧扣产出评价,在推进国土资源要素科学配置上有新作为。从国土开发空间优化、土地利用计划安排、土地收储供应等方面,引导土地等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坚持以亩产论英雄、以质效配资源,建立以亩均税收、亩均销售收入、单位税收能耗等指标为核心的工业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差别化对待“低产田”和“高产田”,推动资源要素向高效益、高产出、高技术、高成长性企业集聚。

(四)巩固成果抓应用,以“创新争先”着力激发改革发展活力。一是不断深化武进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打造常州品牌。按照部、省厅要求,在武进区部署开展国土资源综合改革试点,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国土资源改革创新。不断扩大三项试点覆盖范围,由点到面、由浅到深加快推进改革步伐,统筹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缩小征地范围的关系,平衡好各方利益,逐步实现年底盘活集体建设用地空间2万亩、收取出让金20亿、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的目标。二是不断深化“双提升”改革试点,收获改革红利。在总结评估全市节约集约“双提升”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工业用地供应方式改革、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等一批改革试点,巩固现有改革成果,对可复制、能推广的改革试点,加大应用广度和深度。积极按照部省要求,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地方实践样本。三是不断深化国土资源“放管服”改革,转变管理职能。加快“互联网+国土资源”成果运用,实现“批、供、用、补、查、登”全业务、全流程、全节点覆盖。加强不动产登记窗口建设,打造以国土资源“四全”服务为基础的“全城通办、受办分离”新模式。探索“线上登记”、“不见面”登记。积极创建“全国百佳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示范窗口”。扩大农村房地一体的不动产权籍调查范围,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登记颁证。推动区域压覆矿调查和灾评由点到面,切实减轻企业用地审批负担。

(五)强化执法抓长效,以“依法行政”不断构建法治国土格局。一是遏制违法用地回潮,不断提高国土执法能力。持续压减违法用地存量,遏制增量违法现象发生。赋予国土资源执法差别化管理更多的实质性内容,手段上更加强硬,强化挂牌督办、约谈、问责等具体措施。违法违规用地问题严重的地区要切实加强整改。加强对辖市分局国土依法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着重强化国土所巡查覆盖率,违法违规用地的发现率、制止率。试点运行违法用地预警报告系统,实现违法信息实时传输、全程跟踪、及时处置。认真落实新颁布的《国土资源执法监督规定》,进一步规范国土资源执法监督行为。二是重视履职尽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将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原则贯穿到国土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依法履行管理职能。近日,国土部、最高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协作推进行政公益诉讼促进法治国土建设的意见》,公益诉讼将成为新常态。对此,全市国土系统更要积极作为,在违法行为查处、土地出让、矿产资源开发、耕地保护等方面,依法正确履职。加强与司法机关的联动,坚持信息共享、政策互通、司法协作,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认真学习《国土资源行政应诉规定》、《国土资源行政复议规定》等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尽快适应国土资源行政复议应诉新机制。建立健全局领导集体学法学纪制度,及时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纪律制度,提高领导干部守法守纪的自觉性。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及时回应基层和群众关切的问题。三是坚持以民为本,不断提高信访矛盾化解能力。压实基层和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初信、初访办理,最大限度减少矛盾上行。完善国土资源领域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机制,分类处理信访清单,提高阳光信访系统信访事项的办理质量和效率。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强化主要领导负总责、其他领导“一岗双责”的责任体系。依托政府大信访平台,多元化化解矛盾纠纷。

(六)夯实业务抓基础,以“互联网+”全力提升综合管理水平。一是加强统筹,进一步摸清家底,丰富国土调查成果。有效运用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服务各项市情市力调查;全面启动第三次土地调查,部署耕地细化调查、批准未建的建设用地调查、农用地分等定级评价调查等专项调查,全面掌握我市各类用地分布及利用状况;全面开展城市地质调查,做好农用地、建设用地地球化学调查、典型搬迁工矿用地详细调查、全域三维地质结构调查等,对我市地上和地下空间进行全面体检,为污染治理、农业发展、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服务支撑。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启动低山丘陵区、岩溶分布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继续深化与地税及其他部门的合作,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放大工业用地调查等各项调查成果使用的效应。二是加强整合,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信息化水平,丰富“互联网+国土资源服务”体系。依托“一张图”,整合全市信息系统,建设涵盖基础地理、土地、不动产登记、矿产资源、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等各类基础和专题数据的全市国土资源大数据。开展常州市国土资源服务与监管云平台的总体设计,形成“一平台五中心”的信息化格局。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常州市国土资源云”,全面加强全市系统各级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三是加强监管,进一步深化服务优质化,丰富国土资源管理服务举措。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将基础地理信息与各类经济社会信息有机融合,为政府管理决策、生态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对提供科学有力的信息支撑。积极推进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全覆盖,落实属地管理,利用多源数据提升地面沉降监控水平。落实全市“安全生产执法提升年”活动要求,突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这一核心,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断完善地质资料馆建设,研究出台提供政府和社会服务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地质成果作用。

四、以坚定不移的决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

全市系统各级党组织要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把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突出加强党的建设。一是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头等大事,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灵魂和主线,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自觉做到“四个服从”,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拥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找准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与立足常州市情、推动国土资源事业发展进步的结合点、切入点,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实履行新时代国土资源部门职责,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二是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加强党的宗旨意识和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这个“总开关”。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的各项规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章、自觉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生活的若干准则,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提高各级党组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和解决自身问题的本领,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运用和把握民主与集中有机统一关系,切实解决好过分依赖民主和一味强调集中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制度规定,确保决策科学、依法、高效。三是扎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继续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全系统认真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注重巩固和深化“基层党建规范年”活动成果,进一步彰显“基层党建示范点”示范带动和引领辐射作用。今年要以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表率作用为主攻方向,组织开展“基层党建深化年”主题实践活动。要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能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制度,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和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大基层党组织虚化、弱化等问题治理力度,扩大基层党内民主、落实党务公开规定。要加强对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推行党员亮明身份、公开承诺践诺等活动,着力解决党员身份意识不强、党性意识不强、示范表率作用不明显等问题。

(二)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始终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一是要强化主体责任落实。要坚定服从纪检监察体制调整改革大局,精心谋划体制调整改革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确保做到无缝衔接。要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制度体系,细化责任清单,硬化落实举措,严格责任考核,严肃过失追究。要认真落实市委和省厅党组《关于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通知》要求,紧紧扭住主体责任这一“牛鼻子”,严格落实“一把手”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要压实责任传导,层层签订责任状,完善网格化责任体系,突出重点,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向基层延伸,确保责任落实全覆盖、无死角。二是要加强内控体系建设。要高度重视纪检监察综合派驻后内控体系建设,及时选优配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明确班子成员的责任分工和责任落实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内部管理监督力度,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和风险排查体系,突出加强对“一把手”、重要部门、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的重点监督。要进一步完善权力运行制约的制度体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全程记实制度,加大对资金使用管理、大宗物资采购、干部选拔任用、土地复垦整治、土地矿产出让、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重大事项的风险评估和全程痕迹管理,增强专项检查督查、经济责任审计、公开通报曝光的威慑效应,确保权力在制度轨道和全方位监督下运行。三是加大源头防控力度。要继续加大经常性廉政教育宣传力度,深化理想信念和党纪党规教育,加大正面典型引领和反面典型警示作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和健康文化的引领。认真学习贯彻《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坚持挺纪在前,注重把握和运用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抓细抓长,及时发现和坚决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坚持重遏止、强高压、长威慑,切实做到消除在萌芽,防患于未然。四是严厉惩治违纪违法行为。主动适应纪检监察体制调整改革形势,旗帜鲜明地支持派驻纪检组履行职能,发挥纪检组“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建立与派驻纪检组顺畅的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合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网络,建立健全腐败案件及时发现、有效查处机制。要及时调整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体系,更加注重内部监督和制约,进一步加大对“两个责任”落实的检查考核力度,强化制度的刚性执行,从严从紧落实责任追究。要采取有力措施杜绝“吃拿卡要”现象发生,切实解决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微腐败”问题,坚决防止特权主义和与民争利现象发生,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法行为。要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公开查处、公开曝光力度,坚持“一案双查”,倒逼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增强典型案例的警示和震慑作用,真正使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三)树牢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着力打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一是着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按照“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的要求,突出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这一“关键少数”能力建设,重点加强党性修养、纪律规矩、政策法规和理论水平等方面培养锻炼,增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生态国土建设、保障高质量发展等履职本领,提升统筹谋划、推动改革、防控风险、狠抓落实、联系群众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切实当好引领发展、担当作为、廉洁自律的表率。要把干部工作的重点放在选优配强领导班子上,建立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后备干部队伍,及时将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充实到领导班子中来,确保领导班子队伍富有激情、充满活力。二是努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坚持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要切实增强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坚持标准条件,规范程序步骤,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制度和“四凡四必”、“两个不得”、“五个不准”的要求。要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可靠落实广大干部职工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加强对干部任后跟踪考察管理,严格执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着力提升群众对干部任用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要强化干部日常管理考核,积极改进考核方式,提高考核的科学性、精准性,注重对平时考核结果运用。要积极推进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的运用执行,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三是更加关心基层干部成长进步。要继续扎实推进“强基固本”工程,落实好“三年行动”计划,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层级、分批次做好基层干部全员教育培训工作。要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努力把“基层党建示范点”建成过硬示范点,切实发挥中心国土资源所党支部“一线指挥部”作用。要认真落实市局党委《关于全面加强中心国土资源所建设实施意见》要求,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基层全面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要积极改善基层办公和生活条件,优先将人、财、物投向基层,营造拴心留人的干事创业环境。要积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注重从基层一线和事业单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真正让基层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用当其时。

(四)从严加强作风效能建设,合力维护国土资源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一是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要始终充分认识作风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反复性,保持工作定力,着力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要专题研究部署国土系统作风建设工作,继续保持抓中央八项规定 及其《实施细则》执行的高压态势,驰而不息地整治和反对“四风”,坚决防止松懈反弹和隐形变种的“四风”问题出现。要认真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防止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新表现的发生。要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和民主评议行风政风活动中反馈的问题,开列问题清单,制定专项整改方案,确保整改到位。二是更大力度提升行政效能。要进一步创优服务环境,优化审批流程,提升行政效能和群众满意度。坚持“以简为要、以管为效、以民为先”的原则,严格落实“3550速度工程”要求,规范落实政务公开工作规定,继续提高国土资源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服务水平,完善数据平台功能,继续推进国土部门“不见面审批”工作。要继续深入推行“四全”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国土服务品牌创建活动,认真总结推广溧阳、金坛不动产登记窗口“最多跑一次”的服务承诺制经验模式,统一大数据平台,实现基础信息互通共享,继续推行不动产统一登记业务“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全城通办”。三是严格实施行政效能督查。要全面增强行政执行力,确保上级各项部署要求和阶段性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今年,在继续深入实施全程“网上督查”的同时,市局将成立专门督查机构,通过定期检查、专项督查、明查暗访等形式,对党风廉政建设、作风效能建设、专项行动任务和年度重点工作进行督查督办,并适时公开通报情况,跟踪做好整改提高工作,切实增强督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威慑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